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
这本书题材很棒,考据详实,画面感很强,情节跌宕起伏,剧情一波三折,篇幅短小精悍,文笔流畅犀利,结尾还有反转。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很想看看翻拍成影视作品,会是怎样的效果。
这是一个唐朝基层公务员屡被甩锅,为完成上级任务而全力以赴,不惜拼命,甚至要努力活命的故事。不管是唐朝还是当代,上面的一句话,传达到基层,有大量琐碎的事务要处理,都可能耗尽官员们一生疲于奔命。
对于这种现象,例如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运冰”例子来隐喻:
「每到夏日,上头说要一块冰,中间为求安全,会按十块来调拨。下头执行的人为了更安全,总得备出二十块才放心。层层加码,步步增量,至于是否会造成浪费,并没人关心。」
而《长安的荔枝》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仅为博贵妃一笑,一个九品小吏几乎是把命都赔进去了,更不要说那些在运送荔枝途中,千里奔骑却无姓名的各种小人物。
从小人物眼中看到的历史大背景,历史的洪流下,是一个个被掩埋的名字,还有多少人数不尽、看不到的拼搏努力。
另外,作者马伯庸的流畅的文笔也是随处可见,随手摘记一处:
「这个坐落着诸多衙署的庞大皇城,比秦岭密林更加错综复杂,它运转的规律比道经更为玄妙。不熟悉的人贸然踏入,就像落入壶口瀑布下的奔腾乱流一样,撞得头破血流。」
书中描述主角李善德关于项目管理、deadline、政治斗争倒很像是作者的职场经验,作者在书中点出古代的官场之道,也适用于现代:
「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好处均沾,花花轿子众人齐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作者尝试从普通人的视角看待历史、社会,容易引发读者共鸣。全书读起来酣畅淋漓,语言简洁,无闲笔,是值得一看的好书。[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 #阅读的温度#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李少莉事件开始有所反转,一些网友开始为她鸣不平。
网络上于是出现两大阵营,一方是网暴她的,一方是为她助力的。
网暴她的人的观点:说她穿著不合规矩,用手指点着读发言稿是工作能力不强,最重要的一点是,质疑她从一个纺织女工成为一个副局长这似乎不正常,另一个是质疑她的学历有问题。
为她助力的一方观点: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李少莉的打扮精致一点这很正常,这是对发布会的一种重视。
耳钉和丝巾不一定是名牌,即使是名牌,耳钉3万丝巾4千,这也很正常,她工作了30多年,老公又是医生,收入应该不是很低,花3万买个耳钉并无不可,肯定也买得起。
关于她的学历问题,她工作的那个年代是可以接父母班的,也可以参加自学考试,自学考试有函授、和广播电视大学,当初这些学历都是国家承认的。
关于她是怎么从一个女工成为一个副局长的问题,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我和李少莉是同时代人,觉得她从女工成为一个副局长一点也不稀奇,在那个年代,大学生很少,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是回原籍工作,但只靠这些本土大学生,人员根本不够用,于是,很多科局便从高中毕业生中,通过考试招聘合同制公务员,这些合同制公务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转正升迁至副局的例子很多,所以李少莉从一个女工当上副局长,这是很正常的。
#人世间的故事#今天又是高考,这意味着很多学子们的人生从今天开始将会发生巨大变化。高考结束以后有的人会选择复读,有的人会选择读三本、有的人会去读二本、还有的人会去读一本甚至是重点本科。人生的十字路口中高考就是分水岭,很多人的人生会因着高考而彻底翻转。没有人敢懈怠高考,这比公务员考试重要的多,因为高考最后的结果将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未来走什么的道路。
正因为高考如此重要,我们的父母没有敢不重视的。父母殷切的期盼无形之中会给考生增添很多压力,但是这种压力大多数都是父母期盼自己的子女成才成凤,你无法拒绝只能心里默默理解。
我记忆中的高考是在炎炎夏日我的父亲骑车小三轮带着我去考试。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是父母没有因为家庭条件差而耽误我的学习。我父母虽然没有读太多书,但是极其明事理。每次出门在外都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做人,好好工作。我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我妈妈经常给我做好鸡蛋汤等我上完晚自习的时候回来喝。
我父母都知道我不是很善于跟他们表达我的心情也不善于表达我的焦虑。高考那几个月我父母一直都在家里陪着我,本来厂子里晚上有夜班但是为了让我可以回家吃饭以及有一个好心情考试,我父母宁可三四个月不上班也在家里等着我回来。我爸妈不善于言辞表达,但是很会行动支持我。我父母经常说:没考上也没关系,考哪里算哪里,只要有书读就好,好学校坏学校不要紧。我的父母就是很朴实,因为本身他们提供不了我任何学习上的帮助,他们心里也很清楚他们的能力,我父母时常都说:自己物质上给不了帮助,只能尽所能了。
我从小到大没有参加过什么培训班也没有像别的家庭孩子一样寒暑假可以去北京游学,那个时候我特别羡慕同班同学可以去北京游学,但是现实是家庭不允许,因此我只能通过读书来感受别人的实践了。我从小爱读历史,同学游学到北京各个地方的时候,他们眉飞色舞的描述北京的景象,生动的讲述故宫天安门的宏伟,我着实很羡慕,为着这份羡慕我还专门跑市区图书馆借一本游遍北京的故事书,我看书了解北京这也算是弥补了自己心里的这份缺憾吧。
高考对所有学子们都是公平的,正因为有高考我们才有机会走出自己的家乡去更大的地方提升自己的格局和视野。我一直很感谢高考,如果没有高考寒门子弟更没有出头的机会。虽然现在上升的渠道越来越窄,但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我个人认为至少我活着的时候不会改变。
提起高考,我有一个极其尴尬搞笑的事儿分享一下,以前从来不说,现在长大了也没没啥可害羞的了。高考那年我真的是被尿憋疯了,我一想起高考我就记忆犹新。在高中最紧张学习的那一年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上厕所,不能憋尿让我很痛苦。去过医院做检查,医生说前列腺有些轻微的炎症。18岁少年前列腺不舒服这说出去简直难以启齿,毕竟在我们那个年代如果你说你前列腺不舒服同学肯定会笑话你或者嘲讽你那里有问题。
这种尴尬的经历我现在都觉得好搞笑,每次频繁上厕所同学都问:你少喝点水,尤其是同桌是个女同学,问我为啥老上厕所,我更尴尬。其实是我不能憋尿,我一憋尿就特别疼。这种事情特困扰我,一直到我高考。我记得上午第一门是考语文,刚进考场我就去厕所,尽可能把尿排干净避免考试中途要上厕所。但是前列腺不舒服就是老想去厕所,我大概是卷子做了1个小时以后就开始不行了,我强行憋住,因为去上厕所会影响我做卷子时间而且还需要申请特别麻烦,我继续强行憋住,等我写作文的时候我真的憋不住了,l脸都黑了,再憋我就要炸了,但是为了考试成绩我还是憋住了。打铃出考场我黑着脸第一时间冲厕所,进入厕所我拉开裤子,我整整大概是站了十分钟的时间,前五分钟尿竟然出不来,我站着巨疼无比,所以还不能一泻千里,这是我人生中最长的一次尿尿经历。尿完以后我整个人都x虚脱了,一直冒汗,走到考场z坐我爸爸三轮车我直接躺下就走了。中午我妈给我泡了一杯盐水,我才缓过来。后面的科目我自己都害怕了,特尴尬的是,我后面考试都是带着尿不湿去考的,就为了随时尿不影响考试,我估计是第一个成年人戴尿不湿的,现在想想真的是.......
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更改变了我的前列腺,从此以后我就开始运动恢复自己身体,不敢乱吃辣椒。这就是我的高考,虽然经历尴尬但是不影响最后我上大学,我非常感激高考,没有高考就不会有我现在所有的一切。
今天又是一年的高考,我祝福千万学子都能考出好成绩,我祝福所有高考学生都能如愿以偿发挥出真实水平。
大学才是你们梦开始的地方,加油吧小伙子们!
我见过一个特别傲慢的领导:
老公住院的时候,我一直陪着。
住进来一个做痔疮手术的,听出来是一个县里的公务员,级别是股长。
可能对于他来说,能当上股长就很不容易了。傲慢的态度可以用不可一世来形容,头也抬得很高很高。
有一天同事来看病号,口口声声说着局长好。
同事走后,他去医生处打听,局长原来是他的上级机关的头,因为差着几个级别,他从来没有见到过。
形势突然反转了。天天点头哈腰,起床就问:领导早上好。
我们有事他会积极地跑,也不管自己刚做过痔疮手术病。
我悄悄的说,这样的股长能当一辈子,也算是运气好。
果不其然,跟呼和浩特李少莉一样,郑州刘红英事件发生后,网络声音开始反转,很多人为刘红英喊冤,认为她被网暴了,问题是这届网民不行。
那么,那些批评李少莉和刘红英的声音,是否就是网暴,她们被冤枉了吗?
在我看来,这完全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二极管观点。
批评李少莉和刘红英,并不意味着抹杀了她们日常的工作。她们平时可能确实是先进工作者,很辛苦也很敬业,组织上也给了她们一些荣誉,比如李少莉是全国优秀公务员,刘红英作为基层干部代表出现在疫情发布会上,这也是对她日常工作的肯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在发布会上的表现是合格的。作为发言代表,她们就应该举止得体,准确表达,展示公务人员的素质,与大众共情,这就是她们的职责所在。
所以,无论李少莉还是刘红英,当她们不合适的发言引发了舆情,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没有做到与民众共情,这就是工作的失败,这就是没有正确履行职责,而她们拿的是公务人员薪水,这没有啥可洗的。去指责这届网民素质不高,更是毫无道理,因为作为公务人员,你并不是高素质人群的固定服务对象,而是要面向集体大众来工作。
抛开她们的身份,如果在职场里,当你出现了不应有的错误,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后果,是不是要为此付出代价?难道你还要去解释,我也是一片好心,我平时其实很辛苦,以此来开脱?
当然,如果网民有过激的行为,比如去骚扰她们乃至家人的生活,那是违反法律,另当别论,如果批评甚至嘲讽她们发布会的言行,这届网民真不用去背那个没素质的锅。
#事业单位#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超话]#
每日一练|言语理解(2021.2.18)-单选
1.长期以来,计划经济培养了一种意识,认为只要是公家的就是正当的。百姓的消费不妨尽量压缩,但在市场经济中,这个观念颠倒过来了。政府用的公车是最缺乏效率的一种消费,因为公务员用车,别人(百姓)来出钱,凡是别人掏钱进行消费和个人消费自己掏钱比起来,都是一种浪费,因为权利不对称。
对所谓“这个颠倒过来了”的观念理解正确的是:
A.公家消费不是正当的,百姓的消费应尽量扩展
B.消费的权利和所负责任要对称,否则就是浪费
C.百姓的消费都是正当的,公家的消费应尽量压缩
D.反对由别人掏钱的消费,主张消费要自己掏钱
2.SOHO正在恢复说话能力。太空科学家今天说,他们已经与太阳及日光深层的探测器(SOHO)重新建立了联系。在此之前的6个星期该探测器无助地旋转着。他们说这颗正在观测太阳的卫星对昨天从澳大利亚发出的信号已能有回应。
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A.SOHO正在恢复说话的能力,说明观测卫星的能量没有耗尽
B.观测卫星上的探测器(SOHO)的故障已被初步排除,现已开始工作
C.SOHO长达六周的故障已被排除,观测卫星恢复接受地面信号的功能
D.六周来探测功能失灵的观测卫星(SOHO)有希望恢复科学作用
3.“费改税”这一改革,实际上是对中国走向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过程中一度变得紊乱的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理顺。与其他大多数领域一样,尽管国贷道路交通的收费项目不断增加,但实际上用到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的资金却没有见长。
下列符合本段文意的是:
A.税收是进国库的,对发展经济有利,但各种名目的收费都与此不同
B.控制收费项目,改革收费办法,对发展我国市场经济有决定性作用
C.在走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中,要调整和理顺国家和个人的经济关系
D.经济领域中的各种收费项目,对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没有好处
4.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不但比其他感觉器官多得多,而且有些是其他感觉器官不能获得的。据研究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眼睛。
下列陈述不符合本段文意的是:
A.在人和动物的各种感觉器官中,眼睛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
B.作为感觉器官,人眼的重要性并不仅在于获得信息最多
C.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一部分是只能通过眼睛获得的
D.通过耳、鼻、舌、身获得的信息不到进入人脑的10%
答案稍后发放,大家可以现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答案~
前几天我大晚上抽奖,明明看见自己中奖,却没看见奖品,也没等到中奖链接,我以为到手的鸭子飞掉了,没想到几天后,事情出现了反转。
看看下面这个包包那个logo眼熟不?上面的字特别有哲理,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可是我在这里马上九个月的收获之一,看到就有满满的成就感。
这个包包是我参加活动抽中的奖品,当时抽奖的时候是半夜,我还以为我眼花了,好像看见中奖的提示,但等了好半天没弹出新的页面,我心想如果中奖了不得提示我填写邮寄地址联系人什么的,这怎么没动静?难道我看错了?
又仔细一看,确实是中奖了,等了三分钟还是没反应,我退出,准备洗漱哄儿子睡觉。想想不是那么回事,就到意见反馈那问了一下,说我看见自己中奖了但没有任何提示和页面,能麻烦他们帮忙看看我中了什么吗?
答复是“已经转给具体工作人员,会尽快核实并回复。”我以为这事到这就算完了,肯定不会有下文了,结果没几天收到私信,说我中了一份奖品需要领取,我一看是那天我咨询的中奖事情有了后续,分外欢喜。
当时太晚,抽奖时只显示我中奖了,但中的是什么我没留意,过后想看也看不到,这几天等待奖品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猜我到底中的是什么,我希望是那款微粒积木,儿子锻炼手指正需要,结果收到奖品一看,是帆布包包。
帆布包包也不错,上面的字我喜欢:“写作有力量”。这是我写来的奖品,可见写作不仅有力量,还有收益和奖品,更多的是自我满足和成就感。
我爱写文字,更爱记录生活。我爱这篇篇文字背后充满烟火气的平凡生活,更爱这白白帆布包包背后代表寓示的幸运福气。
越努力越幸运。我这一路靠着努力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考上大学成功从农村走到城市;也一路靠着努力备考考上了公务员,进入体制内真正在城市站住脚跟;又一路靠着努力工作让自己在单位崭露头角,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和肯定。
我靠着努力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过上了我小时梦寐以求不用出苦力的生活,我很满足,更充满感恩。
感恩这个世界不曾薄待我,感恩我自己不曾放弃过,无论困境顺境,我都勇往直前,即使满腹牢骚委屈难过,也咬牙坚持披荆斩棘一路向前从没退缩过。
这个世界是相对公平的,努力的人就会更幸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收到的帆布包包只是幸运的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可能,幸运永无止境,努力也永无止境,我会一直努力在写作和工作的路上,期待未来收到更多的人生惊喜。
好高兴啊!这还是我在这里第一次手气爆棚抽奖中奖,值得写文记念下。
#秋日好时光# #小生活,大财富#
看了风吹半夏最后两集的预告,许半夏一伙人应该是彻底栽了,宇宙钢铁厂应该也是以破产告终。真的没想到,铺垫了34集,公司马上就要上市了,即将要迎来成人礼了,然而最终却以此般收场。法庭之上郭启东认罪的时候还一度期待他能反转并力挽狂澜,但是没想到一切都完了。
老实说,看完之后内心很不是滋味,觉得这个剧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播出,因为从剧本身要表达的观点来说应该是不鼓励普通人自己创业,不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个人创业的难度真的大到难以想象,无论是来自同行的压力,还是来自各种方面的压力。
现在突然有点理解为什么从小到大家长一直挂在嘴边的就是长大了争取当个公务员、进个国企、考个事业编,他们一方面是为了让你有一份稳定的事业,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你不要去为了所谓的更大的利益而头破血流。
反转来的猝不及防啊[呲牙][呲牙]。
受人之托 ,女,26岁,未婚,四川人在北京,1.68米,体重49公斤,海龟。漂亮大方,爱好读书,健身,游泳,尺度KOL。目前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做部门经理,工作稳定,年薪35万。市区有2套房,奔驰GLC上班代步车,人务实、不拜金,父母都是公务员。 她本人和家人现在非常着急,发动亲戚朋友想请大家给她介绍一个能买到冰墩墩的地方。
我觉得李少莉是逃不掉了,她最大的问题就是她的收入解释不了她的消费支出,为她洗地的文章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她一贯这样,就是说她的奢侈由来已久并不是现在才发现的一副耳钉一条丝巾,从她的工作照片中也能发现她有多套首饰。还有她的美容脸,已经有人替她算过账远不是她一个副处级工资可以负担的。这问题就严重了,贪污受贿是刑事犯罪,要开除公职要坐牢的。有人会说也许李局长家人有钱,如果是这样问题就简单了,李局长完全可以第一时间出来澄清,就像马云的儿子如果当公务员他戴多贵的首饰都不会有人怀疑他贪污受贿,最多是违纪!
李局长常年穿戴奢侈品保持美容脸是她的硬伤,根本不像为她洗地的文章说的几十年工资买得起一副三万的耳钉四千的丝巾,她在奢侈品上的钱远远不止这些!
当然如果李局长的人脉广,贵人能量大,只要不牵扯刑事案件,最后只定一个违纪,批评一下了事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极有可能,现在的洗地水军疯狂反转舆论就是为大事化小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