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看国企员工的优势:
长春的这场突如其来疫情,让许多人猝不及防,工厂,机关,企业,学校等等,绝大部分都停工停产了,何时能够上班还不知道,这必然让许多工薪族受到一些损失。这时就看出了各行业的利弊,那些平时挣钱较多的民营企业,个体经营者,就得在家分文不挣了,而像汽车厂,水务集团等国企的工人,上班的有补贴和奖金,呆在家里的也会保持基本工资。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事业编及学校的教职员工,更会这样。这给了年轻人一些启示:努力一下吧,争取进入好的单位!
杭州市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五一”、端午将至,为进一步严明纪律,强化警示教育,现将近期查处的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通报如下:
1
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朱弘违规收受礼品礼卡等问题。
2013年1月至2020年4月,朱弘在担任市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管理部经理、总经理助理和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等职务期间,多次违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所送的烟酒、超市卡等礼品礼卡,共计价值25.38万元。朱弘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0年12月,朱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解除劳动合同处理,违纪所得予以收缴。朱弘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
拱墅区上塘街道原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张之轶违规收受礼品礼卡和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问题。
2015年9月至2020年9月,张之轶在担任拱墅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直属一中队中队长、祥符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和上塘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等职务期间,多次收受管理服务对象浙江某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某某等人所送的烟酒、超市卡,共计价值11.82万元;张之轶还多次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某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王某某等人安排的宴请。张之轶另存在其他违纪问题。2021年2月,张之轶受到留党察看二年、政务撤职处分,违纪所得予以收缴。
3
西湖区双浦镇下杨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沈建荣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
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经时任西湖区双浦镇下杨村党总支书记、经合社董事长沈建荣同意,该村采用虚构“保洁人员务工工资”等方式,多次向村工作人员毛某某、陈某某违规发放工作补贴共计41600元。2020年12月,沈建荣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款已全部退缴。
4
萧山食品公司原总经理王刚超标准接待等问题。
2015年初至2018年12月,王刚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擅自决定公款购买烟酒及土特产用于业务接待,涉及费用共计205997.6元。王刚还存在其他违纪问题。2021年1月,王刚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5
临安区原英公水库管理处党支部书记黄新等人违规公款吃喝问题。
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临安区原英公水库管理处存在48次以虚增接待人数提高接待费用方式在公务接待中违规公款吃喝问题,相关费用共计21560元,时任英公水库管理处党支部书记黄新、主任王芹言对此问题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其中黄新本人参与公款吃喝9次,违规报销费用共计3899元,王芹言本人参与公款吃喝15次,违规报销费用共计9051元。2021年2月,黄新、王芹言均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纪款予以收缴。其他相关责任人分别受到相应处理。
上述5起典型案例,涉及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礼卡、违规发放津补贴、超标准接待、违规公款吃喝或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都是节日期间易发的“常见病”。这些问题充分说明在持续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少数党员干部仍心存侥幸、顶风违纪,最终均受到严肃处理,教训十分深刻。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引以为戒,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界限,自觉抵制歪风,持续改进作风,清正廉洁过节。
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深入贯彻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和市纪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钉钉子精神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明作风建设纪律规定,及时打招呼、敲警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持续绷紧作风之弦,坚决守住小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坚决防止“疲劳综合征”,紧盯节日期间易发的“四风”问题,对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吃喝等突出问题露头就打、绝不姑息,同时要继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问题,营造杭州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来源|杭州廉政网
现在好多人真的把“体制内”想得太好了,其实公务员也好,事业编也罢,仅仅一份工作而已。并且这份工作是一份清苦的工作,什么"清水衙门″、什么"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已,照亮别人”、什么"白衣天使"、什么"家有半抖米,不当小孩王”等等。其实就是告诉你,体制内工作是让你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国家在制定体制内人员工资标准的,就是参考全社会平均收入来确定工资等级层次的,不会让你编制内的人大富大贵,也不会让你沦为贫民。当然体制内工作比其他工作有一些资源优势,能够有很多人脉资源。但体制内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从事普通岗位。这些普通岗位对大多数社会生活的人没多大用处,所以也不会换来多大人脉资源。所谓人脉资源多的人都是那些岗位重要的体制内大咖级人物了,比如好单位一把手,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生、教师、自来水、房产、电力等行业重要岗位。大部分体制内人与其他行业一样,只是老老实实干好本职工作保持稳定生活而己。当然你自身要好好干,哪怕你种田,照样有种田大户吗,条件也不错。当然体内岗位好想发财那你就要过提心吊胆的生活啦。我们见到体制内那些如鱼得水的人物那都是金字塔顶尖的人物,极少数而己。
明明可以当70多号人的县自来水厂的厂长,他偏偏要选择回水利局,当个办公室主任。“我觉得我的选择没有错,现在去当办公室主任,过个两三年,有很大的机会可以当上副局长。”
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老乡加老铁。从部队当兵两年复员后,经过近10年的努力工作,在县里一个中小型的水电站当上了站长。整个水电站全部的干部职工加起来才11个人。
前段时间,县水利局的办公室主任提拔当了副局长。而县自来水厂的厂水也面临要退居二线。县水利局局长征求我老铁的意见,可以让他二选一,一是回水利局里当办公室主任,公务员编制。二是到县自来水厂当厂长,事业编制。对了,我们县自来水厂是属于县水利局下面的一个二层事业编制的企业。
昨天晚上,我们几个老朋友一起吃饭。听他自己说,他最终选择了回水利局当办公室主任后,我们都一致认为他的选择是错误的。毕竟,你在水利局当办公室主任,上面还有局长、几个副局长管着你。而你去自来水厂当厂长,那里一共有70多号长,你是一把手,是法定代表人,是你说了算的,有重大的事项可能要向水利局汇报一下而已。
况且,老铁85年的,今年都已经36岁了。我们的想法了,过了两年,也许你当上了副局长,可是已经38岁了,那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还能够当得上水利局那么大个局的局长吗?从这几年水利局的项目表上可以看得出来,近几年每年的项目资金都超过1.4个亿。可是,你当了局长,你就敢乱来吗?
@辛酸职场想说的是:人各有志,在体制内,在公务员队伍里,面临重大选择、重大机遇的时候,选择很重要。选择走什么路,绝对会影响接下来的人生。#职场微头条##职场达人炼成记##职场#
本文讨论的话题:如果我老铁换成是你,你会选择回水利局当办公室主任,还是去县自来水厂当厂长呢?
大学生创业园基础设施不完善,创业者反映水电网经常会出现问题,还很难找到相关人员反馈设施问题。作为园区管理人员,该如何解决?
【审题】
本题属于应急应变题。做好大学生创业园服务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题目中出现的创业园相关问题要结合自己的身份去了解清楚,然后逐一解决,让大学生在创业路上无后顾之忧。
审题点1:“大学生创业园基础设施不完善,创业者反映水电网经常会出现问题,还很难找到相关人员反馈设施问题”
三句话点明了三个矛盾点。其一,创业园基础设施不完善,基本包括排水、公共交通、垃圾回收等,这与城建部门、规划部门、卫生管理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的规划建设有关,可以考虑联系城建规划等部门了解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情况,并建议尽快推动建设落实,并给出具体的建设规划方案建议;其二,水电网经常会出现问题,水电网是基本的生活保障,也可以归类在矛盾一基础设施中,作为最突出和亟待解决的焦点矛盾,所以需要尽快的与供水公司、供电公司以及通讯公司取得联系,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解决;其三,很难找到相关人员反馈设施问题,说明反馈渠道单一且不畅通,需要查明原因,及时更正错误电话号码或严肃处理工作懈怠的办事人员,畅通并拓展沟通反馈渠道,可以留下园区管理方的电话、微信、园区业主QQ群号等,并留下明白纸条,对于涉及的水电网以及基础设施等各类具体问题的反馈主体联系方式。
审题点2:“作为园区管理人员,该如何解决”
点名身份,确认权限和能力范围。作为园区管理人员,可以统筹协调辖区内的资源,针对大学生们反映的问题,需要先进行详细的调查走访,摸清具体问题表现,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确认解决方案和联系部门,然后逐一进行解决,从相关规划建设等政府部门至水电网等企业以及我园区积极主动强化沟通,最后做好总结提升即可。
综上所述,本题思路可为:多种方式调查了解,明确创业园的各种问题——完善基础设施,做好基建工作——畅通水电网,让创业者无后顾之忧——畅通园区反馈渠道,建立长效沟通机制。
【解析示例】
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园区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园区管理人员,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
第一,调查了解,寻找问题症结。其一,通过线上线下问卷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大学生在创业园中反映的问题和诉求:比如垃圾桶设置点是否科学,排水能否满足雨季需求等;其二,特别针对水电网进行重点调查,详细询问大学生对于网络带宽、稳定性的需求等;同时自己亲身走入园区内,实地体验,查找问题症结所在。
第二,完善设施,做好基础建设。实地走访后,我们将会同城建、规划等部门紧急商谈,指出当前哪些道路规划不合理或者不能满足基本需求,哪些下水管网以及垃圾桶等设施布局不合理等各种不合理、不科学、不达标之处,要求各部尽快展开论证、完善设计、积极落实,我方也会做好后续监督。
第三,通水电网,保障创业无忧。对于水电网经常会出现问题,我会联系供电公司、供水集团以及通讯公司一同前往园区展开实地排查,找寻故障频发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园区新建、水电供应设施不稳定,那么我们将立刻实施水管、线路铺设完善,保障园区水电供应的稳定性;如果是因为园区入住率不高,所以网络设备未能实现全覆盖,我们也将协调通讯企业争取设置多个信号分装箱,并争取财政资金予以安装补助,保障园区信号的稳定。
第四,畅通反馈,及时听取意见。其一,对于反馈,我会认真求证,如果是联系方式错误则立即更正,并及时公布正确信息,诚挚道歉;如果是思想懈怠则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改正工作作风。其二,我们将进一步开通反馈渠道,设置信访办公室、物业办公室等多个对接部门,将联系电话、邮箱、业主QQ群号等信息予以公布。其三,我们还将建立信访接待制度,每周定时定点接待业主来访和意见反馈。
每月工资多少才够用,答案是5000元上下,如果你的工资是在4000元左右,那就是正常现象,普通人每月就是这个收入水平,甚至更低。有人或许要抬杠,看头条上随便就是10000以上的工资,甚至金融系统、债券系统每月80000以上,怎么可能4000左右呢?
先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同省份的工资基数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北京,月工资低于5000,那真的是扣完了房租和伙食费剩不下多少;如果在贵州,月工资3000你会生活的很好;如果在河南,月工资2000,你会有房有车。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不同的省份房价、物价不一样,北上广深是房价高,物价相对便宜;河南、贵州是房价低、物价就是白菜价。
2021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51万元,平均到14多亿人身上,那就是每人2925元,还没有超过3000元。所以网络视频中的今天吃海鲜、明天吃火锅、后天商场购物、大后天驾车旅游,这样的视频看看就行了,别看上去光鲜得的不行,其实都是为了拍照需要,海鲜都凉透了,还在那用干冰充当水蒸气呢。
那到底有没有高收入群体,回答是肯定的,集中在科研、化工、钢铁、矿石、三桶油、金融、银行、外贸、债券、基金、奢侈品销售、珠宝设计、医疗等等行业,这些行业人员所占劳动群体比例很小,属于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那部分人,学历最低本科,大部分都是研究生、博士,甚至博士后,工作环境是坐办公室,工作内容是搞研究,简而言之就是制定行业规则的那部分人。
就拿本地收入举例:环卫工人每月是1600,安保人员每月是1800,普通公司文员每月是3000到4000,公职人员是6000左右,从数据看公职人员收入很高呀,其实不是,更高的是银行系统、烟草系统、税务系统、电力系统、天然气、出租车、供水系统这些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尤其是一些特殊行业,不归本地管辖,直接归省一级管理,也就是常说的垂管系统,福利非常好,各项补助、有专门的餐厅,一年4套制服,集资房,公寓宿舍等等,同样是生活开销,同比其他人,特殊行业在开销上比普通行业的人省下来了,这省的一部分不就是赚了。
举个形象的比喻,特殊行业都有食堂,每月象征性的交300元伙食费,甚至不用交钱,一日三餐随便吃,只要你能吃下去。而普通人,每月自己做饭,米面油、蔬菜、天然气、水费、电费等等,一月下来不低于1000元,而特殊行业只需要给单位食堂交300元,还不用洗碗洗盘子,这省下来的700元不就是赚的。
再比如,特殊行业的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缴纳比例都要比普通行业高,相当于存钱,有的人一辈子住房公积金也就20多万,而特殊行业工作5年就能达到这个数。
所以,网络上充斥的那些月薪过万,年收入百万的,确实有,不过是个例,普通人的收入在4000上下已经跑赢了全国70%以上的人群。如果你想增加自己的收入,那就是在现有的工作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你也可以换个思路,考证或者考编,毕竟大部分人认为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尤其在疫情下旱涝保收非让令人羡慕。
2000年9月26日,一位母亲声嘶力竭地哭喊着,她17岁的儿子倒在血泊中,吐着血叮嘱:“不要再做贩鱼的生意了……”
“不做了!再也不做了!”这位哭喊的母亲名叫李丹花,她的儿子谢升俊被人连砍数刀,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7岁。
李丹花一直做淡水鱼生意,90年代末,她一个月就能挣到七八千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2000年的一天,一个叫文海的人找到李丹花,让她退出市场,从此不准做贩鱼的生意。
“这是为什么呀?”李丹花一脸不解。文海喊到:“那么多废话,我老大是谁,知道吗?”
文海说出一个名字,李丹花当场瘫坐在了地上。他说的正是昌江老百姓闻之色变的人——黄鸿发。
在海南昌江就没有人不知道黄鸿发的,从80年代未开始,他就凭借着父亲建安组长、大哥副区长的身份庇护,在昌江地区为非作歹,作恶作乱。
他豢养了许多打手,谁想在昌江做生意,都必须经过他同意,否则一顿毒打那是轻的。
1991年,黄鸿发开设了赌场,由在检察院工作的三哥黄鸿波负责经营,黄家父子也靠着开赌场发了家。
为了垄断赌场生意,黄鸿发带着几个打手,把竞争对手姜贵苏眼睛打瞎、鼻梁打断、手臂打残,姜贵苏和家人全部迁往外地,不敢再回昌江县。
人们见识到了黄鸿发的厉害,敢怒不敢言,黄鸿发的名字更是当地人心中的“禁忌”,提都不敢提及。
李丹花对黄鸿发的“狠”也早有耳闻,但她还是壮着胆和文海商量,能不能只让出一半的生意,给自己留点儿养家糊口,没想到文海恶狠狠地说:“还敢提条件?看来得给你点颜色看看了!”
李丹花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竟对自己17岁的儿子下手了。在放学的路上,谢升俊被文海三人连捅七刀,并放出狠话:“先给你们一个教训,要是你妈还贩鱼,下次就是你两个兄弟了……。”
李丹花痛失爱子,悲痛欲绝,不敢在昌江县呆了,于是搬了家、改了行,还将自己的另外两个儿子送往更远的地方躲避。
之后她走上了艰难的告状之路,但主凶文海一直没有得到制裁。
林周继也遭遇了同样的噩梦,2009年6月14日,他的儿子林海岛出门喝茶,被黄鸿发手下误伤,无辜被砍死。事后,黄鸿发派人找到林周继,提出60万元私了,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林周继无力为儿子讨回公道,被迫出具了谅解书。两名嫌犯被判有期徒刑6年,最后经过黄鸿发的运作,减刑为2年。
黄平开了一家废品收购站,由于没有按要求将废品卖给“指定”收购商。2011年,他在外出卖废品途中,被黄鸿发手下拦截,强行没收废品,实施殴打。
他们对黄平拳打脚踢,抡起棍棒疯狂施暴,直到把他打得头破血流、蜷缩在地上,他的妻子跪地边哭边求饶,这些人才做罢,期间没有人敢上前去制止。
后经有关部门鉴定,黄平被打成了轻伤。施暴者没有受到任何惩处。
黄鸿发称霸一方,无人敢惹,除了家族的庇护,还有其他众多“保护伞”。
昌江县公安局局长王雄进就是其中之一,他先后拿了522万元“好处费”。
知道拿钱办事的道理,这些年来黄鸿发及其手下干了不少坏事,甚至伤及人命,他都从轻发落。
在黄鸿发手下砍死林海岛后,王雄进还指示下属篡改笔录,将涉及黄鸿发的情节全部抹去。
黄鸿发开设的赌场、经营的KTV、宾馆、酒吧存在的违法行为,全都不予打击。
甚至黄鸿发的一些地下赌场就开在派出所边上,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还会放风,俨然成了黄鸿发的“私人警察”。
更可恨的是,昌江县连续三任公安局长,全都成了黄鸿发的“黑伞”,为他一路开绿灯。
不仅如此,黄鸿发还将昌江县100多名公职人员拉上贼船,涉及县政府、公安、检察、商务、市场监管、水务、国土等多个部门,行贿钱物1500多万元。
在这些人的保护之下,黄鸿发团伙逍遥法外近30年,成了昌江百姓的噩梦。
据查,30年里,黄鸿发实施违法犯罪58起,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13人轻伤,严重危害了社会。
2019年1月6日,警方雷霆出击,将包括黄鸿发在内的195名涉黑团伙逮捕归案,查封汽车218辆,房产288套,土地74处,林地33处,涉案金额高达25亿元。
2020年1月13日,法院对黄鸿发数罪并罚,判处死刑,没收全部财产。
2020年7月30日,黄鸿发被执行死刑,这个称霸昌江县30年的“土皇帝”,终于走完了自己作恶多端的一生,结局令人拍手称快!
而那些与黄鸿发同流合污的公职人员,最终也落得个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下场。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多行不义必自毙,任何违法行为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参考资料:央视网:打“伞”破“网”、《今日说法》:昌江扫黑风云
作者:阳光
编辑:青草
#社会#
“拼健康与拼经济”能同时完成吗?
也许我们不是缺少办法,而是缺少发现!应该及时总结一下“广西柳州市的经验”,看看是否可以全国推广。“柳州经验”有一条是核酸检测在医院做,老百姓对医院基本上是100%信任,对第三方检测机构总有点半信半疑。朋友在昆明某核酸检测点做核酸,差不多48小时才出结果,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善良而伟大的老百姓。防疫手段、防疫办法应该“盯病人”,不应该“盯健康人” 。而且任何人、任何机构都不能违反宪法、防疫法、消防法等法律。
这几年,客观的说,国家对得起所有的人!
最对得起的就是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基本上年年涨;第二对得起的是公务员,补贴可能少点,工资没少一分吧;第三对得起的是老师、医生等事业单位人员 ,工资不比公务员少;第四对得起的是垄断、半垄断企业的员工,比如烟草公司、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等等,工资是有保障的。但是,仅仅只是靠这些“体制内”的人的消费,经济起不来啊!
由于各种原因,“体制外”的很多人感觉,日子不太好过。比如有些农民,农民工、工人、服务员、学生、快递员、外卖员、滴滴司机、个体户、小微企业主、民营企业老板等群体,收入都不太稳定,有些甚至已破产倒闭了。“拼经济”不能少了“体制外”的人,问题是“体制外”的人没钱了,消费起不来啊!
那就直接发钱嘛!国家能否考虑发行特别消费国债3万亿,“体制外”的每人每月1000元以上,连发3个月。
再发行特别抗疫国债1万亿,封控小区,封控楼栋的“体制外”的每人每天100元以上的补助。
生活之中幸福感最强的一家子,是哪些人?在我国,幸福感最强的人就是一家子公务员,真的是旱涝保收,收入稳稳增长,工作体面,人脉还广,还不担心失业,生活的从容,将来子女们,也往往热衷于考公务员,体制内。
这一家子不仅指夫妻俩,还包括双方父母,更有幸福得是爷爷奶奶是离休干部。
尤其在二三线城市以及县城,这简直就是王炸组合,妥妥的高大上。
虽然富不到哪里去,但是也穷不到,国家经济上有什么波动也感受不到,突出个稳定,裁员失业,996,这些与之,没有半毛钱关系。
即使在杭州这种,互联网企业、上市企业较多,高薪人员较多的新一线城市,公务员的优势也是越来越明显。我的圈圈里40多岁的公务员一个人一个月2w来块(说的比较保守)父母退休金4w来块,一家子一个月收入能有8w,吃喝拉撒真花不了多少钱,主要花费也是在下一代的,一个同学当年为孩子上好高中,赞助费花了60多万,给二孩专门800多万买个学区房,日常各种课外素质学习,教育看病还有高比例报销,幸福感满满。
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央企国企也都类似,待遇也差不了多少,比如移动、医生,银行、石油石化、自来水、老师啥的,待遇都不差,也是幸福感满满的群体。
比如杭州三甲医院资深护士,象浙一,市一这种医院,年收入也有30来万,收入也不少的。
老师中数学老师是比较特殊的,格外的要吃香点,课外补课,数学的补课几率最大,好老师是香饽饽,有个同学高中教数学,工资年收入30来万,另外,在周末有外地家长们请去授课,去一次,好几千。
退休工资这次再给涨个4.5%,一个月又多了两三千,真的是爽,以往都涨10%呢,滚上去,可多了。
话说回来了,幸福是个宽泛的概念,拥有健康得身体才是幸福的源泉与基础,祝愿大家都能够健康长寿,迈向幸福的生活。
一个发小,伯伯是某县公安局政委,副处级,小姑父是县工商局局长,大姑是部队医院师级干部,直系亲属间都是厉害人物,不过他的父亲因为脾气关系仅是一个小股长,母亲是一个县属企业的副厂长。
有这样大的背景,按说他应该发展地很不错,但最后却落得在市里自来水公司工作,事业编,自收自支,非常一般。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家当初在给他找工作定位太高了,非要在市里找,而且要求市里的好单位,如果安排在县里,必须要进公安局。虽然有背景,但这也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办成的。中专毕业后,他又去当兵,按说复员后在县里安排个工作很轻松,除了公检法,县直单位、乡镇、两办都可以,他叔叔和姑父也放出了话,这些单位都没问题。但是他的父母就认准县公安局和市里单位了,结果一耽误,伯伯二线了,姑父快退了,说话都有些不顶用了。没办法,只能接受现实,费了好大劲儿,才安排到市里的自来水公司。
所以,即便有背景,年轻人在找工作时要有清晰的定位,就连考公务员也一样,不要好高骛远,踏实一些,或许好运就会来。#直言职场# #职场干货# #我要上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