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届毕业失业在家,我现在总算是看明白了
国企就是要看学校,非重点大学不要,考公考编看专业,主要是本科,不管几本,专业对口就可以考如果在社会上招聘那就要看经验,看实力,有能力比啥都强。
大学毕业生为啥这么难,学校很一般,考公考编不对口,刚出社会没经验不要[流泪]
上个月报考公务员,侄女不知道考哪里好,她娘亲小婶发微信让我给建议,我委婉地说由侄女自己决定。
侄女读三本师范类高校,法律专业,现在大四。我们单位法制部门这次刚好招一名公务员,小婶觉得侄女专业对口,侄女也有点心动,小婶因此寄希望于我。小婶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妇女,我理解她的心思,她以为侄女一旦报考我们单位,我能帮上忙。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一个小小科长,自己几斤几两清醒着哩。
最后侄女报考县里的司法单位,她认为大多数人都会往城市挤,考市里难度太大,选择往低处走胜算会大一些。侄女是个理智和懂事的女孩,没有了父亲,作为长女的她想早日上岸,为小婶分担生活的压力。
报名结束后婆家没人再提这件事,我见到小婶时自觉绕过这个话题。她怪不怪我都无所谓,我自认没错。
复旦大学冷门专业毕业2年,考公考编都失败了,现在准备考研,可孩子已经失去了斗志和自信,我真的担心他如果考研考不上,就会成为又一个啃老族,可我们已经老了,没有能力被他继续啃了。
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毕业一年考公考编没有上岸,只能考研,结果还被调剂学校。现在只能寄希望考博了。
浙大毕业2年,考公考编没有对口专业,已经考了2年都没有上岸,已经失去希望了。
....
看到这些家长们还在为冲985学校而上冷门专业开心吗?如果选择冷门专业,就必须考研,否则真的很难上岸,考公考编没有任何竞争力,找其他单位普通工作,你的实操能力说不定真的还不如普通本科学生。
211毕业的我,考不上公务员只能去打工。
“我211毕业,当初父母让我选了个巨冷门的专业,只能考不限专业的职位,次次都1000+招一个,这怎么考?去年好不容易招我们专业了,报考比例只有600:1的样子,招一个,结果全省第二名就在我这个岗位,他是我这个岗位的第一名,比二三名超出将近20分,硬深深把我挤到第四名,那时我知道了,再考也是浪费时间,所以就决定去打工了。”
这位网友的经历是大多数冷门专业考生的缩影。机械、生物等专业,很难遇到对口的岗位,大多数时候只能竞争三不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确实不容易。#公务员#
网友:我是985毕业,在家人的劝说,毕业就考上了县城的公务员,分在综合办工作,工作很简单,就是打杂,碌碌无为的打杂,与我的专业严重不对口,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工资2780元,只够温饱,现在真的想辞职出去闯荡一番,可是家人极力反对,真不知该怎么办?
我说:谈谈这几年来我的变化和看法。我毕业时就职全球排位稳居前列的快消品外企,那时候觉得自己有外企的offer很高大上,很开心,一干就是三年,但越干越压抑迷茫。后来误打误撞进入了体制内,本来只是打算做一两年过渡一下,但是在体制内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首先,我在这里能得到很多机会,是比在外企多很多。现在领导是很重视有能力的人,真心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很多东西。其次,体制内其实哪哪都像打杂,其实综合办和宣传办除了不同领域,琐事差不多,能利用好把打杂做好,回报还不错。不要站在服务的角度看问题,而要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那样你会顿时思路开阔。还有最重要一点,在体制内可以接触很多领域的专家,如果工作偏技术,可以直接接触很多领域上很棒的人,很多这些都是在外企没办法接触得到的。现在在单位我很努力,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同事们的认可,倍感温暖。人是在得到认同时会越来越有干劲的。你在县城体制内,既然是985毕业,文笔肯定不差,多写你的前途会一片光明的。还有关于稳定的问题。前段时间,我一朋友说她的总监经理被裁,她却倍感压力,每日惶惶不可终日。对于这件事,体制内很有优势,虽然拿的不多,但旱涝保收。最后,我可以有很多时间陪家人。工作挣钱为什么,还不是为家人,但是家人常常需要的不是钱,而是陪伴和关心。况且工资虽然不是很高,但也还行。我还可以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业余生活的小点缀。生活过的比较轻松自在,最重要是自己开心舒服。最后建议还是听从父母的建议。#直言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