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个人问题清单公务员(个人问题清单工作方面)

#职称#职称,是教师难言之痛。暑假到了,又到了评职称的季节,不当教师的网友无法理解为什么网上有那么多教师反对职称。今天,把评职称需要的材料清单,给大家展示一下,可能大家对教师就能有多一分理解。

#职称#职称,是教师难言之痛。暑假到了,又到了评职称的季节,不当教师的网友无法理解为什么网上有那么多教师反对职称。今天,把评职称需要的材料清单,给大家展示一下,可能大家对教师就能有多一分理解。

有些键盘侠一看到教师要求取消职称,就用“那些老师评不上职称,说明他们条件太差,不符合要求”来回应,这就是典型的不明真相。真相是很多教师,尽管每次都符合评审条件,但是都因为名额限制而评不上,因为副高级教师,名额非常少,比如本人所在学校,今年只有4个名额,可以上送12人参评,而符合副高级条件的教师有几十人,为了争取上送参评,几十人的这个暑假,就要绷着神经准备评职称的各种材料,然后按各个项目进行折分、排名,排名靠前的还要填网上系统上报,上报了也只有其中1/3的人能评上……

除了名额限制之外,材料的时限性也是有要求的,有些材料规定必须是近5年之内才有效。问题是,5年之内不一定评得上啊。努力争取不是问题,努力争取了却看不到希望,这才是最让人绝望的。试想一个教师,每个暑假都参评,然后落选;下一年再参评,再落选;三两年之后,又要重新争取荣誉补充材料,然后参评,依旧落选,这是很可悲的。

据说,公务员晋级,按年限晋级,是依据资历,很传统;

据说,医生晋级,用考试的方式,是考查知识和能力,很客观;

教师晋级,是评聘。

评和聘这种事情,空间太大了,还是向公务员和医生看齐吧。无法用年限晋级的方式,就用考试的方式。毕竟考试的矛盾,是人与事之间的;职称评聘的矛盾,是人与人之间的,教育领域本就该清静一些。老师们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用考职称来言传身教,其实是个很好的做法,即便考不上,也是一个为了自己而努力的教师形象,这本身也是一种教育。

行政执法及典型案例

一.行政执法的内涵和外延

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三.风险点

行政执法类公务员

事前事中事后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无感获得 负面清单 替代审批 信用监管机制

由于事前监管减少,所以事中事后监管加强

所以行政执法问题会更多

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留足发展空间,确保质量和安全,不得简单化予以禁止或者不予监管

推行以远程监管 移动监管 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数据型监管)

响应和协作 监管标准互通互认

联合监管,不得重复检查

说服教育 劝导示范 行政指导 慎重实施行政强制

健全自由裁量基准制度 规定范围 种类和幅度

行政执法的边界

抽象行为不属于行政执法

行政立法

行政复议 行政裁决等行政救济行为不属于行政执法 三方行为 具有准司法性质

竞合的执法行为

例如行政检查可能是处罚行为的前期行为,也是行政执法行为

昨天突然一个小女孩加我,我一看居然是老家附近邻居的女儿,今年大学毕业了,说想找工作,问问建议。

我是很多年没跟她聊过了,一时也不知道啥情况,于是给她发了一个问题清单。

什么学校毕业?哪个城市?本科?专业名字叫什么?

成绩在班里怎么样?上中下?

翻译是英语翻译吗?还是小语种?专八什么的考过了吗?

会哪些技能?比如同传?口语流利?阅读能力好吗?能直接看外文杂志?word wxvel ppt ps 剪视频这些会吗?或者还有其他技能?

在学校有参加社团什么的吗?你的同学们目前工作情况怎样?

之前实习过吗?什么公司?做什么?多久?

考虑考公务员或者考研吗?为什么?

你找过工作吗?找了多久?投了几家?情况如何?

你对目前的就业市场怎么看?比如觉得工作难找还是什么?

你想在哪个城市工作?为什么?

你想找什么工作?比如翻译还是别的?为什么?

你的性格咋样?觉得自己适合什么工作?

你对未来规划有吗?还是说很迷茫不知道?

你现在迷惑的点是啥?或者说你想问我啥建议?是选城市?工作?还是什么?

姑娘说班里大部分人还没找到工作,她们专业以前去外贸和培训机构比较多,但这两年这情况,两条路都有点堵死了。

她还是挺上进一女生,但学校不是啥名校,希望去尽量大点的公司,我给的建议是在看大公司有没放出相关岗位的同时,也要去看中小公司。

中小公司可以练习面试经验,万一大公司有机会,也不会手忙脚乱。

另外大公司不那么容易进去,这个非常时期找到一个坑位就很不错了,可以在中小公司先锻炼自己。我也让她好好优化简历,有机会就帮他内推。

另外有个方法,可以考虑通过外包形式进入这些大公司。不过外包员工有个缺点就是进入不了核心岗位。有点像合同工。但是做得好的话是可以转入正式公司的。这也是一个曲线救国的方法。

今年的毕业生有点难。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说,经济危机下毕业的学生可能永远无法追上经济繁荣期毕业的学生。

不过机会向来留给有准备的人,行情不好不是怨天载道的理由,共勉。

老舒说事(127)

建议根据疫情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这次上海疫情的全面爆发后,原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全部被打乱,导致各类问题集体爆发,如:快递物流没人派送,居委会和志愿者集体累趴下,政出多头缺乏协调、信息收集整理汇总严重缺位,上通下达的政策通道基本被阻断,或是单方向盲目发布,却没有及时地信息反馈等等,更没有人去罗列各个工作节点的问题清单。

使得各自为政、乱作为、层层加码、顾此失彼、忙于救火等毫无章法的行为成为对抗疫情的常态,领导心急如焚,下面老百姓怨声载道,基层干部和医务人员叫苦连天。这么多的问题说明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没及时跟上疫情发展的需要,应变能力令人堪忧。

为了将优质资源投入到听得见炮声的前线。我建议:

1、  以党组织机构为主,实行条块的垂直统筹与横向协调。具体就是: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纪委和监察部、政协、人大,六大系统垂直统筹横向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工作。实行从市委机构直达基层一线的扁平化管理和快速反应机制。

2、  组织部统一负责体制内的人力资源调配,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人员除了医疗、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物资保供、企业复工等相关人员之外,其他所有体制内管辖人员,由组织部统一调配重点支援居委会、物资保障、就医配药、物流配送、方舱医院建设、治安与市场监管等。

3、  宣传部应该统筹收集各个基层的问题分类分析、汇总成问题清单上报,并且及时做好对居民的各种诉求与线管部门对接,及时化解各类矛盾,要及时收集和分析普遍性问题,如:居家隔离的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的次生传染性、购物派送的防控疏漏、阳性人员和密接者的转运、方舱医院的生活与防控、特困群体的及时救助等工作中的问题。既要及时反映民情,又要注意舆论导向。统一信息发布平台,协调各类信息的处理与发布。及时辟谣和追究。

4、  统战部统筹体制外社会各方志愿者的招募、培训、资源分配等,及时协助居委会、弥补封控的配送短板,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众多宅在家里的社会力量组织和调动起来,成为抗击疫情的有生力量。

5、  纪委应该重点关注贪污腐败、发国难财、渎职缺位、草率马虎、过度加码、物资供应中假冒伪劣等行为,尤其要关注发放物资的社会公平和弱势群体的问题。

6、  政协应该重点收集整理民间的各类建言献策与隐患发现,与宣传部配合做好思想工作,将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及时反馈和答复在基层。稳定民心、反映民情。

7、  人大应该针对疫情中发生的各种执法过度和缺乏执法权的问题,及时启动临时立法的网上工作机制,如:转运工作中居民不配合、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有人故意弄虚作假或是逃避、有人故意逃出管控区、倒卖通行证、发国难财等,还有就是如何临时授权防疫人员的执法权问题等。乱世用重典,必须迅速、果断、及时应变地配合防控各种的有序开展。

总之,一定要一盘棋统筹兼顾、齐抓共管,将社会方方面面的人力资源盘活,紧紧围绕抗疫和保障民生两个主题,方向一致地发力,打破信息孤岛,打破条块篱笆,用斯巴达克方阵坚决打赢抗疫的攻坚战!

2022-4-22

不知道谁统计了一张“中国各职业人口数量”清单,教师1700多万人,公务员1000多万人,医生400万左右,律师50多万.....外卖小哥700万,出租车司机200万.....这只是国内部分行业从业者的数量,还不能完全反映出中国的就业结构。

但是也可以看出,有些行业的人,确实有些太多了,外卖小哥加出租车司机900万人,太内卷了;而有些行业的人,又确实太少了,全国律师才50万,平均一个律师要服务1.8万人。

【居家三日】因为工作在周日的夜里去了趟养马岛,却没有想到我戴着口罩面对面对话要求静止强调纪律的对象第二天成了羊,于是我只能离开年底已经开始忙碌的办公室,半是沮丧半是快乐的回家静止。说实话,现在的静止只是身体的静止,而工作却不会,不管是腾讯会议还是微信视频,我们仍然能做我们必须做的东西,因为我还没有退休的生命,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工作。

三天里看了一天半的预算——预算只是习惯的说法,正常说该是造价吧,不论是概算预算还是清单,归根到底总还是那些东西。其实啊,做造价工程师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定额和编制办法并不是一切,你还要熟悉工艺过程,于是还要熟悉规范——例如这垫层应该按照底基层来质量控制,所以这一级路的级配碎石垫层就应该厂拌机铺?规范不是法律,所以适合于推理,是吧!

于是想起27年又6个月之前的毕业年代,我奋力编写的那个《公路工程概预算软件在FOXPRO下的实现》——记得很清楚,任志民老师一开始给我们布置的题目是《面向对象的公路工程概预算在foxpro下的实现》,但是刚刚有window的1990年代,学着工科而不是计算机专业的我们实在是整不了还只有中文之星2.0配合的美版windows3.1下的那些诡异的软件,所以只能用那几乎和DBASEIV和foxbase2.0没有太大区别的POXPRO的DOS版本来实现自己的毕业设计——现在想,如果我当初真的面向对象了,我就不一定会悲催的继续在这基层混迹27.5年,虽然并非一事无成。

我愈发感觉自己应该成为一名有点作为的高级工程师,而不是碌碌无为的基层公务员,做技术是很快乐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最起码,有那种“不为三斗米折腰”的尊严吧,虽然为了造福百姓,“折腰”也是一种辛酸的快乐。

华人何苦为难华人。在美国某超市门口,会有几名工作人员检查小票与购物清单,偶尔会仔细抽查。但里面几名华人(或亚裔工作人员)看到华人或亚裔面孔,10次有9次会对顾客进行抽查。眼睛就像扫描仪一样翻查你的购物车。明明前面的白人顾客都是扫一眼购物车,直接就给放过去了,怎么对待同是亚裔的顾客就这么苛刻?

如果碰到是白人或其他族裔工作人员,反倒检查次数不多,基本上就是扫一眼就让出门了。所以很难不怀疑,这几名华裔或亚裔店员是有意而为之。

在美国,也有很多热于助人的亚裔店员,但总有一些亚裔对亚裔顾客有着一层说不清的歧视。

对于白人来说,他们不太敢在工作时候表现出对某一族裔的歧视。但有些亚裔工作人员不太敢歧视白人或黑人,但对亚裔自己人那是毫不客气。可能一个原因就是,亚裔本身在美国就是种族歧视链的低端,因此一些亚裔店员只能把火撒在亚裔身上。

在欧洲也是这样。以前在欧洲一家超市,进门时候可以拿一个扫码器,顾客在逛超市过程中自己扫码,最后到自助结账柜台把扫码器放回机器上,然后就可以支付了。但会有一个店员进行抽查,被抽查概率是很低的。

但有一名华裔或亚裔店员,每次总是抽查我。抽查的时候需要把所有商品都放到柜台上重新扫一遍码。我很生气,就质问她,“这跟我到柜台去结账有什么区别?而且花了更长的时间。你是不是特意针对我,这是种族主义。”

这下吓得她花容失色,因为在西欧,种族主义是很严重的指控。她连忙说,对所有顾客都是一视同仁。我说,明明前面的白人顾客你一个都不查,每次到我这就开始查,这是什么意思。

直到超市的主管过来和稀泥,这事情才算过去。其实,在欧洲老华人还是比较少,新华人居多,大部分对华人或亚裔还算比较客气的。

在欧洲对华人或亚裔态度真正不好的是,来自亚非拉的移民。这些移民仗着来得比较早,占据了一些底层公务员和店员职位,其中很多人看不上华人移民,感觉中国人怎么这么有钱,他们心里不服,总是没事找事。

你公务员还是核酸公司?//@经典老歌带dj:但凡家里有老人小孩孕妇的人都不会支持放开,支持放开的要么家里早已没有老人小孩孕妇,要么就是一个极其不负责任的人…//@坚持吹牛:大多数都是网军,我昨天一直连怼带骂,只有一个回怼我,估计其他的都是网军//@上进的菠萝oN:孩子们睡着了。我都看了一遍大家的回复,有关心,有鼓励,也有建议。谢谢大家。关于写的内容,想再说一下。

1,关于放开。我改成了松动,因为我这边是昨天晚上社区通知我所在的单元楼即刻解封,只封确诊病例的我们一家。不是大家理解的放开。2,坐标北京朝阳区。上午只看了美团买药,因为这边高风险,快递寄不过来。买不到连花清瘟。可以买到双黄连和一些感冒药,已经收到了,3,宝宝有退烧药,美林。宝宝小,我是哺乳期,所以想咨询医生意见。社区和社区医院都讲不清楚,建议我网上问诊中医院,我找了几家,全约满,所以着急了。4,孩子们太小,我们希望住院隔离的,社区已替我们申请了,医院人满,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所以当前只能居家隔离。5,我是从孩子爷爷被感染开始记录的,本意是写日记,记录每天的家里人情况。以后也会尽量每天写一点,直到我们全家人转阴。6,不带节奏,不信谣,不传谣。也希望能出指导用药清单和相应的配套准备。比如针对孕妇,儿童,哺乳期。比如医院我们想就诊的话怎么办。比如新冠无法面诊有没有直接在线的问诊。

7,事情没发生在自己身上,高高在上也好,看客也罢,只是说请大家一定一定要注意防护,戴口罩。

上进的菠萝oN

医院排不上,我们居家。今天早上鼻拭子自测,老公婆婆和大宝阴,我和小宝阳。昨天的大白做的核酸检测结果,我和小宝大宝都是阳性。可能大宝的还没显现出来。早饭时,大宝说吃不下饭,肚子疼。只喝了点粥,叫她趴床上趴会儿。过会儿还说想吐,突然就吐了两大口,把早饭都吐出来了。中午大宝开始发烧,咳嗽。小宝目前没有明显症状了。我还是咽喉痛有痰堵吐不出来,流鼻涕和咳嗽。关节痛缓解了些。现在是虽说要求居家,可是哺乳期妈妈该吃什么药?宝宝们该吃什么药?我们去哪买连花清瘟?今天美团买药能买到双黄连口服液和一些感冒药。莲花清瘟买不到,双黄连吃了后我腹泻,小宝也腹泻。

问了社区,社区说他们没有药,联系我们京医通在线问诊,在线问诊医生不回复。 感觉北京的疫情管控,松动了不少,但是相应的配套政策没有跟上。我们这类特殊情况的吃什么药?我们哪里能买到药?谁能告诉我们。就靠我们自身免疫力打败病毒?

网暴太可怕了,有时候也太荒诞了。这几天李少莉,一个精致爱美的女人,就因为一个耳钉,被网民群起而攻之。真的也好假的也罢,也许人家有那个能力去承担自己的消费清单,像之前某山的儿子系了根某名牌的腰带,也被网友扒出来了,人家有那个消费能力。照这么下去,公务员有点悲催了。 还行,这次的网友评论没有一边倒,有人还是用辩证的态度去看待这件事。

人家穿什么、戴什么岂是我们小老百姓操心的,就怕有些人借题发挥,好像故意要整点事,一切就给有关机构去调查吧。

今天沉寂已久的班级群又热闹了起来,班长群里说,XXX得了乳腺癌,病情很严重,希望大家伸出援手。然而,当我问起有没有结算清单的时候,却遭来了班长和同学的一致奚落,一气之下我退出了班级群,然而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

当班长在群里说到该女同学生病需要捐款的时候,当时我就怀疑了,因为这个女同学大学的时候和我还比较熟,我知道她的家庭条件是很好的。她的父母都是公务员,老公也是公务员,而她本人则是市一小的教师。按理来说,即使得了乳腺癌也不需要我们捐款呀?毕竟她有社保,大部分可以报销的呀。

于是我查了下乳腺癌这种病,根据病情的不同,它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等多种方式,每种治疗方式的费用都不相同。如果是早期的话,大概也就在2-3万左右。这点钱以她的家庭条件分分钟就能拿出来了呀?还需要向各位同学要钱?这其中不会有诈吧?

于是我就在群里问了班长,病情到了那个阶段?现在是那种治疗方式?并@了女同学本人。但不仅班长对我的问题置若罔闻,就是女同学也没有回复我。这让我更怀疑了。毕竟捐款没问题,毕竟是同学一场,同学有难,肯定是要帮助的。可是不能不明不白的就把钱捐出去呀?用得有个由头吧?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于是我就说,“捐款没有问题,但能不能请班长提供下医院的诊断证明和结算清单,这样做大家也可以了解下同学的病情和花费的总金额,最好可以让女同学亲自来说一下具体的情况,这样更有信服力。我们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有能力的就多捐一点,尽自己的一份心意。”

可我没想到我的这段话发出来之后,不仅班长说我不尽人情,没有同情心。就连几个踊跃捐款的大学同学也一起奚落我。说我是不是连班长也不相信了?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就这么差?要是不想捐款的话就早说?何必找出这么冠冕堂皇的说辞。现在女同学躺在医院就等着我们的救命钱,你还在这里说三道四,没想到我是这样的人。

我还没来得及辩解,又有几个同学在那里,说我这个人太爱较真了,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是争分夺秒为同学捐钱的时候。你有任何问题可以先捐了钱等同学身体好了以后再去说。现在同学都这么不幸了,而我还在怀疑。太多疑了吧?班长还能骗我们?

听完他们的话,我也是醉了,且不说同学是不是真的有病,家里没有钱治病。即使这件事是真的。那么让女同学现身说法在群里发个视频解释一下自己的情况。或者直接把医院诊断书拍照发到群里是多难的事吗?我是为大家好,但是现在搞得好像我为了不想捐钱,故意去怀疑折腾别人一样。我有这个必要吗?我也是为大家着想呀?现在骗子这么多。谁知道是不是班长的号被别人盗了呢?

现在可好,这些人连问都不问就几百上千的捐钱,现在整个群里已经有21个人捐钱了。只有我和几个人还没有捐钱。搞得好像我们是另类一样。

但是我还是坚持没有确切的证明,我是不会捐钱的,我的钱是我辛辛苦苦赚来的,我不想不明不白的捐出去。如果同学真的想我们捐钱的话,我不相信她连说几句话的时间都没有。什么证明都没有的话,我宁愿不捐。

其实,我倒真想打电话问问女同学是怎么回事?可惜以前的手机号码她已经不用了,而现在的联系方式问了群里的几个人都不知道,最后没有办法才作罢。

然而,对于我和另外几个没有捐钱的小伙伴,班长整天在群里发公告,并@我和另外几个没有捐款的小伙伴。后来,我实在受不了,一气之下,就直接退群了,眼不见心不烦。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我都快忘记这回事了。大概几个月以后,我的大学室友胡哥突然打电话给我,说我是对的,我们其他人都被骗了。那个让大家捐款的人根本就不是班长。女同学现在也好好的呢?我们都被网络诈骗了。因为前几天有人遇到了女同学,发现女同学好好的,一点事都没有,细聊之下才发现,我们都被骗了,班长的那个号码早就不用了,而且班长人家现在已经定居国外了。

听了胡哥的话,我心里一震,果然是这样。我的怀疑是对的。如果真的是诚心募捐,怎么可能没有医院的相关诊断书和费用清单。这不是摆明了骗人的吗?也就是同学们心急女同学的身体,加上对班长的信任,才会如此不明不白的把钱给出去。现在后悔了吧,我的心里现在倒有了一丝快意,谁让你们当初不听我劝,现在后悔了吧。。

@冷公子l

所以,以后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有人向你借钱,一定要首先验证是不是这个人,他说的事是不是真事。确定之后再考虑。

毕竟都是为了亲戚,朋友,同学等,捐款没有问题,谁还没个难处,但是捐款要钱要有理有据,不能凭口胡说,要有证明才行。然而,现在的很多人都死要面子,觉得别人问你借钱已经很可怜了,自己怎么好意思再去问细节。大手一挥,钱就给人家了。这样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最可气的就是有些人自己不问不说,还嫌弃别人要证明材料是不想给钱,站在道德的高度上,指责奚落别人,实在是可恨。大家觉得这样的人还能处吗?欢迎点赞评论哦

#同学# #捐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52271/
1
上一篇校园贷 公务员面试
下一篇 云南公务员行测答案(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答案)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