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常州某读书人赴京赶考,路上遇到一位仙风道骨的白衣老者当头喝问,两个问题让读书人差点怀疑人生,结果却正因这两个问题,让他最终金榜题名。
话说清朝年间,常州有个读书人叫孙伊仲,他自小勤学苦读,立志长大后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光耀门楣,然而他本身头脑不算聪明的,别人读三五遍就能记住的,他要八九遍才可记个大概,很多人打击他,说他不是读书的料,劝他趁早放弃。可小伊仲偏偏不服输,发誓要读出点成绩来给他们看看。
孙伊仲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买不起灯油,他便每夜跑到月下借着微光读书,遇到乌云蔽月或是月色不佳时,小伊仲也并不偷懒,而是在脑海中不断默背之前学过的文章,以此来加深印象。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馆阁体书法大兴,这就要求参试者不光要有学识,书法方面也需有所造诣才行,孙伊仲家里没钱给他买来很多纸笔练字,这曾让年少的他非常苦恼。

后来有一天,孙伊仲看到几个垂髫小儿正在田间玩闹,他们随手扬起的沙土,在地上形成不同的形状,此时孙伊仲一拍脑门,“我怎么没想到呢?以手做笔,以沙土做墨,以大地为纸,如此不也可以练字吗?”
从此之后,孙伊仲在地上刻苦练起字来,日夜不断,竟真的让他练出一手俊秀规整的馆阁体来。
后来,孙伊仲与同乡数人一起乘船去江阴应试,其余几人一路上谈天说地,聊天喝酒,只有孙伊仲一人始终手不离书,与平日在家时一样用功学习。
某日傍晚,舟山靠岸停泊,孙伊仲读书累了,便走下船去想放松,忽然见到眼前出现一位道骨仙风的白衣老者,老者径直朝他走来,笑眯眯的问道:“年轻人,你这是要去干什么?”
孙伊仲微微躬身行礼,一板一眼的回答道:“晚辈常州学子,与友人一道,将去江阴应试。”
老者突然变了脸色,当头喝问道:“功名富贵,难道应该是世人汲汲以求的吗!水之源、木之根,断绝又当如何?如果不把这两个问题考虑清楚,去考试又有什么意义!”

孙伊仲被老者问的有些懵,低头沉思却无所得,刚想细细讨教几句,抬头却发现老者早已不知去向,带着疑问,孙伊仲回到船上,此时他满脑子都是这两个问题。
他自小读圣贤书长大,却想到自己考取功名只是为了自己一家,丝毫没有心怀天下的气魄,不由得十分惭愧,甚至想要不再参加科举,幸好同行之人一个劲的劝他,这才没有半路跑回家去。
当天夜里,孙伊仲不知怎的突然发起高烧,迷迷蒙蒙间,又见到那位白衣老者,此时老者恢复了和蔼的样子,苦口婆心的对他说道:“年轻人,已过去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重要的是将来,你若觉得自己过去做的不够好,那尽管改变就是了。”说完话,老人家又消失不见了。
再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孙伊仲高烧全退,整个人看上去都通透了许多,那两个问题也不再困扰他了。
到了考场上,考题中竟然正好涉及到这两个问题,孙伊仲见到后微微一笑,文思早已备好,“功名富贵,人人可求,却当胸怀天下,……”

“水之源,木之根,如人之圣贤者,万不可断绝,吾辈读书人当以为往圣继绝学为己任,……”
进场考试前孙伊仲早已才思泉涌,此时一挥而就,只觉得无尽畅快,最后放榜时,孙伊仲赫然榜上有名,从此,他也开始了自己的仕途,成了一位为国为民,百姓爱戴的好官。
@学行知 说,这个故事改编自清朝志怪小说《子不语》,原名“孙伊仲”。
文中的孙伊仲本是个没什么天赋的读书人,要说他有什么比旁人强的,那大概就是他的用功努力了吧,这份努力也打动了文中那位亦仙亦祖的白衣老者,老者以托梦的形式,过来点化孙伊仲,最终让他成功金榜题名。
这虽然是个故事,但也有些地方是很值得我们去琢磨的。若是我们真的费尽心力想要去做好的话,仿佛全世界都会为我们开绿灯的。
昨天卡里到账250元,一头雾水不知道是什么钱,昨天才收到讯息,原来这是2021年12月份的2场大学英语四六级监考费!2021年12月,监考了一场四级考试(备用考场),一场是六级考试监考!

还以为每场是125元,结果同事说他监考一场大学四级考试到账150元!
于是明白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监考正常监考一场是150元,还有一场是100元,可能是因为这场是备用考场的监考,没有考生,不需要收发试卷,所以报酬就低了50元!
不知道你们大学英语四六级备用监考费是多少呢?
上午监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场,挣到300元酬金,挣的是辛苦钱,比去年涨了150元,还是有进步!从5点50分起定了5个叫醒的闹铃,这大冬天的真不想离开被窝起床。
6点45分到达劳务办公室,学校给每位监考老师发放了一个N95口罩!监考老师都很勇敢,没有着“大白”服装,一次性手套和面罩有老师戴着。这个节点,把自己捂得安全点,即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和家人的贡献。
搭档的监考老师说她为此凌晨2点多醒来一次,就怕错过时间耽误监考。我们都懂,即使寒暑假,有时候午夜梦回惊醒,梦见自己上课迟到或者走错教室。何况担负着国考监考的压力呢?

考场内,有一半的考生戴了N95口罩,但有三个考生不时咳嗦,心下还是很担心!能不能进入元旦时期的淘汰赛,这次监考是个重大关口。
考场30个考生,有3个是去“阳监”考试,还有6个缺考!单就单个考场而言,这个缺考率有点高!有个女考生很细心,她喝水时水花溅在试卷上,担心被招考单位怀疑在试卷上留下印迹!是呀,一年到头甚至好几年埋头复习了那么长时间,就为了这次考试呢!谨慎也是应该的!
突然想起来多年前自己参加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只记得考完最后的下午场,头都快要晕了,有点虚脱!真想拥抱一下当年考研的那个我!考研是个体力、毅力和智力充分融合发挥的马拉松比赛呀。
明后天就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了!不少高校重金招募“阳监”老师,浙江某高校涨价至6千元两场,南京某高校4500元两场。相对于普通考场而言,这监考酬金确实不错,两天下来累计差不多近1w的收入!比普通一场150元或者300元高出好多倍!
为什么很多老师不愿意监考,不是没有责任心,而是太累,要求太多,要求要在考试正式开始前1个多小时到达考务办公室,不能出差错,稍不留意就是教学事故。如是吃力不讨好,很多老师就不想监考!哪怕重金也没很多人愿意监。所以很多高校都是派任务监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