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家不远的宁波余姚阳明街道长安社区,前去咨询城乡居保业务的社区居民张阿姨享受到了一站式的代办服务;时不时搬到社区文化广场办公的人力社保中心的“移动办公桌”,更是教会了不少群众在手机上完成养老待遇资格认证。(见4月6日《宁波日报》)
“移动办公桌”其实是“让百姓少跑腿”办事理念的延伸。为了提升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各地很多机关单位都在打造便民服务网络,方便百姓办事的举措越来越多,体现了一心为民的初心。
日前,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出安排部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既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又是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践行初心使命效果的现实检验。保证“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卓有成效,必须在增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下功夫,多些这样的“移动办公桌”。(来源:河南日报 郭元鹏)我为群众办实事请多些“移动办公桌”-大河网

记得1991年7月一天的晚上,和女朋友陪她去安吉,晚上10:00多乘坐火车余姚站到杭州城站火车站,下车宿在清泰街三伯父家里,第二天早上在中山中路乘坐人力客运三轮车到武林门长途汽车站,乘坐杭州到安吉南林场班车。
【第八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延期至明年举办】据第八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组委会发布消息,当前全国疫情多点频发,为切实保障广大参会嘉宾、参展单位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保证峰会举办的质量和实效,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谨慎考虑后,经峰会主席团决定:原定于2022年11月16日-18日在浙江宁波余姚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将延期至明年适时举办。组委会由衷感谢各位嘉宾、各参展商及有关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将竭尽全力,继续与各位行业内的朋友加强联动,努力把明年的峰会办得更加出彩、更富成效。

#宁波# #宁波身边事# #宁波爆料# #宁波头条# 11月4日,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企业想要发展必须要正规进行了回复!
网友留言:
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写了这封投诉信,我是一名90后,从一毕业我所在的企业,不管正式员工或实习人员,不管上多久的班或一天,半天,公司都是正常发工资,如果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跟人事提出离职,都会人走了就当场结清工资,因为疫情的原因在加上自己要回家,所以我从原单位 离职了,于2021年8月来到浙江这个宁波余姚陆埠这个地方,并且在8月8号-9月7号陆埠孙家叫月亮湾洁具厂上班,因为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并在9月8号提出离职,我以为这里跟我所在的圈子或之前任职的企业一样离职了就当场结清工资,但是他们并没有,在离职后的第四天就像月亮湾洁具厂人事要工资,但是他们说要压一个月在给,他们说压一个月,我答应了,然而他们在9月30号发了8月的工资,但是9月的未发,说要等到10月底,敢为他们这样的操作是合法的还是这边的企业要他们以为?

过后我像我在余姚的这边所有认识的人或在这边所结交到的朋友,他们都说这边所有的工厂都要压一个月,而且你做了几天的班,后面觉得不合适,并拿不到工资,我说为什么不像有关部门反应投诉,他们说外地的根本无能无力,他们给办事,就算投诉也没有用,就拿我弟弟来说,7月份离职,工资竟然在9月底才给结清,难道这样的情况就没有人来管吗?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复:
尊敬的网友:
您于2021年10月29日向人民网反映离职后用人单位次月发放工资的信访件收悉,现经余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查处理,答复如下:
一、调查情况:
经查,您于2021年8月8日至9月7日在余姚市月亮湾洁具厂上班,9月8日离职,用人单位以当月工资次月发放为由分别在9月底、10月底发放8、9月工资。您认为9月30日发放8月的工资,且9月的未发,要等到10月底发放不合理,故投诉要求处理。经核实,您8月份工资于9月30日发放,9月份工资于10月21日发放,均通过微信转账支付,故您于10月29日投诉时所有工资已经结清,但8月、9月两个月的工资确均为次月发放。

二、处理意见:该用人单位对离职员工未及时发放工资的情况调查属实。余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告知企业负责人,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53号《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企业与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办理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手续之日起5日内一次性结清工资,所以该行为已属违规,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并把整改结果面报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企业已按要求整改。
2021年11月1日余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把处理情况告知您,同时又告知您只要有欠薪行为发生,人社部门会按照《劳动法》等有关规定,从严、从快处理,切实保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您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经办人:邵…,联系电话:0574-62722833
感谢您对人民网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嘉靖皇帝听说余姚出人才,要赐一块匾,却遭到严嵩的反对。皇帝便命何翰林去暗访。没想到,何翰林遇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竟然心悦诚服。皇帝下令赐匾,但匾额却只能朝里挂。
明朝年间,余姚出了很多文人学士,有一母三阁老,五子六尚书,十八进士三状元等。三阁老中有一位名叫谢迁的。
有一次,嘉靖皇帝在谢迁的书房里看到厚厚的一摞文章,都是余姚学子所写,文章也得精彩,皇帝看了一篇又一篇,赞不绝口。
皇帝便问谢迁:“余姚出过不少文人,写的文章也很好,是因为余姚人都喜欢读书吗?”
谢迁随口应一句说:“是的,陛下。”
皇帝想到孔孟故乡都有一块“文献名邦”的牌匾,于是也想赐一块给谢迁的故乡——余姚。可是他的想法遭到严嵩的反对,严嵩说:“谢迁的话,也不能全信,还是要眼见为实。”

皇帝一听,也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他就派了何翰林到余姚去暗访,看看余姚人是不是都喜欢读书。
何翰林坐船来到余姚,他特意在船头上挂了一块木牌,上面写“是书必通”四个大字。
这天,船行到七里浦,岸上有个七八岁的小孩,看到船上的大字,在岸边大声地喊着:“停,停停!”
何翰林听见了,便叫船夫将船靠岸,把小孩叫到船上,问他:“你有什么事?为什么叫停船?”
小孩指着船上的木牌说:“先生,‘是书必通’,请问你读过‘通书’?”
何翰林想,四书五经里没有通书,但如果说不知道,这不是被小孩看了笑话了吗?于是硬着头皮说:“自然读过。”
小孩便从怀里掏出一本书,说:“那请你背一背。”
何翰林接过一看,竟然是一本皇历。就问:“你会背吗?”

小孩说:“当然。”
何翰林说:“那你先背。”
小孩也不推辞,从头到尾,一字不漏背了一遍。
何翰森一边看书,一边听他背,等他背完,他也从头到尾背了一遍。
小孩说:“顺背只能算读过书,不能称为‘通’,要称‘通’,需要倒背如流。”
何翰林听了大吃一惊,问:“你能倒背吗?”
小孩说:“这有何难。”说着就把书倒背一遍。
何翰林拿着书边听边对,果然一字不差。他心悦诚服将“是书必通”的匾取了下来,当场认输。
何翰林不再暗访,他想一个孩子都这么厉害,其他人更不用说了。他连夜赶回去回复皇帝:“余姚果然个个都是人才,有学问,当得起‘文献名邦’四个字。”
皇帝听了他的汇报,当即就赐下“文献名邦”的匾额。可是却遭到严嵩等人的妒忌,他们不敢违抗圣命,就从中刁难。

他们让送匾的人下令,匾额不能朝外,只能向里挂。从此,余姚县衙门口挂的“文献名邦”的匾额,一直朝里挂,不能朝外。
余姚这座小城,千百年来,硕儒不断,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其中就包括宋明的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
余姚当得起“文献名邦”四个字!#余姚头条#
#旭评#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虽然还不知周涉嫌违纪违法的具体事儿,但看了周的照片和简历,至少看人两点启示。
一是,人品与相貌并不完全等同。有句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也对,也不对,看你怎么用和用在谁身上。一般来说,垮台的贪官就模样论,歪瓜裂枣多,我们常说貌若其人。然看周照片,文质彬彬、五官端正,50多岁了保持着这样一副模样,不容易。但,还是倒了。我们除了可惜这模样,真的还只有可惜了。

二是,翻开周的简历可知,周于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余姚师范学校学习;应该说中师培养了我国一大批优秀的教育人才,中师培养特点是务实高效,特别适合中小学教学。周中师毕业后,1985年7月至1988年12月在鄞县姜山中学当了三年教师,之后便走上仕途,官越做越大,至今倒下。假如周从1988年继续当老师,至今可能不会是这样子的结局,世事沧桑,也未可知。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真不是钱越多越好,官越大越好,关键是一个人能不能架住。老百姓说,多少钱、多大官儿,得罩得住。周罩不住,或没罩住,唉!
模样儿是苍天赐予、爹妈给的,要倍加珍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呀,别轻易改;干什么事、有多辉煌经历,要镇得住,心有定数,行稳致远。周倒了,如周者,警醒!(图片来源于网络)
该培养年轻人了!//@静笃复守:缺人才!十万火急!
远见卓识余姚仁李少莉事件引发的思考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