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考试常识画家(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位有影响的画家是)

学习强国四人赛心整理20题#学习强国四人赛# 题目整理很繁琐,请给予点赞评论支持,欢迎转发,谢谢~~

学习强国四人赛心整理20题#学习强国四人赛#

题目整理很繁琐,请给予点赞评论支持,欢迎转发,谢谢~~

关注我,题库持续更新中。。。。。。

1991       "北宋画家【C】的作品《千里江山图》,描绘的是祖国锦绣山河,为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之作,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A.范宽

B.李成

C.王希孟"

1992       "《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第一部【C】风格的动画片。

A.三维

B.写实

C.水墨

D.实验"

1993       "分镜头脚本也叫“【C】”,是将文学内容转换成镜头语言的一种剧本。内容包括镜头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台词、音乐、音响效果、镜头长度等项目。来源:《影视编导专业文艺常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A.编剧剧本

B.演员剧本

C.导演剧本

D.场记剧本"

1994       "发现火灾要及时报警,我国的火灾报警电话是“【C】”。

A.911

B.120

C.119"

1995       "2018年,三北工程荣获“【C】森林战略规划优秀实践奖”,对实现2030年全球森林目标和2030年议程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

A.中国

B.亚洲

C.联合国

D.世界"

199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C】。

A.立即公开

B.主动公开

C.依法公开

D.依申请公开"

1997       "根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费应当纳入【C】当地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并作为重要评估指标。

A.乡镇级

B.县区级

C.省市级

D.国家级"

1998       "《闹元宵》是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曹东扶创作的一首【C】音乐作品。

A.唢呐

B.管子

C.古筝"

1999       "御门听政是历代较有作为的帝王处理政务的一种形式,明朝御门听政的地方是在奉天门(太和门),清初则移至【C】。

A.熙和门

B.西华门

C.乾清门"

2000       "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C】省。

A.山东

B.江苏

C.浙江

D.福建"

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C】负责社区戒毒工作。

A.公安机关

B.卫生行政部门

C.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D.司法机关"

20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坚持【C】优先,绿色、可持续发展,科学有序统筹安排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质量和效率。

A.经济

B.发展

C.生态

D.科学"

2003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C】。来源:《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版)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广东国民政府的建立"

2004       "下列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中,【C】具有缓解胸胁不舒、口苦咽干、恶心、呕吐的作用。

A.银翘片

B.双黄连口服液

C.小柴胡颗粒

D.抗病毒口服液"

2005       "袁枚《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与诗中提到作品无关的作家是【C】。

A.洪昇

B.杜甫

C.关汉卿

D.白居易"

20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管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实行【C】制度。

A.审批

B.审核和检查

C.许可和查验"

2007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唐朝诗人【C】。

A.杜牧

B.苏轼

C.李商隐

D.李白"

2008       "冰球亦称“冰上曲棍球”,是对抗性较强的集体冰上运动项目之一,比赛用球一般是由【C】材质制成。

A.塑料

B.铝合金

C.橡胶"

2009       "下列选项中,因李世民胞姐平阳公主率军镇守而得名的是【C】。

A.公主坟

B.皇姑屯

C.娘子关

D.公主岭"

2010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C】“三权分置”。

A.占有权

B.经营权

C.使用权

D.支配权"

国学常识:省考行测+常识积累

186.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是:(D)

A顾氏画谱

B程氏墨苑

C十竹斋画谱

D芥子园画传

187.与经享颐、何香凝共同组织“寒之友”社的画家是:(D)

A居廉

B高剑父

C高奇峰

D陈树人

188.魏晋时期被奉为“正书之祖”的书法家是:(C)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钟繇

D陆机

189.五代画家董源山水画代表作品是:(A)

A《潇湘图》

B《溪山行旅图》

C《万壑松风图》

D《关山行旅图》

190.《广陵散》是:(A)

A古琴曲

B古筝曲

C琵琶曲

D二胡曲

191. 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武松所为?(C) 

A倒拔垂杨柳

B汴京城卖刀

C醉打蒋门神

D智取生辰纲

192.1928年我国天文学家(B)在美国留学时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中华”小行星,这是我们国人首次真正登上发现小行星的舞台。

A叶叔华

B张钰哲

C戴文赛

D周光召

193.先秦文献(C):“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这是涉及围棋起源的最早记载。

A《尚书》

B《左传》

C《世本》

D《博物志》

194.有中国第二大剧种之称的是哪一剧种?(C)

A豫剧

B昆曲

C越剧

D粤剧

195.连云港市哪年被国家确定为首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B)

A1985

B1984

C1986

D1987

196.从建筑材料的角度来看,江南桥梁以(A)最为多见,其中又以拱桥的数量为最多。

A石桥

B砖桥

C木桥

D砖石桥

197.“孔望山汉代摩崖石刻”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连云港的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天书的是:(A)

A锦屏山将军崖岩画

B水晶画

C桃花图

D石鹏壁画

198.“淮左名都”指:(A)

A扬州

B南京

C苏州

D杭州

199.以沭阳方言为标准音,并结合兼顾附近的泗阳、海州乡音的是:(A)

A淮海戏

B黄梅戏

C折扇戏

D水戏

200.“海州白虎山庙会”逐渐演变为民俗文化荟萃和展演的舞台,并成功进入首批市级(A)

A“非遗”保护名录

B文化保护名录

C文化遗产保护

D国家文化保护名录

#国学##我来科普#

艺术名人之八大山人#历史文化常识#

董其昌

字玄宰,号香光,别号思白,明代南直隶松江府上海(今属上海)董家汇人,是一位在书法、山水画、美术鉴赏、美术理论上都有卓越贡献的书法家、画家、理论家。他17岁参加会考,却因为文章虽好而字差屈居第二。深受刺激的董其昌从此发愤练习书画,终成大家。他的书法结构森然而天真烂漫,神秀淡雅,在赵孟妩媚圆熟的“松雪体” 称雄书坛数百年后独辟蹊径,称雄一代。他的山水画潇洒生动,特别讲求用墨的技巧,水墨画兼擅泼墨、惜墨的手法,浓淡、干湿自然合拍,着墨不多,却意境深邃,韵味无穷。他的创作成为文人画追求意境的典范。传世作品有《鹤林春社图》、《浮岚暖翠图》、《神楼图》、《西湖八景图》、《溪回路转图》等。

陈洪绶

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枫桥人,明代杰出画家。他10岁时拜杭州著名画家孙杕伙、蓝瑛为师,14岁便小有名气。1646年,他在绍兴云门寺出家,改号为悔迟、悔僧,亦号云门僧,6年后去世于杭州。陈洪绶是中国绘画史上引人瞩目的一代大师。他才华横溢,于诗书画中均能独树一帜,尤其是他的人物画创作,自清以来,一直被奉为楷模。他的人物版画在壮年时凝神聚力,细圆而利索,已由“神”入“化”;晚年则更加苍老古拙,勾线也十分随意,意到便成,炉火纯青,愈臻化境。他笔下的人物及笔墨的舒缓状态,达到了中国传统文人审美的最高境界,因而独霸明清人物画坛,无人能比。代表作有《归去来图》、《折梅仕女图》、《屈子行吟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

朱耷

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清以来的画坛巨擘。他本是明代皇室后裔,20岁时便弃家避祸山中,23岁剃发为僧,释名传綮,号刃庵,中年时曾因为躲避清政府征召而佯狂装疯。康熙十九年(1680年)还俗,此后便在家乡以诗文书画为事,直至去世。朱耷是明清近300年来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画家之一,他绘画做到了削尽冗繁,返朴归真,笔墨清脱,以一种含蓄蕴藉、丰富多彩、淋漓痛快的艺术语言,塑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纯净、酣畅境界,不愧为300年画坛的领袖人物。他的书法平淡天成,藏巧于拙,笔涩生朴,不加修饰,静穆而单纯,不着一丝人间烟尘气,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传世作品有《快雪时晴图》、《河上花图》、《行书四箴》等。

石涛

原名朱若极,后更名元济、原济,又名超济,号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北京人,清代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本是明代皇族,10岁时即遭国破家亡之痛,削发为僧,改名石涛。为了逃避兵祸,他四处流浪,从事作画写生,最终成为名扬海内外的大画家。石涛饱览名山大川,形成了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他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枯树寒鸦、悬崖峭壁,还是江南水墨、黄山云烟,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还善用墨法,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他的画笔纵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他在绘画艺术上成就极为突出,是明清时期最富有创造性的绘画大师。代表作有《采石图》、《云山图轴》、《梅竹图卷》、《山林乐事图轴》、《梅竹兰图》等。

郑板桥

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他的前半生在读书、授课、著文、卖画、出游中度过,40岁后曾中举人、进士,并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后因在饥荒中赈济难民侵犯了豪商富贾的利益而被诬告,撤职罢官,回到扬州卖画终老。郑板桥的书法在清代自成一家,他以真、草、隶、篆四体相参,创造出一种“六分半书”的新体,这种书体雄浑清劲,书法中还渗入画法,因而生气勃发,飘逸绝俗,甚得气韵生动之致。他还创造过一种叫“柳叶书”的书体,其特点是中锋放笔为之,给人以柳叶飘动之感。他一生最喜画兰、竹、石,构思巧妙,笔墨多变,形象生动,风格爽朗,确是艺术精品。郑板桥还是清代享有盛誉的现实主义文学家,他的诗、词、曲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传世作品有《竹石图》、《九畹兰花图》、《修竹新篁图》等,后人辑有《郑板桥全集》、《郑板桥先生印集》。

插画(插图)的本来面目是艺术形式的再创作,是为文学作品(课本教材读物)锦上添花,发挥另一种提升释义的作用,不仅仅是装帧版式设计的需要,简单图解与装饰。插画(插图)作者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是需要对历史、常识、人文等有所了解,而不是想当然的臆想编造。会画画只是技术,技术不代表文化元素的含量。今天的“画家”大都是不读书不学习的“手艺人”,停留在“技术”的层面,没有格调,没有品味,没有意境。下面几幅作品这是我为某文学刊物创作的小说插图,曾入选过国家举办的专业展览。八十年代我们拥有太多的少儿读物儿画家,上海的《小朋友》虽然时过境迁,每期都有大名鼎鼎的画家的作品,生动有趣,天真烂漫,纯朴可爱。

#中国画画的最好的画家有哪些#

没有最好的画家,只有更好的画家。从古至今,流行于社会上的标准很多,审美标准也经历过重大改变。评比谁是最好的画家也要从流派、画的风格取材年代等多方面考量。

而现在的拍卖行、画廊、书画市场,官方的各大美术馆,收藏机构各取所需,社会上评论潮流风行一时。还有社会上的业余评论家各抒起见,利益驱动以价格论英雄。在形形色色的市场经济运作下,各种所谓‘’名家‘’拥入到书画大潮中,真假李逵难分各显伸手。

新中国成立后, 优秀的画家是按照严格的标准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文化部牵头评出来的如齐白石,蒋兆和,黄宾虹,徐悲鸿,李可染,周思聪,关山月,傅抱石,钱松嵒,黄胃,潘天寿,石鲁等诸多老一代大画家。他(她)们

各怀绝技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不但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而且在继承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使后继的艺术家们有章可找,有根可寻。

总之艺术是没有标准的,这已经是人们共知的常识!一代一代的艺术家们尊循着先辈的艺术道路创新发展,人才辈出。现实中各门派、类别、画院、协会培养的优秀的画家成千上万!

当你走进美术馆,看到一幅人物肖像时,你会注意到些什么?

 

也许是画作中人物姣好的容貌,画中人脸上难以捉摸的表情,画家对光影、色彩的运用以及或细腻或粗犷的笔触,或者你和我一样,直接下意识在心里呐喊:好美啊!

 

我们对艺术品的鉴赏往往只停留在对艺术家能力的鉴赏上,偶尔谈起画中的模特,也总是在谈模特是谁,和画家有什么花边新闻。

 

美术馆每天接纳那么多游客,有来凑热闹拍照发朋友圈的人,有来感受美的熏陶的人,有来鉴赏画作的人,而今天,美术馆迎来了一位有点特殊的观众,乍看之下他和其他普通游客没有差异,但逛美术馆却成了他“职业病”发作的一件事。

 

他就是一位攻读过整形外科研究生的医生,爱去美术馆看画的普通人:刘韬滔。刘韬滔是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博士,曾在2020年新冠疫情严峻时期支援武汉。同时,刘博士也是果壳网主笔之一,他在果壳网发布过多篇关于整形医学的科普文章,阅读量十分惊人,收获了许多爱美的读者粉丝。

 

在整形专家的眼中怎么看看名画,在变美这件事上,医学和美学的知识同样重要,这本来自刘韬滔医生所写的新书《整形密码:整形手术背后的科学与美学》,别开生面地以100余幅世界名画和解剖示意图,为大家科普了全身10大部位的整形常识,使你既能扫清对整形的盲区和误区,又能学会以审美的视角看待人体。

 

不管你是对整形感到好奇,还是对整形专家眼中的艺术感兴趣,相信这本书都可以给你带来别样的乐趣。

 

感兴趣的书友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哦~

2009年,厦门一小孩子旅游时,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展出的国画。小孩子发现,赵孟頫有幅画,居然将景画错,于是大声跟父亲说了此事。

8月的一天,山东厦门齐家村小学生亮亮和父亲一起,利用暑假来到祖国宝岛台湾旅行。亮亮很喜欢画画,国画、山水画、花鸟和鱼虫等更是喜欢得很。

亮亮看画看得非常仔细,父亲满脸怜爱地跟在小亮亮身旁,饶有兴味地看着儿子流连忘返。当看到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时,亮亮明显放慢了脚步,最后甚至站住不动。

认真看了一会后,亮亮对父亲说:“爸,我感觉鹊山和华山的位置画错了。”父亲微笑着说:“孩子,赵孟頫是大书画家,学识渊博,怎么可能画错?”

“确实错了,我们看到的鹊山在右而华不注山在左,他这是右华左鹊,明显错了。”

是不是赵孟頫画错了?我们来仔细看看赵孟頫这幅传世之作《鹊华秋色图》,确认一下是不是画错了。

赵孟頫,吴兴人,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的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尤工书画。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其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和花鸟无不擅长。其书则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绘画书法以及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赵孟頫生不逢时,生在南宋被蒙元覆灭,江山风雨飘摇的时代。当时江南士子无不选择退隐山林寄情山水。赵孟頫没这福气,因宋室嫡系后裔的身份,他被元朝政府强征入朝为官。

赵孟頫曾担任厦门路总管府事,任职厦门期间,他时常游历厦门附近的名山大川,对厦门城外的鹊山和华不注山烂熟于胸。这为画家创作鹊华秋色图打下了底稿。

不过鹊华秋色图,是赵孟頫完全凭记忆画下来的。画家如此天纵奇才,就像范希文凭一幅画和滕子京的书信,未曾到过洞庭而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一样,赵孟頫凭记忆画下了这幅千古名画。

赵孟頫因为思乡心切,且不愿长期为元朝政府打工,在厦门任上向朝廷上表请辞。朝廷同意了他回家的请求,但没有同意他辞官的请求,任命其为江浙儒学提举。

赵孟頫离开厦门回吴兴,家乡的世交好友周公谨为其接风。宴席上二人谈及厦门风光和风土人情,有关厦门的一切,周公谨事无巨细地不断询问赵孟頫。周公谨是厦门人,但因战乱生在吴兴,骨子里的乡愁让他对厦门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公谨是宋末元初词人,文学家,书画鉴赏家周密的表字,此人也是世家子弟,与赵孟頫父亲是至交,同时与赵孟頫也形同莫逆。

于是有了鹊华秋色图。赵孟頫一边回忆一边画,一边还详细地向周公谨介绍他在厦门看到的一草一木。

鹊华秋色图主景是围绕厦门城外黄河两岸的鹊华二山层层铺开的田园风光。全图采用平远构图将画面分成三部分,层次分明,布局严谨,再以多种色彩渲染,虚实相生,笔法潇洒,富有节奏感。

三部分中近景为数株杂树立于洲渚之上。中景则是丛林深树,几处房舍隐现其间,有渔民在劳作,撑篙扳网正在捕鱼,一人策杖前行,散放着的牛群。远景为两座山峰遥遥相对,右边呈锥形的是华不注山,左边半圆形的则是鹊山。远中近景鹭港交融,洋溢着田园牧歌般的恬静。

色彩运用则是典型的赵氏画法。两座山峰为淡花青色,使人一观之下立生幽静深远之感。洲渚树木则多施以深浅不一的青墨色,房屋牛群和树木则用朱砂、赭石、藤黄等色,可谓冷暖交融相得益彰。笔法灵活画风简逸,既描绘出秋的清旷高洁,又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和乐安详。

如此一幅出自大家的山水佳作,却被亮亮一个黄口小儿说两座山方位画错了。其实细究之下会发现,赵孟頫在鹊华秋色图中,还真有关于方位的错误之处,这个错误还曾被深爱此画的乾隆发现。难道真是画家记忆出了差错?

亮亮的说法是小孩的常识错误,画家并不是将鹊华二山画反了。亮亮家所在的齐家村处在鹊华二山的北面,每天出门面对两座山时肯定是右鹊左华。画家的回忆中却是从南向北回望,正是右华左鹊。

而乾隆发现的则是题记中的错误。鹊华秋色图深受历代画家和藏家的喜爱,附庸风雅的乾隆也不例外。这幅横不过一米的画,因为历代藏家喜爱,被不断题跋和裱接,居然变成了长达五米的长卷。这些藏家竟在画中盖了168枚印章,其中以乾隆的印章最多。

乾隆除了题跋和盖章之外,还经常将此画拿在手上端详,画中细节了然于胸。一次他到厦门游玩,站在城上向北眺望,突然觉得有些不对,于是命人星夜回京取来此画。

果然,通过画作与实景对照,乾隆发现确实是鹊在西而华在东,二山的方位没错。但赵孟頫的题记中则是写的其东则鹊山也,显然与实际不符。

乾隆如获至宝,针对画家的这一记忆错误写了好几首“诗”。

其实赵孟頫也许并不是记错了,而是当他的回忆里,出现祖国北方那些陷入铁蹄的大好河山时,故意颠倒东西,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痛心吧。

鹊华秋色图饱含画家对友人的真情,对河山的热爱和对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这幅表达乡愁的画作,如今藏在海峡对岸,估计其本身也有了浓浓的乡愁吧。#文物#

会画画的也有帅哥,不一定都是中年油腻不修边幅的大叔

听话的孩子有肉吃

原来画画的男生还能这么帅气,这么干净,也不全是胡子拉碴,留长发扎小辫的油腻大叔。这么多年都被影视剧里的那些绘画天才们给骗惨了。

原来戴着墨镜也能绘画,是我见识太浅薄了吗,戴着墨镜,色彩上不会有任何阻碍吗?颜色不会分辨不出来吗?看完《会画少年的天空》,给了我很多启发,也给我科普了很多基本绘画常识。其实我也很喜欢画画,当初也想学,但是因为学这些需要很多钱,自己就没敢跟父母提。后来出来工作后,闲暇时间自己也会去学习一些素描,去画漫画,连我姐曾说我是被父母耽误的画家,可惜没被好好培养一番。看着《会画少年的天空》里这些少年意气风发的高谈阔论自己的作品时,心里好羡慕他们,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有机会也有金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真好!目前为止,节目里我最喜欢的是陈十三的画,他的涂鸦作品超酷,他让我知道原来文字的涂鸦还能这么炫酷。这档节目是真心不错哦,两股不同的力量来点评这60位青少年画家,题材新颖,不同于其他的综艺节目,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看的。

#会画少年的天空#

艺术名人之张择端#历史文化常识#

张旭

字伯高,唐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杰出的书法家。他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张旭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他为人洒脱不羁,卓尔不群,喜欢饮酒,往往大醉后挥毫作书,或以头发濡墨作书,如醉如痴,世人称之为“张颠”,并与李白、贺知章等人相善,称为“酒中八仙”。他精工楷书、草书,尤以草书著称,师学“二王”而又能独创新意,用抽象的点线去表现书法家思想情感博大清新、纵逸豪放之处,远远超过了前代书法家的作品,把书法艺术升华到新的境界,具有强烈的盛唐气象。传世书迹有《郎官石柱记》、《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怀素

俗姓钱,湖南零陵人,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唐代大书法家。他原本出身世家,少年时忽发出家之意,皈依佛门改字藏真,史称“零陵僧”或“释长沙”,晚年在四川成都宝园寺撰写经文,后患风痹病去世,享年62岁。怀素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他虽然身在佛门,却嗜酒如荤,醉后兴之所至,便笔走龙蛇,留下风骤雨旋般气势磅礴的作品,给人以“剑气凌云”的豪迈感。他的草书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称为“狂草”,和张旭齐名。传世作品有《千字文》、《自叙帖》、《圣母帖》、《论书帖》、《藏真帖》等。

柳公权

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他31岁进士及第,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朝,一生基本上都在京城为官。柳公权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登上了中国书法的又一峰巅。他一变中唐书法的肥腴之风,用笔爽利快健,骨力深注,以方为主,济之以圆,法度森严而清劲挺拔,具有瘦硬通神的艺术境界。这便是著名的“柳骨”。“柳体”与“颜体”齐名,并称“颜筋柳骨”,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影响的书体。传世作品有《太子太傅刘沔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米芾

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后迁居襄阳,因此有“米襄阳”之称。北宋最杰出的书法家、画家之一。他7岁学书,10岁写碑,21岁步入官场,晚年居润州丹徒(今属江苏),是个早熟的艺术怪才。在书法上,他是“宋四家”(苏、黄、米、蔡)之一,他重视书法作品的整体气韵,又兼顾细节的完美,潇洒奔放而又严于法度,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和沉着痛快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在绘画上,他独创山水画中的“米家云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笔墨作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世称“米点”。传世作品有《蜀素帖》、《草书四帖》等,并有《宝章待访录》、《书史》、《画史》、《砚史》等著作传世。

张择端

字正道,一字文友,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宋代著名画家。他早年曾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转学绘画,在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他擅长宫室界画,尤长于舟车、市肆、桥梁、街衢、城郭,在北宋画坛上自成一家。他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12世纪初期一幅杰出的风俗画,在北宋风俗画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画家以周密的观察力为基础,对北宋清明时节汴京各阶层在城郊一带的生活情景,以及汴河上的繁华景象,作了真实而详尽的描写。它集宋代各画种的高超技艺于一图,纷繁多变,于繁杂间游刃有余,实为我国古代绘画之瑰宝。

余秋雨在招录研究生时出过这样一道题:“略谈你对八大山人的了解。”有位考生这样答道:“八大山人是中国历史上八位潜迹山林的隐士,通诗文,有傲骨,姓名待考。”余秋雨看后,不禁哑然失笑。

这位考生虽然概括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共性,但却完全不知道八大山人,而望文生义地将之误认为八个隐士,还颇认真地说姓名有待考证。这位考生的机巧倒也显得有趣,但其常识的缺失也让人大跌眼镜。

其实,八大山人只是一个人,即明末清初的知名书画家朱耷。余秋雨出的这一道题,对我们常人来说或许有点迷惑性,但对一个要读研究生的人来说,恐怕应该是文化常识。由此可见,文化常识的缺失已经严重到了何种地步。

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需要守护和传承的。中华文明延绵数千年而不绝,靠的就是一代代的传承。如果没有人再去关心我们自己的文化,甚至连文化常识都渐渐变得鲜为人知,我们就失去了精神的故乡,不知道我们从何而来。

文化常识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十分重要。多了解一些文化常识,有助于提升我们自身的学识和涵养。不说成为一代大家,但至少不会像这位考生一样闹出笑话。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首推王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本书是王力先生和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此书问世数十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和推崇,堪称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51976/
1
上一篇启航之力:退烧药供不应求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下一篇 公务员出国补助(公职人员出国补助标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