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崇阳公务员在哪查成绩(湖北崇阳公务员招录时间)

热烈祝贺我市崇阳一中,嘉鱼一中榜上有名! 赤壁一中表现优秀实力惊人! 湖北省毕业班4月份月考成绩公布(物理方向)

热烈祝贺我市崇阳一中,嘉鱼一中榜上有名!

赤壁一中表现优秀实力惊人!

湖北省毕业班4月份月考成绩公布(物理方向)

我市高中全省前500名占据人数!

鄂南高中16人

咸宁高中6人

赤壁一中4人

崇阳一中1人

嘉鱼一中1人

据说前500名都有上清华北大的可能!

#咸宁头条# #赤壁# #嘉鱼# #崇阳#

#咸宁#喜报!崇阳一中两名学子被清华大学预录取。

6月25日中午,沈承东和程焯先后接到了清华大学招生办的电话,告知被清华大学预录取,得到这个好消息后,两名学子迫不及待地约定好,一起前往母校崇阳一中,与高三班主任老师汪俊松分享这一刻的喜悦。汪老师知道以后万分欣喜,同时勉励他们戒骄戒躁,进入大学后要努力学习,将来以更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

据了解,沈承东和程焯在平时的学习中刻苦认真、勤于探索,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心班级事务,是崇阳一中涌现出的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子。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的同时,也志存高远,立志为建设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崇阳一中优秀学子 沈承东:

我从小就向往太空,十分热衷于载人航天事业,现在有机会能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我希望自己的专业是航空航天。进入大学后,我一定会潜心学习,学有所成后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作出贡献。

崇阳一中优秀学子 程焯 :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母校崇阳一中对我这么多年来的栽培,使我有幸能够被清华大学预录取。我想学习计算机专业,希望能在计算机领域有所进步和突破,为我国的计算机领域作出更多的贡献。

崇阳一中副校长 王世俊:

近两年来,我校成立高考政策及实施策略项目研究小组,对新高考改革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现已形成较超前的教育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科学的课程体系、丰富的备考策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全面启动培优拔尖工程,与北京辰才公司合作,开启华师一同步课堂,开展铭师堂网上教学,与清华自强计划北大筑梦计划及重点高校强基计划等生源计划对接,为突破清华北大等名校建立了长效机制。

能被清华大学预录取,是对沈承东、程焯十年寒窗苦读的最好回报。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大学生涯中能够继续砥砺奋发,笃行不怠,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同时也为崇阳一中更多的“后浪”树立典范。

全媒体记者:黄沚瞻  谢定琪

编辑:付波

编审:熊晓辉

本文来源崇阳融媒中心

1987年,湖北一对普通夫妇捡到一个弃婴,丈夫肖崇阳辛辛苦苦扛煤气罐供孩子读到博士。24年后,生母却找了过来:“给你们50万,把孩子还我吧!”

后来结局如何呢?

1987年,肖崇阳和祁春兰,是湖北孝感的一对普通夫妇。

彼时两人已经四十出头,和大多数同龄人不同的是,因为身体原因,直至不惑之年,两人膝下也未能有一儿一女,这也一直是两人的心病。

这天,肖崇阳带着妻子来医院检查身体,走到门口时,两人似乎听到了微弱的婴儿啼哭声。

 

“造孽啊,谁把这么小的娃娃扔在草堆里!”肖崇阳夫妇当即将孩子抱进了医院检查。

肖崇阳焦急地抱着孩子,请求护士查阅医院档案,看看能不能找到孩子的父母。

可在当时的医院,档案管理并不详尽,同天出生的女婴不计其数,更没有现代先进的监控设备,找到孩子父母可以说是大海捞针。

 

肖崇阳夫妇决定守株待兔,也许他们会主动回来找孩子呢?

就这样,两人在医院门口等了几天,却没有等到任何人找孩子的消息。

孩子父母不会回来了,两人意识到。

肖崇阳夫妇愤愤不平,自己想要孩子却怎么要不上,居然有人家把好好的女娃娃扔在冰天雪地里,如果他们晚来一步,很可能小女娃就没命了!

祁春兰摇着怀里的娃娃,却看越喜欢:既然他们要不了孩子,这个女娃不就是老天送给他们的孩子吗?

两人一合计,当即决定收养这个可怜的女孩,在办理收养手续后,两人给女婴取名莹莹,期盼她的未来光明灿烂。

至此,肖莹莹正式来到了这个贫穷却有爱的家庭。

 

家里突然多了娃娃,再加上祁春兰常年需要吃药,生活立刻变得拮据了起来。

即便如此,他们也不舍得在吃穿用度上委屈女儿,更没有想过利用女儿悲惨的身世赚钱,将莹莹视如己出。

肖莹莹渐渐长大,她在学习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成绩名列前茅。

 

肖莹莹也非常懂事,她很小就开始自己骑自行车上学。一放学做完作业,就开始帮母亲缝补衣服补贴家用。

 

然而,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一家。

莹莹快升初中这年,肖崇阳被所在的工厂裁员了,家里的顶梁柱失业了,这对这个家庭无疑是晴天霹雳。

没有文凭,年龄又大,肖崇阳在人才市场处处碰壁,只能托老乡给他介绍了份扛煤气罐的工作。

这个工作又耗费体力,又要看人脸色,为了女儿与妻子,肖崇阳咬牙干了下去。

可没等生活稳定下来,厄运再次出现了。

 

祁春兰的身体每况愈下,在家人的劝说下,她去医院做了检查,却查出一个惊天噩耗--她患了癌症,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全身。

一家人六神无主,莹莹当即表示要放弃学业,打工给母亲治病,医生摇摇头,有些不忍心地告诉她。

“即使全力医治,可能也只剩下几个月时间,意义不大了。”

从那以后,一放学肖莹莹就直奔医院,照顾病重的母亲,她总是执拗地盯着母亲床头的生命仪器,仿佛这样它就永远不会变成直线。

直到肖莹莹高一,病重的母亲才离开了人世间。

不忍带着遗憾离开,临死前,她还是告诉了肖莹莹她的身世。

经历了母亲离世和身世公开的双重打击,肖莹莹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变得更加坚韧,2005年,她考上了名校华中农业大学。

进入大学后,肖莹莹一路奖学金不停,不仅赚足了学费,还时不时寄钱回家补贴家用,而这段时间老肖也坚持扛煤气罐,给女儿攒钱,家里条件比之前好了不少。

本科毕业后,她成功保研。2011年,她又拿到了加拿大读博的资格。

 

肖莹莹出国读书的消息一传回来,整个小区都轰动了,邻居们纷纷上门祝贺,老肖的笑容就没停过。

也就是这一消息,让多年未有音讯的生父母也找到了肖莹莹。

从亲生父母的描述中,肖莹莹了解到,原来当时他们一直想要一个男孩,结果生到第三胎还是女孩,一狠心,就把孩子遗弃了。如今又后悔,想要认回女儿。

 

面对悔恨的生父母,肖莹莹并没有多少波动,早慧让她比普通人更为清醒。

这两个人尽管给了她生命,却早早把她遗弃了,如果不是肖崇阳夫妇,她早就冻死在了那个冬夜,更不会有今天。

早不找晚不找,等到她出息了来找她了,这心思昭然若揭。

 

肖莹莹强硬的态度让这对夫妇有些束手无策,他们咬咬牙,掏出了一个大包,里面俨然是五十万现金!

他们劝说肖崇阳,只要将女孩还给他们,这五十万就是他的了。

肖崇阳当然不贪图这五十万,然而他望了望自己狭小的客厅,衬托着这对夫妇愈发富贵逼人,他有些窘迫地将女儿拉到一边,干巴巴地说“他们好歹是你的亲生父母,你看......”

 

“爸。”肖莹莹拉住他的手,斩钉截铁地说“妈走的时候我就说过,这辈子只认您一个爹。”

她将生父母推出门外,连同那袋沉甸甸的钱,彭地一声关上了门。

肖崇阳心里欣慰又心酸,最终也决定尊重女儿的意愿。

 

肖莹莹在回国后,选择定居在了上海,一来能为父亲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二来能避开生父母的骚扰,一家人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参考资料:

北方网《62岁老汉送16年煤气罐--将美丽养女养成博士》

作者:帅帅

编辑:33

1987年,湖北一对夫妻捡到了一名弃婴,夫妻二人扛煤气罐供其读博。24年后,其亲生父母却找来说:“给你们50万,把孩子还我吧!”

结局到底如何呢?

一段不完整的童年回忆,足以摧毁当事人的一生。

这个孩子的遭遇确实令人同情。

事情发生在1987年底,湖北有一个名叫肖崇阳的男人,正和老婆祁春兰从医院门口离开,刚走几步,妻子却表示听到有婴儿哭泣。

两人好奇之下,四处寻望,发现一处角落地上摆着一个包裹,哭声正是从那儿传来。

肖崇阳夫妻俩早就想要一个孩子,如今听见有婴儿在哭,忍不住便走了过去,揭开包裹一看,发现里面躺着一个皮肤发红的小女婴。

随后,肖崇阳夫妻急忙抱着婴儿,找医生查看病情。

好心的医生检查过后,表示婴儿的皮肤只是被冻红而已,没有大碍,而且这婴儿没有父母认领可能是一个弃婴。

夫妻俩听完后,便决定收养女婴,还取名叫做肖茵茵。

然而突然领养一个孩子,无疑给家庭增加了负担。

肖崇阳本是一个普通职工,妻子又常年患病,需要钱治疗抓药,有时因为药费,还欠了不少债。

但是两人因极想养一个孩子,于是在困难面前,变得更加勤奋努力了。

光阴如梭,女婴肖茵茵在养父养母的细心照料下,渐渐长大,本不知道真相的她,一直以为肖崇阳夫妻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因此从小就非常懂事,从不要钱爹妈买玩具买零食,除了学习一有时间就帮大人做家务,从不让父母担心。

这一年,肖茵茵因为成绩优秀,升入了初中重点班,可养父肖崇阳却因年龄问题离开了工作岗位。

面对女儿的学费,他很快调整好心态,弄来一辆拉板车,起早贪黑地干起粗活。

然而拉板车的活儿太累钱又赚得少,肖崇阳熬到1995年,深感力不从心,只能改行去给人家送煤气罐。

虽然这工作比拉板车轻松一点,可照样累得死去活来,一般情况下,肖崇阳需要扛着三十公斤左右的煤气罐上下走楼梯,中途还不带歇息的。

一些邻居见肖崇阳这么辛苦为养女,便好心劝他说女娃又不是亲生的,将来嫁了人,还不知道孝不孝顺,你干嘛这么操劳?。

每当有人这样说,肖崇阳都是默默一笑,没有多说什么。

2001年,妻子祁春兰被查出患有晚期癌症,在万般艰难之下,祁春兰通过和丈夫商量,总还是把真相告诉了女儿肖茵茵。

而肖茵茵却流泪说:“我就是你们的亲女儿,永远都是”。

然而随后的日子变得更加艰苦,祁春兰重病在床,需要不少医药费,肖茵茵需要读书,日常费用一点不少,这些都由肖崇阳一人扛起。

2003年,祁春兰在病魔的折磨下,终于得到解脱,从此与世长逝。

之后,肖崇阳变得更加宠爱肖茵茵了,凡事都优先为女儿考虑。

而肖茵茵也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于2005年考入武汉农业大学。

2009年,肖茵茵以十分优秀的成绩,获得校方保送就读研究生,不久又获得出国留学机会,前往加拿大读生物博士。

然而女儿肖茵茵成为留学博士的事情,在经过媒体和报纸大量报道后,肖崇阳的亲戚朋友邻居都纷纷前来祝贺,对待肖崇阳的态度也热情起来,有的亲戚还主动给肖崇阳送去一些小礼物。

不久,肖茵茵的亲生父母不知从哪里知道了肖茵茵是留学博士的消息,竟找到了肖崇阳家中,表示想认回这个出息的女儿。

肖崇阳对此也是无奈,而对方却说了一堆苦衷,表示当年是为了要个男娃传宗接代,才哭着把茵茵遗弃。

如果肖崇阳答应,就给出50万人民币当做这些年的抚养费,只求能让茵茵跟他们回去。

对此,肖崇阳沉默了许久,最终表示尊重女儿的决定,只要她过得幸福就好。

可肖茵茵对亲生父母并没有过多的留恋,不多想就把那50万现金和他们赶出了家门,并且表示“我这一生只有一对父母”。

多年后,肖茵茵从海外学成归国,很快就有上海企业给她提供稳定的高新工作。

当一切安顿好后,肖茵茵又把肖崇阳接到上海,让他过上了安详的晚年生活。

可气的是,2015年,肖茵茵的亲生父母,竟通过一档寻亲节目,对茵茵进行了道德绑架,且对着摄像机哭泣,希望大众帮忙,让女儿认回他们。

对此肖茵茵始终还是气愤拒绝。

如今,大博士肖茵茵已在上海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肖崇阳则当了外公,天天负责照顾外孙,日子过得相当幸福美满。

而关于抛弃肖茵茵的那对亲生父母,也渐渐没了踪迹,对于此事,你们怎么看?

1939年5月的一天,鄂中抗战,新兵冯银香随排长李自学在江泗口遭遇日军,排长命令冯银香打掉敌指挥官。

冯银香于1921年3月7日出生在湖北沔阳。1938年武汉失守后,王劲哉师长率一二八师由河南转战崇阳、通山进入沔阳,安营扎寨,招兵买马,迅速地扩大根据地。在一二八师的师训“九亲人民,十卫国家”“宁死不当亡国奴”的感召下,冯银香自愿参军。

冯银香被编入新兵连七班,他训练认真,射击成绩突出。李自学排长带领全排驻扎在小沙口,主要是协助地方安全,保卫一二八师司令部,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开始操练,项目有队形队列、投弹射击、刺杀、徒步追击、战斗队形变化等科目,上午战士到讲堂学习,王劲哉师长要求每一名抗日战士,必须做到“一重良心,二尚道德,三明大义,四尽职守,五爱团体,六信命令,七知待遇,八要效忠,九亲人民,十卫国家”,“宁死不当亡国奴”。在冯银香的脑海里,它影响、鼓舞了全师同小日本血战到底。

1939年春,日军开始了春季攻势,排长李自学奉命带领冯银香和全排悄悄地进入了平房游击。5月的一天,部队在平房江泗口一带巡逻时,突然尖兵跑来报告:“江泗口发现小日本,一个鬼子军官带队,人员大约50人。”排长李自学立即命令各班进入战斗,命令冯银香打掉敌指挥官。

冯银香迅速将子弹压进枪膛,将准星的“十字”对准了一名指挥官模样的日寇的胸膛,“嘣”,一颗子弹结果了他的性命!紧接着第二声枪响,另一名日寇又被击毙!见此情形,其余敌军全体卧倒。

敌人机枪扫射过来,李排长命令各班保持一定距离,组成包剿队形,一枪一个打,一步一步地向小日本的阵地推进。冯银香感觉日军的火力确实优于我军,敌人的射术了得,十几个战友被击中牺牲。冯银香射杀第三个鬼子后,日军的一发小钢炮落在了他的附近,一声巨响,他被泥土埋住。

冯银香从泥土里爬出来时,看到战友肖明成被敌人的钢炮炸得面目全非,他顾不上这些,继续跟着部队向前推进。战斗一直从中午打到傍晚,鬼子在他们的顽强打击下,终于放弃了阵地,残兵十几个人向武汉方向溃退。

1939年冬季,冯银香随全排换防到汉阳消泗九沟,修筑工事,筹粮筹弹。1940年春暖花开,一二八师

司令部得到情报,日军从东面进攻一二八师腹地行不通,改从北面进攻。

4月的一天傍晚,天空阴云密布,夜黑风大,前方突然传来枪声,排长李自学迅速集结部队。前方尖兵已和小日本干上了,战士们带好武器弹药,迅速进入工事,天渐渐亮了,四百多鬼子,由战车开路,小钢炮轰炸,一步一步地向汉阳消泗九沟一带逼近,

冯银香击倒了六个鬼子,阵地几次丢失,又几次夺回,中午过后,战斗越打越激烈,战士们成排成排地倒下,下午班长苏子荣牺牲。排长李自学身体多处中弹,战死在战壕里,冯银香拼命射击,但我方战斗人员越来越少,到处是死尸和流淌的鲜血。下午四点,汉阳消泗九沟的最后一道防线也被日本鬼子撕开了。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连长马玉建带来增援部队,冯银香和剩余战友在连长马玉建的组织指挥下,迅速夺回了阵地,敌人丢下二百多具尸体,乘坐战车向武汉逃跑。

这场战斗,稳固了一二八师的抗日地盘,打破了日本鬼子妄想从北面进攻一二八师腹地的梦想。

1942年,驻守在武汉的日本司令部,对活动在沔阳一带的一二八师恨

之入骨,在野坂司令的带领下,从

南面洪湖对一二八师的腹地开始了规模空前的进攻。

一二八师在师长王劲哉的带领下,迅速调整部署,同时命令冯银香排在排长朱显达的带领下,从姚嘴出发,增援崔家拐角的战斗,全排经过一夜的急行军,赶到了崔家拐角一带,一到阵地,迅速地投入战斗,炮火照红了天空,子弹在头顶上呼啸。

日本野坂司令的部队自认为有小钢炮、有战车,硬是拼死拼命地向一二八师腹地突进。下午增援部队陆续赶到,野坂司令和小鬼子都陷入了一二八师所做工事的泥潭中,进也进不了,退也退不出。冯劲哉师长抓住有利战机,迅速下达了合剿小日本野坂司令的战斗。冯银香感觉到什么叫血流成河,什么叫尸积如山,崔家拐角一战再现了这一惨烈的战争场景。这场战斗,他杀敌七八个,兄弟连队神枪手射死了鬼子的野坂司令,全师取得了自一二八师进驻沔阳以来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1943年,冯银香还参加了汉川港口战斗、侏儒山保卫战、彭场通顺河伏击日本小火轮等战斗,大小战斗几十次,前后四次负伤。王劲哉128师被赞为"狠人鄂中王,一个师硬刚日军10万人"。

抗战胜利后,冯银香退役回乡,种地为生,结婚成家,育有两男一女,他有时去青年时期挥洒热血的战场,去祭奠李自学排长等战友们。2015年,冯银香获颁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22年,冯银香高龄101岁,在沔阳平静地生活着。

1987年,湖北夫妻捡到一弃婴,此后夫妻二人靠着扛煤气罐供其读博士。可24年后,孩子的生母突然找来说:“50万给你们,我把孩子带走,我们才是她的亲生父母”,那么他们如愿了吗?

肖崇阳和祁春兰是生活在湖北孝感的一对夫妇,他们的生活不富裕,妻子祁春兰身体不好常年在家休养,每年花掉不少医药费。两人靠着肖崇阳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

两人结婚多年却没能生下一儿半女,因为祁春兰有先天疾病无法生育。

1987年的冬天,有一天肖崇阳带着妻子到医院看病,看完病拿了药后两人从医院出来准备回家。

那天很冷,走在医院附近的肖崇阳夫妇突然听到了婴儿的哭声,两人赶忙寻找哭声的来源。最后两人在路旁的草丛里发现了一个裹在襁褓里的女婴。

孩子冻得发紫,夫妻两人担心孩子被冻坏,于是他们抱着女婴又返回了医院,一方面给孩子检查一下身体,一方面问问有没有丢孩子的人。检查过后,孩子没有大碍。

肖崇阳还报了警,希望可以帮孩子找到亲生父母。

肖崇阳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先把孩子带回家照看,祁春兰找了一个正处在哺乳期的妈妈给弃婴喂奶,可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时间长了人家肯定不会愿意的。

一段时间后,公安局也没有找到孩子的父母。也许孩子父母知道别人在寻找他们,可他们就是不愿意站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孩子在夫妻两人的照看下,小脸逐渐红润了起来,看着可爱的孩子,肖崇阳和祁春兰决定收养她。

当夫妻俩把收养手续办好后,他们感觉到了幸福,他们给孩子起名叫“肖晶晶”。

祁春兰没有劳动能力,晶晶来后,肖崇阳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

但晶晶给家里带来了快乐和幸福,夫妻两人特别疼她,尽管两人省吃俭用,可买奶粉还是奢侈的事情,奶粉供应不上时,他们就喂晶晶米糊,晶晶就像顽强的小草一样,一天天地长大。

几年后肖崇阳下岗了,为了养家他起早贪黑,做了很多体力活,后来他到了煤气站工作,成了扛煤气罐“专业户”,有时一天他要送几十户人家,累到筋疲力尽。

肖崇阳虽干着苦力活,可他却不舍得吃,吃肉对他来说太奢侈了,他经常吃剩饭,然后再喝几口开水,一顿饭就解决了。他的16年扛煤气罐生活状态就是“起早贪黑,萝卜白菜”。

无论家里生活如何艰辛,可晶晶从养父母那里得到的庇护和宠爱,丝毫不少于其他孩子。晶晶也很争气,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001年,祁春兰病重,她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于是她把真相告诉了晶晶,晶晶握着妈妈的手哭道:“妈,不管我是不是你亲生的,我永远是你们的女儿”。

临终前,祁春兰叮嘱丈夫一定要好好供晶晶上学。此后肖崇阳为了供女儿上学依旧起早贪黑。

2005年,晶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华中农业大学,为了减轻养父负担,上大学后晶晶申请了助学贷款,她还开始勤工俭学,而且每年她都能获得奖学金,上大学后她基本上不用再向养父要钱了。

晶晶大四那年被保送读研,两年后她又拿到了去加拿大公费读博士的机会。

这样有出息的孩子,加上特殊的来历,很快晶晶的故事就传开了。

2011年的一天,晶晶的亲生父母出现了,他们打听到了肖崇阳的家,并带着50万登门,他们希望肖崇阳留下50万,然后让他们和晶晶相认,毕竟他们才是晶晶的亲生父母。

肖崇阳不要这50万,但善良的他认为晶晶是成年人了,要不要认亲生父母由她自己决定。

晶晶生母说,当年因为做生意失败,欠了债务,没有能力养活晶晶才把她丢弃的。

但晶晶斩钉截铁地说:“我姓肖,我爸叫肖崇阳,我妈妈叫祁春兰”

在50万面前,晶晶拒绝和生父母相认。

在生晶晶之前,她的生母已生了3个女孩了,她当时抛弃晶晶,不排除“重男轻女”的嫌疑。而且养父母家和生父母家离得并不远,但在晶晶和养父母生活艰难时,生父母并没有雪中送炭。

肖晶晶学成归国后,她在上海找到了工作,并在上海成了家,他把养父肖崇阳从老家接到了身边,她要让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养父好好享受一下生活。

2018年,肖崇阳病逝,晶晶生命里两个重要的人都已离她而去。此后只要她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她都会告慰九泉之下的养父母。

拒绝与亲生父母相认,在晶晶看来是个正确的选择,她说:“我的故事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来自贵州的张懿和肖晶晶有着特别相似的经历。两人同样被弃、同样被养父母含辛茹苦养大、同样在自己有所成绩时生父母来相认、同样都拒绝相认。

2015年,张懿被亲姐姐“骗”到了节目中,姐姐表示她的愿望是家人团聚,让妹妹接受父母。主持人认为不认生父母就是尖刻狭隘,不认父母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尽管主持人又是煽情,又是讲道理,但张懿还是特别坚决地说了一句:“我不愿意”。最后张懿强颜欢笑地和生父母拍了合照。

如果把“生”与“养”分开来看,到底是“生”重要还是“养”重要,哪个更值得感恩?每个人的看法各不相同,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其中滋味吧。她们用心感受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1987年,湖北一对夫妻捡了一个弃婴,养父扛煤气罐把女孩供到博士,24年后,生母却找上门说:这50万够你花下半辈子了,你把女儿还给我!

在湖北孝感的车站街曾住着这样一对夫妇,丈夫名叫肖崇阳,是棉麻厂的一名普通操作工,妻子祁春兰,因患有先天性残疾,只能在家操持家务。

夫妻俩相濡以沫走过了10年的风风雨雨。然而在祁春兰的心里,一直都有个心结,因为自己身体原因,都没有给肖崇阳生个一儿半女。

每次祁春兰因为这个事唉声叹气时,肖崇阳都会劝妻子说:没有就没有吧,这辈子就我们俩过!

这天,肖崇阳如往常一样,提醒妻子别忘记去医院拿药后,就匆匆忙忙上班去了。祁春兰应和了一声,直奔孝感医院。

祁春兰从医院出来时已经是傍晚了,一阵寒风袭来,祁春兰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身子,就在她走到医院不远处的一个拐角时,她突然听到一阵微弱的婴儿啼哭声。

她顺着哭声走去,才发现,原来在一个单薄的小被子里,裹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只见孩子的脸冻得通红,声音气弱无力的样子。

祁春兰赶紧把孩子抱在怀里,等了有一会功夫,也没有见人来找孩子。“孩子不能不吃东西!”想到这里,祁春兰干脆把孩子抱回了家中。

祁春兰赶紧给孩子吃了点米糊,看着孩子越发红润的脸庞,祁春兰暗自窃喜,她觉得这是上天赐给她的最好的礼物。

肖崇阳下班后,祁春兰迫不及待地把要收养这个孩子的消息,告诉了丈夫。话说肖崇阳也十分喜欢这个可爱的女婴,第二天,夫妻俩就去办理了正规的收养手续,并给女儿起名肖晶晶。

晶晶的到来,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是雪上加霜。肖崇阳每月几十块的工资,再加上祁春兰常年吃药,根本承担不起晶晶的奶粉费用。

有人给夫妻俩支招,米糊里加点鸡蛋,可以减少孩子吃的次数,肖崇阳当场就拒绝说:女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委屈了她。

为了给晶晶买奶粉,夫妻俩经常以水煮面条为主,连根青菜都不舍得买,甚至祁春兰还偷偷把药量减少......

然而祸不单行,因为棉麻厂业绩惨淡,肖崇阳被裁,让这个一家三口的生活更是捉襟见肘。

为了维持生活,祁春兰常常天不亮,就去菜市场捡菜叶子吃,而肖崇阳每天混迹在农民工市场,做些体力活。

让这对夫妻值得欣慰的是,晶晶非常乖巧懂事,读书后,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为供养晶晶读书,肖崇阳找到了一份送煤气罐的工作,每送一个煤气罐就可以赚5块钱。将近50岁的他,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扛着百斤重的煤气罐跑上跑下。

在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时,却再次惨遭变故。

2001年的一天,祁春兰突然感觉身体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后,才得知已经是癌症晚期了。病入膏肓的她,选择了告诉晶晶的身世,晶晶听后,她痛哭流涕地说:你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

在祁春兰瘫痪在床的那段时间,晶晶一直贴心地照顾她:喂她吃饭,给她清理大小便,周围的邻居无不羡慕祁春兰,有一个这么孝顺的闺女!

最终祁春兰还是没有抵抗如病魔,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了。晶晶哭得死去活来,悲痛之余,她发誓,一定要牢记母亲生前的话,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天后,晶晶就去了学校,两个月后,晶晶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孝感一中。

高中三年苦读后,晶晶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有一天,晶晶听邻居说,她的生母来打听过她的消息,晶晶听后,只是淡淡地一笑,并没有去寻找生母。

直到2011年,已经博士毕业的晶晶,却面临着一生最难的抉择。

那天,一个光鲜亮丽的女人找到晶晶说,她就是晶晶的亲生母亲,本来母女相认,应该是抱头痛哭的场景,可晶晶却坚定地说,你走吧,我只有一个母亲,她在10年前就已经去世了。

生母并没有善罢甘休,她找到肖崇阳说:我这里有张50万的卡,你把女儿还给我吧!

晶晶一把夺过那种卡,气愤地扔到地上说:你死了这条心吧,我的亲生父亲是肖崇阳,我的亲生母亲叫祁春兰,从你扔掉我的那刻,我们就没有关系了!

望着生母渐行渐远的身影,晶晶一把抱住父亲,痛哭起来,此刻她脑海里浮现更多的还是母亲祁春兰,在世的一幕幕......

事后,有人指责晶晶忘恩负义,毕竟亲生母亲生了她,没有养育之恩也有生育之恩,而且说不定生母有难言之隐,晶晶就不该这么无情。

面对大家的指责,晶晶从没有当面解释过,现在的她,已经和心仪的男孩结婚生子,对于她来说,孝敬父亲,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才是她余生最大的动力。

如果你是晶晶,你会怎么选择呢?会支持晶晶的做法吗?

1987年,湖北肖崇阳夫妻捡到弃婴。肖崇阳靠着扛了10多年的煤气罐,把女儿供成博士。多年之后,女儿的亲生父母带50万前来相认,求肖崇阳把孩子还给她们。

肖崇阳从部队退伍后,就在棉纺织厂工作。不久后就遇到了齐春兰,两人相互吸引不久之后就结婚了。

妻子齐春兰身体不太好,两人结婚多年后,一直想要一个孩子,经常到医院看病调养身体。

1987年,湖北孝感连续几日的大雪让天气格外寒冷,可这并没有阻挡肖崇阳夫妻去医院的脚步。两人看完医生回家的路上,突然被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吸引了脚步,最后在草丛中发现了快要冻僵的婴儿。

肖崇阳找了找婴儿身边也没有留下任何信息。应该是铁了心要丢弃,两人简单商量了两句,决定吧。孩子先抱回家再说,不然在寒冷的冬天应该撑不过一个夜晚就会被活活冻死。

最初的这几天,齐春兰就让丈夫在附近打听有没有哪家的女儿丢了,但一个星期过去了,没有任何音讯。

齐春兰就跟肖崇阳商量,要不然他们这孩子收养了吧,随后,他们去给婴儿办了领养手续,并取名为肖晶晶。

在收养了肖晶晶后,夫妻两人都把肖晶晶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对待,简直是疼在了眼睛里。他们对肖晶晶非常的好,一直当做掌上明珠。

尽管这个家庭并不是很富裕,可是肖崇阳和齐春兰一直都把自己能付出的最好的东西都给了肖晶晶。

随着肖晶晶的渐渐长大,肖崇阳的压力也在逐渐变大,棉纺厂工作的薪资已经不足以支撑这个小家。肖晶晶上小学那年,肖崇阳辞去了原本的工作,自谋出路。

肖崇阳先是靠拉板车为生,后来活少了, 1995年干起了送煤气,每天早上6点就要出门,一整天下来腰酸背痛,但他一直坚持了十多年。

肖晶晶也是一个非常孝顺而又聪明的孩子,她从小学习成绩特别优异,而且十分的懂事。因为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所以肖晶晶每次放学回家写完作业之后,就开始帮着父母和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懂事的肖晶晶让肖崇阳和齐春兰更加的欣慰。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这一家人生活过得越来越幸福的时候,齐春兰因为病情加重到了病危时刻。齐春兰在自己去世之前,内心也是非常痛苦的,她在想要不要告诉肖晶晶她真实的身世。

最终齐春兰还是决定,将肖晶晶的身世告诉她,因为她有权利知道自己真实的身份,并且做出自己的决定。于是齐春兰就将这一切告诉了肖晶晶。晶晶看着病入膏肓的母亲还在为自己考虑,就立马扑到母亲怀里哭了出来,坚定地说,我这辈子都是你们的女儿。

可惜的是,此后没多久,齐春兰就撒手人寰了,只剩满心思念的父女二人相依为命,肖晶晶更加用功学习,而父亲肖崇阳依旧每天扛煤气罐,为她赚着读书上学的费用。

肖崇阳因多年扛煤气罐的体力劳动,颈椎和腰椎都出现了严重的疾病,经常痛得彻夜难眠,可他在女儿面前总是表现得非常坚强,始终没有表露出任何痛苦。但其实父亲的付出,女儿一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2005年,肖晶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农业大学。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她不上课时就会去做兼职,摆摊,发传单,每学期都能拿到一等奖学金。 2009年大学毕业的他成绩优异,被推荐为研究生。 2011年,他不仅获得了硕士学位,还被保送去加拿大的一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几年过后,肖晶晶留学归来后,两位不速之客打破了他和父亲平静美好的生活。

 2011年的一天,一对夫妻突然闯入了肖晶晶家中,进门后便抱着肖晶晶痛哭,还喊着什么道歉一类的话。此时的肖晶晶只觉得很尴尬。他们见晶晶毫无波澜,便转头告诉肖崇阳,给你50万,把我们的女儿还给我们,甚至还说让肖崇阳和肖晶晶断绝父女关系。

肖崇阳都还没反应过来,肖晶晶便大喊道,我永远都是肖家的孩子,我也不会跟你们相认。之后的日子里,这对夫妻还多次上门,肖晶晶一直都拒绝见面。在此期间,姐姐杨成燕联系到了她,姐妹俩一见如故,关系也很不错。

本以为事情会就这样过去,直到2005年的一天,肖晶晶受邀到中国梦想秀栏目现场为姐姐打气,她很珍惜这段姐妹情谊,于是就去了。可没想到的是,肖晶晶的亲生父母已经跟节目组串通好了,想利用这个机会和她相认。

他们觉得这么多人看着,肖晶晶肯定会心软。但是肖晶晶并没有选择妥协,她扶起哭得喘不上气的亲生父母,坚定地说,我答应过我的养父母,这辈子只当他们的女儿,我要给他们尽孝。

一开始,观众都在指责肖晶晶的冷漠,然而当她真情实感地讲完自己的身世后,又转而开始声讨起他的亲生父母。原来,亲生父母声称当年生意失败,家里已经有了三个女儿,根本无力抚养,可他们还有想生儿子的想法,所以到头来只能忍痛选择抛弃了一个孩子。

@喵喵说情感9556

肖晶晶和肖崇阳虽然不是亲生父女,但是多年的养育早已超越血缘。

#情感情感# #我在头条搞创作#

“给你们50万,把我的孩子还给我吧。”湖北孝感,一个女人找上肖崇阳,自称是孩子的生母,要把孩子要回来。

事情发生在1978年,肖崇阳夫妇是一对平凡夫妻,两人在一起后,一直没有孩子。这成了老两口的心病。这天,两人来到医院检查身体,还未到医院门口,就听到断断续续的婴儿哭啼声。

两人四处张望,在草丛中发现了被遗弃的母婴。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夫妻俩将孩子抱在怀里,哄着。“这是哪个母亲,竟然如此遗弃自己的孩子!”妻子愤怒的指责。

两人急忙把孩子抱进医院,请求医生帮忙查找资料看能不能找到孩子的记录,找到孩子的母亲。

然而,当时不比现在,没有先进的监控设备,没有详细的记录,想找到孩子的父母就等于大海捞针。夫妻俩都是善良的人,抱着孩子守在医院门口,等着孩子父母回心转意。

可是,一连几天过去没有人来。孩子被父母无情地抛弃。难过和愤怒充斥着两人的胸腔!冰天雪地,就这样抛弃孩子,如果不是两人发现,孩子肯定冻没了。

可怜的孩子。妻子亲昵地贴着孩子的脸颊。他们不要你,我们要你!你就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宝贝。

夫妻俩默契点头,去办理手续,收养孩子。给孩子取名:莹莹。光明灿烂之意。

夫妻俩真正将孩子视如己出。家里条件不好,可从来没有委屈过女儿。而莹莹从小聪明懂事,帮妈妈料理家务,更是在学习上有着惊人的天赋。成绩名列前茅。

随着孩子上初中,父亲却失业了。母亲身体不好,长年吃药。莹莹学费,更是让家里更加拮据。年龄大,没有文化的父亲,很难找新的工作。

没办法托人帮忙找到一个扛煤气罐工作。为了女儿和妻子,肖崇阳咬牙坚持工作。

在莹莹上高一这一年,母亲癌症去世。不忍心欺骗女儿的她,告诉了莹莹的身世。面对母亲去世和身世打击,莹莹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更加努力。

2005年,考上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顺利保研。2011年,拿到了去加拿大读博士的资格。从上大学开始,莹莹一路奖学金拿到手软,不仅能顾着自己的生活费,还补贴家用。给父亲寄钱。

莹莹的优秀在小区内传遍了。父亲脸上也一直挂着骄傲的笑容。直到莹莹亲生父母出现。

莹莹的态度很坚决。自己从来只有一个爹,那就是肖崇阳。自己在冬天被抛弃,若不是被人捡到,早就没了。此刻,自己读博的消息传出来,她们才上门找人,更是令人齿冷。

两人看莹莹态度强硬,拿出50万现金。肖崇阳看着破败狭小的屋子,看着贵气逼人的两人,有些不安。

“爸,我这辈子只认你是我爸。”莹莹说完,直接将门关上,连同50万,一起扔了出去。

后来莹莹定居上海,将父亲接了过去。一来,肖崇阳可以安享晚年,二来,不用受亲生父母的打扰。

为这么懂事的女儿点赞!大爱无疆,女儿一定好好爱把她养大的父亲!

孝感这个名字真的是太有神髓了!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越真实的情感越是能打动人 。生娘不及养娘大 ,养育之恩无以为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55671/
1
上一篇建湖公务员资格复审(建湖公务员体检名单)
下一篇 奉节公务员招聘信息网(奉节县招聘信息网)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