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决农民大病致贫的问题#
1、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2、普及中医药知识
3、将丢掉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xx套广播体操,捡起来,让人民体质强起来
4、将相关公务员们(尤其是三农专家)的工资与农民收入挂起钩来。他们的工资待遇,由农民来决定
5、这样出台的农业政策和技术才能百分百的接地气
#农民致富路上的困难有哪些# 中国农民根本致不了富。所谓农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公民。所以,讨论农民致富问题只能在农业生产经营这个领域进行,离开这个领域,即使户口在农村,他们也不是农民,而应叫公务员、教师、医生、企业家、企业职员、学生等。
中国农民致富路上遇到的主要障碍有:一是基础生产资料土地太少,不仅影响劳动效率,而且影响劳动效益。我国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农村户籍公民人均耕地大约2亩,一家人的耕地超不过10亩。如果全家人都去种那不到10亩地肯定浪费劳动力;如果要做到种地的劳动强度基本饱和,又会造成不少农村户籍劳动节闲置。二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偏地。目前中国耕地年均亩产粮食不超过1500斤。按照目前中国的粮食价格,农民种自己的地,除去种子、农药、肥料等物化成本后,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每亩地的年纯收入约1000元,哪怕一个人把全家的地种完,一年的纯收入(相当于种地的劳动报酬工)也不到1万元,不到打工收入的三分之一。如果你要在农业上获得更多收益,只能去租地扩大生产规模,而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租地每亩的年纯收入还只有400以下,要达到打工的收入水平,每人每年要种上百亩地,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如果租地用机械耕地,目前的情况只有亏损!
由于农民种地的比较效益低,所以农村青壮农动力都离开土地从事劳动报酬更高的职业,导致农村种地的都是其它行业不要的七老八十的老人,以及有的地方大量耕地撂荒。
农民能否致富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三农”问题,它更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社会长治久安的国之大事,需要从政治高度、战略深度、政策层面精心谋划。中国的土地哪天有人争相耕种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就不愁了。手里有粮,才能心中不慌、国泰民安!
领航综评《高考播报》:
今天是2022年1月31日,距离22届高考还有126天,今天播报的内容如下:管理学门类专业之“农村区域发展”。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1999年国家教育部增设的。主要用于研究我国农村发展、规划问题,包含三农问题的研究、分析、规划、调控等内容。
该专业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可到政府的政策研究与制定机构、大专院校、研究所等教学研究机构、国际国内发展机构、地方政府机构、管理咨询机构、以及国内大中小型企业,从事管理、研究、教学、咨询、中国的对外援助等工作。该专业适合考研及公务员岗位。
具体职位:该专业的就业行业主要为:环保、公务员/行政/管理、家具/家电/玩具/礼品等。
李昌平:“三农”的历史和现实 | 人民公社是个“笑话”吗?
在学校的课程里,在红头文件里,在中青年人的头脑里,对人民公社的大概印象是这个样子的:人民公社的人民,偷懒;人民公社的人民,偷窃;人民公社的人民,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瞎折腾;人民公社的人民,没有科学精神,没有法制观念……人民公社的人民,养不活自己,吃不饱饭。总之吧,人民公社彻底失败了,人民公社在历史长河中就是个笑话!
人民公社有没有问题?有的。人民公社有没有人偷懒?有的。人民公社是不是穷?是的。人民公社有没有吃不饱的,有的……
但是,也有另一个真实的人民公社曾经存在过:
人民公社的人民,也就是我们的父母或爷爷奶奶们,他们这一代人,仅用血肉之躯(没有大型机械)修了八万座水库,完成了十几亿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了数万条江河治理,修建了数亿公里的公路网,支援完成了“三线工程”……国家用“剪刀差”从人民公社“剪”走了十多万亿人民币用于了国家工业化,到1983年人民公社解体时,中国已是世界上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了。
人民公社是1983年下半年解体的,同时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我国分田到户及联产承包是1977年开始出现,1982年全国推广,1984年出现全国性“卖粮难”,从此让中国人吃上了饱饭!这是在人民公社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我国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及治理结构,形成于人民公社时期。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的农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也形成于人民公社时期。
现在,我国还保留有人民公社吗?还有几个,介绍一个知名度不太高的人民公社给读者们——周家庄人民公社。
河北省普州市周家庄人民公社,从1952年至今,一直坚持人民公社体制,生产经营以队(专业产销班组)为基。周家庄公社有一万多人,公社的大多数“干部”是靠“积工分”取得收入的(公务员只有几个人)。周家庄公社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及人民生活非常好,当前周家庄公社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至少超前全国平均水平二十年!
其他几个留存下来的人民公社或准公社都很好,都很低调,也不适合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即使报道也不能说他们是因为坚持人民公社体制取得的成绩。如周家庄公社,对外不叫公社,叫乡人民政府,你懂的!
我在公社工作过的,担任过公社团委副书记。1985年到2000年间,又做过四个乡镇党委书记,此后也一直从事三农实践和研究。我的体会是:不是人民公社体制没有乡镇人民政府体制好,是人民公社时期没有充分的市场交换不好,是人民公社时期的“剪刀差”不好,是人民公社时期的“一平二调”太滥了不好……传说中的人民公社时期的所有问题,其实都不是人民公社体制本身的问题,主要是人民公社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有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放活自主经营权,人民公社体制是很有活力的!
我父母都曾经是人民公社的社员,他们一辈子干过的活、受过的累、吃过的苦跟我这代人比起来,真是没法比啊!家乡的农田水利、垸堤及道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都是父母这一代人在人民公社时期用血肉之躯在冰天雪地里完成的。
有一次,家族里有个考上大学的后生,要爷爷奶奶给他讲当年在人民公社时期是如何出工不出力的,是如何偷懒的……爷爷奶奶给他讲大队里几个懒汉的故事,讲着讲着把后生讲哭了,原来啊,人民公社最“懒”的懒汉,也可能比现在村里最勤劳的人勤劳啊!
本文为《“三农”的历史与现实》系列文章第3篇,请继续关注,后续还有更多内容同大家分享。感谢转发,欢迎批评!
#周家庄公社# #人民公社# #剪刀差# #农村#
#为什么很多人对农民有偏见#
不是大家对农民有偏见,而是网上"诉棍帮″和"闹钱帮"不知道自己定位了,经常上网胡扯专家、工人、医生、老师和公务员,索求什么"平等与公平",乱点江山乱评历史……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国家救世主……
农民是土地上的原住民,拥有宅基和田地,种粮饱肚本是农民自古以来的天职,解放农村劳动力并不是让农村人撂荒田地,据了解农户产粮早已不够八九亿农业人口的口粮了……但一些三农作者天天为撂荒耕地找借口……他们忘了自己真正身份!
一些农村人任性撂荒田地,经常在网上索求国家包养,这才引起了社会惊悚和争议,不是偏见而是担忧……
许多老农民告诉我们,种粮不是没效益,一耕保三年,如果年年耕种,年年可以卖余粮,只是粮食赚钱没有打工摆摊开店收入高,但粮食要种呀!否则吃啥呢?
说个笑话!某些三农作者攻击城市人,攻击公务员科学家工程师教师,其实他们攻击的全是农民精英!
知道吗?五十年代全国最大的城市不足百万人口!由于计划生育只生一胎,真正土著城市人口有所减少至少不会增多!
而现在一个大城市人口达到千万人,哪来的?全是来自农村!
城市人口发展到现在90%人口全来自农民!他们全是农民精英人士。
所以,三农作者攻击城市的人和工人们,其实攻击的多是是农民的精英!
某些三农作者没能力没学历没水平更没大局观,历史观,也没有像农民精英那样贡献工业成果科学成果和文化成果!象赵本山来自农民的文化精英,一下子赚了十几个亿,变成城里人,象江浙闽粤皖鄂鲁农民企业家精英,他们集团公司都上百亿资产,一个农民精英刘强东创造出一万个没能力的普通农民的贡献!
所以,劝三农作者别天天眼巴巴看得人家拿养老金,也要比比人家给国家财政贡献!
人家对国家财政收入贡献七十年来达99% ,而你只贡献1% 不到,你还有什么权利瓜分人家连交几十年社保人的养老金?
中国农村的最大危机
中国农村的最大危机是:不仅青壮年进城打工,
不少农户也全家打工,完全放弃土地。因为务农的收入远远小于打工的收入。在农村长年务农的农民,大多喜受经济作物,不爱种粮食。中国的粮食安全危机重重。你不种粮,我不种粮,大家将来吃什么?房子再多,钞票再多,如果没有粮食,一切都是浮云!
因此,中国农村的当务之急是彻底改变多年包干到户形成的惯性思维,即农民的惯性思维与政府、公务员、村干部的惯性思维。以对祖国,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万众一心,把三农工作真真正正当作全党全国人民的重中之重来抓,把粮食生产当作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真真正正造就现代农民。实现现代化农业!建设好现代化农村。为中国社会持续不断提供高质量的足够的粮食与其它一切农产品。实现务农农民的不断富裕,长期富裕!实现中国农业的长期科学可持续发展!真真正正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廉价的农村大学生取代了农民工的位置,这个群体还是满怀希望,哭了父母,蒙蔽了双眼,对不起下一代。
曾经的农民工是廉价的代名词,如今的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可比公务员高得多了,因为他们早已经看准了城市人的软肋,那就是危险的工作、需要体力的工作、环境条件差的工作,城市人打死都不会做的,似乎城市人的血脉高人一等,所以说,农民工的工资一天没有300元,那就没人去做了,那些大老板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农民工可以一个月玩20天,干一天也就收获满满,相当于淘金的美国西部牛仔。
农村的大学生不一样啊,除非考上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在城市里混,一没靠山二没原始积累,三没有热门专业,真的像无头苍蝇似的到处碰壁。
农村大学生心有不甘,而一个劲的想在城市立足,也只有选择工资低微的公司、工厂,送煤气、送外卖、无底薪的业务员等,一个月最好也只能赚到3000元,绝大多数都是月光族,原因无他,他们不满足,他们只要有了钱,就会继续投简历、考公务员、等待大型企业扩招……。
这些大学生如果没有选择高考,他们也会成为农民工,一样可以每个月赚到10000元以上 ,就是因为有了专科、本科文凭,才导致了进退维谷进退两难的境地。
农村大学生心底里看不起农民,他们不想和老家人厮混在一起,他们也想光宗耀祖,他们也想成为马云、马化腾和袁隆平一样的存在,可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30多少了也没有意识到未来在哪里,心存侥幸地在等待时机。
可是他们忘了,父母已经两鬓斑白,他们没有足够的养老金,没有抵御疾病的能力,他们也想颐养天年,可又能指靠谁呢?靠着这些自己都拮据的大学生吗?
考上大学并不是名誉,那只是一种新的开始,有眼界、有知识、有魄力,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前途,可不是一辈子也养不大的阿斗。#我要上微头条# #三农发文挑战赛# #三农小分队#
发达的社会更需要优质的社会服务,稳定的公务员队伍,也更有利于用消费拉动生产。
A一家之言德国人口8312.9万人,需要200万公务员才够,约合人口占比1:41.5。中国人口14.13亿,公务员689万,约合人口占比约1:205。即中国公务员按人口比例是德国的1/4。中国还是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学历的公务员,才能管理好这个国家。
近30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举国关注的焦点。国家给农民的补贴也在上涨。可农民赚到钱了吗?
给农民算一笔细账。在90年代稻谷价格是0.55元一斤,种早稻和晚稻两季,如果亩产一千斤,那时还没有杂交水稻,其实一亩产800斤都是种的特别好的,价值大概1000块钱。十亩平均收入大约10000元,在90年代大约能买3000斤猪肉,相当于一个乡镇公务员一样的工资。而现在,一个农户同样种十亩稻谷,年产量也差不多是2万元。现在稻谷价格大约为1.3元每斤,则该农户全年毛收入26000元。二万陆仟元现在大约只能买1000斤猪肉了,相当于一个乡镇公务员三个月的工资。
再加上种子,农药,化肥。牛不让了,还有耕地的钱,猪不让养了,污染环境,其实养猪、牛、羊还可以节约化肥成本,最起码不用花三十元去买猪肉。仔细算起来种田真的不划算,以后的良田全都会变成荒地,不过,没粮食了可以进口别国粮食。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这几年来农民务农的实际收入是在不断下降的,且下降速度惊人。如果把农民收入与同期房子,医疗,教育等各种生活成本的上涨速度对比,那就更惨不忍睹啦。在90年代十亩地可以勉强养活一家人,而现在同样十亩地连自己都养不活啦,农民务农收入太低,只能背井离乡的去打工,导致农民贫穷,农村衰败,农业荒废,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源所在,也是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只有彻底改变农产品不合理的定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日本农民收入是中国农民的三十多倍,重要原因是日本粮食价格是中国粮食价格的五十多倍。吃穿是这个地球上最珍贵的商品,却是最贱的商品。
全球疫情泛滥,粮食安全日益凸显,国家大力提倡节约粮食,在这里说句实话,光提倡没用的,如果粮价和房价一样,几年翻一翻,看谁还敢浪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