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日照莒县公务员职位表(莒县公务员招聘信息网)

【山东日照】2021年莒县军转干部安置岗位公示 专偷粮食?莒县警方擒获一只“搬仓鼠”......

【山东日照】2021年莒县军转干部安置岗位公示

专偷粮食?莒县警方擒获一只“搬仓鼠”......

近日,日照莒县公安局侦破一批涉农产品被盗系列案件,涉及案件20多起,抓获盗窃犯罪嫌疑人聂某某,并依法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察同志,我放在过道的一袋子花生米丢了,价值500多元啊!”近日,家住阎庄镇一村庄的尹老汉向派出所报警。

接警后,莒县公安局阎庄派出所民警、辅警、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迅速出警。民警通过对案发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梳理事发地附近的监控录像,逐渐捕捉案件线索。

通过分析,民警发现,案发时间前后一段时间,除了阎庄镇的几个村庄,莒县洛河镇、招贤镇的一些村庄也陆续发生了盗窃粮食案件,作案手法非常类似。

为了尽快侦破案件,阎庄派出所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唐海亮主动请缨,到外围摸排破案线索。唐海亮放弃休息时间,连续六天骑电动车到洛河镇、招贤镇等地研判监控,顺线追踪,经过大量的走访,终于确定了犯罪嫌疑人。掌握嫌疑人行踪后,阎庄派出所民警陈祥文、夏龙华、杨国臣率辅警快速出动,将嫌疑人聂某某抓获。

经审讯,近一段时间以来,聂某某到棋山镇、洛河镇、招贤镇、阎庄镇入室盗窃玉米、小麦、花生等农作物20余起。

在审讯中,民警还发现,聂某某“挑选”作案对象时,有一定的“讲究”。

“我一般专偷老人的家,看到没锁门、院子里没有人的,到过道里,直接搬起装粮食的袋子就走。”嫌疑人聂某某说。

经了解,聂某某骑自行车到各个村庄流窜作案,看到老年人居住的、比较老旧的房子,遇到没锁门的,便进入行窃。每次只偷一袋子,大概七八十斤,得手后,便去粮食店卖掉,换取钱财吃吃喝喝,挥霍一空。经审讯,聂某某曾有盗窃粮食的前科,也曾因盗窃被判刑,没想到仍不思悔改,继续向他人财物“伸手”。

警方提醒

莒县公安在此正告违法犯罪分子,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同时,民警提醒,广大农户也要注意,如果家中储存有粮食,要关好门窗,注意防盗,要加强农作物存储环节的防盗措施,加大对农作物的清点检查密度,如果发现被盗,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

来源莒县公安

原四川省档案馆副馆长杜信口述由山东莒县带队支前、南下四川、负责保管彭德怀元帅骨灰盒的经历#日照头条##四川##莒县##彭德怀#

1945年我在老家莒县参加工作。开始在谷山区跟着日照的解信秋,之后跟着我村的张约(莒县武装部科长)当通信员,在东到张家岭、房家村,西到沭河沿岸一带打游击。日本投降后,我就参加地方工作,搞反奸诉苦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开始了重点进攻。我军从苏北、安徽等地方撤出8个解放区。1946年我到赣榆县地委党校学习了几个月,学习当中也下去搞土改工作。学习回来后,我到莒县城阳区任青年干事。主要任务和多数时间是在支前,那时候支前叫出夫子。记得当时,我带小车队,在莒南县为前线推炮弹、手榴弹,走大店、小店、十字路等地,多是在晚上行动。1947年1月参加鲁南战役,我带着担架队。此役消灭国民党二十六师快速纵队。

1947年2月我带队参加莱芜战役时,不是带担架队,就是带小车队。有一次带小车队到蒙阴地区,听到前面打炮,民工都跑了,我也没办法,粮食都在路上没人推了,我跟区委联系,找了当地的民工才把粮食运到了目的地。孟良崮战役时我也参加了支前,我们主要是在二线甚至是三线运送伤员,离前线还有一定距离,一般是由战士和卫生员把伤员抬下来,我们接到后运送到战地医院,医院设在各个村里。

孟良崮战役回来后,休整了几个月,1948年初,孙合带领我们莒县担架团向南出发支援前线,那时正是正月十五,路上遇到很多出来送灯的(莒县的习俗正月十五送灯)。1948年底开始支援淮海战役,我们莒县担架团在双堆集一带支前。淮海战役后,我们支前干部中连级干部、营长全部回莒县,而我跟冯立泰是教导员都留下了。

渡江战役之前,我们在江淮地区的安徽嘉县休息了几个月,其实我们就地就展开了工作,我们在那里都有职务,我任宣传科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发动渡江战役前,我们又集中起来,当时华东支前司令部成立了4个支前办事处:苏南支前办、赣北支前办、浙江支前办,安徽支前办。我与冯立泰在苏南支前办事处运送粮食,当时全部用船运送粮食,上海打仗我们也没听到炮声。支援渡江战役后,我们在苏州、无锡住了一段时间,然后到了南京编入西南服务团。

1949年从南京出发时,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天,全南京城都在放鞭炮。我们先坐船渡过长江,又坐上闷罐火车一路西行。在路上也有想家的时候,但是没办法,出来是为了革命,离家太远又不是一下能回去的。不过也有想家跑回家的。

跟随西南服务团来到四川,那时我才19岁,来到四川后我一直在机关工作没有到基层工作过。开始我被分配到川东区机关工作,留在区党委机关任机关支部书记、指导员,当时川东区是高级机关,相当于省级单位,区党委书记是谢富治。我当时很不情愿在机关里,因为我们一起来的多数干部都下去征粮、剿匪,我在家乡也从事基层工作,对此比较熟悉,为此我曾哭过鼻子。那时区党委设在原国民党蒋介石公馆,谢富治住在蒋介石住过的房子里。1952年川东区撤销,我一直在省机关,曾经有病住了一段时间的医院,回来后还是在省直机关。先在组织部,后在办公厅,直到现在组织关系还在办公厅。

1974年12月下旬我曾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了一件让我一辈子欣慰的事,当时我任省办公厅行政处副处长,省委安排我存放一个重要骨灰盒,我跟省委秘书陈文书商议后,就从两位北京来的军人那里取上骨灰盒,又通过与民政局联系,于当天下午就去成都东郊火葬场把这个骨灰盒存放好了。存放好骨灰盒,我立即回到锦江宾馆四川省革委会办事组组长杜心源的房间,向他汇报骨灰盒的存放情况。我说:“心源同志,一切都办好了,骨灰盒的存放编号是237号。但是,万一骨灰以后有人要取,要凭卡才能取得出来。现在骨灰盒寄存卡怎么保存好?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保险?”这个问题事前大家都没有想到,我提出来大家才感到是一个问题。经研究确定把骨灰盒寄存卡存放于省革委会办事组档案室,登记入册,作为重要档案保存。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根据陈云同志的提议,审查和纠正了对彭德怀的错误结论,重新肯定了他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的伟大功勋,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为彭德怀举行隆重的追悼会。中央派人到四川找回了彭德怀的骨灰,到那时我才知道那次保存的骨灰是彭大元帅的。

1984年,在我55岁时到档案馆任副馆长,我在档案馆工作了7年。原先档案是在山里边,要把档案从山里移出来是很大的工程,所以我来到档案馆主要是搞建设工程,7年把档案馆建起来了,职工住宅楼也建好了,60多岁了身体也不是很好,我跟组织说,档案是技术的比较专业工作,我不懂还是回办公厅吧,回到办公厅就退休了。

#105岁党代表就座主席台第一排#1989年6月至1992年10月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宋平,1917年4月出生于山东省莒县,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春参加革命工作。在中共元老当中也是传奇性人物。

说他传奇,不是因为他105岁高龄身体还这么硬朗(他在主席台第一排就座,不时还翻阅手中的报告),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与他一起参加革命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他那样显赫的学历。

在1934年至1937年间,宋平先后进入北平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学习。凭借着过人的才华和出众的政治能力,他还担任过周总理的秘书。

此外,1952年至1957年6月,宋平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国家计划委员会劳动工资计划局局长兼劳动部副部长。30多岁即成为部级干部,也是十分罕见。

有意思的是,他在1957年6月7日至1962年12月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24年后的1981年1月至1983年6月,再次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多了个党组副书记职务。这就犹如开国上将洪学智,在33年之后被重新授予上将军衔。

他在1987年6月至1989年12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提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级干部,为改革开放干部队伍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4年,八路军攻打山东省莒县县城。在我军的影响和劝说下,伪军军官莫正民主动率领3000多人战场起义。随后,我军解放了这座县城,还将这支队伍改编为一个独立旅,也就是后来的八路军山东军区警备第11旅,由他担任旅长,由老红军覃士冕担任政委。

1946年,莫正民光荣入党。1952年,他正式转业到了地方,接着改任为东北农场管理局秘书处处长。再后来,他还担任过北大荒萨尔图牧场场长、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院副院长、黑龙江省红色草原农垦局局长等职务。1983年,他不幸病逝,时年70岁。

图示为:莫正民率部起义,出城参加八路军。

山东省公费农科生值不值得报?#临沂头条#

对于做了一辈子的农民来说,不想让孩子再去种地,那还要报吗?

在这个就业压力如此大的社会,有个事业编制,值不值得?

对于高考分数在500-530分之间的孩子,家庭普通,是不是也能接受?

可以参考一下日照莒县公费农分配岗位表基本上都是分配到镇一级的农业服务中心[太阳]

如果是你家孩子你会给选择公费农科生吗?

欢迎留言讨论[烟花][比个心][虎][2022]

我当民办教师自强不息的三姐。我三姐出生在山东省日照莒县农村,今年63岁了,她高中毕业回村,在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在三姐毕业的年代,能读到高中毕业也是很不容易的,她在村里是一个“文化人”。

在当民办教师的11年时间里,她白天在学校里教孩子学习,晚上还在村里的补习班教没有文化的人认字,在三姐的努力下,好多文盲乡亲可以看书读报了,晚上回家后她在灯下挑灯夜读备课,三姐多次在乡里的教师比赛中获奖。

由于三姐结婚,婆家离她教学的学校太远了,她没有办法再继续教学,不得已离开她教了11年的学校,离开了她心爱的教学岗位。

在婆家三姐开了一个裁缝铺,为乡亲做衣服,养活自己和家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三姐远走他乡,来到青岛,到了青岛后,三姐在服装厂打过工,在私人的裁缝铺里打过工,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努力挣钱,自强不息,由于经济紧张,得病没有及时治 疗,现在三姐是听力障碍的残疾人,有残疾证。

从2016年10月份开始三姐来我家帮助我照看孙女,每天早上6点多从青岛西镇的家里坐公交车,在路上1个多小时,到我在崂山的家里,白天尽职尽责照顾我的小孙女,晚上我下班回家后,她才离开,回到家都要晚上快7点了,我的孙女3岁上了幼儿园,我孙子又出生了,三姐又开始照顾我的孙子。

三姐就是一个热心、有耐心的人,她没有养老保险,没有退休金,每个月就靠着220块钱的教龄补助生活,山东省民办教师的教龄补助是一年教龄20块钱,三姐11年教龄是220块钱,一个月的收入220块钱,真是太少了吧,养老怎么能够啊!

三姐不等不靠,自强不息,虽然63岁了,一直在努力打工挣钱,在养活自己,三姐是一个平凡朴实的人,这就是一名曾经的民办教师,一个平凡朴实的人!#我眼中闪光的她##青岛头条##教育#

老父亲2009年同学聚会,在莒县文心宾馆,并出书一部《沧桑五十年》,并附有父亲和同学的毕业照。莒县一中老父亲的初中同学,父亲的高中也是在莒县一中上完毕业的!父亲的同学聚聚会,并出书一部同学友情珍贵,父亲的同学天南海北,都在不同的岗位,为社会主义国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父亲也曾经是一名数理化中学老师,初中和高中的老师,曾经任职于莒县店子中心中学。

2020年,在我国慰问国家退休干部时,有一位资历最老、年龄最长的退休干部,映入眼帘。他就是当年周总理的政治秘书,是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宋平!

(了解伟人故事,讲给后辈,让英雄光辉永流传

麻烦您点击文章右上角的免费关注让更多的人知道作者,发扬优良作风)

1917年4月,宋平在山东莒县出生。他从小就学习成绩优异,高考时考入了清华大学,在那个不平凡的年代,是真真正正的国家栋梁。他还在政治方面有着很深的研究,文笔独特。

1937年12月,宋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给周总理担任政治秘书,周总理对他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我要上微头条#

在新中国成立后,宋平被派到了国家机关,担任重要工作。1972年,宋平离开了北京,决定去甘肃,主持当地工作。在甘肃的这些年宋平尽心尽力,直到1981年才回到北京。在兜兜转转后 1987年,宋平担任我国组织部部长。

宋平的一生都在为祖国事业献身,他曾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等重要事件。是我国革命历史的见证人!

虽然宋平担任过很多重要的职位,但他在退休后,和平常普通人一样,没有高高在上,十分的平易近人。大众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故事,但2019年70年建国庆典时,公众再次看到了他。即使已是期颐之年,白发已长,手拿拐杖,但国歌响起他还是站了起来,目光坚定且明亮。

如今宋平同志已经104岁高龄,祝他老人家,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01年爱分享自己看过的伟人故事的小姑娘,希望您点击文章右上角的免费关注多多支持谢谢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54673/
1
上一篇2018湖北公务员资审(湖北省公务员资格复审)
下一篇 2015年孝感公务员录用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