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8日,星期五
如下是:『早读分享』第297期
今日早报内容22条
阅读时长预计10分钟
【医师报·直播中心】
第二届公立医院能力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论坛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指导,医师报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举办的“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疫考与国考之下 第二届公立医院能力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论坛7月8日在四川成都举行。欢迎扫描海报上二维码,观看直播。(来源:医TV)
肿瘤整合,“症”当其时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导致中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抗肿瘤治疗和症状管理在临床实践中,密不可分。除了提供精准的医学服务,如何更好地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如何使医疗服务充满人文关怀?如何更好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022年7月9日9:30-11:40,我们不见不散。(来源:医TV)
【快讯】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巡讲在沈阳举办
为了助力肿瘤防治,让临床指南顺利“落地”,更好的为大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7月2日,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第28场黑色素瘤精读巡讲在沈阳举办。(来源:医师报肿瘤频道)
中医药助力胸痛中心建设
“胸痛中心在三级医院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基层胸痛中心建设以胸痛单元建设为抓手,将成为此后的工作重点。”7月1日,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总部与津药达仁堂集团共同举办的“中国心·健康行——地市级胸痛中心建设推进项目”在第二十五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 2022)上启动。大会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宣布,项目正式启动。(来源:医师报循环频道)
【疫情资讯】
奥密克戎新分支已在国内出现
7月以来,陕西每日新增确诊均为个位数,为什么仍需要实施暂停堂食、暂停KTV等场所营业的临时性管控呢?这还要从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分支说起。
除了传播速度更快、病毒载量更高,业内专家表示,相较于奥密克戎以往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分支BA.5出现了入侵肺部、具有很强免疫逃逸能力的新情况。(来源:科技日报)
机关事业单位出现涉疫情况应立即临时封闭
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发布新版《机关事业单位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指引》。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等涉疫情况,机关事业单位应立即采取临时封闭管理措施,只进不出,所有人员应佩戴口罩,限制活动范围。(来源:北京日报)
【点赞】
“祝贺您获得此殊荣实至名归!”
医师报讯(特约通讯员 梁敏怡)“祝贺您获得此殊荣,实至名归!”
7月7日,我国著名的外科专家彭淑牅教授手捧2021年度“十大医学泰斗”荣誉证书和奖杯,笑逐颜开。
该荣誉是由《医师报》举办的第七届医学家年会特别设置,旨在表彰为我国医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领衔专家。
因疫情原因,彭教授未能出席今年3月在京举办的颁奖典礼。本次由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医师报》编委会副总编蔡秀军特别颁发。
邵逸夫医院曹利平教授、陈鸣宇教授、张斌博士、曹佳胜博士、周素琴、梁敏怡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誉时刻。(来源:医师网)
“心手相连 点亮生命”走进林登
近日,援圭医疗队队员、常州二院“心手相连 点亮生命”团队成员、麻醉科主任医师刘平带领援圭医疗队林登分队队员为当地医院、学校进行心肺复苏公益培训。(来源:医师网)
【社会热点】
在北京进哪些场所要接种疫苗?
一是出入老年大学、老年活动站(室)和老年人健身娱乐活动场所的老年人要尽快实现应接尽接;
二是进入线下培训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美术馆、文化馆、体育场馆、健身场所、演出娱乐场所、网吧等人群聚集场所的人员须接种疫苗(不适宜接种人员除外),其他限流、预约场所优先安排已接种疫苗人员。
上述措施将于2022年7月11日(星期一)起正式实施。(来源:北京日报)
打120二十分钟未接通 ,医院:疑强对流天气信号故障
7月6日,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严女士告诉记者,弟弟在家里突发急病,全家人拨打120长达20分钟都无人接听。最后家人开车将弟弟送往医院,目前弟弟已清醒,身体无大碍。(来源:正观视频)
【医师报·理事单位】
支气管支架置入术撑起生命气道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介入团队成功为一名上纵膈肿物压迫大气管严重狭窄的患者在支气管镜下置入覆膜金属支架,改善了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为其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和机会。(来源:医师网)
内平滑肌瘤患者接受手术
兰大二院心脏外科联合妇科成功为1例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实施了子宫及附件全切+卵巢动静脉结扎离断+卵巢静脉内肿瘤剥脱+心内肿瘤清除术。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现已顺利出院。(来源: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