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三县城公务员的日常
早上七点不到出门,天还没亮。下着小雨,并不堵车,一路小心翼翼。有的车开着开着就压线了,不知道是在打电话还是在发短信还是在抢红包,有的车不打转向灯,头一摆就换了个车道,视线不好,电动车一个小时才到单位。
打开电脑,又是通知。一上午,核酸检测摸底表、高风险地区摸排表、人员基本情况表等等。
十点又去开了个会,一开就是三个小时,听进去了不到三分钟。
中午又错过了食堂时间,幸好带了个面包,喝了点领导的茶,吃完继续干活。一直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去思考,也许是根本不想多想吧。这就叫躺平式工作吧!#县城#
我就是感到奇怪,许多地方连公务员同志们都加入卖房大军,各地政府纷纷取消限售令,降低首付,提高贷款额度,鼓励在校大学生贷款买房,这种种迹象都在喑示房价在掉,何况小三线城市,不是吗?
昨天我一个朋友也想趁机捡个漏,给女儿买套婚房,正好有一个新开的楼盘,他就去看了,踫到路上堵车,晚到一个小时,赶到时已经宣告售馨,房价还略有上涨,到底是真是假,一头雾水。也许真的是贫穷限制了想象,有钱人怎么那么多[捂脸][捂脸][捂脸]
最近一个朋友相当的emo,经常在大半夜网抑云。昨天跟他聊天,他吐槽隔三差五在朋友圈就能看到自己的老同学结婚,甚至是晒娃的内容,表示逐渐理解当初父母为啥强烈建议他考老家的公务员了。
他老家房价还是比较便宜的,花不了多少钱就能买上一套不错的房子,剩下的钱可以买辆车。公务员也没有996,节假日能陪陪父母,生活一定很美好。现在自己出来打拼,一线城市虽然便利,但是996、各种加班、交通拥堵也是常有的事。房价,更别提了。他说自己最近晚上会喝点酒,有助于睡眠,不然胡思乱想容易失眠。
感觉这就是年青一代的困扰吧,上班被压榨时间和精力,下了班休息也无法入眠。不过,适应不了环境那就努力改变自己吧,今天看了《科创中国·院士开讲》第6期,里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张旭说的就很好。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和不断学习,努力去结交新的朋友,尝试新的事物,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情绪低落上。
#中科院院士谈如何治愈深夜emo#
疫情三年了,你发现了吗?在这全面开放还是遥遥无期的时候,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却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公司跟小区里面的单车棚里面,电动车已经越来越多了,以前至少有一半的地方是空着的,现在全部塞满,80块一个月的充电位,天天爆满,路边的共享电动车已经无人问津了。
无人管理的马路边上都停满了私家车,很多车一看就知道已经停放了很久了,车上都落满了树叶,经过风吹日晒雨淋的树叶都已经开始发黑了。小区车库里面的车也是满车的灰尘,一看就知道停放很久了。
我有一个人朋友五十多岁了,他是在街道办上班算是公务员了,他家离上班的地方只有1公里,以前他出门都是开车的,去上班也是开车的,有一次我问他这么近的距离走路上班都可以了,怎么还天天开车。
他说他习惯了,只要一出门就去开车,宁愿等两分钟红绿灯都没事,反正就是出门就要开车。
前天我休假出门在路上看到他居然骑着一辆电动车,跟他打了招呼,开始以为他今天休息,骑着电动车去买菜啥的。
他说他这是去上班,已经很久没有开车上班了,这么近的距离开车还没有电动车快,还浪费油钱,所以就花了2000块钱买了一台电动车,每天上下班骑。
他说现在疫情一直这样反复无常,单位的事情又特别的多,现在各项经费都在减少,甚至没有了,现在油价又这么高,开车去单位的话,因为要经常出去所以自己开车了单位也就不派车了,都是开自己车去,天天外面跑油费停车费加起来一个月都要2-3000块。
他说自己算了一下,开车的话每年七七八八的加起来得要好几万块钱,有很多地方都是没有必要的花销,完全是可以省下来的,所以就花了一个月车消费的钱买一台电动车骑着,省事,还不堵车,一年可以省下来好几万。
这里面疫情反反复复,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还不知道这样子要搞到什么时候去,就算以后好一点了,那社会的经济也没有那么快上来。
所以在一些方面能省则省了,一年省下来几万块钱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那可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呢,可以大大地减少了生活的压力。
跟朋友聊了很久,感觉所有人都在勒紧裤腰带在过日子了,只要手里有钱那么心中也是有一份安心。所谓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可以有底气。
在这非常时期,能省则省吧!节俭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