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疫情,公务员封控了可以好好休息,可怜瓜农,桃农,销售正当时!还有美丽的甘南草原,黄金期错过,一年的收入全黄了,这些地方的生产生活得重点关注!
#速读甘肃#【甘肃省全面完成失业保险金调标发放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失业人员生活保障工作,从今年7月1日起,我省再次调整提高全省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调整后,全省失业保险金月人均增加180元,平均标准达到1571元、增幅13%。截至目前,全省已全面完成失业保险金调标发放工作。
据统计,7月份全省共为符合领取条件的9022名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449.2万元,为其他参保失业人员、失业农民工发放失业补助金及一次性生活补助3450.8万元。失业保险金标准的提高,为疫情期间失业人员提供了有力的生活保障。
省人社厅强化工作调度,以“免申报”“零跑腿”“速发放”为目标,利用全国和省市失业保险参保登记平台、社保卡管理系统、就业信息系统等,加强数据核查比对,依托社银直发信息系统,以最快时间将调标后的失业保险待遇发放到失业人员手中,实现了“免申即发”、无感发放。兰州市、临夏州、甘南州等疫情严重地区社保经办机构在承担社区值守等防疫任务的同时,加班加点、克服困难,通过实施“网上办”“周末办”“居家办”等举措,进一步加快发放进度,及时帮助失业人员保生活、渡难关。(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
#天水头条# 我两个月工资才买一平米,还得工资不能拖欠,坐标:天水。
甘肃各地市12月房价排名:
1,兰州13178元/平
2,天水9212元/平
3,庆阳7926元/平
4,陇南7321元/平
5,平凉6735元/平
6,武威6453元/平
7,定西5784元/平
8,临夏5781元/平
9,白银5712元/平
10,甘南4892元/平
11,酒泉4912元/平
12,金昌4414元/平
13,嘉峪关4193元/平
14,张掖3045元/平
12月20日,甘南州迭部县政府办公室反映迭部县工作人员取暖费的问题进行了答复。
网友
您好:
我最近听说甘南州的取暖费将由之前的600元/月,提高到1200元/月,首先通过这个平台想确认此消息是否属实?再次,最近迭部县很多干部传言迭部的取暖费由之前的600元/月,提高到800元/月。相比甘南州其他县市提高到1200元/月,有比较大的悬殊,以上这些话题成为迭部最近最热门的话题,是否属实,恳请您在百忙之中给予解答。迭部地区的工资水平在甘南州本来就属于偏低的地区,如果真如上述所说,迭部地区的工资又将与甘南州其他县市拉开400元/月(取暖费)。如果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舟曲县能将取暖费提高到1200元/月,我想迭部县也能和舟曲一样。
迭部县政府办公室
网友:
你好,你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迭部县工作人员取暖费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迭部县2021年10月15日收到州上关于提高取暖补贴的通知后,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对提高取暖补贴进行了测算,经县委、县政府讨论后,我县取暖补贴于2021年10月起从600元提高到800元。
2021年12月8日,我县收到人民网网民留言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对提高取暖补贴情况进行核实,县人社局会同县财政局对县级财力再次进行测算评估。经详细测算评估后,我县财力目前只能保工资运转,暂时无力将每人每月600元取暖费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200元。为了尽快解决取暖补贴提标的问题,县政府正在全力争取更多的财力转移支付资金,以后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取暖补贴标准。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在冰天雪地的正月里,有着“龙江第一村”美誉的甘南县兴十四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花卉区内鲜花锦簇、香气扑鼻,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科学 管理。据了解,花卉区共种植蝴蝶兰、杜鹃、海棠等80多个品种1万多盆 花卉,每年收入达到200 多万元。
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占地面积共计4000 多亩,辐射周边达2万多亩耕地,种植西瓜、香瓜、葡萄、大樱桃、草莓、食用菌等各种有机绿色果蔬20余种,2021年产值超4000万元。近年来,该村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标准化作业,同时引进鲜食玉米、粮食深加工、生物质发电等产业项目,持续增加村民收入。截至去年底,兴十四村和富华集团总资产达到了24.8亿元,总产值20.6亿元,人均年收入8.01万元。
稿件来源|《齐齐哈尔日报》
稿件作者|宋燕军
看齐编辑|王辉
#甘南# #甘南头条# #甘肃要闻# 12月24日,中共合作市委办公室就天价的物业管理费进行了回复。
俞书记您好、
百忙之中打扰您了 我代表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民贸大厦全体商户给您反应一下我们商场天价的物业管理费用问题 民贸自2014年12月9日开业 刚开始经济发展好 民贸管理好 物业管理费一平方为18块 这样持续几年后涨价一平方24块 后来又涨价为一平方28块 经过多年一步步的涨价 管理一年比一年差 商场冬天像冰窖一样 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没有一点的改变 反而管理费用再次上涨 如今物业管理费一平方为35块 大家陷入困境 无法继续经营下去 再加上这几年生意大步下滑 商户面临种种困难 多次找经贸委 州政府领导协商 但没有任何的回应 商场的物业费只要交不上、管理人员要么断水要么断电 更过分的是关电梯来威胁商户的经营权 这样的物业管理费用全国都没有 商业物业管理费也是有个国家的法律法规的 但在我们大美羚城地方制 地方说了算吗 民贸大厦也算的上是合作的一个形象商场 这样下去百姓无法生存 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请求领导给我们这些无能的百姓做主 调查 摸底解决一下这天价的物业管理费用。为盼
中共合作市委办公室回复:
网友:
您好!12月13日,您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州委书记俞成辉信箱”留言,反映“天价物业管理费”的问题,现核查答复如下:
一、您反映的民贸公司物业费过高的问题。经查,甘南州腾达民贸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12月向州发改委提交了物业费上调申请,州发改委答复意见为:“民贸大厦收费为市场调节价,不在政府定价范围内,建议具体收费标准根据合作市市场租赁和供需情况,由民贸大厦与商户协商调整”。该公司根据核算管理人员工资、职工养老金、卫生清理费、折旧费、水电暖费、电梯维保费、消防维保费、商场维修费等十项费用自行调整了物业费。市商务局责成该公司关于物业费用收取问题进一步与商户沟通,达成一致意见。
二、您反映的断水、断电、停运货梯等行为。经查,因部分商户长期拖欠物业管理费,公司管理人员为保证公司正常运转,确有断电和停止电梯上货行为,但无断水行为。为此,市商务局责成该公司负责人加强商场管理,及时跟进物业服务,不得采取断电和停运货梯等措施逼迫商户缴费。
三、您反映的商场温度过低的问题。经查,是由于商场经营时间久,暖气管道老化导致,该公司已采取安装加厚棉门帘等措施,并计划来年更换部分老旧暖气片,以此提高商场温度。
#2022甘肃省两会# #聚焦甘肃省两会#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答卷”提振士气 “蓝图”催人奋进——全省干部群众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两大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达到1024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千亿,达到1001.8亿元。其他指标均好于预期……
1月17日上午,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隆重开幕,省长任振鹤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一份沉甸甸的2021年甘肃“答卷”铺展开来。
这份有质量、有温度、有底气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议。大家纷纷表示,为甘肃2021年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感到振奋;从报告绘就的宏伟蓝图中,更深刻感受到未来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
“两大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表明我省经济稳中有进,稳步提质。作为基层税务部门,我们将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大局,围绕提振工业经济运行,持续有力高效落实减税降费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让税费优惠直达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同时将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努力实现办税更好、服务更好、负担更轻、环境更优的营商环境,服务‘六稳’‘六保’大局,为全省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而贡献税务力量。”国家税务总局临夏州税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喇世忠说。
“报告中特别提到:接待国内外游客2.76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42亿元,分别增长29.7%和26.6%,这让我们文旅工作者对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和决心。”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淑敏说:“作为一名文旅工作者,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充分利用嘉峪关独特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优势,统筹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着力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通过开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项目和举办长城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放大文旅融合综合效应,真正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推动嘉峪关绿色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崆峒区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文旅融合、商贸物流等产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城乡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生活大幅改善,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平凉市崆峒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懿平表示,“我省在陇东地区重点布局建设能源化工基地、先进制造基地、文旅康养基地,着力打造全省经济发展的新板块、新支点,这为我区争取和实施项目、扩大投资总量提供了难得机遇、搭建了重要平台,我们将全力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加快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融合先行区、文旅康养体验区、社会治理示范区,为推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崆峒力量。”
武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弘彦说:“去年全省在困难挑战超出预期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各项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这让我们干工作的底气更足、干劲更足、决心更足。作为宣传系统的干部,我们将继续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凝神聚魂、凝心聚力,积极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为武山县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一年来,我省全面统筹、一体推进,城乡区域联动发展。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协调并进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这让我深感振奋!”甘南州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智明表示,甘南州始终把农业农村作为主攻战场,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农牧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得到极大提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稳定效益、示范效益持续释放,成为率先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过去一年,甘南州农牧村面貌焕然一新,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乡村振兴有力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兰天 徐俊勇 田丽媛 韦德占 白永萍)
【一砖一瓦筑起“幸福大厦”】“来天津打工,让我的家庭充满了希望!”来自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的王绪平激动地说。
日前,在体北鲁能公馆项目的工地上,记者见到了37岁的王绪平,此时的他,正手头麻利地绑扎钢筋,表情一丝不苟。而他的妻子王春霞,正在一旁默契地与他配合着。
“我们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就三四亩地,种了土豆和小麦,一年到头差不多只够自己吃的,没有多余的能拿去卖,家里也就几乎没有收入……”回忆过去的生活,王绪平感慨万千。“当时感觉如果不出来,两个孩子都没法抚养了。”一砖一瓦筑起“幸福大厦”-津云APP
多年前,非常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新疆人,他叫穆萨(音同)。
当时,在我家这里有很多新疆人,多数是卖羊肉串的,新疆大串,生意不错。
穆萨普通话说的好是几个新疆人的头,有事都是他拿主意。
一次喝酒,穆萨说他手里有个抻面的配方,就是抻面面汤的配料方,说是此方百试不爽,使用他的配方开个面馆稳赚不赔。
我就动心了,为了配方没少下功夫,最后如愿以偿,拿到了配方。
接下来就是找门面,找抻面师傅,找炒菜师傅,服务员等等。
大约一个月,装修完毕,面馆开业了。
真是没想到,生意非常好!
第一天营业额4000多,一个小面馆能卖4000多,已经超出了我的预计。当时还在上班,每个月工资1000多,也就是说一个月的工资,不如面馆一天的利润!
接下来的一个月,生意都不错,中午饭口时间,一个桌翻台三次都很平常。
其实我知道,生意好,是面好吃,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但是,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一个人,老刘。
忘了是谁介绍老刘给我认识的,刚见面我问老刘(其实老刘才30岁,就是面相老),你会干啥?老刘说会干活,饭店里的活都会干,老刘还说,工资可以按最低的给。
我看着老刘说,明天来上班。
厨师、服务员在附近有宿舍的,租的楼房。
老刘自己要求住店里,几个椅子拼的“床”,两个被子一铺一盖,老刘24小时就在店里。
大约一个礼拜后,老刘找我说应该开早餐。
我不太同意,那样太累了!
可是老刘坚持要开早餐,老刘会做粥,30多种粥!大家可能想不到一碗面的利润,大家更不知道一碗粥的利润。
就这样,面馆有了早餐,因为面馆周围是很大的小区,早餐很忙,生意非常非常好。
老刘里里外外一把手,从来没见他坐下来休息一会。当然,店里所有人,老刘工资最高。
又过了一个月吧,老刘媳妇来了,没几天,老刘跟着媳妇一起走了,这就省略不说了,大家也不要瞎猜。
老刘走了,早餐自然停了。
趁着面馆生意好,一咬牙把面馆出兑了。
老刘不在,心里没底,真的就是心里没底。
老刘家是甘南的,就知道是甘南的,其他啥也不知道了。
10几年过去了,老刘你还好吗?你可能不知道,在大庆还有个老哥惦记着你。
希望把甘肃陇南、甘南等偏远山区的人口,大批量搬迁到兰州新区,一举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秦巴山区的连片贫困问题。
像这样山大沟深的地方,即使通了路、水、电,依旧生活不方便,产业无法发展,生产效率不高,留不住人,发展不起来,生活质量无法提升,教育医疗的短板无法弥补,人们在当地很难获得收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仍然是大问题。
而兰州新区尽管设立十年多了,却只有三十多万常住人口,根本无法承载东部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应该通过推山造地,让兰州主城区和新区连成一片,为拥堵不堪的主城区“泄洪”,同时通过扶贫搬迁,让兰州新区的总人口突破一百三十万,提升新区的活力!
最后,通过调水工程,把甘南和陇南富足的水资源调往陇中干旱地区,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