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饭局,直接暴露社交情商。
在机关内,少不了部门内部聚餐。而在这种饭局上,很难不暴露自己社交个性的另一面。
有平时在办公室里大气不喘一下的同事,在这种饭局上依旧坐如泰山,不加入交谈聊天,仿佛局外人。
有平时做事拖沓不主动,讨论也懒得附和一句的同事,在饭局上突然动若脱兔,非常活泼。
平时做事周到,滴水不漏的,饭局上应付游刃有余,斟茶倒水,交谈承捧,竟也觉得无比真诚。
而还有更闷骚的类型,三杯下肚秒变脱口秀主播,幽默的功力不可小觑。
所以基本上,人在不同环境下真的就有不同个性呈现,像是变色龙一样去适应环境。
而工作环境与私下社交环境相对应的也有工作形象与私下形象。
有的人是没办法自如切换这两种个性的,就像我举例子的第一种人。工作形象如此,社交形象也如此,坚持故我。
而据我观察,那种在这种社交场合可以做到游刃有余的,要么就是有良好的口才,有气场,每每发言都可以镇住场合。
要么就是属于甘愿把自己放在很低很低的位置不是自卑,而是充分自信后的谦让,然后无限放大他人,从待人接物招呼上,从语言交谈间,让别人顿感受重视更凸显他的周到。
相对来说,我更惊叹第二种。适时照顾到每一位在场的人,没有口若悬河的说个不停,见缝插针间说几句,存在感还在。
他们的状态也是比较放松,虽然有时说得确实是场面话,例如一些夸奖的给人戴高帽的话,就像是我们考申论必备的套话。
但对于一些人,就是背也背不出这样的套话来。
这种饭局上的社交礼仪,再怎么不啻都不能避免。而能把这一套呈现得游刃有余,给人感觉礼貌周到的,那个当下真的会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而往往这个时候,就有可能被饭桌上的领导们记住。就像我昨晚饭局上一位新来的事业编男生,因为表现太突出,从昨晚到今天上午,已经听到分管领导无意间连续夸他三次了。
虚伪假意与礼貌周到之间的边界很模糊,多一分不真诚,少一分又不周到。
有人不愿意学社交礼仪,不愿意花心力去研究如何“讨好”他人。有人却津津有味处于其中,并且不把这些看作“虚伪”的东西,而是一种调节关系的必须。
放得下自己,又装的下别人的,真的是我这辈子都学不来的社交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