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血库告急一事,其实有个建议:
建议将我国血库的血液来源分为一个稳定来源,一个浮动来源。
稳定来源:公务员、其他吃财政饭的,说白了就是靠民众的税养着的那些人。要求每年至少献血一次,甚至为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可以每年至少两次。不是有一种说法,献血有益于健康吗?强制公务员献血,一方面保证血库稳定血量,另一方面保护了公务员们的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浮动来源:民众自愿献血。
如此,一定能解决问题。
公务员应该每年无偿献血一次,国家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应该冲在最前线[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在编人员每半年献血一次,就能缓解不足。强制规定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人,每半年献一次。纳入考核范围。
多地告急,库存跌破警戒线,血库发生了什么?
他们才不会呐,只会盯着学生
这个办法一改变,教师们忐忑了。
原来一到年底,公办中小学教师就能与其他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一样,拿到基本上相当于个人应发工资大约六倍的全额年终一次性工作奖励。那不高兴才怪呢:年底年底了,突然集中发这么多钱,那存款折瞬间可以增加好几万,没有哪个人不在偷着乐。
可是,就在最近,方法改变了:平时随工资只发70%,年底考核每个人的业绩之后再发剩下的。
于是,许多教师坐不住了,心里泛起了嘀咕:这教育教学业绩好或者不好,有标准吗?以什么做比较呢?又是谁说了算?别再让大家的内心不踏实了好吗?
其实,我认为,工作奖励应该就是鼓励性质的,奖励那些本来收入就不高的教师那种能够坚持下去、为教育的发展做贡献的精神和品质,也以此大力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从教,其意义是深远和重大的。改革很好,但是,要越该越好才是广大教师期望的。
大家说是不是呢?你们那里的年终奖又是怎样发放的呢?也是类似的情况吗?欢迎留言点评点评。
李少莉几次获得工作者、公务员至高荣誉,多少人穷极一生,连个市先进都评不上。她这些荣誉有多牛,各位可以百度一下。
2020年,李少莉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共评选出804名。
三年表彰一次。
全国先进工作者是国家授予在国家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劳动者的荣誉称号。
评选非常严格,通过申报、层层核实、公众投票等方式进行把关。
离退休后还享受每月荣誉津贴。
2019年,李少莉被授予“RenMin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全国192名。
除了享受一次性奖励,还享受工资提档升级
高定2档级别(岗位)工资或2级薪级工资,退休费比例提高15%,上限100%。
2022年,入选2022年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公示名单。共152名。
以上荣誉的评选都会通过推荐、逐级评审、核实、公示等评选过程。
有这些荣誉,提个副处真不算什么。#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同学在县城某局公务员,打卡工资3000左右,算上车补、一次性奖励等月工资6000左右,在局里是中层干部;他老婆在国企上班,也是中层干部,月工资1w多,现在有两个小孩,一男一女,这样的家庭很是让人羡慕。可是最近半年,家庭不和睦,总是吵架生气,老婆嫌弃他工资少,说还了房贷,子女教育,养老等等几乎不剩钱,老婆他辞职做生意……言谈之中,我感觉他老婆心很高,喜欢喝周围的同学同事比较,某某同学同时又买房了提新车……。生活很压抑,想离婚。
其实,他们的生活很好,有房有车,儿女双全,两个人都是中层干部,前途无量,本应该起让人羡慕的。话说谁的生活一地鸡毛,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你认为美好的可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脚踏实地,钱不是最重要的,要兼顾家庭,爱情各方面,相互理解,包容对方,不要得理不让人,感觉自己贡献发颐指气使,生活之路漫长,行稳致远,不迷失自我。
我是公务员退休的,目前每月也只发两笔钱,一笔是养老金,一笔是职业年金。单位每半年发一次独生子女补贴。
2022年第四季度来了,不少的地区,一般会在年底发放精神文明奖,一般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等都会发,有的地方则退休职工也会发,每个地区发放的金额也都不一样,一般在几千都几万不等。
一般来说会连续发放3年。因为全国文明城市是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三年过后又进行文明城市的评选。
我们单位分两笔发的,不到两万块钱,之前一直都是一次性发放,现在每个地区不一样,有的融入工资每个月发,有的分为几次发。
所以平时在文明城市检查,文明城市建设的时候还是很重要的[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