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本科生毕业后通过中介去国外留学二年,回来后美其名是留学回来的研究生,实际上啥也不是,就是考个小县城的公务员都考不上的。
空气香甜’杨舒平: 抹黑祖国,跪舔美国。
最后却被'驱逐出境’,回国后被所有企业拒收。
杨舒平能有今天这个状态,完全是自作孽不可活,家里都是公务员,自己又是留学归来的研究生,安安分分的读书,回国也会有不错的工作,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20000个清北留学生没有回国,而是留在美国硅谷公司,这篇文章说得很现实……
大多数人刚毕业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没有什么人生规划,所以都是随大流,就和国内大学毕业很多人都去考公务员,去一线城市打工一个道理,成功的人有,泯然于众的占大多数。但是就在国外真的是条不归路,混不好的状态比在国内要辛苦的多的多,而且还没钱。大多数人就是为了面子不肯回国,因为回来了,一线城市也留不下,北上广深的收入早就和国外差不多了,生活成本也是非常高,主要是住。比较一下成都,长沙,贵阳房子不也是很便宜吗?
对此,你怎么看?(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表弟单位今年新进了两个留学生,这让我还挺惊讶,毕竟政法系统。他说有老同事担心会不会影响到单位安全。
以前公务员队伍里鲜见留学归国的学生,可这两年开始在各个单位中海龟的身影已经开始屡见不鲜。
既有在欧美发达国家留学的,也有在马来、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留学的。表弟在单位的师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第一是担忧是那些学业优异的留学生,在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归来没有继续搞科研,而是进入公务员队伍,造成一定层面的资源浪费。
第二是在国内学艺不精,没学可上而出国混个文凭的这些人,他们会不会拉低公务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第三是毕竟在国外生活学习多年,是否有可能受到外国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会不会对公务员队伍稳定有潜在风险。
我认为这些担心有一定道理,但是没有太大必要。大家能想到的问题上级早就已经想到,肯定会有相应的平衡手段。#公务员# #职场#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留言。
我朋友的孩子,成绩一般,上了个二本民办大学,为了面子,托关系出国留学三年,为出国,咬牙卖掉了两套房,花了近150万人民币,拿了个硕士学位。回国后,没有找到好的工作,选择考公务员,但考了3次,前两次未能进入面试,第三次进面但未上岸,后来就失去了信心,没有再继续考。最终,选择了在厦门一家民营公司打工,月薪6000
左右,最后居然还失业了,如今在家里蹲着,对象也还没有,父母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以上是一位网友发在网上的真实故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像这样的案例,可能我们身边也有。
有的网友说:“这明显是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想当初,在大家的印象里,哪些人是可以出国留学的?不就是那些学习成绩优秀,在班级里甚至学校里都是名列前茅的尖子生嘛。像这位在国内只能上个民办二本院校,成绩一般般,就去国外留学,简直就是浪费钱嘛,没有任何意义。”
有的网友说:“父母的期许是好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错误估计了自己孩子的能力了。真的没必要人云亦云,跟着风的出国留学。有钱人耍耍酷到没什么,关键这孩子还是在家里卖掉房产的情况下去国外的,最终换来个失业待家的悲剧。一个字“唉”。
有的网友说:“木已成舟,既然没有学到过硬的本领,那就踏踏实实在国内找份工作,不要嫌这嫌那的,不然就更对不起卖掉房产给你出国留学争面子的父母啦。”
小编认为,这样的麻木留学潮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这样的故事就是一个悲剧,花了金钱、时间、精力,最终换不来自己想要的结果,可能比自己不去留学,在国内踏踏实实找份工作还要不如。
所以,虽然人各有志,但我们也要量力而行,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不然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大家觉得呢?
欢迎关注•点赞•分享•交流!!!
听说某事业单位考进来两个留学生,还是硕士学历,公务员编制。
大家都感觉可惜,因为人家他们学历那么高,大学也是名牌大学,怎么会考年薪大概10万左右的编制呢[捂脸]。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清华北大的都进体制了,当然人家他们进体制内下来就是县长之类的。
唉,可见编制太抢手了,不过话说回来,人家他们年轻,学历高,有资本,没准到时候换届提拔,没准最后还能当上县长候选人呢,羡慕呀[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