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重男轻女、未能生个男孩,最终面临离婚的故事。
我和我先生都是公务员,我们正准备去办离婚手续,原因呢也不是很复杂。我先生老家是农村的,他父母重男轻女的观念非常的严重,他是家里的独子,虽然他受过高等教育,但传统观念很强,他这些年一直在老老实实的扮演一个孝子的角色,对他母亲的话言听计从。
我闺女今年上初中了,学习也争气、也很懂事,他奶奶只要一来我们家就唠叨,为什么还不给我生个孙子之类的话。面对着这种赤裸裸的性别歧视,女儿感觉很不爽。她自己多半是戴着耳机,自己顾自己的看书、学习,为这事儿我没少说他爸爸。
以前计划生育只能生一胎,公务员没有办法生二胎,现在政府允许生二胎了,但我实在是有心无力,年纪也快奔四了,在单位也算是一个中层领导,我实在是不太愿意舍弃现在的事业,再重来一次。但是我老公想要二胎的决心也越来越大,开始在我耳边像蚊子一样嗡嗡地不断提起这个话题。
这样一来二去,争吵难免,这些年的大大小小的小矛盾开始被挖起来了,直至去年腊月全面爆发,我忍无可忍地当场对他怒吼:你想跟谁生就跟谁生去吧,不行,我们就离婚。他像一个陌生人一样冷冷地看着我说:那好吧,如果你想离婚,我就成全你。
我们就闹僵了,开始冷战了。我没想到我们这么多年来的感情,竟然抵不过他家传宗接代的这种腐朽思想的力量,我为什么还要坚守着这样一份婚姻呢?说实话,我心里感到愤怒,为我婆婆,更为我老公。生二胎,本身倒不是不可以,只是最少两个人得达成一致意见吧。
尤其是他妈那种态度、那种嘴脸,加上我老公,那种不分对错、盲目听从他妈妈的那种态度让我窝火,我实在受不了,难道女孩就不是人吗?她妈妈自己不也是女性吗?
我老公他妈妈听说我们正在闹离婚之后,老两口很快的就从老家赶到我们家,还带了一堆家乡特产,比如蔬菜啊、土鸡、鸡蛋等等,轮番的各种劝说、请求,希望我别和他儿子离婚,让我多念念老公的好,说他为这个家辛苦多年,让我多为家庭考虑一下。
我跟他感情基础是有的,通过女儿我也知道我老公还是希望我们能和好如初的。这中间我也不是没有动摇过,但我更担心二胎如果还是女儿,我该怎么办?
亲爱的朋友们,婚姻关乎到一生的幸福,是不是该为了保全婚姻而选择生二胎呢?
#中国生育率跌破警戒线,原因是什么#
因为以前只准生一胎,几十年过后才准生二胎,这时除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双职工家庭及富人们敢生二胎外,大多数农村人进城打工,收入低,养家糊口都困难,企业单位职工收入也不高,他们岂敢生二丶三胎?所以农村人及企业人口占全国80%以上,如果他们不生二胎丶三胎,中国人口不是就跌下警戒线了吗?
怎样能快速增加人口呢?国家必须及时提高农村及企业单位生活水平,只要他们收入高,养得起孩子了,他们就会自然敢多生多育了。这个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都敢生了,还愁中国人口会少吗?
结论,人口下降到警戒线的原因主要是一个字一一一穷。
以后大家会看到,影响生育孩子意愿的行业,都会被监管。
教培行业双减根本逻辑是让养孩子成本变得太贵了,所以先限制K12,然后早教,各种素质教育,凡是让家庭觉得养娃贵的,不得不攀比花钱的项目,都会被监管。
如果游戏行业让男人沉湎宅家,不出门,不结婚,不照顾家庭,那么游戏行业的未来也不会好。
那么宠物行业呢?——养宠物对生育孩子是有一定的替代效应的,所以这个行业的前景不会被大力鼓励。
那么医美行业呢?——女人去做医美,一方面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一方面医美行业的确让人花了太多钱追求外在的变化,是不是把这些钱留给孩子更好,我这里只是提出一种可能性啊。
有人说观念一旦改变,只怕都不愿意生了,那肯定会强上措施。
比如党员必须带头二胎;
比如你要当公务员,就得承诺生二胎,甚至不生二胎,不得提干;
比如以后怀孕,不管怎么原因怀的,不能轻易流产,要生下来。
这些政策好不好且不说,但恐怕未来都是现实的选择。
有人说,你出啥政策,我也不愿意生啊。
别忘了中国还有很多底层的人,这些人如果有点钱,是愿意多生孩子,只要能养活孩子,他们养孩子成本可以很低的。
所以要搞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让你月薪三万,而是让6亿月薪一千的人,能先达到月薪三千,能在城市里养活孩子。
不就是过去说的,养个孩子不就是添一双筷子吗?不是贵养。
反正从托儿所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以后国家会管的,而且保持公平,大家上一样的学校,让这些孩子一出生就在同一起跑线上,也是一种公平。
但国外的经验也表明,不管怎样采取措施,一旦人口进入下滑通道,只有下滑快和慢,恢复增长是奇迹。
所以,绝大部分发现人口下滑的国家,都默默采取了一个政策。——开放外来移民人口。
乌克兰一场大战,欧洲国家其实在抢他们的人口,素质高,人种又接近,宗教也同源,比大量移民带来的宗教文化冲突,小多了。
摸着欧洲的石头过河,我们如果要补充人口,大概也就是一个地方最合适——东南亚。
其实都是传统大中华文化圈的,人种也接近,习俗也接近,接纳东南亚富起来的人移民,显然是一种好思路。
问题是东南亚富起来的人,会不会来我们这里买房安家?
大概率会。
东南亚未来20年,肯定会承担大陆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很多东南亚的企业主,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会深刻和我们国家产业和资本绑定在一起。
如果因为做生意,他们要经常去大陆,那么也会考虑去大陆买套房,方便自住,也是一种投资,和我们今天各省小老板在省城早早买套房逻辑是一样的。
他们会去哪里买呢?
当然不会去北上广深,一是太贵买不起,二是水土不习惯。
所以很容易就得出一个结论,他们要么去交通方便的地方,要么去生活环境好的地方。
就好比香港人去内地买房养老,很多人不选择深圳,而是选择气候环境、生活节奏更好的中山养老一样,我相信有一天富起来的东南亚人,会选择在气候最接近,环境也好的小城置业。
这样的地方在哪里呢?——和东南亚有最长的边境线的省份是谁?
大家可以想想看了。
二胎政策放开有点晚,成为了遗憾。
同事到今天还在难以释怀,只生了一胎。
同事是公务员,爱人是教师,都是编制体系中,两人年龄一样大,今年49岁。
有一个儿子,21岁,明年大学毕业,即将到社会去闯,儿子在上海读书,不在家,两口子感到非常冷清,总想要是有个孩子在身边就好了。
前几年,无时无刻不想有个孩子,最好是女儿,这样就儿女双全了,两口子都在编制内,没办法,要做好榜样,不敢生。
16年,放开二胎,两口子很心动,可是,儿子的学习在关键时刻,而且自己年龄也40多了,不敢付诸行动,而且还怕周围的人笑话。
儿子考上大学后,去了外地,家里面一下就空荡荡的了,时间和钱、政策都有了,对二胎只能羡慕,生不出了。
如今,同事常常在闲聊时,提醒我们生孩子,一定要生两个,有伴就好。
她现在很不明白,二胎、三胎都放开了,可是年轻人都不愿意生,连结婚都不想结了,没想通。
关于一对夫妇生三胎的新政,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切实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监督执行:首先各级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等公职人员必须生三胎,原生一胎且满40周岁以上继续享受原独生子女政策icon。一,如果生二胎,父、母享受营养费、二胎抚养费工资每月上调百分之二十,凡生三胎工资上调百分五十。对适龄不愿生育的取消评优、评先,同时工资不涨。二,符合政策的子女入园、入学享受政府公费护理、保育,对于成绩优异的子女享受当地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三,符合政策的工作人员及子女享受购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其次,对于非公职人员不做强制要求,但符合政策同样享受扶养,教育,购房等一次性补贴。大家有更好的建议请跟帖[作揖][作揖][作揖]
生育意愿的思考
本人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近几年为啥我国年轻人婚育意愿越来越低,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本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谈粗略看法:第一点,目前适婚适育人群独生子女占比高,从小养尊处优,忍受不了养育孩子的辛苦。第二,学制过长(八十年代初期前小学五年,初中二年 ,高中2年),造成年轻人易错过婚育激情黄金时间,随着年岁增长理性多于激情,不知不觉中某些部分年轻人错过婚姻落单了。另一方面育龄妇女首胎生育年龄偏晚,对完成三胎任务有不少挑战,孕产妇年龄越大,会导孜身体元气恢复及养育孩子精力不足,生育意愿更下降。养育孩子成本高不是充分的理由,据我所知,周围好多人家庭条件不错,家中上一辈也希望子女完成生育指标,年轻人就是嫌辛苦坚决不肯生。如何能扭转这种局面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无庸置疑,人口问题是关系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建议媒体导向多宣传婚恋生育的正面人物,抵制不婚不育,以免造成不良风气。建议国家鼓励公务员带头完成生育任务,至少生二胎(医学原因除外)。学制缩短,让年轻人早些踏入社会,适时把握婚育黄金时间。
二胎政策开放太晚,真是永远的遗憾!
朋友至今仍更耿耿于怀,只生了一个孩子。
她是教师,老公是公务员,都在编制内,两人同岁,今年已经47了。
他们的孩子是个女儿,22岁,快念完大学,即将步入社会。孩子不在身边,两口子总感到特别寂寞,总想身边再有个孩子就好了。
前些年,他们总想着再要个孩子,最好是男孩,一男一女,好事双全。可身在编制内,身不由己,不能生,也不敢生。
后来,二胎政策终于开放了!他们很心动,可女儿的功课一天比一天紧,就要高考,根本不敢付诸行动,还怕朋友笑话老了还生。
女儿终于考上了大学,在外地念书。家里一下子空了下来,时间有了,政策也有,可自己对二胎只能光羡慕,再也生不出了。
现在,朋友经常和我们说,孩子,一定要尽早生两个,男女都一样,有伴就行。
让她想不通的是,现在不光二胎,三胎也能生了,可年轻人都不愿生了,甚至连结婚都不愿意。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有谁说得清?
今天在楼下看孩子听说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
我们这的一对公务员夫妻,快到退休的年龄了,要做试管婴儿。怎么回事呢,这么大年龄了还想生二胎吗?不是的。
去年这个时候,这对夫妻唯一的儿子,大概28—9岁吧,在人工湖跳河自杀了。刚结婚,还没有孩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父母伤心欲绝,怎么也想不通孩子为什么走这条路。后来才知道了孩子网赌欠了一屁股债,好几百万。父母后悔呀,怎么早没了解到儿子网赌呢,即使真欠了钱了,家里好几套房子里卖了也可以还上啊,也别自杀呀,父母可怎么活。可是说什么都晚了,儿子走了,还没生孩子,年近六十了还想做试管,成功率有多少呢?可怜哪!
最近几年,身边好几个深陷网赌的,好好的家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奉劝大家,管住自己,不要想不义之财,踏踏实实过日子。
小美头胎生了个女儿,想再拼一个儿子,丈夫不同意,她就在背后下功夫,想等着瓜蒂落,谁拿她也没有办法。
小美的丈夫是一个公务员,为人谨慎。
小美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女人,她觉得没有儿子就绝了后,多次劝说丈夫要生出儿子。
可是,他们正好生活在计划生育时代,公职人员家庭要是违反政策生二胎,是要丢工作的。
但是小美胆大,除了儿子,其他都不怎么在乎。
她本来在生女儿的时候,就安了环,她却悄悄找人把环取了。
等丈夫得知消息的时候,小美已经显怀了。
丈夫回到家,看见她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干的好事!
小美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大声道:我做什么啦!我白天下地劳动,玩耍回家带孩子,没干一丁点儿对不起你的事!
丈夫质问她为什么偷偷取环,为什么不跟他商量。
小美气得大哭,哪个丧良心的走漏的消息?
丈夫:你不要吵,也不要骂。乖乖地跟我去卫生院做了,啥事也没有。
小美:你休想!孩子是我的,在我的肚子里,谁敢动他一根毫毛,我就吊死在谁家门槛上。
婆婆劝丈夫,让他放弃公职,回家种地,把孩子生下来吧。
丈夫坚决不同意,他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这是他们单位的荣誉。
小美气急败坏,收拾东西要走,丈夫拦住她。她直接从怀里掏出一把剪刀,对着自己的肚子,尖利叫着:你放开!
丈夫无奈,只能放开,说:你走吧,但你逃脱了今天,逃脱不了明天,无论如何,必须做掉。
小美没有回应,提着包袱,急匆匆走掉,连女儿也没有看一眼。
当时,小美丈夫的姑姑主管本地的计划生育工作。
他跟姑姑说,要不就让小美生了吧,他愿意放弃公职。
可是姑姑不同意,姑姑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他一家人的事,他们公社连续三年没有一例超计划生育。
后来,姑姑带着计划生育工作小队,开进了村里,她猜测小美在娘家。
虽然小美的家人不承认,姑姑还是知道的。她带领着工作队,威胁小美娘家,如果不及时交出小美,就挖掉小美邻居的树,推到邻居的房子。
姑姑说话算数,她果然派人拉倒了邻居的吉祥树,急得邻居跳脚。就在姑姑准备派人把邻居的大门掀翻时,小美出来了。
小美出来狠狠地咬了丈夫一口,咬出了血,说:你让我流血,我也要让你流血。
手术前,小美和丈夫说了许多缠绵的话,还说回家后要吃两只老母鸡,可是小美进了手术室,却再也没能出来,她因为大出血而死亡。
这是莫言小说《蛙》的一个情节,莫言详细描写了在超计划生育中3个女人的结局,主人公的妻子王仁美因为大出血死亡,王胆因为早产大出血死亡,还有一个因为企图逃走,先天性心脏病发而死亡。
#2021生机大会# #我要上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