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永远不要放弃考试的能力,并且尽可能提高你的考试水平。如果你做过组织人事,一定会明白这句话的道理。
@兄弟说公考 认识一位朋友,他就是通过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开始,他通过选调生考试进入体制内,然后通过遴选进入省机关,再通过领导干部公开招考,成为了正处级领导。
当然,不是说只追求考试能力,还需要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比如沟通表达,组织领导。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改变命运,考试是最便捷也最有效的途径。
你怎么看呢?欢迎关注@兄弟说公考 留言评论!
#公务员# #职场#
省考结束,出考场后,大家都沉默往外走。
没有欢声笑语,只有步履匆匆,又显得平静,
只有自己心里清楚,23岁和28岁确实不一样了。
18岁出考场是有梦想的,28岁出考场就要面对生活了。

一位朋友说,当年和他媳妇考公认识,现在他已经是副科了,媳妇还在考,他成了每次来送她考的人。
的确是这样吧。如果23岁那年面试顺利,在市级平台,今年是不是也能是个小领导了。
疫情的三年,考公考编的人数与日俱增,对于我们这种不尴不尬毕业的人着实有些遍体鳞伤。
毕业的18.19年,看不上这些体制内的工作,看得上时候,选岗位的时候市级以下的直接pass掉了,根本不会考虑市级以下的岗位。
如今呢?连个县级的岗位竞争都如此的激烈。而且更奇特的是是:
同一个招考单位,同一个岗位,19年专科就行,22年要本科还有学位。
真的是岗位学历都随着报考人数水涨船高了……,真的要恭喜那年专科就上岸的人了……
以前年轻的时候拖着个行李箱到处跑,到处考试,坐车住旅馆,一点也不觉得累,为了省钱,就吃泡面,没有休息的地方就坐在草地上。

导航失误的时候,经常为了找考场找路遇上很多麻烦不知所措……
也进过几次面,但最终都还是无疾而终……
抱怨过,哭泣过,但是所带来的成长也是很多的。
如今28岁的年纪,不再拉着行李箱到处跑,乖乖地在家里这个偏安一隅的地方待着。
有考试就报名参加,骑着个电动车,哪里都能去,考场很熟悉,都是曾经的母校。
再回头看着那些拖着行李箱来考试的小年轻们,好像看到了当年自己的样子……
一岁年纪一岁心境。当年你嗤之以鼻不愿意报不愿意考的岗位,如今却挤着头皮要进去。
这是赤裸裸的讽刺岁月无情的增长,还是生活的无奈呢?#公务员考试# #考公# #省考#
经过三年的来回折腾,社会毒打,我的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一直片面的认为公务员只是体面稳定,现在发现公务员其实是底层人民的天花板,堪称一劳永逸。我是没有办法了,只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够考上公务员娶个教师编,我的人生也就圆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