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运营压力加大是大趋势。
新冠疫情后,
在加强公立医院救治能力的大背景下,
公立医院又开始了新一轮扩张,
势不可挡。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显示:
截止2014年底,
全国8677所政府办公立医院长期负债高达2333亿元。
公立医院发展,
必须走出靠规模扩张巨无霸的老路,
驶入依靠学科建设、运营管理、服务体验、成果转化的高质量发展轨道。
去年就有报道称,
河南省省立医院,
开业第5年被爆出拖欠5700多万建设款,
医院随时停摆,
1000多名医院职工面临失业风险。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某三甲医院,
已经三个月发不出奖金!
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三甲医院,
都有着很高的效益……
7月4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2020年度二、三级公立医院的“国考”成绩。
其中提到:
2020年约4成二级医院出现亏损,
其中7.51%的资产负债率超过100%,49.53%的资产负债率超过50%。
2020年,全国20个省份的三甲医院盈余为负,占比62.5%,
较2019年增加56.25个百分点;
753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为负,
占比43.5%。
最新的《202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20年我国政府办公立医院共负债17.64千亿元左右,
资产负债率达45.75%左右,
距离50%的预警线已然不远了。
我应邀在浙江大学实战授课指出:
判定优秀医院的6大标志——
1⃣围绕如何建立有温度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体系和行业领先地位,制定目光远大的医院战略;
2⃣管理层以使命驱动,高绩效目标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3⃣医院具备明晰的价值观和品牌建设体系,具备强烈的效益理念和提升效能意识;
4⃣极为简明的组织结构;
5⃣医院高层领导不忘初心,持续精进,具备较为出色的管理技能;
6⃣科室良好的人力资本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