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公务员占比高,说明这个地方的公务员待遇那是相当好的,第一,大北京,考上等于有了北京人身份,优质丰富的教育与医疗资源,子女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第二,大西藏,工资水平不是一般的高,是内陆地区的3-4倍,第三,青海,看起来不起眼,也没有调查过这个地方的公务员待遇,也可能是因为经济不发达,无业可就,所以考公人多吧。
感觉这个规定没什么用,很多人是不会向社区或者村卫生机构报告的!
除了公务人员和其他组织机构的工作人员,
大量社会面的人员比如个体经营者、无业人员、居家者、其他流动人员等,按照现行的相关处置规范,他们没有报告的客观需要,也缺少主动报告的积极性,因为在家待着,也就那样了!
从这里大概想想,今后不管是什么变异毒株,大量人员感染都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再出现超级病毒后再采取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
病毒变异是常态,现在还无法确定从此以后它的毒性就是越来越弱,在全面放开的同时,其实不确定性也相应增加了。
此外,有很多人说“莫名其妙”感染,也可能有些言过其实的,感染必然是存在高危暴露或者和感染者密接,都是自身防护不当或者防护不慎造成的,按照有关专家说的,个人防护做到位,还是可以避免感染!
#头条创作挑战赛#
今天看一个视频,说当今中国的就业情况:
适龄工作者7亿人,其中包括,
个体工商户1亿人
自由职业(无业)2亿人
体制内(公务员+国有企事业)1亿人
民企3亿人
数据不知道准不准,但看看自己身边的情况,基本差不多
现在相亲如何介绍自己?
大专=大学生
无业=备考公务员
身高170以下=标准身高
长得不怎么样=长得还行
无车无房=有进取心,不想啃老
至于其他的,可以加上:为人正直,善良,有爱心,性格好,三观好等等,随便怎么加越多越好。
在城市里打工,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只要不是公务员,你就会失业。特别是年龄大了,失业了,再就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就算找到工作也是一堆不顺心的事,这时很多人想着自己单干赚钱。单干赚钱是一件比较靠谱的事情,不过要提早做准备,比如自媒体,如果一开始你就做,经过这么几年时间,估计粉丝也几万了,失业后可能还能创造一些收入。有些旅行自媒体创作者粉丝几十万,靠这些粉丝估计也能有一些收入吧。未来自由职业者将大行其道,大量失业的中年人以及一些无业的高学历的人都是自由职业者的主力军。
有人说在山东,一个男人最大的理想就是考上公务员,然后娶一个女老师。一个女人最大的理想就是考上教师编,然后嫁一个公务员。除了公务员、事业编,他们认为其它都是没工作的人,是无业者、临时工、打工的,所以经济上GDP虽然挺高,但他们人手里没几个钱……你同意吗?
今年学校来了很多年轻老师,有个男同事侄子就相亲了其中一位女老师,最后没成,一问,女老师今年21岁,男同事的侄子无业,据说在家备考公务员,好几年了。
相亲最后没成,据说是互相都看不上。
没成确实未必是坏事。
今年夏天,一对刚退休的夫妻在湖北神农架避暑住了快一个月!该夫妻的大姐甚是羡慕,说了两句经典的话:
一、还是有钱人好啊!(男方是某县退休公务员,女方是某县退休银行职员,说很有钱也谈不上,到同无业人员比肯定要好很多。)
二、还是读书人好啊!我就是当年没读好书!(男方80年代读书成绩很好,高考考上了武汉的中专,那时的中专比现在的研究生都实惠,包分配。
有时我们可能很难理解:人家在神农架住了一个月,就如此羡慕?幸福是如此艰难亦或简单?
没房没地的叫做流
没有正当工作的叫做氓
偷东西的叫做盗
抢东西的叫做匪
危害国家安全的叫做贼
谋朝篡位的叫做奸
外来侵略者叫做寇
名门望族没落了叫做寒门
有房有田的叫做庶民
家里有公务员的叫做吏家
家里有当兵的叫做军户
租用地主家的土地叫做佃户
畜牧养殖的叫做牧户
家里做小生意的叫商贩
家里做大生意的叫商贾
无业人员,不干犯法的事情,叫灵活就业
无业人员,还不奉公守法,叫社会闲散
觉得,在当今就业大军不断扩大,就业门路不宽广甚至狭窄的情况下,还是由国家和地方共同出手,恢复建立一些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好,以开拓,扩大就业渠道,让毕业生和年轻人有活可干。
如果这个途径可取,那就会大大减轻社会压力,同时,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也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国当前的入职,就业渠道,无非是如下两种,一是考取公务员,这个在吸纳待就业人员上,数量非常有限,而且门槛较高。第二个是依靠资本企业。通过这些年资本无有限制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始终没有给他们制定些规矩,给了他们为所欲为的机会。如肆意延长劳动时间,职工付出多回报少,严厉的扣罚制度,职业些许不慎,就被扣罚数额不少的工资。就连上厕所也规定次数和时间,吃饭必须在某个时间内吃完,不但如此,如若职工小有违规,就有被打,被骂和侮辱人格的危险。就业者如同到了监狱一般。当然,这些现象不是普遍存在,但为数也不少。为此,大量就业者就在其他们的门外,悠悠幌幌,心里非常纠结,不愿入职这些厂家,采取躺平,啃老等消极态度去打发生活。让那些高校毕业生白白浪费了学到的知识,没了用武之地。这就是社会的悲哀。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说明国家依靠资本的力量去吸纳每年千万人就业,已成了不可办到的事。为此,还是希望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选好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投资,建厂,恢复国有企业,扩展就业渠道,大量吸引人才和无业,待业人员,将是一条比较宽广道路。此外,在建工厂的同时,一些附着建筑如职工宿舍等等相关投资,也会迊势而出。同时,也必将出现一个与资本企业兢争的机会,让资本企业领教到国有企业优越性,它们方会收敛一些自己在许多方面的做法。
本人更觉得,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量投资,促进国有经济发展,促进GDP增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