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县城公务员考什么(想报考县城公务员)

读书197——《隋朝》(2) 地方行政改革是由州、郡、县三级体制改为州、县两级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减轻了地方负担。州县地方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每年吏部对州县官员进行

读书197——《隋朝》(2)

地方行政改革是由州、郡、县三级体制改为州、县两级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减轻了地方负担。州县地方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每年吏部对州县官员进行考核,决定奖惩、升降,并实行三年任期制。

用人制度改革方面,一方面整顿吏治、重用贤臣,最主要的是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给予不同阶层平等竞争的权利,此举缓和了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南北朝时我国就出现科举制度的萌芽,隋文帝起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之前的九品中正制,朝廷选官不问尊卑门第,只看学问。制度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后隋炀帝增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 。科举制度在当时是相对公平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它改变了豪门垄断官场的局面,满足了社会中下层人员提高政治地位的诉求,缓和了朝廷与百姓的矛盾,对稳定和巩固国家政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迄今,国家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也或多或少地留有科举考试的影子。

其他方面,法制上隋文帝修订《开皇律》。军事上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废西凉、灭南陈、平定江南岭南,完成国家的统一。经济上,检查清理人口,按人头纳税,公平税赋;广设粮仓;改革货币,铸五铢钱;统一度量衡;提倡节俭。城市建设上营建大兴城(今西安,即后来的唐长安城);民族关系上和睦四邻,缓解民族矛盾,东突厥汗称臣内附,上隋文帝尊号“圣人莫缘可汗”,意为圣贤的、富厚的君主。以中华天子兼异族国君,隋文帝为首例。文化上恢复汉化、下诏求书、献书有赏、复兴佛教等。隋朝初期社会日益安定、国力强盛,土地增加,人口增长、文化发展,这一时期史称“开皇之治”。

晚年的杨坚贪图享受、任情枉法、多疑猜忌、听信谗言。他制定了严苛的刑法,滥杀无辜,官员、百姓十分畏惧。尤其是隋文帝没有处理好其身后的皇位继承问题,导致后患无穷。他曾立皇长子杨勇为太子,太子性格宽厚、率性任情,不被隋文帝喜欢。晋王杨广谄媚母后、勾结外臣,阴谋夺取太子之位并获得成功。隋文帝病重,杨广却在此时调戏隋文帝喜爱的妃子宣华夫人,隋文帝认清了杨广的人品,想要恢复杨勇的太子地位,但已经无能为力。隋文帝驾崩,传说隋文帝是被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毒死,这是野史,还是相信正史上所说隋文帝因病而终。

隋文帝作为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仅仅23年,但他终止了鲜卑族的统治,重建汉族统治政权,结束了中国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又一次完成了中国南北方的统一。就这一点来说,隋文帝的历史功绩不逊于秦始皇、汉武帝,因此后人也称其为是“有大略”的皇帝。隋文帝和他的大隋王朝应该得到公正的历史评价。但是,隋文帝格局太小,《隋书》中评价隋文帝“好为小术,不达大体”,毛泽东主席对隋文帝的点评更为深刻,叫做“蕴藏大乱”。隋文帝常常纠缠一些小事,但在大是大非上非常糊涂,没有为隋朝打下牢固的基础,导致隋朝仅仅存在38年即告灭亡。

公元604年,隋文帝病逝,其次子杨广继位,是为隋炀帝。隋炀帝是一位更具争议的皇帝,他残害兄弟、阴谋篡位,称帝后骄奢淫逸,最后不得善终,历史早有定论。但隋炀帝有功于历史,这点亦不可否认。如果说隋文帝时期偏重于政治改革,隋炀帝时期则在经济上多有建树。

(未完,待续)

为什么小县城的公务员事业编一个月三两千工资,很多人还趋之如骛[what]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54474/
1
上一篇公务员遴选非全日制(公务员遴选非全日制研究生留言板)
下一篇 公务员 模块得分(公务员考试每个模块分数)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