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考研笔试结束
今天考研笔试结束,很多考生反映今年考题有点难,很多考题没有答完。
不过也没关系,考题难的话,大家都一样,今年录取线很有可能会降低。
另外大概有30%的考生弃考,也增加了剩余考生的上岸机会。
紧张的复习和考试之后,可以放松休息几天,休息好之后还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估分。根据大致计算出来的分数,可以决定自己能否顺利进入复试?是否需要调剂?是否需要找工作?……
2,准备毕业论文。因为考研除了笔试还有面试,那么在面试的时候,有非常多的老师比较关注你本科的学习状况,会问到你毕业论文的选题以及你毕业论文的内容,所以如果你能拿出一个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的话,那么你能够被录取的可能性又会增大。
3、英语学习。为后续考雅思、托福做准备。在国内高校的考研考博,保研,免修和对外交流中,合格的雅思、托福成绩也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4,若估分不太理想,就要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二战的准备,或者备考公务员或找工作做准备、制作投放简历等。
#1076万毕业生的就业季有多难# 头条热榜
现在就业可以说一年比一年难,很多学生为了更好的谋求发展,去国外深造,去读考研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结果到头来发展还不如当年就业那样容易。
为什么就业会这么难呢?
1、很多人理想的就业岗位就是体制内,也就是非体制内工作不叫“工作”,所以成为公务员、事业编或者国有企事业单位一员成为奋斗目标,但是这些单位毕竟每年招考人数有限,每年公务员招考可以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甚至有些岗位都是几千人竞争一个职位,考上何其难。甚至体制内就业岗位都开始内卷,博士生都去考城管,说明了什么?
2、现在毕业生就业有些高不成低不就,觉得是大学生应该能找个好工作,好的单位进不去,进工厂又不愿意。
3、经济形势不好,很多企业都减员增效,特别是今年好多人从互联网头部企业被“毕业”,好多企业因为效益不好,都存活不下去,客观上造成了就业岗位减少。
4、因为年年未就业的人在累加,等到毕业季,发现就业人数不降反增,但是就业岗位就那么多,所以竞争激烈,就业艰难,很多人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我只知道考研,考公务员内卷的厉害。现在连考医生也内卷到如此地步了吗?[尬笑][尬笑][尬笑]
好像没有家长反应考研就应该像公务员一样延期!这咋考嘛,辛苦备考一年等来了疫情放开,早不放晚不放等这节骨眼放,今年考研都发烧迷迷糊糊那叫蒙,谁蒙对了谁考上!我建议国家应该重新改期考研,还考生们一个公道!//@阿莲曰:备了一年的考研,最终败在了新冠病毒上,前三天的核酸连续是阴,就在昨天晚上女儿喉咙开始疼痒,心想,完蛋了,今天早上奔赴考场,从7点半开始到8点半进入考场开始考试整整在外边站了一个小时,她说,进考场内签名时手都是哆嗦的,浑身冻了个透心凉,教师里竟然还没有暖气,这第一场考下来,她开始浑身疼痛,是冷着痛着颤抖着走出校园大门的,来到车上,斜靠在座位上,脸部贴在被阳光晒的温暖的车玻璃上,她带着哭腔:“妈妈,这就是我晚睡早起,准备了一年的结果吗?我不要”。
备了一年的考研,最终败在了新冠病毒上,前三天的核酸连续是阴,就在昨天晚上女儿喉咙开始疼痒,心想,完蛋了,今天早上奔赴考场,从7点半开始到8点半进入考场开始考试整整在外边站了一个小时,她说,进考场内签名时手都是哆嗦的,浑身冻了个透心凉,教师里竟然还没有暖气,这第一场考下来,她开始浑身疼痛,是冷着痛着颤抖着走出校园大门的,来到车上,斜靠在座位上,脸部贴在被阳光晒的温暖的车玻璃上,她带着哭腔:“妈妈,这就是我晚睡早起,准备了一年的结果吗?我不要”。
今年高考一千多万人报名,也就意味着四年之后又有一千多万人面临择业。
考研会分流一大部分,剩下的要么去考公务员要么去考事业编,实在不行再去找一份好工作。
但是考研就意味着必须要考个好大学改变出身,而政府和事业单位这几年基本把能拿出来的岗位都拿出来了,那么以后考公或事业编会更加难,硕士+名牌大学以后会逐步成为标配。
不过在一千多万人中,满足这一条条件的毕竟少数,剩下的大多数人还是得去企业,这其中又有大多数人会变成默默无闻的打工人。
有时寒窗苦读十几年,付出的成本和达到的收益不见得成正比,这是现实,都应该去正视。
所以如今的高考也不见得就必然改变人生,只是当前人生的一个阶段。
摆正心态,正常发挥就可以。
四年之后,也许就业会变得容易,也许也会像如今还是比较难。但是可以改变的是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大学之前写的是书本,那么大学之后培养的就是认识理解社会的思维,不断精进自身,才会立于不败。
祝福每位考生都可以金榜题名,也希望未来可以在大学找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研究生当公务员好还是事业编专技岗好# 不能一概而论,看个人情况选择。主要有几点不同:
目前看,公务员的待遇更加有保障,更好一些。同为体制内,待遇落实上各地存在差距,公务员的待遇更好,比如车补,大多事业单位都没有。同样干活,待遇就有差别了。
专技岗是事业编的专业技术岗位,可以根据职称晋级。如果在某个领域有自己的研究成果,自然是很好的选择,且自己的所学都能用于实践,对社会也有一定贡献。只是现在职称名额有限,且越往上升难度越大。
总之,两个工作各有侧重,且今后随着社会发展,也会有变化,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