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大连海港客运码头,大连-天津新港,大连-烟台,大连-龙口,大连-上海,大连-威海,大连-青岛,现在,飞机,高铁,公路,加快了人们的旅游,公务时间了,但是人们还记忆着,大连海港当年繁忙每一天。。。。
深圳凭啥做到了迅速清零?
其实对比一下这段时间上海从上到下对于疫情防控的表现就可以略知一二,当然这里没有半点折损上海的意思,仅是对于想了解、学习或者来深圳工作的人一个新视角。
1、动员。任何行动要想取得预期效果,战前动员极其重要。这一点深圳发言人把握得很好,有高度也很接地气,坦诚面对困难和挑战,迅速凝聚了上下2000多万人的决心。
2、宣传。深小卫(深圳卫健委官方号)据说只有7个人运营,但是其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远超其部门,第一时间发表官方消息,快速回应评论区各种关切,还能调动社区、街道、志愿者等一线力量参与解决问题,成为在线期间社会沟通和倾诉的桥梁,虽然官方但不失温度。
3、平等。除必要岗位保持最低限度的值班外,其他一切公务人员就地转为社区工作者,一时间各区征集志愿者的公众号都被挤爆,完全供大于求,可以说官兵一致,居民平等,基层力量被激活。
4、务实。一场行动取得阶段性胜利,深圳从上到下甚至都来不及总结,立刻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复工复产复学中去,所以你会发现,官方密集的补助政策接踵而至,大数据加上电子表格,从申请到收到补助也是能快则快,用一句网友的话说,“深圳政府发钱从不问你爸是不是你爸。”
5、高效。永远相信以市场的力量来解决民生问题,疫情期间,不仅没有封禁与民生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反而快速解决快递小哥的核酸检测、后勤休息等问题,可以让其充分参与到与民生相关的物流、分发、配送等环节中去。
最后,事实充分证明:务实、高效、进取、果敢的特区精神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
关于农贸市场,@陈明农政评论讨论了产权归属与管理水平的问题,本质上是市场与政府的边界问题,在农贸市场的管理当中,公务与私人之间的关系非常难以厘清,可以讲纠缠在一起。
这话比较难理解,举个例子来说,前段时间阿五黄河大鲤鱼毒死了门前几株道旁树,显然这是赤裸裸地对公权的挑衅。但是在菜市场里面,存在一种情况,如果管理水平低下,但是摊位费却很低,在现实中不仅能正常运转,甚至还会很火爆,毕竟很多人还是图便宜的。
对这样低水平管理的菜市场,由于涉及到民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公共与私人的互嵌,不少事情从管理角度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就是为什么过去菜市场总有欺行霸市的黑社会、垄断市场的杂碎、冰块、甚至塑料袋。
在这个问题上,单纯就菜市场管理来看,上海市是一个优等生,整体管理水平非常高,而且还涌现出一批网红菜市场。
最后,实际上随着新业态的不断演进,尤其是社区电商的发展,未来菜市场的形态要么升级,要么消失!很多事,过去管不好,可能未来不需要管了,社会进步力量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