我在宜昌做律师之十二:
做律师最落魄的时候,你是怎么挺过来的?
做律师最落魄的时候,是吃了上顿愁下顿,为衣食而忧,为生计发愁,不知下一个案子在哪里,苦闷,徬徨,迷茫,焦虑,这些情绪词,我都经历过,并且一直一直伴随着律师执业的过程。
但怎么办呢?自己要吃饭要生存,一家人要吃饭要生存,孩子要读书要费用,肚子决定脑袋,生活的压力逼着你推着你走。我做律师十五年了,之前是检察官,大学毕业到异地他乡工作。辞职后来到宜昌,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背景,没有亲朋,可以说只带了一个脑袋空降宜昌,头三年是开生荒,那一个艰辛可是有卖的!
我实习时的指导老师说我一句话:每一个案子都是一颗种子,在办案过程中,用心办,用勤办,用敬办,当事人感受到你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如此,在执业过程中熬,慢慢熬,一方面专业专心办案,把案子办精致,把每一个案子当成一颗种子,让他生根发芽,用心办用敬办,苟日进日日进,这样一个一个案子坚持下来,慢慢的,时间一长,你就慢慢的有回头客,就有转介绍,有顾问单位,慢慢的你就会在宜昌扎根,开花,结果。
有的律师为了揽案,对当事人忽悠,吹泡,拍胸脯,称有关系,这样的律师也有客户也能成案,有客户相信这一套吃这一套。我却不这样做,我认为这样的律师一个案子二个案子可以挣钱,但长此以往走不远,把自己的名声败坏了,自己内心没有专业支撑,心是虚的。我不想做这样的律师,别个律师这样做,是别个律师的事,我不作评论。我接待客户,实实在在分析案情,剖析利弊,策划多套预案,以当事人合法权益最大化为工作目标,进行辩护策略的筛选提炼,时间一长,就形成了自己专业型律师品牌。
这么十几年来,我一直这么做,时间长了已经成习惯了,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来办案。我信奉人在做,天在看。当事人都是聪明人,你律师专不专业,用没用心,出没出力,当事人是看的出来的。所以,我从心底里把当事人的案子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我认为办好一个案子是为自己做口碑,自己要树牌子,不能自已砸自己的牌子。
如此,三年五年,生活就会渐渐有了改善,案源也慢慢渐渐有了一些。我在心里想,何时能看到遂道尽头的亮光。但在此过程中,一直没看到,也不知什么时候看的到。但我心里明白不能放弃自己,天助自助者,不能自曝自弃。
最落魄的日子是一段过程,应当是执业前三年,应当属于生存期,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在律师界有一个说法,前三年是生存期,如果能自己养活自己,那就是律师职业站住了脚,否则就会转行进入其他行业,如到企业转法务,或考公务员。生存期之后二年是发展期;再后面三年属于成熟期。也就是律师行业流行的“三五八”。我想每个律师都经历过,这是时间的磨砺,需要时间的沉淀,只是每个人的悟性、资源不同,时间或长或短而已。
现在回想起来,真正让自己能熬过艰难的岁月,让自己逐渐慢慢发展,一直到现在近二十年,是自己对每一个案子的专业研究,是自己对律师辩护专业一直持续地专研精进,是自己对待案子的敬业勤业精神,是自己勤勉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让自己得以走的久走的好走的稳,让接触的每个客户感受到律师我的专业靠谱。专业,只有持续性的专业化,才能让你我走的远。
唯有专业,才能永远陪伴你走下去,走的远,走的稳,走的好。
作者介绍
李铁祥律师:执业30年,宜昌前检察官12年,刑事部主任。只办刑事案件,专业敬业勤勉,同行和客户誉为铁律师。全国代理毒品犯罪、刑事案件辩护。
#宜昌# #域见中国 引擎美好# #域见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