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和人才在当今时代的一些部门里真正得到了重视和发挥吗?
我有一个朋友家的小孩,当年高考和考研都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国家双一流重点大学,本认为学成归来时定会做到学有所用?研二那年他参加全国公务员笔试和国家重点大学选调生笔试都双双合格并顺利晋级到下一轮面试等环节,后通过严格检测并正式考入全国消防救援部门国家公务员。
七年的安全工程专业系统学习,现进入消防救援部门,虽算不上完全的专业对口,但起码也算是与安全相关的单位。经过一年的军训、体能集训、专业培训和实习,终于完成了学业培训并正式分配到某x省某X市某X县某X消防救援站当了一名消防救援干部……
作为小孩父母的朋友,也作为一个公民,对国家在引进人才、重视人才的当下,多少省、地、州、市、县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特别是在对待国家双一流重点大学的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引进更是优待有加。当年一些地、州市人才交流部门进校引进人才时承诺:凡全国985及双一流大学的学生毕业愿意回本市和来本市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均一律实行免笔试考试,直接进入市属行政事业单位面试……
综上所述,并非说消防救援站的工作不好,任何一个年轻人的成长都是从最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但作为部门负责人在量才适用方面更应该有所重视和考虑……
球员就地解散,就是一份工作,每个月5000元。有成绩了可以有奖金,和公务员一样。老队员新队员都一样,不爱踢就回家吧。有的是想踢的!不在于技术好坏,在于用心不。
平常和父亲聊的很少,因为他从小成绩优异,奶奶又是大家闺秀,在当时那个年代家境还不错,后来又在镇上担任村支书的缘故,父亲有些文人的傲骨,和他聊天有点像听老师和领导讲话,常挂在门他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现在看来,父亲的这句话多么的富有哲理。
在我大四即将毕业的那年,父亲就给我找好了对象,对方是一个公务员家庭,一直以来,他说教的方式,总想远离他,即便他苦口婆心的说,经济对一个家庭是多么重要等,是一个家庭的基础,任性的我没有听父亲的话,断然的拒绝,后来被一个穷小子感动,结婚十年,不断的从娘家,姐姐家、自己贴补他们家也没有换来一点他们的感谢,或许这就是三观不同吧。
只有在尝到不幸福的味道后,才知道家人的忠言是多么可贵,此时此刻好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