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
申论总是无法突破瓶颈怎么办?[思考][思考]
多看,多背,多总结[加油]
马上35周岁的我,依然在坚持考编[奋斗]以前在体制内,想改变异地的状态;现在辞职了,想重新杀回体制内,这仿佛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常态~
事业编仿佛已经到达了瓶颈,想学习,但是找不到好的方法;不学裸考,报名上千人的岗位,也能考个二三十名。无奈,只能继续等待机会[捂脸]
今年的事业编招考已经基本结束,最近开始再把公务员看一遍,争取今年考一次国考,不为考上,重在参与。因为这么多年,我省的国考岗位中,从来没有招过我们专业的,不限专业的好像也没有,所以我从来没考过国考[笑哭]
最近听网课,感觉还是有新的收获的,因为时间宽裕,工作之余听点,也算不一样的调味剂了。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于考编?有这个功夫干点别的不好吗?我只想说,在我们这里体制内还是很香的。虽然今年公务员基本已经确定会取消精神文明奖和绩效考核奖,但我觉得考编依然不会降温。
而且,无论如何,这也是一种学习,行测、申论、公共基础知识,在这些学习过程中,总归有收获的,不管是常识、还是国家政策方针,多学点不会错的~
#公务员考试# #申论# 申论60分的瓶颈,就是因为你的脑子里没积累、肚子里没墨水,只会抄材料不会高度去概括!
《申论的标准》,教你学会申论精准用词,让你的答案更加贴合阅卷人手中的得分点!
大多数在做投资决定时,我们的决策依据都是建立在对未来极度乐观的基础上:如收入将持续且稳定地增长,市场将一如既往地趋势向上;只要我赚到多少收益就可以实现…愿望。
我们以收入为例,我们甚少考虑职业发展瓶颈、企业经营周期和年龄健康变化。就算是在公务员、事业编制、国有垄断部门等稳定性极强的单位,除非能一路高升,否则绝大多数人都将在35岁左右到达岗位天花板,如果持续在一线岗位,则难免遇到政策周期而影响收入。
在私企或外企,经营周期是无法规避的,政策变化是天堂和地狱的考验。依靠自身技能和经验持续增值也会遇到行业和平台的限制。
同样重要的因素是全社会的老年化趋势,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处于人力资源鼎盛充沛时期,所以对70-90后,最大的挑战是年龄;而00后则会略有不同,不同年龄层的竞争或许没有前辈那么内卷,但面临着人工智能的挑战。
而经济周期则是人类社会进入商品经济时代无法克服的波动。没经历过失业、裁员、企业倒闭的人体会不深。遇到这种情况,可能跟你工作卖不卖力、技能水平强弱、管理能力高低都没有关系,企业或生意突然就不行了,没钱发工资了,自己就断了收入来源。
那么能通过财富管理弥补收入损失吗?极难!就像建设水库一样,正常年份有雨水、溪水补充,遇到旱季则可以调剂城市用水。但如果持续干旱两三年,再大的水库也会干枯。
所以现实的财富管理,也只能像水库一样平滑收入,用于在不景气的年代支撑家庭。或许有人会举例洛克菲勒家族、李嘉诚家族等名人来反驳。不要忘记,这些人的成功是建立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和经济环境下?还有他们成功的概率!脱离美国200多年的霸权和香港50年来的经济腾飞,未必会有入今的成就。
结论,不要在小概率成功的预测上做完美规划。水库模式是适合绝大多数人的财富管理模式,至于水库能建多大、建的位置好不好,则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远见。
腾讯员工说:35岁,已经准备好退休了。走之前给年轻人一个参考,到我这个年纪在大厂确实可能会碰到职业发展瓶颈,但并不意味着你们一毕业就去国企公务员是更好的选择。我不是被辞退,也不是离职就找不到工作,只是懒得打工了,1kw的房产+1kw的腾讯股票+3百万的现金,不拼学位房不买豪车,勉强够用
评论区有很多人在阴阳怪气:
有人说:1,000万的房产加1,000万的腾讯股票加300万的现金这样的收入,这样的资产,在他嘴里却说成了勉强够用,对于勉强共用的理解真是有点一般。要知道全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大多数人月薪不到5000,那我们就不算1,000万的房产和1,000万的腾讯股票了,单拿300万的现金这点来说,如果按照月薪5000来算300万的现金,需要600个月也就是50年不喝不喝,按照一个人,25岁工作要工作到75岁才能赚得到!
有人说:按照他的说法,不要一毕业就去过去公务员。但是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清北等名校出来的本肯毕业生,甚至是硕士研究生,都在考公务员,甚至有海外归国的博士,也都在考,甚至有人进城管大队的,这难道是上学上多了脑子上坏了吗?
工作好辛苦啊,每天都在想辞职,现在想想真的非常的后悔,当初没有听爸妈的话,去考个公务员,或者去当老师。
总以为自己很强很厉害,能在社会上如鱼得水,呼风唤雨的,其实自己就是个菜瓜。
现在工作进入了瓶颈期,想辞职,但是干了这么多年了,又有些可惜,因为有晋升的可能。可如果不能晋升的话,自己的青春也就白白葬送在这里了,想再换一份工作也很难了。
领导非常的变态,活多挣得少,我们工作的小组一共五个人,有两个人请病假罢工了,现在活都堆给了我,我也好想请个病假呀[流泪]。
常常不争气的想找一个家附近的工作,一个月可能也就挣个一两千两三千的,我买一辆电动车,骑着电动车,我就上下班了。自动脑补音乐,骑着我快乐的小摩托,它永远不会堵车[大笑]。
也不知道这样的梦想什么时候能实现了,可能在别人眼里这样很不求上进,但是这真的是我的终极梦想。
公务员工资仅有几千块,但不少人家里都有几套房,钱从何而来?
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考公和考研,有很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也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比较稳定的工作,可能最开始上岗的时候工资比较低,充值这一份稳定,也有很多的人挤破头在备战。
成为了公务员之后,很多家长都会为自家的孩子感到骄傲,同样也有人疑惑,公务员的每个月工资只有几千块,但仔细看一看,不少人家里都有几套房,不知道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受疫情的影响,很多行业的发展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压和瓶颈,也有不少的企业are正常的运转,或者是追求更多的利润,会纷纷降息或者是裁员。在经济环境并不景气的情况下,对于打工人提出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三年之前,很多人看待考公和考编一类的事情时,就会觉得这是一个一眼就能够望到头的行业。在年轻的时候似乎就能够看到老了,退休时的样子。
但是,处于封控期间,有不少人失去了工作或者是没有任何的收入,越来越多的人都羡慕公务员又或者是事业单位的工作者。也有很多的人表示公务员不仅有房也有车,收入也是比较稳定的,真是令人羡慕不已。可能不少人都认为公务员的工资是比较低的,可能只有4000多元,为什么凭借着微薄的薪资能够买上一套房子呢?其中会不会有猫腻。
网上有不少网友纷纷晒出了自己的工资条,不难发现很多在私企上班的工作者,他们每个月的薪资待遇还是比较可观的,同样工资比较高的行业和比较低的行业,不同的从业者每个月拿到手的薪资差额也是比较大的,更多的人都处于中间水平,也就是2600元到4000元之间。看到4000元左右一个月的工资时,很多人都纷纷质疑,为什么身边的公务员朋友他们能够买得起房子,甚至名下拥有好几处的房产?
要知道我们所说的工资,只不过是一个基础的工资而已,完全没有奖金和绩效,以及福利津贴,或者是餐补和房补等。工资涵盖的方方面面是比较多的,同样这些福利和津贴也会进行另外的计算,完全不可能被算在基础的工作范围之内。看起来是年终奖和年终绩效,然而公务员的发放和企业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就像普通的公务员拥有的年薪和绩效加在一起的收入区间,也就在2万元到3万元,就像那些经济相当不错的地区,甚至能够达到4~5万元。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抛开了六险一金,不少公务员的年收入也能够达到十几万元。
相比之下,在企业上班的员工拿到手的工资也就是发放出来的所有资金。最为常见的情况就是在面试的时候对方提出来的薪资待遇明明已经达到了6000多元,然而等到入职之后,自己拿到手的工资却远远不够这些去人事部进行询问的时候才发现,所谓的6000多元已经把所有的奖金和绩效,更甚至是一系列的补贴,都包括在里面了。
如果是一家良心企业在发放的时候也会如数给员工。也有一部分企业只不过是借助于职中高工资,从而去招聘工作的时间,发放工资的过程中还会进行一系列的克扣。比如说从总工资里面拿出15%~20%的资金用来充当绩效。
而这一部分绩效钱就是要看员工的表现,通过这一番计算,也有一些员工每个月拿到工资是比较低的,他们的工资水平也就没有和公务员的公司进行比较。可能一部分企业上班的员工会表示在年中的时候公司会发放奖金,大概就是一工资的80%,这样的前提是公司的效益相当不错。如果经营运转都已经出现了问题,又怎么可能发放年终奖呢?据相关的统计,去年在职员工的年收入,平均下来只有88115元。
就像公务员在吃饭的时候是有补贴的,出现等各个方面都是有补贴的。赚钱的速度也比普通工作者要快一些,到点下班了就可以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只需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完全不用担心值班又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因素。
站在福利待遇的角度来看,公务员在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时候,是按照最高的标准,也就是12%进行缴纳的。凭借着如此高昂的公积金,很多的公务员都能够轻轻松松买得上房子。
也有一部分公务员的原生家庭条件就相当的不错,可能他们名下拥有的好,几套房产也是好几辈人积攒起来的财富。更何况有不少80后和90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亲和母亲,在孩子达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也会帮助他们购买房子,有的是付的首付,有的是全额支付。
#公务员考试# 行测言语理解正确率越做越低,怎么办?其实,言语正确率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词语积累的问题,词语的意思分不清,阅读能力当然提不上来,因此想要提高言语,就要从词语积累开始做起!
近义词与近义成语辨析高频2000词,解决言语理解准确率的瓶颈问题就靠它了!
每天从棺材里出来,晚上又回到棺材里去,这就是老板的一天。//@撸猫故事:现在国内经济已经遇到了瓶颈,各种限制政策导致实体企业遭遇生存危机,而国际环境又因为种种原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再加上疫情防控政策的限制,让经济衰落成为必然,未来前景很不看好,只有职业和收入保障稳定才是主旋律。但是一个国家最优秀的人才都去当公务员了,谁去搞科技进步,谁去干实业发展经济?如果长此以往,中国的未来难以想象。
汤山老王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2022年公务员考试人数创记录,都去分蛋糕了,谁来做蛋糕?
16:46谈教师职业瓶颈:什么时候,我国教师不愿改行当公务员,进政府单位;不愿去教育局,中心校;不愿当学校领导。而是扎根学生课堂,教书育人。说明我国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教师工资待遇提高了,教师职业真正实现最优秀人才愿当老师,争当老师,学而优则师战略就成功了。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