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寒门子弟”越来越难出人头地?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在人生关键的几步上,得不到正确的指点,一步错,步步错。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是知名企业董事长,民办院校的院长,他回顾高考时写到:
“我的主要志愿,都是沿着师范系列填报的,第一志愿华东师大,因为它在上海;第二志愿江西师大,因为它在省城南昌;第三志愿赣南师专,因为它在地市赣州。我情有独钟师范大学,并不是我喜欢做老师,也不是我知道上师范大学对人生意味着什么,而是因为我从小到大唯一近身接触过的非农职业,就是“教师”,那些从小学到高中给我上课的老师们。除师范外,我对其他的各类专业院校,基本上闻所未闻、浑然无感。”
上面段落,有一句话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从小到大唯一近身接触过的非农职业,也是“教师”。
相信很多农村父母给出的高考志愿指导也是师范,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接触到的非农职业就是教师,还有的给出的志愿指导是医学,原因一样的。
此外在仕途上,农村孩子即使考入公务员,因为无人指点,普遍升职缓慢。
此外,目前还有个逆现象,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城市新中产的崛起,言正行端、吃苦耐劳的富二代越来越多。相反,穷人家的孩子却沾上了以前富二代的毛病。这个现象最大的原因是家人的补偿心理,越是家境不好,越觉得不能亏了孩子。
前几天说的一女的到了退休年龄不想退,但因有关系,退休是办了,但单位又答应返聘了,昨天没上班和我们一起在唱歌,她一般是休一天上班一天,再忙的时候,上两天休一天,但这样的情况少,昨天下午她说已经定了,退休工资四千六百多,返聘工资三千,我说这又拿双份了呀,命好,她说比不退休时差不多,别的没有了,只不过是退了难找事做,因为独生儿子下半年才上高中,她太无聊,所以选择返聘,我说也厉害呀,一月就七千多了,我两千还差呢,她又自豪的笑了笑,单位会发绩效工资,一月最少也一千多,你们算算?我这样说有人说我眼红,还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这些六零左右的,有一大半都是没学历的,人家就是一个初中生,帮哥嫂带两个孩子,到了小孩上学后就帮转非农户口,再安排工作,结婚四年多下岗离婚,到广州打工两年,又回来找哥哥,哥哥又找关系安排到现在的事业单位企业编,因为老公也下岗,她也长相一般,对象无着落又导致复婚生下一男孩,以前工资低过的也辛苦,但从工资改革日子越过越好,人也精神了,也自信了,用她邻居的话说,衣角都能拌倒人了,写这些不是说什么眼红不眼红,我虽然养老金低点,老公也马上要退休了,两人养老金五千,但独生女懂事,我们两公婆也存了点养老钱,房子有住,天天唱唱歌跳跳舞,锻炼身体,也不是很难,写出来只是说世上的不公平而已,不是所有的好工作铁饭碗都是靠努力得来的,关系摆第一,当然相比现在就不同了,公务员大多还是凭本事,关系是其次,认为不对的可以在下面评论,谢谢
美国轰轰烈烈辞职潮,连续多月超400万人辞职,但失业率却没有下降,为什么会这样?事情没有想象那么简单,是谁在推动员工辞职?
大家都知道,从4月起,美国就进入不同寻常的辞职潮,当月辞职人数超过399万人,突破2000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而且这波辞职潮还没有消停的迹象,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的辞职人数超过427万人,辞职率达到创纪录的2.9%,10月份最新数据更是达到了440万。
辞职人数不停地突破记录,美国人突然不工作了?据说,全美用工缺口已经超过了千万,用工荒问题超级严重,很多人说这都是美国过高的失业补助金造成的,让人们越来越懒。但真的是这样嘛?先别急着下结局,我们再看看另外一组数据,美国10月份失业率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4.6%,好于市场预期,也优于欧元区国家。10月份,美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53.1万,基本消化了辞职人群。
也就是说,轰轰烈烈的辞职潮背后不是美国人不想工作了,而是他们在集体频繁的跳槽,规模大约就是每月400万人左右。
为啥会这样?因为全美上下正在经历集体涨薪潮,三季度平均薪酬上涨达到6%。美国主流舆论甚至将其称之为“打工人的黄金时代”。
这个薪酬上涨幅度有些夸张了,而且更夸张的是,这是企业自发完成的。要知道,自从2009年,美国最低时薪被调整到7.25美元后,就趴了十多年。吝啬的企业主根本不愿意给员工涨工资,这一次赶上疫情,美国人大规模事业,大家日子都不太好过,民意涨工资意愿空前,薪酬上涨成为人们关注问退,政客们没完没了的讨论,然而没等他们讨论完,由大企业带头,轰轰烈烈的涨薪潮就这么开始了。
全美工资上涨现在有多夸张,已经达到了下个月注定会比这个月更多的的程度,因为上涨速度太快,甚至连公务员也跳槽到企业赚钱。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有专家表示,美国目前最低工资已经提高到市场真实水平之上,这股由大企业所主导的涨薪潮,将会彻底击败本来已经陷入困境中的中小买卖。毕竟,劳动力短缺在美国也是事实,员工可能将成为如餐饮等某些行业最大的门槛,小企业主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