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区教育局招聘教职员130人】
招考人数:130人
最低报考学历:本科
可报人员:面向全国
报名时间:12月27-29日
考核方式:基本能力测试+心理品质测试+面试+笔试等
薪酬待遇:事业单位编制。工资待遇按广州市越秀区事业单位工资相关规定和招聘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执行,根据应聘人员报考所使用的符合岗位要求的学历和学位进行公示、聘用和核定工资待遇
#步入社会看重的是能力还是学历# 首先,要分清楚,学历和能力的区别,学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力需要有平台展示的。你如果去一家公司面试的话,面试官首先看的你有没有文凭,如果,你没有文凭的话,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你怎么去说你的能力很好呢?能力的展现只有你进去了,通过实际工作表现,才能展现出来。一般来说,企业看重的是你的能力,文凭只是你的敲门砖,没有这块敲门砖的话,你再有能力也没人知道。所以,现实社会中,有学历又有能力,那是系统性人才,没有学历只有能力那叫有缺失的人才。

【广州航海学院招聘15人】
招考人数:15人
最低报考学历:本科
可报人员:社会人员/应届生
报名时间:2023年1月8-10日
考核方式:笔试+面试
薪酬待遇:获聘用人员为事业单位编内人员,工资待遇执行广州市事业单位工资政策
【深圳福田招公卫应急岗特聘岗位33人】
招考人数:33人
最低报考学历:研究生
可报人员:符合岗位条件即可
报名时间:2023年1月4-9日
考核方式:线上测评+面试
薪酬待遇:实行协议年薪包干制,具体按照福田区特聘人员相关管理办法及用人单位有关规定执行
“他是谁?”2002年,一名日本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日方得知后,却引起一阵鸡飞狗跳,因为他们找遍全国,都查无此人。
当教育部通过互联网,终于搜到获奖者田中耕一的资料时,顿时大跌眼镜,难怪找不到人呢,因为他们寻找的方向一直都是错的。这个田中耕一既无高学历,也无任何科研成果,跟学术界更是无任何瓜葛。

而与此同时,田中耕一也接到了一通越洋电话,在一堆晦涩难懂的英文中他只听懂了“诺贝尔”和“恭喜”,后面就不知所云,他原以为是遇到了骗子,于是草草便挂断了电话。
直到他走出公司,看到门囗被记者围得水泄不通,同事们也纷纷向他祝贺,他才相信这是真的。
幸福来得太突然,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田中耕一的同事,家人,甚至连他自己都被这个消息震惊到,简直无法相信,因为他们眼中的田中耕一与诺贝尔奖,实在无法联系起来。
那么,现实中的田中耕一又是什么样的呢?
田中耕一出生于日本一个清贫的工匠家庭,他虽然从小表现平平,但成长的环境却让他养成了,爱动手钻研,节约的好习惯。
尤其是在他上小学时,遇到的一位爱带学生做实验,并鼓励学生天马行空想法的班主任,这对他影响深远。

在他10岁时,他就亲手组装出了一台收音机,飞机、电车等模型就更不在话下。
1983年,田中耕一从东北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毕业,不过在人才济济的校园里,他只是默默无闻之辈,甚至在大二时,还曾因德文挂科,而被留级一年,几经波折才终于拿到了毕业证。
而且,他的就业也极为不顺,他先是去了炙手可热的索尼公司面试,结果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后来,经人介绍来到了岛津制所这家小公司,做起了质谱分析仪的研究员。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研究员,但每天能做实验让田中耕一很是知足。
就这样,田中耕一一头扎进了实验室,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做实验。甚至还因此多次拒绝公司提升管理的考核,43岁了仍旧是个底层的小职员,他成了同事眼中的另类。就连终身大事,都是通过相亲来解决的。

进公司一年后,他被安排专门研究用激光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质量分析。尽管他只有高中化学水平,但架不住他有一颗探索的心,和对实验的热忱。
他尝试着向液态样品中添加辅助介质的方法,以达到分离蛋白质分子、离子,他日复一日,反复筛选,都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却因一次失误,有了重大突破。
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1985年的一天,因为化学水平有限,他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激光只能测量中、小分子,大于1000的大分子结构,不能用这种方法。
田中耕一本想用丙酮悬浮钴粉,结果错用成了甘油酯,当时他已经意识到错误,但因钴粉价格昂贵,本着不浪费原则,他想让甘油快速干掉,于是用激光频繁照射,结果误打误撞分离出了维生素B12。
世界就是这么的奇妙?一个歪打正着的实验,居然成功破解了困扰科学界多年的难题。

田中耕一通过深入研究,将这一技术与操作方法,申请了专利,为公司创造了上亿元的利润,但公司却只给了他700元人民币的奖励。
后来,田中耕一在一名化学教授的建议下,将研究成果写成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外的学术刊物上,这也是他发表的唯一一篇论文。一石激起千层浪,田中耕一的研究被学术界广泛关注,为他日后获奖提供了有力依据。
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根据田中耕一的发现,发明了生物大分子质谱分析法,而正是此项发明,让田中耕一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成了名噪一时的人物。
但站在聚光灯下的田中耕一,却并不因此欣喜,反而内心黯然。面对媒体,他拘束、紧张、不知所措;面对蜂拥而至的勋章、奖励,田中耕一感到很不自在。
他认为,与那些耗尽毕生精力,潜心研究的科学家相比,自己才疏学浅,不过只是个幸运的跳梁小丑罢了,根本不配拿这个奖。

随后,田中耕一便刻意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直到2018年,一位满头银发,眼神中焕发着自信光芒的老者,笑容满面地面对媒体侃侃而谈时,人们才发现,这就是当年那位幸运的小职员。
但此时的他早已今非昔比,经过16年的打磨、沉甸,他已是世界医学领域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他在血液检测敏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过一滴血,就可以提前30年检测出,阿兹海默症的发病特征,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人最大的勇气就是战胜自己。田中耕一敢于面对自己,在名利面前,依然保持清醒,并通过自身的努力,用实力成功逆袭,让自己成为那个配得上诺贝尔奖的人。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作者:遇见
编辑:沐颜
资料来源:《田中耕一:一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逆袭故事》,林涌,科学大观园,2017.11.8

#2022生机大会##人物#
现在的步入社会就业,首先看的是学历,没有相对的学历连面试资格都没有,除非有后台!
求职这件事,其实总能心想事成。
这位同学,香港某高校的硕士学历,毕业后进入国有银行3年。
12月5日和我联系,修改简历,准备求职离开银行。
离开的理由是:银行柜员岗位不仅辛苦而且发展有限,而且干的痛苦。
跳槽的目标是:尽量平薪跳槽,因为还有房贷,希望工作有发展,岗位目标是综合商务类。
这种情况,大龄、女性、银行3年、已婚,当然会很难。
但是我们12月6日改好简历后,就开始投递,每天投递10份左右,在12月25日,就已经有两个回复,一是一家金融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岗位,安排面试中,二是猎头联系制造业的金融专员。
在过往个案辅导中,我见过不少银行出身的人,想要走,又走不出去,抱着一个75分的鸡肋机会纠结。

而我一直说,拿出意志力来,开始求职,用行动求职,总会找到新的机会,这就叫心想,然后事成。
我是为好优姐姐,提供有温度能操作的职业辅导——竞争力扫描、职业问题诊断与行动建议、霍兰德职业规划解析、简历修改、模拟面试。#2022职场年终盘点#
职业教育改革重心变成“产教”就是说职业教育在“厂里”的时间比例更多了。
其实“产教结合”本身是一个很好的职业教育方案,但是这个模式存在的现实问题实在太多了!
产教的本质是在学校学好理论,然后去岗位上去实践,但是现在的读书职校的问题就是“在学校不好好学,在岗位上不好好干!”
甚至一些管理差的职校其实就是在贩卖“廉价劳动”,利用这个“实习”在牟利。
职业教育路真的还很长,特别是要先改变现在多数“中职”学校的风气!

我们公司之前也尝试接受过中职学历水平的老师来面试,但是无论是能力、态度、心态、还有知识水平很少有能达到基本线的,后来我们的最低标准就是全日制专科学历了。不是我们有歧视,而是这些孩子真的不能胜任,有时候还会添乱。
所以,你也可以问问身边的人对于去上中职的孩子的“下意识看法”是什么样的?
再问问“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中职“学历的证书”的价值是不是要想办法提高?
其次,中职学校的管理与风气是不是要治理?
最后,是不是要提高对中职生的看法社会评价?
职业教育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路还很长!希望国家的努力能真的改变这个现状!
不要让重心转向“产教”后,职业教育的孩子们就直接变成了单纯的“岗位教育”。
35岁后,如果没有很好的学历或履历就不要在招聘平台找工作了。
大半年时间过去了,51前程无忧、58同城和Boss直聘都试过了,根本没有效果。以Boss直聘为例,你发出去的消息绝大部分干脆是没人理,少数回复却是“不好意思”之类的,还偶尔有几个面试,这个面试假的不能再假了,聊几分钟就完成了,尤其看到年龄就更能体会到面试官的态度,说着说着就说是回去等通知。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也有很热情的招聘者,要么是招配送,要么是纯电销,没有第三。同一岗位招聘者发的信息,如果你没回复,人家就会隔三差五地发,像只矜矜业业的“小蜜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