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毛泽东正在中南海召开会议,突然收到一封由贺龙,邓小平签署的加急电报,主席看完这封电报后当场震怒了。
电报里究竟说了什么,让主席如此愤怒?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偏远的农村和山区,针对人们政权的武装暴动时有发生,其中,以西南地区最为恶劣。
因为四川山高林密,地域宽广,交通不便,这样的环境下很利于土匪藏身;
更重要的原因是国民党退出四川时,将大量的人员化整为零,形成了土匪,据不完全统计,共计6万多人。
1950年2月5日,位于成都西北方向9公里的龙潭寺镇,近万名土匪发起武装暴动。
就在几天前,解放军178师政治部主任朱向离,在警卫队护送下,一行19人赶赴成都执行公务。
傍晚时分,当他们行至必经之路龙潭寺镇时,一阵密集的枪弹突然从不远处扫射过来,一行人遭到伏击全部遇害。
然而,更残忍的是,土匪竟然将朱向离的耳朵割了,眼睛,鼻子挖了,不仅摧残其五官,还将其煮后剥皮,尸体扔到水井。
这就是震惊全国的“龙潭寺惨案”,也是让毛主席震怒的电文内容之一。
而制造这起惨案的,是当时川西有名的土匪巫杰。是昔日的国军上校旅长,多次参加军阀之间的战争。
解放后,他利用父亲在龙潭寺的反动势力,网络兵痞惯匪,国民党溃散的军队,组织所谓的“反共救国军”,横行霸道,祸害一方。
在“龙潭寺惨案”发生第二天,西南军区下达彻底剿灭巫杰等土匪的战斗令。剿匪战斗即将展开,又再次发生暴动,是可忍,孰不可忍。
话说,擒贼先擒王,那么巫杰在哪呢?
此时,巫杰正在四川什邡县三河乡一座破旧不堪的建筑前,点头哈腰地向一位年已7旬的老太太说着什么。
建筑的大门上,还挂着一个牌子:“西南反共救国军第二路绥靖总司令部”,
老太太身穿棉袄,腰间的牛皮带上别着两部驳壳枪。她就是辽宁满族贵族后裔,本名洪文国,因丈夫姓赵,随夫姓,正名:赵洪文国。
在抗战时期,她曾在共产党的帮助下,组建了一支百余人抗日游击队,由于她善用双枪,被称为:“双枪老太婆”。然而,此老太婆已不是当年的抗日英雄。
她没有信仰,自甘堕落,宁愿沦为祸害一方的女匪首,甘愿成为蒋介石的棋子,就是一次饭局的改变。
原来,当年赵洪文国在晋察冀边区的安排下,到重庆宣传抗日,就在此时,蒋介石接见了她,一顿好吃好住,并称赵洪文国为干姐姐。
受宠若惊的赵洪文国返回晋察冀边区后,便于八路军反目为仇,疯狂杀害抗日军民,自此一路追随国民党,直到辽参战役后,她的队伍被打得荡然无存,只能带着家人逃到重庆。
1949年秋,解放军入川,蒋介石逃离重庆,便给赵洪文国下达了一道委任令,任命她为司令,所谓的“司令部”就此设立,这是蒋介石的垂死挣扎。
赵洪文国带着国民党留下的枪炮,从重庆流窜到成都什邡县三河乡一带潜伏下来,巫杰与赵洪文国狼狈为奸,继续与共产党作对。
1950年2月9日,图谋不轨地赵洪文国召集各地土匪,企图攻下什邡县城,就在这帮乌合之众还没到达什邡县城,早已被解放军537团得知消息,便在半路设伏堵截,当七八门迫击炮同时开火,这群土匪被炸得屁滚尿流,纷纷逃窜。
此时的赵洪文国也被打趴在地,跟在她后头的儿子赶紧把她背起逃走,侥幸捡回残喘的狗命。
然而,赵洪文国还不死心。几天后,当她得知解放军537团赴金堂剿匪,守城的只有解放军一个营和两个县中队的兵力时,她企图再次攻击什邡县城。
2月11日,赵洪文国为了分散解放军的兵力,她让邻近各县匪首从各自匪窝出发,向什邡县城形成包围进攻之势。
解放军在兵力薄弱的情况下,对率先到达城外的一批匪徒主动出击,他们在城门建立战壕,集中兵力,使得匪众迅速被歼灭。
当赵洪文国率领2000多名土匪到达时,解决军迅速回到城楼,架起重机枪和火炮坚守阵地,尽管赵洪文国多次进攻,都被解放军打退,什邡县城被土匪围攻了2天2夜,始终固若金汤,土匪们自始至终无法接近城墙。
当解放军的增援部队赶来时,土匪们猖狂而逃。
1950年3月16日,在中央军委下达剿匪指令下,川南军区,川西军区,成都警备区迅速组成一支剿匪部队,势必彻底清剿。
很快,巫杰在成都金堂县被击毙。
1950年4月初,537团一营的战士们,受命到绵竹县大石坝,围剿匪首赵洪文国。当天夜里12点,一营指战员发起攻击,他们搭人梯翻过一丈多高的院墙,与敌人展开近战,仅十多分钟就解决了战斗。
孤立无援的赵洪文国见大势已去,她把自己装扮成农妇趁乱逃跑,藏在一户农家。而农户王翠兰机智的稳住赵洪文国后,便偷偷向解放军报告,就此,罪恶多端的赵洪文国落网了。
1950年7月16日,川西军区军法处判处赵洪文国死刑,在什邡县城东关执行枪决。那些对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人,终究是没有好下场的。
资料来源:《解放军入川》
作者:芸菲
编辑:池鸿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