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不丁,晗接到了长久不联系的昔日同桌的讯息,只能苦笑着一声叹息。
“我老公三天后要到北京,你安排一下,找个好点的医院,我老公要住院检查一下身体。”
这是晗的同桌发来的短讯。
三点指示:
1.身体没啥问题,想旅游的同时顺便享受北京的三甲医院体检。
2.必须住院,因为门诊得自己付钱。
3.晗要提前办好一切住院手续,丈夫一到就入院。
晗苦笑着,“你当北京的三甲医院全是我们家开的?还是卫健委主任是我爸爸?”当然这话晗没有说出口。
他只能打电话给同桌,解释自己做不到。
同桌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因为你是医疗系统的,才找你嘛!”
晗暗暗地叹息,昔日那个安静温和的同桌,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
同桌大学毕业后跟着男朋友去了一个十八线小城市,她丈夫是一个很能“混”的人,在那个不大的城市里,总是显得很有本事的样子。

同桌按部就班地在事业单位坐着一份稳定的工作。
都说夫妻过日子久了,相貌上会变得很“像”,现在发现,说话的口气这夫妻俩也越来越像了。同桌的丈夫是那个十八线城市的一个律师,常常这么说话。
晗想着,等同桌到了,自己以家庭的名字请同桌夫妻吃顿饭。却不料,同桌一直到走都没有联系晗。
显然是得罪了人家。
并不是自己不愿意帮忙,而是无论哪个城市的三甲医院,都不可能接受一个人没有任何住院指征的“住院体检”,何况是北京。这个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而同桌明显将晗判定为“不肯帮忙”。否则不可能到了北京一声不吱。
晗在家里又被自己的妻子教育了一番。
1.请人帮忙,应该客客气气地亲自上门,至少也要致电,不可以短信微信“下命令”。这在社交礼仪上是极大的失礼。
2.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都不可以提“不合理的要求”。不合理的要求包括:违反规章制度,会让人家为难,会给对方带来极大的不便,等等等等。

3.作为成年人,要有“判断力”,知道哪些要求可以提,哪些要求不可以提。不能只根据自己的需求来。
青衣认为,晗的妻子分析得很有道理,青衣还想说,作为成年人,尽量不要提可能会被对方拒绝的要求。
三毛在《撒哈拉沙漠》里有一句话:“她拒绝了我,她拒绝了我的骄傲。”
这句话在成年人的社交世界依然适用。显然,晗的同桌就是这么理解的。
但是,她忘记了,当你向他人提出一个要求时,本来就有50%的概率会被拒绝。别人有100%的权利来拒绝你的要求。
作为晗的同桌来说,她的丈夫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她本来应该帮助她丈夫判断要求的合理性,直接掐断这个不合理要求,自己也不至于被同桌拒绝。
她也可以电话咨询自己的同桌,这样的诉求实施的可能性有多少?会不会让同桌为难,有没有替代方案?
但是晗的同桌是生硬的指令,然后是错误的解读。因为她丈夫的一个不合理要求,宁愿让自己多年的友谊受到伤害。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判断力是成年人的必备技能,学会提“合理的要求”是成年人应该具备的能力,不提让他人为难的要求,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
晗的同桌夫妇,无论是那位律师丈夫,还是公务员妻子,显然缺乏了一点判断力,也缺少了一点成年人社交世界里的礼仪。
#情感点评大赏# #情感#
我是@青衣的书影世界 说书影,聊情感,洞见人生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