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不对口,你以为法院除了法官就只有法官了吗?财务、内勤、宣传、拜托不要不懂装懂好不好//@微笑晚风MF:学习的专业不对口,打的鸭子硬上架,要想舒适,只好去那里。
紫牛新闻扬子晚报官方账号徐州鼓楼法院27岁才女干警赵玉民病逝,去世9天前仍在关注法院新闻
真的想去法院工作,毕业那年的省考,正好赶上我们这边的法院扩招,但是因为专业不对口只能报了三不限的法官助理岗,一是竞争确实大,另一个当时正值大四实习,学习的时间很少,遗憾无缘进面。后来听别人说,有了法律职业资格证A证,就可以考法院了,于是打算把这个证拿到手。现在A证在手,岗位还是没有[捂脸]法院就是法院,不是法本有A证也不行!挺遗憾的,真的喜欢法院的工作[送心]#人生的那些考试# #公考#
东北黑龙江省公务员,毕业以后考到省直属法院的法官助理,在一个地级市里,其实还不错,最开始上班都很好。
自从来了一位新领导(院长),该领导是干文字工作出身,对写材料情有独钟,单位里只有两名全日制研究生,一个是我,一个是新的领导,认定了我学历高,肯定能写材料,还要培养我写材料。半年了,写不过来的领导讲话稿、汇报稿、调研报告、工作总结。
最开始,只是因为刚来,没到业务部门,我以为也就几个月,下到业务部门就得干业务了,没想到分到了业务科室,还让我写材料………。
逐渐被逼疯,我本硕都是法学专业的,还过了法考,没想到工作半年多,接触的案件不到十个,每天都在写材料,最近有疫情,居家隔离期间,还让我写材料,后悔让单位的人知道我家里有电脑了。
日常想辞职,但是家里人对公务员一直都情有独钟,但我万万没想到,我怎么说也是一个专门学过七年法律的人,却离法律行业越来越远,现在单位的人看到我就是问“又写啥新材料啦?”
难道说,天不生我写材料,文字工作如长夜?
你这个专业水平我认为可以去城阳开法院了。
寒江秋语从专业角度分析刘鑫案二审
专业分工不同而已,今天的将军要是万一掉落地方法院手里,照样扒一层皮
狐沐说周勃正在家中饮酒,忽然一群侍卫闯入家中,当前一人一脚踢翻他的酒桌,冷声道:“绛侯,陛下有令,跟我们走吧。”周勃一脸惊惧,心道:陛下果真要卸磨杀驴了吗? 等到他进了大牢,被狱卒严刑拷打后他才明白,原来是有人密告他私藏甲胄。 周勃顿时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自己想差了。只要不是汉文帝要故意整死他,他还就有生机。
刑事案件辩护的支撑点寻找
刑事案件并非在立案时,在案证据被主办人,单位负责人、法制科审核后就一定是铁案,且实体上也会出现问题,只是办案人员没有意识到。
办案人员有盲区,或者认知限制,跨专业知识等问题都会导致案件有可辩护的空间。
案例1:指控高某敲诈勒索罪,敲诈对象是政府。法院判决政府不可能成为敲诈勒索的对象,且案件客观证据显示政府给的是补偿款。此案以寻衅滋事定案,但是一审没有就新罪名从新开庭或征求律师意见,二审发回。
案例2:某贩卖毒品5公斤冰毒案件,主犯有可能判处死刑。本案涉及买卖假毒品情节,死刑案件对毒品的鉴定很严格,如果鉴材有瑕疵,鉴定程序有误,就不能判处死刑。本案判处死缓。
案例3:李某被指控单位受贿。该案的问题没有指控单位,却指控单位负责人。稀里糊涂认罪认罚。
案例4:郝某贷款诈骗罪指控。该案全部贷款还清,按照法律规定贷款还清不构成贷款诈骗罪。
案例5: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本案涉及的民事案件在起诉时已经被保全,财产被保全无非执行流程繁琐,但是真不是拒绝执行。
案件中很多细节并非立案时能够查清,剖析每个细节以及背景资料能够找出出罪或减轻辩点。
#代表委员看法院#【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在更高起点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针对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不够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不够到位等问题,人民法院坚持权力、质效、责任、保障相统一,加强系统集成,实现精准施策,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把司法公信力提高到新水平,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
2022年1月18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开军在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我从这个报告里,以及平时在法院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2021年,安徽法院的司法体制改革工作迈出了重要步伐,全省法院强化审判制约监督,修订了院庭长个案监督管理办法;完善“四类案件”全过程识别监管机制,探索建立跨业务部门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强化审委会委员亲历性;发布了第9批11个参考性案例,促进法律正确统一适用;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加强审级监督、审判监督。这些措施,充分展现了司法改革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效。
希望人民法院把司法制度建设和司法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在更高起点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聚焦代表委员# #最高法工作报告#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法院判吧![爱慕][爱慕][爱慕][呲牙][呲牙][呲牙]
特斯拉诉车顶维权女车主案将开庭 车顶维权车主称被特斯拉索赔500万
#致敬·了不起的她力量#【高素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在海东市中院审管办,有这样一位“特殊”的退休老法官——高素琴,2018年从海东市平安区人民法院退休后,于2020年4月返聘到海东市中院,在审管办负责案件的常规评查工作。
“最初接到这个任务时,家里人也有点犹豫,但我觉得海东市中院选择了我,是对我的信任,而且这样也能继续把自己的专业派上用场,为法院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返岗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生活又有奔头了。”高素琴一脸满足地说。
“所有案子在结案之前,都要在我这儿评查一遍,对案件的实体、程序、法律适用及文书制作等方面作严格的审查,有问题立马退回补正。虽然这项工作与在一线办案的法官相比,难度不算很大,但需要非常细心且认真,有时候也很辛苦,但我觉得自己既然坐在这个岗位上,就要操这份心,尽到这个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把发现的错误给堵住。”高素琴说。说话间隙,记者看到她的桌上堆着一摞法律相关书籍,她表示每起案件中适用的法律条文,她都会查阅相关书籍并仔细核对,确保将案件的瑕疵降到最低。
法官、检察官辞职做律师有哪些不利因素?
法官、检察官辞职做律师,在专业领域经验更丰富,具备律师需要的吃苦耐劳精神,熟悉法官、检察官工作流程和思路,提出的观点更容易被采纳,对于案件结果的预判更为准确。还有大家所认为的和法官、检察官关系更熟悉,被误认为容易得到认同,影响判决结果。
除了上述这些优势之外,其实法官、检察官辞职做律师也有很明显的劣势。
第一,法官、检察官辞职做律师的限制更多。法官、检察官拥有司法权,在当地有一定的人脉和影响力,而且辞职后,在本地做律师,到法院、检察院代理案件,办案法官和检察官有可能就是自己原来的同事,容易办关系案、人情案,为了防止司法腐败的发生,相关法律规定,法官、检察官辞职后从事律师工作,终身不得代理原单位的案件,两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开展业务。不得办理原单位的案件,可能就需要异地执业,而两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开展 工作,则让刚辞职的法官、检察官只能做没有收入的实习律师,或者做法务。
第二、法官、检察官辞职做律师,案源问题让人头疼。由于任职回避限制,辞职法官、检察官不得代理本地案件,需要异地执业,这样一来,原有的人脉关系完全没法发挥作用,去外地人生地不熟,加上可能曾经是优秀法官、检察官,但刚进入律师行业,还是一个小白,异地没有人认识,更谈不上名气,所以当事人不了解,需要通过一些小案不断积累,让更多的当事人认识你,在辞职后刚起步做律师时,案源会很匮乏,不但不利于律师业务和水平的提高,收入也会很少。
第三,法官、检察官辞职做律师,角色转换需要一个过程。法官、检察官都掌握有公权力,对于当事人有天然的优越感,可以传唤当事人,责令他们做一些工作,而且不用考虑案源问题,每天有太多的案件移送过来,应接不暇,而辞职做律师后,角色变化了,对于当事人而言,律师就是花钱雇佣帮自己打官司,当事人成了他们的金主,需要通过推销自己,让当事人认可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愿意花钱聘请。由担心案子太多变为寻找案源,心理调试和姿态调整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第四,检察官辞职做律师,发展方向受限。法院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涉及到刑事、民事、行政、经济、执行等各方面的业务,如果有幸在参与到每个科室或者业务工作中,都比较熟悉,可以在做律师后全面开花,办理各类案件。但检察院业务面较窄,主要办理刑事案件,辞职做律师后办理刑事案件,由控方转变为辩方角度,掌握律师的工作流程,比较容易上手,但对于民事、行政案件非常生疏,需要一个很长的学习过程,发展方向受到很大限制。
第五,非专业领域还是小白,从头开始可能更难。进入法院、检察院工作,从书记员做起,初步担任法官、检察官,少说也需要六七年时间,对于大学毕业二十三、四岁开始参加工作的人来说,从法官、检察官职务上辞职时,年龄也都在三十岁以上,虽然年龄也不算大,但和毕业后进入律师行业的人相比,已经不占任何优势,在非专业领域还是小白,需要从头学起,但这个年龄段往往已经结婚,或者准备结婚,家庭琐事增多,加上年龄比较大了,从基础学起进入陌生领域难上加难。
以上是我认为法官、检察官辞职做律师的劣势,对在职法官、检察官来说,选择继续坚守,还是辞职做律师,都是个人的职业选择,无可厚非,如果决定辞职做律师,做好心理准备,调整心态,坚定信心去做,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经过不懈努力,终会拨云见日,重振雄风。
#在线看法#
欢迎关注我@在线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