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大型企业不多,但中小型制造业十分发达,技工的工资高于一般公务员。
德国的大型企业不多,但中小制造业十分发达,所以在历次经济危机中没受什么影响,毕竟船小好掉头,还有技工工资高于一般公务员。
可参考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待遇如何,其他的就甭废话了
职场啊磊一个社会,如果大学毕业生都往体制内里面挤,千军万马闯关一样盯着铁饭碗,注定是没前途的。相反,如果人才精英都热衷于去制造搞实体,做科研,则前途一定不可限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引导一流的人才投身科研,而不是涌向服务,走科技强国之路。
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务员不是最令人向往的职业,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是高科技从业者,医务人员,教师,音乐人,文化人等等。
其它自己想。
对比发达国家,我们劳力型工作,比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卡车司机等收入确实还有很大距离,而科技型人才收入已经逐步靠拢了,最最早追上发达国家收入的公务员这些体制内员工,还有电网烟草等国企员工,他们平均收入十来二十万,已经超过很多发达国家同样职位收入水平了。大部分发达国家每个月收入9也就一万多人民币。
昨天喝酒大家还在讨论这个事,鄂尔多斯穷人真的很多,政府有钱,煤矿有钱,公务员过去给了几套房也有钱,其他人都穷。不指望像卡塔尔阿联酋都富,能源城市起码应该电费,取暖费给免了。政府那么有钱医疗上学都能免费,就相当满足了,我知道这是在做白日梦[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职业一定要分高低贵贱吗?一定要进入体制内才算有面子吗?
(原创)
职业一定要分高低贵贱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在当今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实业发达,公务员的工资一般都是低于蓝领工人,只有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价值的企业职工才会受到不能创造财富价值的公务员的诚心诚意的尊敬,在那里没有职业的高低贵贱之分,只有职业的不同分工而已。比如前美国总统卡特退休后仍然重擦木匠旧业,坚持在建筑工地做了36年义工,其中也还到过中国做了一周的义工。
而恰恰在当今的中国,职业不但有高低之分,还更有贵贱之别!比如实行的退休工资双轨制,体制内比体制外的要多好几倍,实际上就是按收入把人分成高低贵贱和三六九等来进行分配的。因此,为什么在中国社会一定要进入体制内才算有面子,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今年疫情封了一百多天,你们还有钱买衣服,真的可以,你们一定是公务员,或者是社区工作人员,你们很有钱[赞][赞][赞]
阿梦梦moo#乌鲁木齐头条 昨天晚上和朋友去万达逛街买衣服,人可真不少。金饰品店里、服装店里熙熙攘攘。我和朋友也都买了外套和小裙子。看新闻说在多家研究机构发布的夜间经济报告中,乌鲁木齐市多项夜间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看来我们都有做贡献啊。
在沿海发达地区,有能力人不考公务员
估计作者一辈子没得到过“好工作”,所以眼界也就止于体制,比体制内好的工作很多,社会是发展的,世界会慢慢趋于同化,欧美发达国家没人把公务员当做首选,稳定的是能力不是体制,经历这么多还没看明白?随便一场改革就没了所谓的稳定,我自己在世界排名前100强的外企工作,女儿也在211大学读书,我从未要求女儿把体制当做首选,只要她开心就好(哪怕是开个士多店也行),重要的是自己持续增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