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岳父都是小县城的正科,当过乡镇书记,一把手局长。我一直觉得自己很普通,但是好些人把我叫“二代”,我说一下我的感受吧。
我爸在我小时候提拔去了基层,辗转十几年回了县城,导致我和他在一起都没有什么话讲。
我岳父农村大学生,毕业分配就到乡镇,后来只是因为要提拔一批大学生,他才有了机会,在乡镇干了近二十年回到县里。
我小时候感觉很久才能见一次我爸,后来他回到县上,虽然能见到,但是更讨厌了,由于当时的风气,单位也忙,所以接待应酬多,经常半夜回来,又吐又闹的。那时候我正好高三,所以我妈对他恨之入骨,所以我大学期间,我妈在家不给他好好做饭,寒暑假我回家以后,我爸就像过年一样。我岳父也差不多,都是家里的祸害。
要说感受,我小时候他也默默无闻,也就是他提拔后,以及我工作以后才有了不同的感受。在单位里大家都说我是有背景的人,以后前途无量,我都笑了,一个偏远小县城,有什么前途。单位的局长和家长们年轻时就认识,他脾气很大,但是对我很宽容,相应的几个副职领导也对我很宽容。工作几年来,我也意识到自己确实比别人过得无忧无虑一些,沾了家长的光。
但是这些年,更多的还是靠自己努力。毕业以后,在家备考一年多,奈何自己专业冷门,只能报考三不限,逢考必上了十来回,其中3次进面。前两次笔试不佳,只能重在参与。
当时好些“闲杂人等”就说是我爸没找人,我爸也只是笑笑,再多解释别人还是不相信。可是我知道,我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一样,只能把我送到考场门口,在外面焦急等待。
最后第三次进面考上了事业编,坊间传闻是我爸有本事,给儿子弄了好几次终于“安排”了工作。我望着自己满桌的学习资料,还想起上过几个辅导班花的那些钱,以及坐了一年多屁股上还在疼的痔疮,无奈的笑了笑。
其实自己的机会也就是几年的时间,如今两位父亲年龄大了,都退了二线,在清闲部门,等到退休以后自己也就啥也不是了。我也完全可以享受生活,健康快乐的活着,就像他们希望的一样,因为他们知道这一路走来有多辛苦,多不容易。但是人不能只活自己,他们能为我做到的事情,我以后为我的孩子可能连一半都做不到。他们在我这个年龄担的担子,我永远都追不上了。
所以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努力,但是我并不想辛辛苦苦干几年,费劲提拔去乡镇,忙忙碌碌一二十年又回到县里,几代人老是钻在一个小县城奋斗,什么时候是个头,还是要往上走一走。
于是工作以后每年的省考公务员我也都在参加,奈何年年都是三不限,总是不理想。今年终于运气好了一次,有个市局的岗位招我的专业,竞争很小,连续多年的考试让我笔试还是很在线,不过我依旧认认真真复习了一个多月,最后顺利考上。
家里人都很高兴,尤其是我爸洋洋得意了许久,可以说在单位,在他们同年龄的圈子里都趾高气昂了许多。我也很高兴,想着父母通过努力,走出农村让我长在县城里。我通过自己努力让我的孩子以后在市里生活,学习,成长,或许这仅仅是我比父母唯一强的地方,或许我不应该沾沾自喜,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做了自己能够做的。
相比靠家长舔着老脸各处求人给我谋出路,我在家看看书学到半夜两三点就显得简单了许多。家长们多年的打拼确实不容易,或许他们能求动别人,那还要自己干出成绩,要不然别人也不服你,这几年也见过更高级别的强行提拔孩子被人告的。所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靠自己才是最保险的。
(来源于网友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