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看书考试(公务员是看书还是刷题)

读书,写作,运动,做这些事情真的让我很踏实。 1,没有事的时候看看书,学习一下作者的思想及知识,这本是一种享受,他与看电视的感觉是不一样,看电视是娱乐消遣的,是打发时间的,看的挺好笑,可笑完之后就会莫明

读书,写作,运动,做这些事情真的让我很踏实。

1,没有事的时候看看书,学习一下作者的思想及知识,这本是一种享受,他与看电视的感觉是不一样,看电视是娱乐消遣的,是打发时间的,看的挺好笑,可笑完之后就会莫明的难受。而看书的感觉是意犹未尽的,你知道一个点,你就会知道更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会知道你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明白做明白的事才有意义。读书是一生最该坚持做的事情,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2,写作作为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输出,提高思维逻辑能力,表达能力。能说会道的人不一定会写文章,但是能写出好文章的,他的表达能力一定不会太差。会写作的人,不会写作的人待遇不一样,会的可以从事一些像老师,公务员,网络写手,小说家的工作,工作还相对自由。 同时这是创造性的工作,不易被机器取代。当然除了以上,写作还能疏解自己的不良情绪,用他做反省的工具最好了,能一眼就看出自己在哪出问题,然后提出解决方案。

3,运动则是完成事情的有力护盾,没有他,读书,写作只会把身体弄的越来越虚弱。这是长久伏案的原因,我们不该放任自身健康不顾,为了更好的学习,有规律的安排运动那是很有必要的!

为什么年龄越大越喜欢折腾呢?可能是看清了事情的本质,但是这一切还来不及吗?

09年大学专科毕业,当时想法是考公务员,专科当时几乎和本科一样也可以报很多地区的公务员,但是一边看书一边考试,当时考三科,居然忘记最后一科考什么,只看了两科的书,考了第六名!

当然前两名才进面试,只会就不来了之啦,随着时间的流逝,经过社会的历练,才发现还是公务员最稳定,过了几年又开始想考公务员,结果让人吃惊,全部都要全日制本科,大专都是偏远地区招聘,算了吧,又工作了几年,结婚生子,快三十五啦!

我居然又开始了专升本,现在专升本从09年10月份到现在还剩下一科没有考完!也就是意味着就算这次10月份我考过了全部科目也要明年才可以拿本科毕业证!

那时候我刚好36岁,已经不能考公务员啦,想想如果早一点下定决心专升本的话,也不至于这么狼狈,但是想想也不一定专升本才找得到出路啊!

如果是大家会在35岁➕提升学历吗?

其实90%的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去读一本书,我们除了看书,还要学会批注,只有在一边阅读一边动笔批注的情况下,这本书,才算是真正读进去了。

明明自己天天读书,但为什么考试分数还是那么的低?但你可能没想到,你可能根本没有“读书”。

想到和写出来是不同的,如我们学习的时候,看到题目觉得都知道了,但是动笔就会发现许多细节,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怎么表达更确切。

看书看文章也是这样,把思考的想法批注出来,思路更清晰,记忆更深刻,理解也会更透彻。

尤其是在写申论的时候也是如此,要学会看懂材料,读懂材料,就少不了动笔。

笔记整理如下:

1、标题:把最能体现观点,最动人心的句子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2、先叙后议,缘事而发。

3、先扬后抑,先肯定后指出不足,才是公允之言,不是愤青之言。

4、“充满”“大有”情真意切

5、深得实事求是要旨,不仅看现实,还要看历史;不仅要看行为,还要看心理,不仅看个体,还要看多元。

6、“祭祀的本心是和逝者“对话”,表达思念之情”一句抓住了这一“陋习”的本质。

7、社会对不同群体的包容,体谅,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部分。

8、形式、仪式本质上也是内容的一部分。

9、“懂事”,就是要懂人情,触摸人心。

10、考虑周全细致,决策才能科学可行。

11、“确实夹杂,但也应该看到”唯有理性表达,才可能有建设性。

12、公允之论,理性之言,建议之策,背后是对历史,对风俗,对朴素感情的款款心曲。政策的谦抑与包容,人本与实事求是理念的领会与体现,足见作者不一样的视野、情怀与担当。

你学会了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自己的学习感悟。

#申论# #公务员考试##读书#

今年考研人数比去年多17万, 985211大学生逆向考研去双非?“逆向考研”是不上进的表现?大家怎么看待这种现象?你觉得逆向考研真的有必要吗? 考研是为了更好的理想实现,还是为了公务员考试的努力?小镇做题家是每一个寒门学子的唯一出路?

希望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读书#考研#

读书可以不设限,但是考公务员就一定要设限。

新京报新京报官方账号

子女上学受限,打击“电诈”不应搞株连 | 新京报快评

比起不稳定的私企,大龄公务员也是可以选择的,但是要静下心来看书做题,必须得有家里人的支持。

网络土豪

趁还有一两年,你还是考公考编吧,原来成绩好,说明考试能力应该可以,加油,我见过好几个34-35岁才考上公务员的

当下这个疫情时代公务员是最好的职业,吸引了大量人才,人才们不去做实业,不去干三产,寒窗苦读十几年只为铁饭碗。这和古代一模一样,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指的不是单纯读书而是考公,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52237/
1
上一篇公务员备考利器(考公务员宝典)
下一篇 审计署 2012公务员(审计署是公务员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