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澳门大学 公务员(澳门政府公务员)

#教师的社会地位靠什么提高# 教师的地位要提高,可以参考一下民国时期政府大员和土匪军阀是怎样对待老师的。

#教师的社会地位靠什么提高# 教师的地位要提高,可以参考一下民国时期政府大员和土匪军阀是怎样对待老师的。

首先,工资一定要高。高到什么程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可以说,高到离谱。小学教员大概150大洋,参照国学大师季羡林的经历,当了几年小学教员,便攒够了去德国留学数年的费用。大学教授大概200至300多大洋,鲁迅的工资能毫不费劲地买当时一线城市最豪华的别墅;胡适一回国就开上了小汽车,那个年代等于有了私人飞机的存在。这样的待遇在今天人人不愿当老师的社会,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其实,一直以来,香港澳门台湾乃至海外几乎所有地区,老师工资都是确确实实地高于公务员的,高的不止一点点。我想,如果我们的老师真的有同等待遇,肯定会吸引到社会上优秀人才的加入,教师地位自然也会所有提高。

其次,也很重要,把老师从层层管制中脱离出来。现在的学校,任何部门都可以来检查,任何任务都可以摊派,今天食品安全进校园,让老师喊家长签名;明天禁毒知识竞赛,让老师布置给学生家长完成;更不要说上级部门无休无止的检查和各类活动。现在的老师,主要精力用来迎检和搞各种各样活动,教学,那当然也要抓的,因为,期末领导要的是成绩,没成绩,领导的脸面何在。所以,无权无势的老师如同风箱里的老鼠,不得安宁又处处受气[捂脸]。想当年蒋介石委员长在大学被一教授踢屁股,也只能悻悻而归,不敢发飙拔枪杆子;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到一个小镇考察,想顺路去一小学看看,做个演讲刷存在感,哪知小学校长不鸟他,讲没有空理他,让他不要来,奥巴马只能老老实实不去了[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想想我们[捂脸],不敢奢望,只希望无意义的检查和活动减少,让老师安心教学,不要让谁谁谁都能来指挥和检查就算万事顺意了。

总之,如马云所说,员工不开心闹辞职,无非两个原因:一钱不够,二受委屈了。解决了这两点,教师地位怎会不高?

北大博士当城管,这是对知识的尊重,这是对人才的尊重。北大博士,绝对是人才,选择北京朝阳区城管岗位,体制内,工作稳定,待遇估计也不错。一个北大博士,如果去高校,可能面临“非升即走”;如果去中小学,可能面临“县管校聘”;如果去互联网大厂,可能面临35岁再就业,博士毕业最少也得30岁了;如果去制造业工厂,可能面临加班。如果你北大博士毕业,你是去体制内当公务员?还是选择大学、中小学、制造业工厂、互联网大厂?子所不欲勿施于人。选择北京朝阳区城管岗位的,除了北大博士,还有澳门大学硕士,漫切斯特大学硕士。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试析港澳特首的50后现象】

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算上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香港已经有连续三任特首生于50年代,即分别生于1954年的梁振英和生于1957年的林郑月娥与李家超。与此同时,澳门更是全部三任特首都是生于50年代,不说不知道,原来生于1955年首任特首何厚铧,其实与之后的两任特首崔世安、贺一诚年龄相仿,后两人均生于1957年。截至目前,港澳一共有六位特首为50后,这恐怕很难完全说是一个巧合,笔者不才,尝试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其中,香港连续三任特首均为50后也还算可以理解,毕竟梁振英和林郑只担任一届便卸任,两人连同李家超上任时的年龄其实相差不算太多,分别为58、60和65岁。但澳门就比较神奇了,贺一诚比何厚铧迟了足足20年上任,但是前者只比后者年轻两岁。为何港澳至今都没有60后的特首?到底是50后太优秀,还是60后实在缺乏人才?

其实不止是特首,还有不少企业的高管,50后现象也很明显,不少人往往在30岁就已经崭露头角,开始担任比较重要的位置,40多岁就功成名就。而60后在同样的年纪时,却往往达不到50后的高度,必须等50后进一步高升后,才有机会填补他们的空缺,与此同时还有70后在身后虎视眈眈。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中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是,50后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

中国在70年代末启动改革开放,经济蓬勃发展,港澳作为重要的倚重对象,本地企业迎来了急速发展以及转型升级的时代,对人才极度渴求,香港尤其如此。此时,50后刚刚大学毕业或工作不久,正好可以大显身手、一展拳脚,他们在累积了一些工作经验之后,刚好又遇上80年代的移民潮,企业出现大量中高层的空缺,一批最优秀的50后顺理成章接班,因此往往在30多岁时便已经成功上位,梁振英便是其中的典型。

至于60后的际遇则有所不及,他们大学毕业时是80年代,在积累了几年工作经验后便进入90年代。虽然此时中国依然在急速发展中,但是一来50后已经占据了大量重要岗位,他们正年富力强,还轮不到60后接班;二来香港已经完成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经济转型,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三来国内也开始从过去的粗犷式发展向精细化转型,港澳企业的扩张难度有所上升。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香港的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人才想要上位就更加困难了。

所以,即使60后的才能不逊于50后,但由于缺乏在重要岗位的历练机会,成长也会慢得多,成就也难免有所不及,最终就如老话所说: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所以,笔者认为并不是50后太优秀,也不是60后缺乏人才,就是时代造就的现象。直到近年50后普遍进入退休年纪后,60后也未必就能顺利接班,因为这个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60后在求学阶段对此接触不多,现在又上了年纪较难适应。反观70后则没有这些问题,因此不少企业大有跳过60后由70后直接接班的迹象。

那么这个现象又会否发生在港澳的特首身上?我们先假设李家超和贺一诚都能做满10年任期,那么当李家超卸任时,最年轻的60后已经63岁,当贺一诚卸任时,最年轻的60后也有60岁了。这个年纪做特首虽然不算大,但肯定也不算年轻,如果届时有异常出类拔萃的70后,也许港澳的特首真的有可能直接跳过60后。相比之下,香港如果继续从公务员团队中挑选特首,由于论资排辈的原因,或许还有可能看见60后特首,而习惯于从社会人才之中挑选特首的澳门,应该比香港更有可能跳过60后。(作者:吴桐山工作室 会稷山,原载思考HK)

澳門警方破跨境賣淫集團 竟然有公務員在內

澳門司警偵破了一個以本地人為首的跨境賣淫集團,拘捕包括公務員在內的8名本地男女,及29名內地賣淫女。

司警公佈案情透露,自2020年起就收到舉報,指有本地人從事操控賣淫,司警與珠海警方進行情報交流,鎖定涉案人士身份。昨日大批司警兵分多路到本案8個單位及中區兩所酒店調查,帶查涉案的37人,並發現大量一次性毛巾、2萬個避孕套等,行動中檢獲80多部電話、平板電腦及硬碟等,及24萬澳門元懷疑犯罪所得。

司警透露集團做案手法主要是透過手機群組招攬內地女子來澳賣淫,並替對方製作性感照片發帖拉客,送餐、送賣淫工具等賺取差價,女子入群後需支付100至300元人民幣“入會費”。司警發現集團給賣淫女提供“送餐服務”,包括蒸肉餅、雲耳蒸雞、花生燜豬手等飯餸,讓對方可在酒店足不出戶解決膳食,專心“賣淫”。

涉案賣淫女子以旅遊證件入境,合法逗留本澳,屬於“七日鮮”,每次肉金約250至1,300澳門元不等。

司警揭發賣淫所用的數十個電話號碼,由4名本地男子實名登記預付卡,有人拒絕配合調查案件仍然在進一步調查。

《今日说法》

习俗一:回娘家

正月初二回娘家。回娘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回娘回娘家只吃中午饭,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女儿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儿,当姑姑的必须要给侄儿红包。回娘家并不只是在大年初二,也有一些地方定在正月初三。在中国陕西、河南等一些地方,甚至有六月六回娘家的习俗,是与收麦打场的季节相关,俗谣云:“收了麦,打罢场,谁家的闺女不看娘。”

习俗二:“吃开年饭”

正月初二开年饭。“开年”,是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带着三牲、糍粑、煎堆等礼品,走亲访友。韶关沙田一带杀生鸡开年,取生气十足的意思。在饮食习俗方面,正月初二这天的中午饭称“开年饭”,菜式多样,皆取吉祥寓意。鸡是少不了的,烧肉取“红皮赤壮”(身体健康)之意,炒饭取意“大显身手”;猪脷(舌)取“大利”之意,还有生菜,取意“生财”,蒜喻能写会算,葱喻聪明,韭喻长长久久等。芹喻勤劳刻苦。初七人日吃七样菜,上列几种均在其中。

所谓“开年”,是指一年的开始。《梁书.沈约传》:“开年以来,病增虑切。”李商隐《宋玉》诗:“落日渚宫供观阁,来年云梦送烟花。”

而把现代正月初二称为“开年”,据传是来源于澳门年俗。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 "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习俗三“祭财神”

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习俗四:“初二面”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二面, 初二的面讲究也不少。据说,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现今人们一般都打个卤儿或者炸点酱做成打卤面或者炸酱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过,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风俗。

【初二"禁忌"】

大年初一、二忌洗衣,传说这两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回门时不能空手,且带给娘家的礼物,必须是双数,单数则不吉利。

祭财神忌语,旧时有登门售财神像者,不欲购者,只能回答已有,忌讳说不要,以避不祥。

上司当年读书没你厉害,现在又是你领导是什么感受?同学表示很不爽

同学现在的上司和他是同一届的大学毕业的,不过十年前,他读的三本院校,而我同学读的211,妥妥的一本大学,因为同学现在的上司一毕业就回了村里,当了几年大学生村官,资格够了,才考的公务员,然后运气超好,两年后就因村官经历提拔,做了副镇长。#我要上头条#

而我同学,我最好的朋友,混迹大城市多年,辗转了好几个地方,真的是搬砖,他还曾去了东南亚工作半年,去了澳门工作一年,但似乎混的并不理想,然后考公考回了乡镇,现在是乡镇公务员,接受高考比他差的远,大学差很多的同一届毕业的人管理,个中滋味细品。

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啥,如我这同学,曾经特别不喜欢这群人,可遭受多年社会毒打,竟然想做这群人的一份子,关键去年还成功了。可尴尬的是他33岁了才考进来,他的上司是和他同届的,刚提拔上来的,而我同学说五年后他可能才有点机会,但因为考进来年龄大了,机会少了很多!

后来的相处也不太愉快,我同学文看起来质彬彬的,不抽烟,不喝酒,似乎和乡镇的气息格格不入,而他的上司则深喑此道,而且长袖善舞,还特别喜欢炫耀我同学的211大学毕业身份,摆明了就是说读的再好大学,还不是我这差生的下属。

两人也存在诸多其他差异,不仅是理念的差距,还有工作方式的差异,同学说除了闲了一点,其实特别心累,自己也并不是不服管,安排的事情都认真做,就是压根无法融入到他们去,然后萌生了辞职的想法。

其实,进入社会后,并不是学历决定论了,也许在这个大染缸里,谁来的早,机会就会优先,能适应乡土文化也更大优势吧!

也许要不选择安于现状,融入他们,要不选择逃避离开,在奔向城市,不知道其他人会怎么选呢?

对门的邻居家被法院查封了!据说是一年多没有偿还银行贷款,近期准备拍卖。白色的封条覆盖在大红的春联上,格外刺眼。

邻居是2018年搬进来的,当时也算高位接盘。男主人在珠海开了一家小公司,女主人在澳门某旅游公司上班,当时的房贷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成问题。

持续的疫情让邻居家不堪重负,澳门通关受到了限制,先是女主人失业了,男主人的公司也经营不善关停。原本的计划被打乱,贷款也违约了。

不知道邻居是出了其他变故,还是有难言之隐,总之,这一年多很少看见他们了。春节后,有相关人员上门贴上了封条,经询问,确实是贷款违约,要执行拍卖了。

在珠海这种高消费的城市,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怪不得这么多人要去考公务员,削尖了脑袋要挤进事业编制。现在很多年轻人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哪怕是事业编的合同工都愿意做,他们感觉到这样稳定,还有上升的空间。

做基层的朋友也在抱怨,这些年他们真的很累,一有风吹草动,立马就要卡点执勤,志愿者,说是没日没夜也不夸张。

其实这些年大家都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已将门牌号和相关文书隐去。#珠海头条#

河南今年专科滑档13万人的报道,我还是惊呆了。

河南省考生125万

一本率11.1%

一批次滑到24000多人

二批次滑档69000多人

大专滑档137966人。

看到这个数据,今天一定要给大家一个规划,干货满满,专科的孩子一定要点赞收藏。

一,非全日制专科,本科加全日制硕士我问问家长们,你觉得三年制专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能独立修车吗?他掌握的技能能不能赶上跟师傅学半年修车的修车工?我们都知道赶不上,那为什么你要读专科呢?很多家长单纯的就得上专科,可以学到技术,你能学到技术,首先要教你的老师会技术,你问问专科哪个老师懂技术?父母把孩子送进专科,毕业进工厂,那为什么不高中毕业直接进工厂呢?省下三年时间,省下学费,直接学有用的技能。家长们,你们要是不甘心,你觉得你家孩子高考二三百分的孩子可以改变世界,你就送他走,出国留学,或者走中外合作的3+1, 2+2,在对接一年制硕士和三年制博士,这才是有价值的规划。我用这个方法帮助了几百个孩子找到方向。你说你没条件,那送你家孩子去学真正的技术啊,比如美容美发,修车,挖掘机。现在3000元可以雇佣一个大专生,而8000元才能雇佣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

大家记好办法啊,考上专科的,家里条件不好的就别去读了,你高中毕业去打工,然后报名非全日制学历,然后学好英语,工作35年,拿全非全日制的本科,在考非年制的硕士,这时候就弯道超车了。因为你一直接触社会,不至于跟社会脱节,你一直工作赚钱积累经验,同时又减轻家里的负担,同时你又没有耽误学历,因为你现在是全日制的硕士。

二,全日制专科加非全日本科加全日制硕士,这种适合专科录取率比较高的省份的家长,比如广东的,河南的,山东的,对吧,他孩子已经上了专科,又不忍心不读,那你大一入学就报名自考本科,自考本科毕业就可以报名全日制硕士,就孩子专科没毕业就可以用自考本科报名研究生,这样节省时间。我不是前段时间弄了一个学业规划师的特训营吗?很多学员都已经准备在当地弄这个专升硕的培训项目。

三,全日专科加全日本科加全日硕士这就涉及到全日专升本的问题了,大家看我的视频就应该知道河北专升本,山东专升本,江苏专升本,浙江专升本很难,湖北专升本,辽宁专升本,陕西专升本,云南专升本相对容易,也知道广东专升本可以考很多次,广西专升本是推荐制,不用考试。这些信息差非常多啊,我就不一一赘述了,这调度的难度就在考研这儿,当然考研有两老师在也不难,国内一对一考研,考研成功率啊85~90%是我的一对一考研辅导班儿。

实在不行不爱学习的孩子可以去申请香港澳门硕士和俄罗斯硕士,韩国硕士,英美澳加硕士等等,大家记住,千万别走外国的专升硕,推这个项目的人赚钱是没底线的,你本科学历缺失,你将来考公务员事业编会出问题,你国企工作提拔你会出问题,你进高校当老师根本不可能,除非你将来继承家业,记住不要走海外专生硕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脆是以示吉利。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 "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我要上头条##这届春晚的颜真的绝了##澳门#[玫瑰]

同事的女儿是91年的,跟我儿子相差整整六岁,俩人同一天的生日。三十岁的饭已经吃过了,眼看着翻过年就又长大一岁,仍然没有找男朋友的打算,父母着急上火的不行。

她当年上大学时,选的专业好,是船运类专业,毕业后应聘到澳门一家船运公司。单位待遇非常好,她是干内勤的,据说每月工资都在一万五左右,加上年底的各类分红,妥妥的白领一族。并且每次的探亲费用,一律报销。

按说孩子这样的工作待遇,父母理应开心才对,但父母并没有开心几年,然后就是为她的个人问题,操碎了心。她25岁以后,父母每年碎碎念,让她找对象,丫头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后来父母一把鼻涕一把泪,她扛不住了,就调回成都的分公司。前前后后也见了不少男士,无奈没有入眼的。做生意的,她嫌除了钱没内涵;公务员还没她挣得多,她更心动不了。就这样一拖就拖过了三十大关。

去年,丫头自己买了一套八九十平米的两居室,过起了有房有车的潇洒日子,大有独身到底的趋势。父母貌似也死心了,也不过问了,由她去了。

太能干、太优秀的女孩不好找对象,同等资质的男士早早被人下手,宁缺毋滥,只好自个怜惜自个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52054/
1
上一篇公务员可以未婚生子吗(公务员能否未婚生子)
下一篇 公务员选择什么岗位(公务员考试选什么岗位)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