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各区县都开始招聘社区工作者,社区干事的工作强度和薪资待遇以及招聘条件都引发市民的热议,我也来凑个热闹,聊聊我的看法。
有人说,因为疫情防控工作的繁重和繁琐,导致很多社区干事主动辞职,不知道哪来的数据。我在沈河区的社区工作14年,也打听了其他区的社区工作者,都没遇到也没听说有辞职的。社区累不是从疫情开始的,而是从创城开始的,清理楼道积物、清运建筑垃圾、粉刷楼道等等工作,早已把社区工作者锻造成了女汉子。
有人说,社区工作者是为居民服务的,不需要高学历、用不着太年轻,所以招聘条件应该修改为高中以上学历、50周岁以下。不了解社区工作的人才会这么想。现在的社区不是以前的居委会。社区工作本质上已经不是为居民服务,而是为省、市、区各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服务,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社区干事可以不入户,但不能不会电脑。现在有很多研究生学历的社区干事,他们熟悉各种软件和电脑操作,对报表也懂得如何应对。工作能力比专科生、本科生强太多了。
就社区的防疫工作本身来说,只要不是封控区,忙和累都是有限的,让社区疲于奔命的是各种各样、没完没了的报表和系统,很多表弄得特别复杂,却毫无用处,而且要求上报的时间特别急,非要赶晚上、非要赶周末,社区工作者不得不加班加点,胡编乱造也得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完毕。防疫登记的系统也是一团乱麻,系统本身就不完善、漏洞百出,却强制推行,不断出错、不断更正,工作时效非常低,简单的工作放大无数倍。
另外一个让社区工作者觉得心累的原因是居民的不配合、不理解,任性和自以为是。诋毁、嘲讽、谩骂,大概每一个社区工作者都经历过、承受过。
社区不在编制内,却是在体制内吃财政饭的,每月工资加年终绩效再加上五险一金,实际上的收入是六千多。代缴的保险同样是收入,如果个人承担也是不小的压力。说社区工作累,我想知道谁不累呢?我参加过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敲门N次都找不到人的都是个体户,每天早上五六点钟一直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根本看不着人。他们的辛苦谁体谅过?所谓灵活就业就是随时失业、所谓自由职业真的自在吗?在现今的情况下,有工作就不错了,何况是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
我把社区招聘信息发到朋友圈后,很多朋友来电话咨询具体情况。不管怎么样,社区的工作岗位对于考不上公务员、事业编的人来说,依然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