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案例:行政机关作出单方解除《征收补偿协议》的决定,未保障当事人陈述、申辩的权利,程序违法,应依法撤销。
@裁判观点集成
裁判要旨
苍南县政府组建的铁路指挥部以林茂惠为相对人作出落款日期为2011年10月31日的被诉《告知书》,载明了其认为铁路指挥部与林茂惠于2005年签订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不能履行,以及不能对林茂惠予以安置的理由,并要求林茂惠在收到《告知书》15日内进行结算。该告知系苍南县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对《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作出的单方解除,对林茂惠享有的获得补偿安置的权益产生重大影响,但苍南县政府在作出被诉《告知书》前未告知林茂惠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亦未充分听取其意见,原审认定苍南县政府作出被诉《告知书》明显违反正当程序原则、程序严重违法,并予以撤销,并无不当。
裁判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书
(2018)最高法行申8911号
在我老家苍南,这座岛被称为“七星岛”,距离霞关岸线约37公里,福建方面称其为“星仔列岛”,距离福鼎沙埕达44公里。1955年,中央将平阳县所辖台山列岛划归福鼎县管辖。浙江方面认为,此次调整不含七星岛,但是福建方面认为其从属于台山列岛,也应该归福建管辖!81年苍南从平阳独立出来后,领地意识极强的苍南人上岛立碑,不久被福鼎人捣毁。随后85年,02年,13年,苍南人三次上岛立碑,均在不久后被福鼎人推倒。2016年,苍南县委书记亲率苍南青壮上岛立碑,并亲笔上色。宁德沿海渔民闻讯击锣串联,旋即千帆竞发,沧海横渡,强行登岛将碑炸平。
目前,该岛屿被苍南实际控制和管辖,而管辖该岛的法理依据是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中,双方形成共识:苍鼎两地要做到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不能破坏各自设立的岛碑。要尊重双方传统生产作业场所,搁置争议,实现共同开发、共同保护。#七星岛# #苍南# #福鼎# #共同开发#
#温州美食记录#劲售1000+!24年菜场明星创新鱼饼!温州人抢着买!
在各大网红店流行的时代,很少会有人注意到菜场里的小摊贩,
但很多时候真正的美食都藏在不起眼的地方。
就像在温州西城路菜市场,有家店一开就是23年。刚开始以贩卖各种鱼制品为主,但尝试过很多次后研制出了独家的鱼饼配方。一经推出,就牢牢抓住了当地人挑剔的胃。
2011被央视《走遍中国》节目采访
它没有具体店名,却就像是菜市场的一张招牌名片!若你第一次去还找不到它,但只要说出“必高家”当地的人就能指引你到具体位置。
在菜市场卖鱼饼的摊子很多,但这家总是大家的第一首选。围着排长队很常见,售空让顾客扑个空也很常见...
有人身在内蒙古也要快递来一箱,有人离菜场十几公里也要驱车赶来。这一道看似家常的鱼饼,却成为了许多温州人心心念想的那一口美味。
不过好的产品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要靠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深夜奔赴鱼市、码头;亲自跑到苍南、福建、广东等地走访选取最好的食材,都是常有的事~
老板透露每日能卖出两三千条鱼饼。以往生意最好的时候,更是能每日卖出上万条!!!
『从家到工厂』
看见大家对自家产品如此喜爱,
必高的儿子小蒋便接手了这传统手艺,
只为让更多地方的朋友都能尝到温州特产。
于是本来只是局限于在家生产鱼饼,后来为了满足需求便开设了小作坊。
不过小作坊始终是有一定缺点,为了注重食品安全并将生产规模化,小蒋便在永嘉创建了一千多平方米的小型工厂。还为自己的商品注册了“优星鲜”商标!
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化科技相结合,生产出让大家吃的安心且纯正的温州鱼饼。
而小蒋为了让产品能被大家所熟悉,则在菜市场外开办了小门店!
不过因为温州人对鱼饼独有的情结和老百姓一直以来的认可,小蒋的父母则依旧守在菜市场的老摊位。
『将创新融进经典』
经典的鮸鱼鱼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但优星鲜在此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升级。
——创新鱼饼
将大家熟悉的鱼籽、墨鱼、虾仁,融入温州人记忆中的传统鱼饼,让创新与经典发生碰撞,带来一场舌尖上的盛宴。
它不仅保留了独有的温州味,又赋予了这款温州特产新的风味与营养。
原汁原味、细腻爽滑、无鱼腥味
鱼籽鱼饼
口口爆珠!非他莫属!在日料或寿司上经常看到的鱼籽,这回在鱼饼里也能找到啦~
鱼饼与鱼籽的奇妙交融,让这道特产的口感更为丰富,每咬一口都能感受到鱼籽就在舌尖爆炸。
墨鱼鱼饼
Q弹墨鱼搭配细嫩鮸鱼,激发出墨鱼鱼饼极致的鲜美。
不仅保留了鮸鱼的原汁原味,还增添了一层特别的韧劲。
墨鱼+鮸鱼,
极致鲜美。
虾仁鱼饼
温州人酷爱海鲜,那这款虾仁鱼饼绝对不能错过。
精选优质对虾去头去壳去虾线,与鮸鱼鱼肉混合后制成虾仁鱼饼,让你在家也能悠然享受海边风味。#温州美食#
家乡的那一片海,记大渔湾紫菜养殖基地!(原图原创)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大渔湾,但它并不是地名,2011年当地政府意向在大渔镇和赤溪镇中间的这一片海域,进行围垦建设,因邻大渔镇,故项目为“大渔湾”围垦。由于多方原因及环评未通过,而“大渔湾”项目也被搁置。久而久之,当地人习惯性把这一片海域统称为“大渔湾”!(湾这里指海岸凹进陆地,能泊船的地方。)
据当地村民口述,大渔湾紫菜养殖迄今将近40余年!近年来,随着紫菜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如今的大渔湾养殖面积将近10000亩,传统的毛竹紫菜棚架,也被耐候性更强彩色pVC管材所替代!
潮起潮落,大自然馈赠了这一片富饶的浅滩,渔民们“日出而作,落日而归”!
大渔湾位于浙江南大门苍南县168黄金海岸线东段,G15 23甬莞高速龙沙出口,左右均可到达拍摄景点,(这里距霞浦县55公里 )
最好自驾出行,最佳拍摄季每年9月底至来年的二月份,(没有门票)
龙港市的前世今生
1.龙港:据民国《平阳县志》载:“(鳌)江在西晋建立时,初名始阳江,又名钱仓江。今自新渡以下又称鳌江。”而江南民间,历来又称其为青龙江,简称龙江,因地处龙江口港湾侧,故取名龙港。1949年解放至1983年建镇前,辖境分属沿江、龙江2乡。1983年10月建镇,称龙港镇。龙港镇是苍南县的经济中心城镇,中国第一农民城。
2.沿江:沿江因地处鳌江沿岸而得名。清属九都,归鹤浦乡管辖。民国年间改称新桂乡,隶属宜山区。1949年建政时,隶属湖前乡。1958年仍属湖前管理区。1963年划出湖前公社东北面的13个自然村另置沿江公社。1988年11月又从沿江公社划出新渡、方岩下、河底高、流浦4个村归属龙港镇。1984年改称沿江乡,隶属龙港区。1992年并入龙港。
3.龙江:龙江位于青龙江两岸(鳌江又名青龙江),故名。清时属十都。民国年间设龙江乡。1949年建政时,沿用旧名,隶属宜山区。1955年冬撤消,并入白沙乡。1957年恢复。1958年称龙江管理区。1961年改称龙江公社。1984年划出金钗河、江口、下埠、池浦和洪宫、朝西屋归龙港镇,更名为龙江乡,改属龙港区管辖。1992年并入龙港。
4.白沙:相传后唐(公元923—936)以前,此地原是一片冲击平原,北宋时因虹桥(划归平等乡)堤塘旁有条色白如玉的沙岗,俗名“玉沙”又名“白沙”。乡沿用此名。清乾隆《平阳县志》载有白沙村,又名白沙市。民国《平阳县志》称白沙里,包括十都的刘店、方梁、章梁、二河、缪家桥和十一都的虹桥、孙店等处。民国年间建立白沙乡,隶属江南区。1949年建政时,沿用旧名。属宜山区领导。1955年沿海产盐的章梁、二河、东庄、缪家桥等村(原属和平乡)划归白沙乡管辖。1958年称宜山公社白沙管理区。1961年定名为白沙公社。1984年划出章良等12个村另置海城乡,其余11个村组成白沙乡,归属龙港区管辖。1992年并入龙港。
5.海城:其地自宋代以来,向与白沙合并。清乾隆《平阳县志》称白沙村或白沙市。民国《平阳县志》作白沙里、白沙乡,隶属江南区。1949年建政时,由白沙乡分出,成立和平乡,属宜山区管辖。1955年复并入白沙乡。1958年称宜山公社白沙管理区。1961年定名白沙公社。1984年再由白沙乡分出,把原和平乡之地改称海城乡,含建设沿海新城之义,改属龙港区。1992年并入龙港。
6.湖前:因驻地得名。据当时《陈氏宗谱》记载,宋淳化年间(990—994)始成村落。宋嘉定丙子年(1216)建汇栏桥沟通河的两岸,而后形成街道。清时分属十四、十五都。民国初期建立湖前镇,隶属江南区。抗战期间称新桂乡。解放战争时期改称湖前乡。1949年解放建政时沿用旧名。隶属宜山区。1958年称宜山公社湖前管理区。1961年定名为湖前公社。1984年复称湖前乡。1986年1月17日更名为湖前镇,隶属龙港区管辖。2000年6月并入龙港。
7.平等:清属十都,民国年间是属龙江乡管辖。1949年解放。1950年成立平等乡,隶属宜山区。1955年撤销梧桥乡和宜东乡,并入平等。1958年称宜山公社平等管理区(将下涝村划归龙江管理区。林梁、朱处、严处3村划归宜山镇)。1961年冬改称平等公社。1984年改称平等乡,属宜山区。2000年6月并入龙港。
8.江山:西有横阳支江,南有龙、虎、凤、鲸诸山,因有江有山,故名“江山”,清时分属十五、十六都。民国年间设江山乡。1949年解放建政时沿用旧名,属宜山区。1955年与绿萍乡合并,驻地从都口迁至周家车,仍称江山乡。1958年称江山管理区,隶属宜山公社。1961年定名为江山公社。1984年改称江山乡,属宜山区。2000年6月并入龙港。
9.舥艚:清属21都,民国年间属金乡镇,1949年建政时,分属浦城,方城二乡,属宜山区管理。1954年浦城乡更名舥艚乡。1959年方城管理区并入,后改为公社。1984年5月撤销舥艚乡设立舥艚镇。1992年新城乡并入。2011年并入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