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按比例,男的考上大学特别是好大学的比率比女的低!……考公务员或者类似岗位的,也比女的比率低!……哪都要出类拔萃的帅男……难难难啊!
世界极端复杂,想了解更多要拆细了看,远离宏大叙事的误导。
简单的两个问题:公务员的数量是多了还是少了?他们的待遇是高了还是低了?
这么清晰的两件事,有大量公开信息可供参考,其实都很不好回答。
公务员可以分成狭义的和广义的。
狭义公务员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公务员,考试考出来的那种,全国七百万人。但是在此之外,还有很多人靠国家财政供养,教师、医生、军人、长期临时工,等等。还有许多的国企员工,吃财政饭的人员总数高达上亿。
一个国家十分之一的人口依赖于财政资金,总比例实在算不得少。
然而,狭义公务员毕竟只有七百万人。为足足14亿人提供行政支持的,就是只有这么0.5%的人,其中很多还不属于直接服务群众的类型,真正站在一线面对人民的只有那么一点点人,每个基层公务员可能必须面对五百甚至上千群众产生的各种问题。
与此同时,因为公务员是铁饭碗,那么每个单位必然存在好些不指望升官的老油条,正事丝毫不干一切推给新人,则认真做事者所承受的压力就将更加巨大。
再看第二个问题,待遇是高了还是低了。
虽然是个人都知道,公务员的待遇在任何地区都属于中上水平,可是因为总收入很低,所以即使处于整体的中上级别,待遇也就那样。再加上最好的岗位已经被老人占据,新人进入时面对的普遍是偏差的岗位,那就既没有较高的待遇,也没有轻松的生活可言。
结果是热门岗位千里挑一,冷门岗位无人报考。
喝茶看报啥事不干,是不是真的?
是。
四处奔波夜夜加班,是不是真的?
是。
临时工干活,正式工不干活,是不是真的?
是。
临时工到点就走,正式工拼命加班,是不是真的?
也是。
这些都可以是真的,它们的确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光是清晰地认识到这点都不容易,想做出改变更是难上加难:我经常看故事,想像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然后发现真的没办法,什么都做不了,太难太难。对于实实在在做成事情的人,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强大,发自心底地叹服。倒是很多什么事都没做成的人,动辄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其实连理解世界都没能做到,更别提改变世界。
先拆细了去理解,再设法寻求契机去改变,而不是深陷于宏大叙事的描述中陶醉,幻想自己多么有智慧多么有道德要不是老天瞎了眼肯定能踩在别人头上——这是一事无成大学生的常见特点。
公务员男女比例也严重失调,公考内容严重有利于女性,这是造成男女比例失调的根本原因。
【张捷说拼娃】教师男女比例与男孩晚熟
05:52现在体制内普遍是女孩子多,男孩子少,好像有点阴盛阳衰。每年公务员考试进来的以女性居多,男性偏少,有的单位都快成“女儿国”了。
第一是造成工作不方便,很多工作,如加班熬夜、防讯抗旱值班、下乡检查,男性肯定是比女性好用,有时候领导还要考虑女性的安全。平时有喝酒应酬的,领导带女下属肯定是不方便,也是不妥的。
其次机关女性多,造成这些女公务员大龄剩女多。好不容易哪个单位考个男的进来,很抢手,马上就被人盯住。公安局这个单位已招男性为主,男民警就很招人喜欢,工作没几年,都很快找到女朋友。
不知道公务员考录机关里女多男少,是我们这边四五线小城市的个别现象,还是其他地方也是这种普遍现象。
近年来,有的地方只有乡镇招录公务员,连着4年,新招录的公务员男女比例,为9比1!新女性公务员已经占据了百分之90的夸张数字,可是真正到乡镇上去工作时,一部分女性公务员的工作效率确实不如男性,因为要加班,而且还要面对农村上的事,说实话,农村的事有时候办起来比城市里更加复杂,农村人的朴素简单已经成为了过去时,再这种条件下,讲道理,苦口婆心的讲政策对于农村人来说不如乡镇府给送的一袋米有用,有些女性公务员能适应农村生活,但更多的女性公务员适应不了农村生活,所以就会想尽办法离开乡镇,因为现在的社会,一个年轻未婚的女性公务员,就是很多女性事业的天花板了,因为只要有了公务员的这么一个身份,就可以让很多有权有势有钱的男性家庭所青睐,在年轻未婚的女性里更加吃香,所以有不少女性公务员考上之后并不打算努力工作继续上进,而是提前进入了养老生活,虽然收入不高,但却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收入,而在政策上,由于女性公务员的人数基数虽然在逐年暴增,但短时间还没有男性多,可上升渠道却要比男性更宽。可对于工作本身来讲,男性公务员和女性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对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虽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公务员已经可以彻底取代男性公务员,可毕竟在总数上还不如男性,所以领导确实更想要男性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