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民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流失(中小型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

司马南炮轰某想,让人对曾经的国企改制进行反思。在此,说说自己经历的事。

司马南炮轰某想,让人对曾经的国企改制进行反思。在此,说说自己经历的事。

笔者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单位是一家县属国有企业,属于化纤行业,原来经营良好,账上资金充盈。2005年左右,大刮国企改制风,县属国有企业不论经营好坏,一律改制。一个经常为企业供应原料的老板,通过竞买买下厂子。所有员工买断工龄,变成私营企业的雇工,按工龄获得每年700来元的补偿金。企业改制后,一部分员工离职自谋出路。大部分员工留在厂里,从事的还是原来的工作。厂子生产由原来的干部们管理,老板很少操心。

刚改制那会儿,厂子经营尚好,加上市场行情不错,产品售价高扬,老板赚了不少钱,员工的工资、福利与此前没有大的变化。后来,私人老板胡乱投资,在国内收购多家同行业企业,但基本没有良性经营的,留下一堆债务了事,加上老板又把大量的钱投入到房地产上,致使这家在国内同行业赫赫有名的企业逐渐衰落,因资金枯竭,员工流失,目前这家企业虽然没有破产,但已无再启动生产的希望,职工社保已欠七八年之久。

原本建厂于上世纪60年代、曾经生机勃勃的这家县属国有企业,改制后仅仅十多年便走上了死路。最近去了一趟厂里,看门的是厂里原来的一名中层干部,厂内杂草丛生,机器锈蚀,一片死寂。回想起十多年前上千名职工三班倒生产、运货车辆进进出出的热闹场景,恍若隔世。

社招进国企或央企要慎重啊!可别降薪进所谓的国企,图福利好,稳定。会后悔的!

一说福利:进入某央企设计院3年了,没见过啥福利,N年以前是福利好,分房子分地的。现在呢?除了社保、公积金足额缴纳,再加上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也就这些了吧!

而平时也没啥福利,顶多就是过节发个购物卡,而且上面的东西还齁贵,1000块钱的卡,顶多值500块钱。而且一年也就春节、国庆发。其他节日也就发个百八十块的东西。综合下来一年的福利也没几千块钱。这点福利大多数私企应该都有的。

二说稳定:所谓的铁饭碗,并不是你不犯大的过错就不会辞退你。我们这就辞退了俩,原因是那方面业务萎缩,或者新业务没发展起来。转岗吧 干了十来年本专业技术,一下子也转不过来。转行政岗?那也不肯能。给你高工资,让你干行政,单位不愿意。只能协商劝退了。

三说人员流动:一般私企的人员流失率10%~15%,已经不低了,我们部门2021年的人员变动达14%,今年更是年初这一个月辞退的、辞职的、转岗的已经达15%!人员流失的有应届来的,拿了户口走的;有社招签正式合同的;有第三方劳务派遣的。

总之啊!由私企中层去国企的,别降薪!

总看见网友在私企2万月薪与国企8000月薪之间犹豫选哪个?

选私企绝对没错,除非国企年工资跟私企工资持平或者上涨再跳槽。

林木和总监在办公室吵了起来,并直接甩话:“有本事你自己做!”,然后径直离开。奇怪的是,办公室同事竟出奇一致地站在林木这边,不论是跨部门的总监还是本部门的一线员工。

林木所在部门是搞技术研发的,总监对所管部门的技术造诣并不深。但是,为了不出现工作中的失误,林木的上级采取的是逃字诀和拖字诀。这点在公司是出了名的。

什么是逃字诀呢?就是能不留下书面的记录就不留书面的记录。比如,要签字的,经常会说哪有什么都要签字的,要你这么干,你就这么干就好了。关键是,当出现问题的时候,领导的话就是:“我没让你这么干啊?我什么时候说过啊?”甩锅可谓是登峰之极。

什么是拖字决呢?就是拖到不能拖为止。比如:林木申请做研发实验产品升级的时候(涉及几百的研发材料费用),林木上级通常第一反应的回复:不行,这么简单的事情按现行的就好。过二天的回复:优化也可以,不过好像有点难,你去问问公司懂这个的人;再过几天:你把你要改的参数的原因写出来,包括理论依据。下属被折腾得没脾气,最后实验优化不了了之,直接搁浅。当然,公司问责起来,则是“那谁不行啊,技术能力太差,我要换人!”

@HR成长笔记

领导层级越高,其实对专业能力的要求更低,更重要的是沟通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全局意识等等。

当作为中层的技术管理人员,在自己的业务能力不足的时候,必须充分发挥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激发团队成员发挥自己的能力,完成部门的业绩。而要让员工铁着你,那就必须认识到:

1,做决策是领导的工作,担责是你的义务

不想做决策的领导,怕签字承担责任,采取拖延政策、逃避政策的领导,确实是一个失败的领导。作为领导的价值,说得直白点,更多的就是签字。当然,签字可以是同意,也可以是否决。但是否决要有足够的理由否决,这样才不至于打击下属的积极性。

2,领导存在的价值是让下属产生价值

领导的业绩来源于下属,当下属的工作都做得好的时候,自己的管理工作才体现出价值。而不是,下属没有做出价值,直接把员工丢出去让他顶包受罚。有功劳是自己的,有失误是下属的,又怎会服人呢?

为避免公司有这样的管理存在,甚至长期生存,公司有必要:

1,以业绩说话,让拍马屁无处遁形

在公司通常会存在一些拍马屁的人,阿谀奉承的人,每天的心思不在怎么做出业绩,而在怎么巴结领导。用指标说话,量化的数据,一把尺子量下去,做到相对公平,拍马屁的人生存的土壤就非常有限。所以,公司要打造以业绩说话的文化氛围。

2,用部门人员的流失率考量管理水平

员工大都都是因为企业而加入,因为上级而离开。如果一个部门超出公司平均的流失率,说明这个部门的领导管理是有问题的,是个不称职的领导。管理就是带团队,团队成员总往外跑,就是团队建设能力差。毕竟团队建设能力是管理人员的主要能力。

3,用360评价全面评估管理者

一个管理者,当出现两极评价肯定是有问题的。比如,所有人都说你好,很可能你就是一个老好人,和稀泥的。这样的管理者,其实是不利于企业的进步,甚至可以说阻碍企业的进步。当大家都觉得你差的时候,你也就真的差。一个真正有能力的管理者,绝对是褒贬不一的,又爱又恨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56311/
1
上一篇纳雍公务员成绩(纳雍县考调成绩公示)
下一篇 玉林市公务员录取(玉林公务员报考条件)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