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清华北大双头衔的毕业生,想要求职却屡屡碰壁,一气之下就到中学应聘月薪4000元的老师,校长看完他的简历,双手都在颤抖。紧接着校长问他:“我这里恐怕留不住你这条大鱼,你确定要来吗?李永乐一番话,让校长十分佩服!
李永乐出生于东北吉林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老师。他高二就凭借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北京大学读本科期间,还选修了经济学双学位;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这样高的学历,可是被人争着要的人才啊,可是,他毕业后去应聘,却被很多家企业拒之门外。
而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李永乐虽然有很高的文凭,但他这个人的性格确是十分的直,也就是我们普通人常说的情商低,在公司那种环境中,很难有出头之日。
比如有一次,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来到了外企索尼公司求职,因为学历高,前两轮进展很顺利,但是到了最后面试的时候,负责审核的人问他:“你能接受加班吗?”
李永乐直接回答了两个字:“不能。”这个回答被人事面试官听到后,哭笑不得,头一次如此高智商,低情商的人,在讽笑之后,自然不会录用他,然后,把他的简历扔进了垃圾桶。
他不会撒谎,让他的就业之路历经坎坷,后来,他又去了一家世界五百强的公司,一开始和面试官聊得非常好,可是最后面试官问他投资方面的问题的时候,他又说了大实话,他说自己对理财方面完全无感,随心而为,结果可想而知,再次应聘失败。
这样的经历,让他感觉到压力,每次都是差那临门一脚。李永乐开始变得自我怀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思来想去,他还是觉得做一名人民教师比较合适,这样不用考虑和同事相处的问题,而且,他的父亲就是教师,那种神圣的职业,他一直都很向往。
就这样,李永乐将自己的简历投给了人大附中,面试那天,校长亲自面试,他有些意外,问道:“做老师一个月只有五千多工资,可能只够你生活,你想好了吗?”
李永乐脱口而出:“工作不应该把钱看得太重要,老师就应该为学生解决问题,传道解惑,这是一份良心工作。”
校长听完后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对他佩服不已,从此,他成为一名物理教师。
李永乐不愧是高材生,他的讲课方式和其他的教师完全不同,别的教师讲课,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学生一个个表情严肃,都害怕被老师批评,而老师也都端着架子,认真的讲课,将黑板写的满满当当的,生怕孩子们学不明白。
但是李永乐的讲课方式却很特殊,他讲物理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利用幽默风趣的讲课方法,和学生们做朋友,他的讲课方式很接地气,很快和学生们打成了一片。
他带的班级学习成绩最为突出,很多公认的差生,学习成绩都是节节攀升,甚至有200多位差生,都被他送入了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
然而有一次,李永乐去甘肃某山区学校交流,发现当地的孩子们理科成绩整体水平不高,一部分孩子对理科甚至有厌学情绪。正当他在想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件事的时候。
有学生把他的趣味教学视频,发到了网上,播放量超过10亿,甚至多条视频被官方点名表扬。而他也变成了网红老师。
这时,李永乐发现了互联网的作用,"它以一种十分低廉的方式,在我的课程和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孩子之间建立了桥梁。"
如今他初心不忘,又下大力气,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花了三年的时间,给小朋友编写了一套物理启蒙书《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里面涵盖了很多学校必考的物理学知识,有趣有用还幽默,10大主题系统化讲解,让孩子受益终生。
这套书共10册,分为10大物理主题,从幼儿园、幼小衔接到小学、小升初的核心物理知识全掌握。内容涵盖”声、光、力、磁、电“五大板块,别看听着很难很高端的样子,但李永乐老师却能轻松解答并让孩子接受。
书中注重发掘学生的兴趣,以此引导学生喜欢上物理。例如书中的知识点有:例如古代人梦寐以求的炼金术可以实现吗?相对论时空观下,星际旅行的宇航员竟然可以“长生不老”?通过有趣的例子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物理的乐趣。
在他的笔下,这些原理变身为一个个有趣的漫画故事,孩子们他看图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知识,越看越有感觉,渐渐也入迷了。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买的时候,也忍不住一口气看完,感慨道:“要是我小时候有这样的科普读物,我物理肯定也能学好。”
这套书推出后反响强烈、广受欢迎。 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看视频影响视力,有了这套书就方便多了。” 5-12岁是培养孩子科学思维的最佳启蒙时期,书籍就是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现在物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高考以物理为导向的选择十分广泛,可以说得物理得高考,因此从小就培养物理知识的自主学习十分重要。
感兴趣的家长点击图片下方“看一看”即可购买
人事主管拿着一份简历进来,有点兴奋地说,有个蛮好的应聘仓管员的人选,这是他的简历,见一下吗?
我拿过简历看着,省内一所相对知名大学的财务本科毕业,字迹工整而洒脱,有过仓库主管和基层生产管理岗位工作经历,虽然没有贴照片,但想像得出应该完全可以胜任。
我问人事主管,你面试过了吗?
主管说,他在网上加了我的微信聊过,刚刚也面试过了,只是......
我打断了主管的话,说,你觉得可以,那就叫过来见一见吧。
不一会,主管领着人选过来,没想到跟简历中的印象判若两人:中等身材,偏胖,秃顶,看上去有点木讷,这哪是30出头的人,明显像40多。
不过还好,交流起来思路还是清晰的,对方自述虽然学的财务专业,但其实不喜欢财务工作,所以毕业后想改行,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为了生存,就进了一家大型企业做了仓库管理员,做了好几年,企业市场业务严重萎缩,大量裁员,离职后,应聘了一家小企业的基层生产管理岗位,但去年由于疫情,又离了职,结果大半年没工作。
人选离开后,我在简历上签了同意录用,人事主管拿着简历边走边说,唉,这个人怎么愿意做仓管!
我一怔,这丫头,什么话,你招了一个多月没招到,要不是财务主管兼管着仓库,你就得自己上去顶岗,这来了个合适的人选不是减轻了你的压力吗,咋就这么想?
过了一会,财务主管打来电话,也是听得到的兴奋地说,听说招到了仓管员啊,哈哈,终于解放了,不过,听说这个男的和我一样也是会计专业毕业呀,怎么会愿意做仓管员呢,我们的仓管员和搬运工没区别呀!
我还真不懂了,这些人啥心态呀。
总局换了掌门人,原总局副局长高志丹上任,这应该是近年来第一次由体育总局系统内部人接任一把手,此前基本都是外调而来,所以外界也有外行领导内行的质疑声,从高志丹的履历来看,几十年工作一直在总局内部,管过最受关注的竞体司,应该算是不折不扣的内行人了。
1984年—1988年,北京体育大学;
1988年-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综合司;
1998年—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
2000年—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
2002年—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2004年—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2015年—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
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1990年,一个名牌大学生到福耀公司求职,50多岁的曹德旺看了他的简历,一脸不屑地说:“你去锅炉车间,拉板车吧!” 还随手将他的简历丢到了垃圾桶,谁料这位大学生居然心甘情愿地拉了7年的板车。
这个大学生就是陈居里,是航天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90年代的时候,可以说是很稀缺的人才,他不仅答应了曹德旺的分配,还在那里工作了将近七年的时间。
都说物尽其用,大学生去锅炉房拉板车不是大材小用吗?对于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第一次面试简历都没有被人了解,直接被分配在最普通不过的工作中,这样难以置信的事情,就发生在曹德旺的福耀集团。
陈居里是大学生,天之骄子,专业学的是信息管理。毕业后,拒绝了多家企业抛来的橄榄枝,直接拿着简历来到了曹德旺的福耀公司。
当人事经理看到陈居里的简历,连连称赞,他觉得这样的稀缺人才一定得是老板亲自面试才好,于是不敢怠慢直接请曹德旺来亲自面试。
曹德旺却弹了弹简历:“你去闷热的锅炉车间拉板车吧!”转身就把简历丢到了垃圾桶。
家人知道陈居里在福耀的锅炉房里给人铲煤灰,十分不解,说你有学历,有文化,什么像样的工作找不到,为什么找福耀的锅炉房耗费时间?
大家都劝陈居里辞职,但是他却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7年。
陈居里到了锅炉房,由于学历和经验的差距,锅炉房的工人并不待见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读了十几年书,到头来还心甘情愿到锅炉房拉煤渣,大家打心底里瞧不起他。
甚至有些工人故意刁难陈居里,把最苦最累最脏的活交给他去干,陈居里在锅炉房受尽了委屈。
每天,陈居里用板车拉着足有一两吨重的玻璃渣子,从车间的一头拉到车间那头去倒掉,这个力气活,初中学历干的也不会比他差,但他每天一车车的拉。
因为学历高,又偷偷把他当成了另类,列举他能力不行的材料的投诉信都传到曹德旺那。
面对车间的种种,陈居里每次都是以沉默对待。
陈居里能忍,但是曹德旺是绝不能忍的,就直接找来陈居里说:“这么多年,你在车间的种种我都看在眼里,包括你的努力,同事们对你做的事情,我想知道为什么还在坚持?”
陈居里摇了摇头,说:“我没有觉得有多委屈呢,相反我觉的您在磨炼我的意志。小时候听过一则小故事:当今的福特老总年轻的时候都干了20年的力气活,从来没有一点怨言。我这才7年,只要大家相互了解透彻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和定位。”
在陈居里看来,基层工作并非没有必要,反而相当重要。在锅炉房打杂的七年时间里,陈居里把玻璃制作的流程摸得清清楚楚,他认为收获很大。
陈居里的这番“打杂论”让曹德旺对他刮目相看,现在多少年轻人眼高手低,事情稍微难做一点就喊苦喊累,像陈居里这样肯弯下腰做实事的人不多了。
曹德旺又询问了事情的细节,得知了真相,陈居里坦荡说道:“我如果解释了,别人就会觉得我在推卸责任为自己辩解,那还不如不说。”
陈居里的一番回答,又一次让曹德旺刮目相看,此次曹德旺对他青睐有加。没过几天,曹德旺就调遣陈居里去管理香港业务,最后他成为了曹德旺的得力助手,也成为了福耀集团的副总裁。
那么,刚开始陈居里为什么非得来曹德旺的公司呢?
只因他曾在路上看到一条标语“我要成为汽车玻璃供应商的典范”,就是如此简单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曹德旺曾在自传《心若菩提》中说过:一个人能否吃得了苦,能否经得起折磨,是决定他能否成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曾吃过苦,没有感受过社会主义的人情冷暖,正是需要好好磨炼。
曹德旺的一生,尝得最多的就是苦,往往这种人最能感受到他人给予的善意,并且会为这丝丝善意拿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回报。
曹德旺曾亲自写过一本叫《心若菩提》的自传,为了就是让更多人了解福耀的成长历程,我连续看了2遍,让人感触颇深。
拜读过曹德旺的自传《心若菩提》的人,应该都能感受到他是一个有血有肉、为国为民的企业家。从书中也可以学习到曹德旺的很多经商之道,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
看完《心若菩提》我才知道,原来成功的企业家,也历经磨练,成功的企业也曾历经沧桑。曹德旺在逆境中成长,带领福耀绝处逢生、迎难而上的历程,让我受益匪浅。
《心若菩提》是曹德旺先生亲笔撰写的一本自传,书中记录了他从一个家境贫穷、很早就辍学的苦命孩子,成长为中国民营企业典范的福耀公司掌舵人的系列精彩故事。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感触颇多,简而言之就是:文如其人,朴实无华,勤勉一生。
品读这本书后,你得到的不仅仅是经商之道,还有作为成功者应该具备的毅力、魄力以及谋略、远见。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图片下方“看一看”即可购买!
重磅人事调整,唐登杰今天上午被全国人大任命为民政部部长。
卸任的民政部部长李纪恒,1957年出生,到了正部级的退休年龄。
简单看一下唐登杰的简历,唐登杰,64年出生,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机械系。
他是从公司的技术员一步一步走到了上海副市长的位置,然后就是多个岗位的历练,在中国兵器集团,工业信息化部,福建的省长,发改委的副主任。
然后今天被任命为民政部的部长。
多部门,多岗位的历练,希望唐部长能够在新的岗位上为民政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人事变动持续中,26号,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大经过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任命王一鸥为省公安厅厅长。简单聊聊:
先看年龄,他是1967年出生,今年55岁,工商管理的硕士。
再看履历,他一开始在辽宁工作,是一位老环保人,他在辽宁环科院研究所担任副院长,2006年去了环境保护总局,2014年在环保部担任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的主任,2016年在他曾经担任湖南环保厅的厅长,国土资源厅的厅长,自然资源厅的厅长。2019年担任岳阳市委书记,2022年1月担任湖南副省长,党组成员。
最后要说,他虽然不是公检法的科班出身,但是从事环保工作多年,尤其是从事与核安全的有关的工作,如今新的岗位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的,相信他一定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好经济社高质量发展。#湖南身边事#
人事持续变动中,8月2号,中国气象局召开大会,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宣布中央决定:张祖强同志任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勇同志不再担任。
此前,张祖强同志任北京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先看年龄,张祖强,男,汉族,1971年出生,今年51岁,贵州余庆人,大气科学的博士,高级工程师。
再看履历,1989年到1996年,他在南京气象学院进行本科,硕士学习。1996年到1999年,他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读博士。
1999年到2002年,他在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开放实验室担任秘书,然后去香港城市大学做了一年访问学者。
2002年到2007年,他先后担任国家气候中心动力气候室气候模室应用科科长,科研业务处处长,副研究员,然后去了美国当访问学者,业务处处长,气候中心主任助理。
2007年到2011年,他先后担任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助理,副司长,预测减灾和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然后他去了江苏,从2011年到2014年,担任江苏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南京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然后又返回中国气象局,2014年开始担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2019年,他担任北京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此番再次履新。
最后要说的,张祖强他是专业人士,技术人才,又在国家和地方气象部门长期任职,可谓是专业经验和地方经验足够。如今,气象预报越来越重要,无论是航空航天,还是日常生活,希望他在新的岗位能够做出新的贡献!#头号周刊# #媒体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