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间,又见奇葩法盲!南京一男子唐某驾驶一辆红色奔驰车,载着两名朋友,强行闯省界天长疫情防控卡口,遭到阻拦后,竟然加大油门强闯而逃离,期间还把辅警拖倒,致使该辅警多处擦伤。
然而,你逃的了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安徽天长警方迅速出动,将唐某等人及车辆控制。这一查啊,发现是唐某因为不能提供核酸检测告,而且还是无证驾驶,害怕被公安机关处罚,所以做出了鲁莽举动,加速冲卡逃跑。
结果呢,很舒适。8月4日,唐某因涉嫌妨害公务罪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这不是脑子进水了吗?疫情防控期间,上到各级政府官员,下到居家普通群众,每个人都应该有有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觉悟、责任和义务,遇到检查无条件配合才是正确做法,拒不履行防疫检验不仅是对自己、他人健康安全的不负责,情节严重的还涉嫌违法。
所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积极配合防疫检查才是对自己和大家负责的做法。全民抗疫,从你我一举一动做起。你们做到了吗?
真正的包拯包青天,是一位白净书生任性哥,他既无黑脸月牙,也非可怜孤儿,而是受尽宠溺又反宠父母的孝顺孩子。
他的身边没有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守护,他的犯人也没有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伺候”。
甚至,他与陈世美也毫无关系。
公元999年,包拯岀身在安徽合肥的一个名望之家。父亲包令仪是刑部侍郎,母亲张氏出身大家,颇懂教育学问。
包拯还有两个哥哥,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自然受到父母的无限宠爱,自小就被送入学堂接受儒家教育。
28岁那年,包拯中了进士,成为江西永修县县令。
但是,虽为大龄青年,已成七尺男儿,包拯的恋家情结丝毫未减,远离父母的生活对他来说俨然是一种煎熬。
当官算什么,离家活受罪!
包拯请求调岗,他想到家乡任职,好离父母近一点儿,既解了相念之苦,也便于互相照顾。
他的调离申请很快获批,被任为家乡郊县和县的监税。
离家确实近了许多,但公务繁忙,路途仍远,包拯所向往的,日日守在父母身边的愿望,还是没有实现。
上任不久,包拯干脆直接辞职回家了。
就这样,包拯自愿做了无业青年,成为了“啃老”一族,却也把最完整最彻底的孝心献给了父母,令父母极为满意和感动,邻里也称羡不已。
10年后,父母去世,包拯才勉为其难再次出山,在安徽天长县任职。
很快,包拯弃官尽孝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朝廷为此特提拔他为大理寺丞、端州知府,包拯也就此才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当官为民”之旅。
端州即今肇庆,以盛产端砚闻名。端砚也是朝廷进贡的佳品,当时官员们借进贡名义大搞贪贿之事已靡然成风。
包拯就位后,针对这一情况,建章立制,整风肃纪,不仅遏制了歪风邪气,自己更是以“任期三年未拿一块砚”成为当红偶像。
随之,包拯一路升官加职,成为大宋首府开封府尹。
包拯的前任赵扩面容较黑,且为官铁面无私,六亲不认,人称“赵黑子”“铁面御史”,其在位十几年,也让下属官员们战战兢兢了十几年。
包拯在开封府,也秉承了赵扩的作风,清廉严明,公正不阿,为民主持正义,深受百姓爱戴。
在人们的推崇宣传中,逐渐将赵扩与包拯合二为一,演变出了“黑面判官”包青天的故事。
就连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几员大将,以及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的故事,甚至清朝人陈世美能够“穿越”回宋受包大人一斩,也都是文人们为了宣扬美好精神,脑补人物情节的产物。
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不灭的追求,公正清廉的官员总是让人拥戴推崇,不过,有品有德,有血有肉的他们,因其真实,更显可爱。#我要上微头条# #历史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