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大家议论上海的疫情时常以广东进行比较,同样是一线城市,相比之下广州和深圳对应疫情时要做得更及时和从容,基层组织能力明显高出上海许多。个人认为主要得力于广东的广大义工志愿者。
首先,在珠三角几座发达城市,比如: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等地,志愿者数量和专业的社工组织机构非常多,大家无论身份高低、经济贫富,都以做义工志愿者为荣。
有些人在单位是领导、高管,回到住宅小区就是普通的义工,穿上工作马甲愿意接受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调遣,为街坊邻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感到比晒名牌服饰和豪车更有面子,这种为人做法才受人尊重。
另外,用人单位也鼓励员工平时多参加基层的社会公益活动,员工在这方面获得的奖项也是提升单位名气的最好方式。由此,一些党政机关公务员和大型企业员工很多在公益组织都有兼职,而且发挥着自己的专业特长。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疫情来临时,这些居家的义工就是社区和基层政府的最好帮手。因此,广州每次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时,都是发挥庞大的义工队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作用,万事预先备好,只等医护人员前来检测;检测过程中,维持秩序、照顾好医护人员;检测完毕后,收拾清场,送别医护人员,做得面面俱到。
本次上海疫情出现很多服务方面的缺漏,甚至还有医护人员疲惫不堪情况下,还要在楼下恭等居民下楼做核酸检测的怪事。主要是当地居民的参与度不够,都是“等靠要”的态度,还尽挑毛病,过于注重个人的外表。这种现象不能只用“傲慢”来解释,其实也是社会进步程度的差异。
真诚发问,本人女,29, base 深圳,年薪
28W左右,目前现金存款17万,有计划明年底买房,明年存款估计有30万,家里可以支持20万。
有两个疑问,望各位大佬帮忙指导:
1.自毕业后就一直在深圳,说实话挺舍不得的,但50万首付很难在深圳上车,广州,佛山,珠海是否值得买呢?
2.老家在四五线小县城,老家的工作只有公务员和老师过得去,目测应该不会回去发展,但买房后的装修费估计要自己存钱出,前几年楼主买了一份保险,虽然只是每年年中交保费,但只交一次都觉得好伤,如果后续每月交房贷,有点担心幸福感减弱,要不要在老家买呢?这样压力会小点,老家房价8.9000。谢谢各位大佬建议了
(朋友求助)
一般广东的独生女出身家庭标配是国企,政府部门机关公务员,老师,医生这种公职人员。一般的私企和流动人员如果只有一个女儿是比较少见的,至少都会尝试生二胎,甚至是生到有儿子为止。深圳广州佛山可能情况稍微好一些,但是广东土著的香火执念非常强,有时候甚至是潜移默化到理所应当,除非是男性(父亲/儿子)生育机能受损,不然他们家族乃至旁人都会觉得很得有儿子。欢迎评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