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破解MD5,至少要200万年!”美国密码学界曾公然向全世界叫嚣说他们的密码多么厉害,却怎么也没想到,仅仅过了不到20年,就被我国一位女子在坐月子期间轻松破译了,那她是如何做到的?
这位女子名叫王小云,出生在山东诸城,家境一般,但父亲是数学老师,在他的影响下,王小云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当然,只是有才还不够,父母也很注重对她的思想品德教育,经常对她说等将来学成了要时刻想着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王小云牢牢记住了这一点,这也为她以后的选择打下了基础。
后来,王小云学习一直非常刻苦,考上了山东大学,在这里,她遇到了除了父母以外人生的第一个贵人,此人就是她的导师数学教授潘承洞院士,他是我国知名的数学家。
潘院士教学从不死板,他总是能够因地制宜地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鼓励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新的成果。
1993年,博士毕业的王小云选择了留校任教,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有个学生正在苦苦研究一套密码,可怎么弄都无法破解,王小云顿时产生了兴趣。
谁知,这下对王小云来说似乎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她对密码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且令人感到惊奇的是,王小云几乎没费多大力气就用数学知识把密码给破解了,学生对她非常佩服。
很快,这件事就被王小云的导师潘承洞知道了,潘承洞觉得或许她可以在密码领域有所作为,于是,便主动找到了她,认真地教给了她关于密码学的相关知识。
已经工作的王小云对于老师的关心非常感动,她用心地研究了起来,而这个时候正是美国密码学蓬勃发展的年代。
事实上,早在八十年代的时候,MD密码系统就已经在美国问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美国已经用上了当时最为先进的MD5,该系统十分稳定高效,美国密码专家很是兴奋,他们扬言其他国家要想破解这一密码,至少需要200万年。
王小云就喜欢迎接挑战,她先从最基本的密码原理开始学起,一步步地深入,她觉得只要努力,一定能破解,那她为何非要和这个密码较劲呢?
原来,当时MD5系统不仅是美国在用,我国的诸多领域同样也在使用这套系统,也就是说一旦美国专家临时修改程序,很有可能导致我国的众多机密信息泄露,这对国家安全产生了巨大的隐患。
所以,王小云之所以要破解它,除了因为自己足够热爱以外,保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也是她的动力所在。
只是,半路出家搞研究谈何容易,几年下来,王小云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当然,她也没有太过着急,毕竟研究密码只是副业。
2001年,对王小云来说记忆深刻,因为这年她不仅评上了教授职称,还怀了孕,可谓双喜临门。
十月怀胎,孩子出生了,初为人母的王小云非常激动,为了养好身体,她请了产假,回家坐月子,也就是在家休养的时候,研究有了突破。
原来,王小云一直没有忘记过破解密码,这回正好趁着在家休养没事做,她又拿起了纸笔,开始不断地演算,就这样,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研究起了MD5。
或许正是因为在家的从容,让王小云豁然开朗,她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破解方法,即模差分比特分析法,并且用这个方法成功地破解了MD5。
王小云非常兴奋,产假结束回到学校后,她又推演了一遍,发现没有任何问题,密码破解了,她激动地流下了眼泪,第一时间就把这好消息告诉了导师,导师也为她感到高兴。
2004年8月,王小云参加了在美国加州举办的国际密码大会,在会上,她全程演示了一遍自己的算法,并且从容地分享了自己的破解经历。
尽管台下的美国密码专家们无法相信自己引以为傲的MD5竟然会被一个坐月子的中国女士轻松破解,但看到演算的过程,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而这距离他们放出大话还不到20年。
就这样王小云一举成名,现实的美国人看到了她身上的巨大潜能,很多高校和企业都主要邀请她到美国去,还开出了丰厚的条件,但王小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美国人无法理解,因为王小云骨子里一直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她回到了国内继续任教,此后多年,她还亲自为国内的一些企业和单位研发了我们独有的密码系统,积极地为国家和社会做着贡献。
通过王小云的经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最后的突破也许只需要一个契机,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在此之前人们为之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要想成功,必须持之以恒!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用于呼吸监测的纳米森林湿度传感器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毛海央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由湿敏电容、参比电容、热敏电阻和微加热器四部分构成的新型湿度传感器。采用纳米森林作为湿敏材料,与传统的聚酰亚胺湿度传感器相比,灵敏度显著提高。此外,通过在传感器内部集成微加热器、热敏电阻和参比电容,可以有效的缩短湿度传感器的响应恢复时间、提高湿敏信号精度和抗干扰能力。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研究了叉指电极数量和加热温度对湿度传感性能的影响,论证了差分法在湿度传感器中应用的优势。结合机器学习算法,集成纳米森林的湿度传感器可以用于人体呼吸状态监测,继而有望在消费电子和医疗器械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亮点
1. 采用纳米森林作为湿敏材料,与传统的聚酰亚胺相比,在40 %至 90%相对湿度范围内,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了8倍;
2. 传感器内部集成的微加热器可以加速水分子在纳米森林表面解吸附,将恢复时间缩短至5秒;
3.采用差分法输出信号,可以消除寄生电容带来的影响。同时,内部集成热敏电阻可以校准温漂,提升湿度测量精度;
4.结合机器学习算法,集成纳米森林的湿度传感器可以区分使用者不同的呼吸状态,准确率达94%。
研究背景
呼吸是支持人类生命和活动的一个关键过程。呼吸异常通常是一个人身体出现问题的前兆。许多疾病,例如由感染引起的心脏病、肺炎、支气管炎、睡眠呼吸暂停和高热,都会引起一个人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变化。湿度传感器可以通过人体呼吸时鼻腔附近的湿度变化建立起人类呼吸和电信号的关系。因此,近年来,用于呼吸监测的湿度传感器的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然而,传统的湿度传感器由于体积大、灵敏度低、温度漂移和响应慢等原因,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随着近几十年来微机电系统(MEMS)的发展,采用电容式、电阻式、谐振式和光学等不同原理设计的微型湿度传感器已经得到了发展。电阻式器件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抗干扰能力差,测试精度低。光学传感器器件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但其微加工工艺与集成电路技术不匹配。在不同的设计原则中,电容型器件受到青睐,因为这种器件在较宽的相对湿度(RH)范围内提供了更好的精度和集成方便。
传统的电容式湿度传感器通常由覆盖一层湿度敏感材料的叉指电极构成。传统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的性能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首先,高质量湿敏材料的相对稀缺和来自基底的寄生电容限制了这些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目前,这些器件中使用的敏感材料主要包括多孔硅、陶瓷和有机材料。有机材料如聚酰亚胺(PI)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PI是一种含有半封闭纳米结构的多孔材料,基于PI的湿度传感器的全输出范围通常只有1到2 pF,这意味着需要高精度和高成本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匹配这些传感器。多孔硅和陶瓷,如阳极氧化铝,灵敏度更高,但这些材料的制备过程相对复杂,不能与传统的CMOS工艺兼容。其次,当电场线通过衬底时,会产生寄生电容,这将影响湿敏电容的测试和传感器的精度。其次,在实际应用中,环境温度影响湿敏材料的介电常数,导致电容变化,从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最后,当这种类型的湿度传感器长时间在高湿度环境中使用时,通常会在传感器表面发生水汽的凝结。 这种水冷凝过程意味着水分子的解吸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从而导致这些传感器的恢复时间较长。为了解决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既能消除寄生电容和校准温度漂移,又能提高灵敏度和缩短湿度传感器恢复时间的新型湿度传感器。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毛海央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由湿敏电容、参比电容、微加热器和热敏电阻组成的新型湿度传感器。在该传感器中,湿敏电容采用原位集成纳米森林作为湿敏材料,由于纳米森林表面存在大量亲水基团且具有超大的体表面积比,因此可以大幅度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此外,采用差分电容输出,可以提高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和消除寄生电容的影响,同时,加入热敏电阻可以校准温度漂移,使用微加热器可以加速水分子的解吸。基于上述这些独特的设计,基于纳米森林的湿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快速恢复速度、高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此外,将湿度传感器植入N95口罩中,可以监测不同的呼吸状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高达94%的呼吸状态监测精度。因此该传感器有望在消费电子和医疗器械领域广泛应用。
利用现有临床应用的深度电极加速可植入神经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开发
在这项研究中,植入式立体脑电图 (sEEG) 深度电极被酶涂层功能化,用于基于酶的葡萄糖和 L-谷氨酸生物传感。这样做是因为个性化医疗可以受益于小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主动实时神经化学监测,以进一步了解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为实现这一目标,sEEG 深度电极使用循环伏安法 (CV)、差分脉冲伏安法 (DPV)、方波伏安法 (SWV) 和电化学阻抗谱 (EIS) 使用多种电化学氧化还原介质(铁钾/亚铁氰化物、钌氯化六胺和多巴胺)。
为了提高性能,sEEG 深度电极上的 Pt 传感器涂有铂黑和交联的明胶酶膜,以实现酶促生物传感。这项表征工作表明,生产具有良好电化学响应的可用电极是可能的,显示出铂电极的预期行为。用 Pt 黑涂层提高了对 H 的敏感性2 O 2在未修改的电极上接近明确定义的 Pt 宏圆盘电极。测得的电流显示出对浓度的良好依赖性,校准曲线报告葡萄糖的灵敏度为 29.65 nA/cm 2 /μM, L-谷氨酸的灵敏度为8.05 nA/cm 2 /μM,具有稳定、可重复的线性响应。
这些发现表明,现有的临床电极设备可以适用于患者的电化学和电生理学组合测量,并且在可以重复使用现有的临床批准设备和相关知识时,无需开发新电极。这加快了使用和应用体内和可穿戴生物传感进行诊断、治疗和个性化医疗的时间。
介绍
与理解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电生理学测量相比,神经化学波动的研究很少。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可以从改进对这些信息的访问中受益。如果没有先进的成像系统或高度侵入性的采样方法,实时化学测量是具有挑战性的。将电生理学测量与不同神经递质水平的电化学测定相结合的一个领域是癫痫,可能需要识别需要手术切除的大脑区域。清晰地了解神经功能障碍的性质和清晰界定的癫痫发作区域,可以更好地识别需要切除的区域。
许多设计用于大脑的电极都是定制的,并且大多数是基于动物研究中使用的电极种类,例如碳纤维微电极和基于硅柄的装置。用于大脑电生理测量的植入式电极在设计上通常与电化学生物传感所需的电极相似。
特别是,在皮层电图 (ECoG) 和立体脑电图 (sEEG) 等程序中用于与脑组织接触的颅内测量的电极与用于颅骨表面颅外测量的电极不同,例如用于脑电图(EEG)。这些植入式电极广泛用于癫痫的手术(术中)和术前(术外)监测和评估,具有既定的程序和可靠性。用于 sEEG 的植入式深度电极通常具有长而灵活的硅胶柄,许多大的铂 (Pt)、铱 (Ir) 或金 (Au) 电极沿柄长度等距分布。将经临床批准的铂深度电极用于基于酶的生物传感器将简化测试途径,并消除开发和验证定制电极设备的需要。
基于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最成熟的生物传感技术之一,数十年的工作支持它们在体外和最近以可穿戴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形式在体内使用。这些可以使用易于制造的简单、强大的功能化协议来制作。使用适当的酶和电极功能化方案可以轻松测量 L-谷氨酸、GABA 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
这里证明了现有的临床认可的铂深度电极在电化学方面类似于通常用于电化学测量的标准铂宏圆盘电极。在电极表面沉积纳米结构的铂黑涂层可改善表面积并提高深度电极的性能,但不会超过原始抛光铂多晶圆盘电极的性能。然后对该装置进行修改和功能化,为体内生物传感提供合适的平台,体外测试显示对葡萄糖或 L-谷氨酸具有合理的敏感性。
材料和方法
铂 (Pt) sEEG 深度电极(Spencer 探针深度电极,RD10R-SP07X-00,长度:390 毫米,直径:0.86 毫米,电极长度:2.29 毫米,电极间距:7 毫米,10 个圆柱柄电极)由礼貌提供格拉斯哥大学和伊丽莎白女王大学医院,格拉斯哥(英国),由 Ad-Tech Medical, WI(美国)制造。直径 1.6 mm 的 Pt 宏圆盘电极购自 ALS Co., Ltd.(日本)。
Pt 箔对电极和填充有 3 M KCl 的水性 Ag/AgCl 参比电极购自 Metrohm, Herisau(瑞士)。来自 Elga LabWater PURELAB Chorus 2 实验室水系统的去离子 (DI) 水用于制备所有溶液。H 2 SO 4和H 2 O 2购自 Fisher Scientific (UK)。PBS片、氯化六氨合钌(III)、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明胶粉、戊二醛溶液、盐酸多巴胺、D-(+)-葡萄糖、L-谷氨酸钠、黑曲霉葡萄糖氧化酶、链霉菌L-谷氨酸氧化酶sp。购自 Merck Sigma-Aldrich (UK)。六水氯铂酸和三水乙酸铅由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英国)光子学研究所提供。
“这绝对不可能!”2004年,美国声称自己的密码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可竟被她两次破译,老美打脸不说,还瞬间恐慌起来。
她是谁?
2004年,山东女孩王小云在世界密码学大会上侃侃而谈,一战成名。
那一年,她宣布自己破解了美国的SHA-1和MD5,并现场成功演示了操作,成功的那一瞬间,赢得了各大教授经久不息的掌声。
令人更加意外的是,这些成果竟然是她在怀孕到坐月子的时间段,由于无聊完成的工作。
要知道,MD5是有关于美国军事和信息的一组密码,而SHA-1更是一种加密手段,对此,美国曾经声称,他们的密码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所以,当时诸多专家断定,即便是最先进的计算机,去破译美国密码系统,也要算上一百万年才能破解,那时候,无数教授专家想要破译,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可是,这项令众多专家为难的事,却让王小云做到了。那她究竟为何能成功?这就要从她的经历说起。
王小云的父亲是一名数学老师,在基因和家庭环境的双重助力下,她从小就对于数字数学这一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
长大后,她也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山东大学的数学系进行学习研究。
在大学课堂的一次数学课上,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刁钻的问题,用来让同学们知道学习数学的难度,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够解答这道题。
可是,王小云却举起了手,并成功解答了这道题,教授惊讶于她的天赋和本领。
那之后,我国数学界的泰斗-潘成栋院士,开始悉心教导王小云,引导她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王小云也在不懈的努力,所以她的成绩一直在系中名列前茅,最终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毕业,并在读完博士后,选择了留校任职。
任职期间,她的成果斩获了很多奖项,而她也从普通的讲师,慢慢升职到副教授再到正教授,人生就此越来越顺利。
1990年,王小云决定攻读博士学位,那时我国的密码学还是一片空白,人们对于这门学科的关注度也很低。
考虑到这一点,再加上王小云的导师看到了她在数字这方面的天赋,因此极力推荐她转学密码学,为国家作出贡献。
从数学理论到密码学,尽管都和数学挂钩,但跨科的难度还是很大,可是王小云想到国家对于这门学科的急切需要以及我国密码学的落后现状,于是下定决心,即便这条路再难,也要咬牙坚持从头来学习。
在坐月子期间,她闲着无聊,便想到了当时世界上最著名、最权威的MD5算法和SHA-1算法。
她觉得虽然这个算法的覆盖面广,但是否真的安全呢?用算法碰撞能不能控制住它的运行呢?于是,她展开了破译的工作,一遍又遍的演示操作来实现脑中的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她和她的团队遇到了很多困难,传统的研究办法已经无法运用,为此她提出了叫做“模差法”的应用方法,用两种差分来固定数据位,这样能增加数据碰撞的机率。
为了更好的研究,她在家给自己创建了一个简易的工作场所,日复一日的在台上演算、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找到了它们的碰撞点,成功攻克了MD5!
此后,她和她的团队更是将难度系数更高的SHA-1破解了,她用行动证明了她的想法是正确的,于是就有了她在世界密码大会上大放异彩的那一幕。
当时,我国由于这门学科的落后,不被外国看好,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有。王小云主动和会议主席争取,才有了上台发言的机会。
当然,她也不负众望,讲述了她和团队的研究成果--对MD5 HAVAL-128 MD4 以及PIPEMD等著名密码的破译,还提出了SHA-1的理论研究。
台下的各界人士表示不可置信,他们对中国密码学发展的迅速而感到惊讶和恐慌,在会议结束后,美国宣布未来五年将不再使用MD5。
对于王小云而言,数学是一串串神奇的符号,她敬佩创造了MD5等密码的学者,但同时也以破解攻克作为自己的目标。
她的努力使得我国的密码学从无到有,从简到繁,她让我国的密码学从落后变成了如今的世界领先!她是开创者,是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是让人敬佩的英雄!
在2005年,王小云受清华大学聘请担任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讲座的教授,后来她还担任了中科院的院士以及中国密码学家清华密码理论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多项职务。
2018年,51岁的她带领着她的团队,设计出来运用于国家电网等领域的SM3正式成为了国际标准;2019年,在我国第四届“未来科学大奖”上,王小云被授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奖金1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711万元。
其实,王小云的成功,来自于她吃苦耐劳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奋斗。当然,最重要的是她为国家,为人民的那颗热忱之心。
正是因为她的努力,我们的隐私,资金等东西变得更安全,让我们向这位学者致敬!
愿我们祖国的青年能积极投入科研事业,学习榜样们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共勉!#头条创作挑战赛# #人物# #故事#
作者:寄居蟹
编辑:薄荷
#激光陀螺仪#
中国激光陀螺仪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分析
我国历时43年,最终研制出了全内腔绿色氦氖激光器,使得中国成了美、俄、法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可独立研制激光陀螺仪的国家。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和二频机械抖动激光陀螺两大系列产品,型谱和精度均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在我国陆、海、空、天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2016-2020年我国激光陀螺仪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且增速保持在高位水平。
2016年中国激光陀螺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6.10亿元;2017年中国激光陀螺仪行业市场规模为56.90亿元,同比增长23.43%;2018年中国激光陀螺仪行业市场规模为69.75亿元,同比增长22.58%;2019年中国激光陀螺仪行业市场规模为81.50亿元,同比增长16.85%;2020年中国激光陀螺仪行业市场规模为94.58亿元,同比增长16.05%。
随着国内对激光陀螺仪的信心及消费逐渐提高,都将刺激激光陀螺仪行业的发展。因此,从长远来看中国激光陀螺仪行业尚未饱和。
影响激光陀螺仪市场规模的因素有价格、渠道、试产供需和品牌。
激光陀螺仪的研制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却发展迅速。且国内市场主要满足于航空航天、军工事业、科研事业等领域,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下,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从中国2016-2020年激光陀螺仪市场规模的变动趋势来看,整体呈线性变化趋势。本报告对激光陀螺仪行业的市场规模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线性拟合模型y=12.156x+33.298,R²=0.9999,判别系数R²接近1,说明线性模型的拟合度比较高。根据拟合模型计算出2025年中国激光陀螺仪市场规模将达到154.86亿元左右。
……
更多数据来源及行业分析报告请参考中经视野官网,中经视野官网在产业研究、投资分析、市场调研等方面提供专业、权威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
非零自然数的k次幂的和的高阶差分法
感谢友友们的提醒,
果然
我拿一个苹果给你,我就没有了苹果
我拿一个想法给你,我就有了两个想法
2022届新课程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数列压轴题。在高考数学中,浙江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的数列解答题非常困难,经常以压轴题出现,重点考查数列创新题,涉及考点为递推数列、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及性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几大主干方法为裂项相消法、分组求和法、错位相减法、奇偶讨论问题、借助函数的单调性研究数列问题等,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差分(商分)思想及数列放缩。系统学习请查看高中数学从入门到精通:数列压轴题专栏,祝大家学习愉快!
浙大学者研发新型柔性电子传感贴片智能“创可贴” 一贴全掌握
浙江大学学者日前研发出一种智能“创可贴”,手机一靠近它,屏幕上就显示出贴片下伤口的尿酸、pH、温度等炎症指标参数。手机还能给这个“创可贴”供电,并指挥其精准施放药物。
浙大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刘清君教授把这块长约5厘米、厚约0.3厘米的柔性电子传感贴片拿在手里,拉伸、弯折、扭曲都十分自如,可舒适地贴在伤口上。
仔细观察,薄薄的贴片分为两层:上层是集成了近场通信技术模块和传感、控制等功能的柔性电路;下层是一些电极,主要用于采集参数和施放药物。
“我们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伤口尿酸值,开路电势法检测pH值,高精度温度传感芯片监测伤口温度。”刘清君说,实时掌握这些炎症指标参数,不用揭开贴片就能准确地评估伤口恢复进展。
根据伤口监测结果,智能“创可贴”还能精准按需给药。科研人员用一种带正电的聚合物包裹带负电的药物分子,预先储存在贴片里。只要施加电信号,药物就能与聚合物脱离开,并在电场力作用下释放到伤口创面。相比传统伤口敷料通过药物自身缓慢扩散作用于目标部位,这样做更加精准高效。
依靠近场通信技术,这块神奇的“创可贴”和手机配成一对,共同呵护伤口。手机靠近伤口,首先能为贴片无线供电,同时接收贴片采集的伤口数据,并按需指挥施放药物。
在实验室,刘清君团队把智能“创可贴”贴在小鼠体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伤口上,发现伤口监测数据有效反映实际情况,药物治疗的效果也很明显。
本研究的相关论文已在《先进功能材料》发表。刘清君表示,伤口感染至今仍是临床上的重要问题,智能“创可贴”接下来有望运用到糖尿病坏疽、下肢静脉溃疡、压疮、严重烧烫伤等慢性伤口的穿戴式监测管理和精准治疗领域,造福更多患者。
来源:浙江日报
论文链接
网页链接
现在的世界和平是靠核武器维系的,如果我国没有核武器,早就会被觊觎我们地大物博的列强侵略了;为了强大国家的国防力量,一些我们从没听说过名字的高科技人才,隐姓埋名的研究各种高科技技术,高伯龙就是其中的一名工程院院士。
高伯龙院士的主要科研项目是研发激光陀螺仪,他掌握的技术也被称为:“导航之芯,”还被叫作“武器之眼,”是终结制胜的法宝。
陀螺仪开发,在我国始于60年代;国际上激光陀螺仪是法国的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1850年发明的,他通过地球自转获得灵感,把一颗旋转的陀螺放在万向支架上,依靠陀螺仪的方向,计算角度的运行速度,制造出最早的陀螺仪。
60年代美苏法英的陀螺仪技术领先世界,中国到了七十年代才慢慢追上来;由于技术封锁,直到1994年我们的陀螺仪才有了定型技术,到1998年我国将这种技术装载在东风导弹系列上,高伯龙将产品跳跃了两级,直接放弃初级陀螺仪研发,成功研制出:“二频机械抖动激光陀螺仪。”
高伯龙将这种先进的陀螺仪安装在飞豹和歼10战机上,又经历了20年非常艰难的研发;再接再厉研制出内腔四频差动技工陀螺样机,在这之前世界最先进的三个国家,还都处在二频陀螺样机中,高伯龙直接跳跃了当时的技术壁垒,突破达到四频技术。
很多人对陀螺的了解,都是小时候玩耍那种,下面尖尖旋转带动运转的陀罗尼,这种陀螺仪力量快要结束时就会倾倒,必须再抽动它才会继续旋转;陀螺仪就是根据这种原理研究出来的,只是后的陀螺仪是机械操纵的,它定位后最怕的是震动,一震动就会使它失去准确性,激光陀螺仪不需要调整机械,只要接上电耐力和稳固性就会更好,寿命也相对延长。
现在战争中激光陀螺仪使用面更为广泛,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用战斧巡航导弹精准的袭击了伊拉克,激光陀螺仪在战斧中就是巡航导弹的眼睛。
高伯龙根据国外激光陀螺仪的技术,提出创造性地超越研发,开发:四频陀螺仪,他的建议被很多人置疑,大家认为连先进的美国都撤下四频研发,证明先前的科学水平不足以跨越其中障碍。
高伯龙则认为:“美国人没有的,不能阻止我们的研发,想干成一件事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经历了漫长得锲而不舍,高伯龙率领团队在2007年12月研制出样品,终于创新出美国人放弃的四频技术,在激光陀螺仪领域领先与世界;这个产品的研发成功,正印证了高伯龙院士说的:“创造出一件事物,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我们比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基础是少慢了一百多年,很多东西我们没有时他们已经成熟了,我们要不怕障碍敢于创新,培养自己的科技领先人才,为我国奠定坚实的国防科技基础,从天到地将自己的祖国护持得严严密密,不让任何侵略者有机会再来侵犯我们。
科技兴邦、实业护国、要想祖国强大,不能永远把美国当成榜样,我们自然也不做夜郎自大闭关锁国之辈,强大的祖国,一定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和文明的发展以及强悍的体魄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