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04年毕业去中兴南研所,从我的经历看,考公务员进体制内,才是目标,这些都是过程,不用纠结
携梦想一路向前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讲师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即将毕业,目前有三个offer:南京28所、武汉701和南京中兴,非常纠结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1. 南京28所:地点南京,软件开发岗,待遇年薪资34w(包括基本工资、绩效、补充公积金)。 2.武汉701:地点武汉,待遇年薪资8k*18。 3.南京中兴:地点南京,C语言底层开发,待遇年薪资22-24w,第二年有2-6个月的年终。 南京28所,工资待遇还可以,城市自己也喜欢,但据说加班出差比较多;武汉701所,就是工资太低了,大部分人第五年才到手20w;南京中兴,大平台,但对公司了解不是太别多(加班情况,涨薪情况),无线通信核心网- C 语言开发岗的的发展前景等。
一巴掌拍掉南京郊区半套房价,骨科医生为什么能顺利达成和解?不用同情,不用惋惜,鲁医生的收入其实远比你想象中还高。
打小孩事件事情闹得这么厉害,大家都义愤填膺,都想知道如何处理鲁大夫。
随后影响比较大的有两点:
第一点:公安局的公告,鲁医生因为打小孩被直接刑拘。
第二点:人民网的官媒,鲁医生这一巴掌究竟打掉了什么呢?一巴掌打碎了大好前程!
无论最终是否能用传说中的60万赔偿达成和解,这份医生工作大概率是没有了,因为医生本来就是以救死扶伤为天职,而且做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心态平稳,像鲁医生这种上一秒心平气和,下一秒就突如其来的一巴掌,很明显不符合条件。
大家都知道,当医生钱多,社会地位高,经验越丰富的人越吃香。但是医生里也分有三六九等。不同的科室医生之间收入是有很大差距的。
而且判断一个大医院是否能赚钱,就靠金眼科,银外科支撑,所以,外科里的核心科室骨科,因为有手术权力无疑是所有外科科室里最赚钱的。
然后根据网络爆出的鲁医生所在小区紫金华府的房价。位于南京孝陵卫商圈,房价在45000元-46000元之间,按照最普通的一百平方小三房计算总价也要在450万左右,应该是高档小区吧。
大家可以看看今年互联网上流传的一份南京某医院骨科副院长级别的工资收入单。
某医院每月税前收入:36852元;
某医院季度奖金:25800元;
某医院职级薪酬:36958元;
某医院节假费:21500元;
某医院年终奖:400000元;
某医院飞刀远程问诊费:280000元;
某医院会议费:298000元;
某医院其他奖金:198000元;
然后我计算了一下,在医院有138万税前年收入。但是因为是骨科,兼任做各种手术,所以还有飞刀收入以及出席一些医学会议交流经验等等,这些额外的年收入有77万左右,这样看来他的全年收入不低于200万。
所以说骨科医生真不是铁饭碗,而是金饭碗才对,鲁医生这一巴掌打下去付出的代价也太贵了,考虑到鲁医生现在不是副院长级别的,全年收入至少要取一个大概的数量,大概就是50万-60万左右。
所以他付出了差不多一年的工资换取和解,是否值得呢。鲁医生虽然不用坐牢,但是被刑拘后,自此留下了案底,鲁同学长大后,想要考公务员、参军等都不行了,政审过不了关。
然后,小孩之间打闹在所难免,要是打人小孩家长第一时间送上一句道歉,哪怕打个电话说声抱歉,语气诚恳点,基本上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
最后,希望大家在遇到这类事情后,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能随意打小孩,打小孩轻则赔几十万,重则下半辈子全毁了,而且还连累了孩子,真不值得。
#我要上 头条##南京身边事##南京头条##南京##鲁某某已被刑事拘留##南京鲁医生上门打人事件##头条创作挑战赛#
成都土著,聊聊我的17年买房心路和我的前妻(二)
接上文。
我算是根正苗红的红三代,爷爷十多岁就参加八路,转业到地方上。我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在机关大院里,这大院早前是公房,在市中心,140平,绿荫环抱、闹中取静。1992年房改,爷爷虽是战斗英雄,转业后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官,虽打了一辈子仗,一生刚正、但积蓄基本没有。为了3、4万块,全家人倾尽所有,把所有亲友能借的都借了一遍,终于拿到了这套房产红本本。我爸是独子,爷爷奶奶去世后房子留给了我爸,我爸去世后我妈直接放弃,房子又留到了我名下。这是我的第一套房。而这套房在2012年初,拆迁了(后面再说)。
那个年代的婚姻,还是讲究门当户对的。我爸是国企技术员,中专学历,收入不高但稳定。我妈也是成都本地人,当时还在沈阳部队。两人经人介绍相识相恋,我妈一年只有春节才回来探亲,待上个把月。所以我年幼的时候,和爸爸、爷爷奶奶一起住在这套市中心房子里。80年代末,我妈开始拿着和我爸的存款,在红庙子买股票。90年代初,我妈终于转业回成都了。所以92年买市中心爷爷那套房子,我妈把股票也卖掉了一些,为家里买房出了一份力。大概到了96、97年,因为政策原因,我父母名下均无房,工龄满足条件,双方可向单位申请分配政策性住房,但2个人只能分得一套。最后是我爸向单位申请了一套89平电梯公寓期房,其实也是单位集资房,花了接近9万元。那时候好像还没有银行做贷款业务,房款又一次清空了全家五口人全部积蓄,为此我妈还找她的战友借了3万块..........这套电梯房位于猛追湾河边,现在单价大概2万,全套家具家电,租金2300元。我爸去世后,我妈经过公证放弃,房子落到我名下,成为我的第二套房产,到我2010年结婚前,我名下已经2套房。
我描述的时间有点乱。刚刚说到我婚前已经有2套房,但都是继承来的。而我妈名下一套房子都没有。下面说一下我们母子俩2003----2004年的购房经历。
我2002年大学毕业,同年底拿到了驾照。我大学工民建专业,刚参加工作经常要跑工地,没有车子我只能赶公交+火三轮+或者甩火腿...........我妈心疼我,就说要不买个车,上下班代步,而且有个车也好谈女朋友......2003年春天,我们母子俩赶着公交车,奔波于三环外各4S店看车。那时我妈已经把持有的股票全部变现了,手里有35万存款,我手里大概有2万存款,计划是买个10万出头的车。结果看了2、3个月,一直没有中意的。那时我一个月工资2000、3000,除去正常开销,比如请妹子喝咖啡、看电影,吃火锅,吃兔脑壳什么的........基本只剩下几百元。到了2003年低、2004年元旦前,成都西2环房价逼近3000,城南大概3300、3400。
当年清水河、红牌楼,基本都是外地人考虑的范围,可以说成都本地人对这些区域基本是看不上的。草堂周围的房子也不过2700-2800。但是论租金,城南少说也比市中心贵个30%。我突然萌生了不买车买房出租的念头,和我妈商议后,我们一致决定买房,并将区域锁定在桐梓林一带。
随后的1、2个月,我们基本把桐梓林、紫荆、火车南站、玉林、人民南路两侧所有在售的新盘都看了个遍,这几个区域的房价基本都在3500,但没有特别合适的。我一直认为,买房就像谈恋爱,一要看时机,二要看眼缘,缘分真的来了,不早不晚刚刚好。
我记得特别清楚,2004年4月的一个周二,我在报纸上看到一条中介信息,人南桐梓林一套110平次新房总价50万。我一看,这楼盘2001年开盘,定位可是城南豪宅啊,虽然单价可能比在售新房高点,但是毕竟是现房不用等,况且位置相当好,品牌开发商、居住品质有保障,应该租得起价(那年头,成都开发商基本都是本土的,很少有品牌开发商项目)。于是我当即和中介约好下班看房。结果,这一去我就看上了。当天,除了看这套,我又连续看了这个小区其他房源,大概掌握了这里的行情及租金水平,综合比较,都不如第一套做广告的那个房源性价比高。第二天下了班,我又把我妈接来看....中介带着我俩连续看了7、8套后,我们又回到了第一套房子里。
站在这套毛坯房里,我和我妈商议了半小时,我抽完了半包烟。最后对我妈说:这房子2001年左右一期开盘,当时一期开盘价可能就是成都最高了,其他房源都要卖5000多,只有这套楼层低点,但单价最便宜。我们再三让中介与业主确定价格,业主表示因为急需用钱才低价出手,价格没得少、过户费自理。最后,我们当场交给中介5000定金。三天后我们在中介公司见到了业主一家人,看到了他的购房合同,原来,他的房款加契税、以及已经缴纳的燃气开户费全部加上,比2年前购入价还要低2万块!那年月好多人买房都不是为了炒房,完全不是为了赚差价的。原业主和我妈同龄,是省内某地一个公务员,他是因为看上了三亚的房子缺钱才急于出手。不知道这位叔叔有没有后悔过?
今天下班的时候,和二楼的周兄,聊了一下四柱命盘,大运流年这些比较“玄虚”的事情。
周兄擅长这些,这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
其实我们都认为,一个人决心已定的时候,是不需要做任何测算的,无论是考研,读博,考公务员,还是追求某个女生,抑或去意已定,那么,你全力以赴地去做,去拼搏就是了,这样才能道心通明,道法自然,直抒胸臆,念头通达。
各种测算,乃至掷骰子,摇卦,适合什么时候去做呢?
适合,犹豫不决,仿徨徘徊,无所适从,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陷入困境的时候去做。
这个时候,测算才会成为你决策的依据 。
今天我们去看保存至今的甲骨文,就会发现,古人就是拿那个甲骨来帮助决策。
古代的卜官,在占卜时,用燃着的紫荆木柱烧灼钻凿巢槽,使骨质的正面裂出裂纹,并以这个裂纹,作为遇事不决时,推断卜问事情吉凶的依据。
对于文明的延续而言,占卜或者择日还是有一些好处的。
一般来说,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春风得意马蹄疾时,很少会去占卜。遇事不决,遇见困境时,才可能依据占卜来行事。
一件事,若不去做,成功的概率就为零。若依据占卜的结果动起来,那么你成功的概率便至少≥0了,甚至有一定的概率在绝境之中,找到生机。
此外,占卜或择时行事,也有利于食物丰美。古代部落,若天天下山觅食,日久天长,周围食物便告枯竭,动物亦会四散逃离,若择良日,或占卜呢,今日忌栽种,明日忌破土,后日忌捕猎,万物包括劳动者自己,遂得休养生息。
#花语欣赏#
今天发紫荆花的花语,先给友友们复述一个关于紫荆花的故事。
在东汉时期,京兆尹田真与田庆、田广三兄弟分家,所有财产已经顺利分配完毕,就剩下一棵紫荆树也要砍成三份。想想够残忍的,哈哈。
第二天,当兄弟三人带着人来砍树时,发现一夜之间树叶萎靡,花落遍地,场景好不凄惨。京兆尹田真毕竟是大哥,又是公务员,有文化,他看到此景不禁心生感叹,对天长叹说:“人不如木也!”接着跟二位兄弟说明缘由,树木尚惜命,人岂能无情!兄弟三人一致赞同不再分家,和睦相处。果然没几天紫荆树又重新焕发生机,花繁叶茂。
因为这个故事,紫荆的花语就成了亲情、兄弟和睦、家庭鹭港的象征。李白曾感慨:“田氏仓促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令人唏嘘。
《紫荆花》【原创】
玉树繁花灿若星,
花落感动兄弟情。
慨叹当今世情薄,
我辈都应学紫荆。
#头号周刊# #广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