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体制内的朋友们,你们过得好吗?
只要清醒地生活着,就无法不感到痛苦。
985本科生,考研失败,去年上岸家乡五线的公务员,我爸妈劝我从一线回来,遴选以后还有机会再考走。进来才发现,没有研究生文凭、女性,遴选难度好大,还不如辞职。
现在工作不算很忙,但办公室人事斗争有点恶心,自己很颓,不恋爱、不交友、不学习,每天一下班,就是抱着手机瞎玩。有点抑郁症了。
考来一年了,都快在五线躺平了,刚刚听到爸妈为了我在吵架,说我现在特别堕落,又破防了,小时候爸妈天天闹离婚的痛苦回忆又浮上来。
真的很痛苦。现在还有一个在一线的男朋友,半年多没见面了,也不知道自己未来感情世界的着落。
#事业单位# #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
#教师借调到行政单位工作,有意义吗#
目前,各级行政机关普遍缺人,,特别是缺笔杆子。
补充渠道有三个:一是公考,二是遴选,三是借调。
前二者都需要经过考试,难度较大,竞争很惨烈。
借调是进入行政机关,改变自身命运的一种捷径。
如果有单位看上了你,并准备借调你,说明你的能力得到了认可,不妨考虑一下。
毕竟当老师这个职业工作比较单一,接触面小,上升的空间有限。
而到了行政机关,则不同,只要你有能力,又不太死板,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我身边的很多人,就都是教师改行进入行政机关的。
他们有的已经是厅级副厅级干部,在地州、县级部门当领导的也很多,即使没有升职的,生活也很洒脱。
所以,如果有机会进机关,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当然,前提是你要去的单位必须有编制,如果没有编制,只是单纯的借调,则没有意义。
有些人一借多年,原单位不把它当自己人,现单位把他当局外人,只是干活,却一点上升的机会都没有,甚至把定职称这样的大事都耽误了,实在是得不偿失。
如果暂时没有编制,但将来有明确的希望,也可以尝试。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经历,才能找到属于最佳的位置,实现最大价值。
全国人大代表甘华田:建议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实行十年制基础义务教育。
缓解中国家庭的教育焦虑,必须限制课程难度和考试难度,将目前的遴选型考试改为达标型,取消初升高的遴选。
中考现在似乎比高考更重要了,现在一般城市初升高比例才50%.真的该改变一下了!
体制内提拔的关键是什么?
在和网友聊天以及网友留言来看,体制内晋升难是共识,但有很多人把晋升难归结为没有背景的原因,其实有些片面了。
提拔晋升是一个很复杂的事,而且不同层次机关和不同类型单位区别很大,不能一概而论。
以前在部队,不同单位干部晋升节奏截然相反,有的单位压干部,一方面是主要领导私心重,等着大家来找。另一方面是没有盘活干部队伍,不出干部,退出渠道不畅通。
比如说军官转业,走一个正团职干部,就可以调整副团、正营、副营、正连等多个岗位十数人,但上面压着不动,下面就干着急。
但反观有些单位就是另一番景象,干部普遍晋升快速,工作也有干劲,进出渠道畅通,领导留美名,干部得实惠。
当然,一个单位形成这样的氛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任主官之功,需要整体形成共识,普遍得实惠。
如果干部达不成共识,那么结果就只能是一起受损害,我目前所在的某地市直部门就曾经出现过6年没有调整副主任科员的事。
单位人员年龄比较集中,晋升压力大,在空出5个副主任科员的职数时,有11个人符合晋升条件,大家你争我抢互不相让,没办法,领导就拖着不调整,越拖符合条件的人越多,拟晋升人数越多越无法解决,拖了6年后,在市委组织部的干预下,逐渐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种情况比较极端,属于囚徒困境,那个时候讲谦让讲风格也有些强人所难,但事实是6年时间耽误了每个人,对大家来说绝对不是最好和最优的解决方式,但对领导有利,谁都不得罪。
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干部提拔晋升主要取决于领导,但问题是领导认为到底哪些人是应该提拔晋升的?
这就回到了我们开始讲的,领导认为应该提拔的人,排第一的绝对不是有背景的。当然,除非背景相当了得,这种人毕竟是极少数。
身边一个同事,关系不错,担任办公室主任,人脉比较广,提拔办公室主任那会就属于领导心目中的第一人选。
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不是二代且不完全算本地人,况且是上任领导的办公室副主任,理论上来讲应该是领导弃用对象,但一年时间逆转了局面。
一个主要原因是自身能力,从县委到市委再到我们部门,始终负责材料这块,材料功底了得。我以前也负责过材料工作,多少了解一些,但见到他之后,还是挺佩服的。
记得有一次领导在党校培训,期间又有会议需要参加,这家伙一晚上给领导准备了包括心得体会,经验交流材料以及发言稿等六篇材料,先别说质量如何,首先效率很高。
领导担任过县委宣传部长,对材料有自己的见解和要求,估计真是惜才了,所以才一反常理用了前任的人。
当然,小伙子肯定还有其他优点,包括但不限于我提到的人脉广,爱学习等等。30出头,目前在读博士,而且还有进一步学习的打算,在学习上是真舍得投入,看得我这个略长几岁的年轻人目瞪口呆。
其实我一直认为体制内挺友好的,也许是十几年都运气好吧,身边那些优秀的同事,还没发现被埋没的。
提拔晋升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但首先得自己行,自己行了就可以审时度势适时出击了。
时机必须把握好,比如前面提到的6年不动干部的事,那就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强上只会给领导难堪,给自己不痛快。
而且也得看地方,比如县直晋升副科,难度就远远大于遴选,如果看重职务晋升,就不能在县直死磕。
体制内混,没那么容易,但也没那么复杂,事情看明白了,提拔与否,顺势而为,自己也就轻松了。
你没说到点子上。一句话就是:国家要求通过高考遴选出真正的人才!这些年的中高考的试题难度很低,非常适合那些平时很勤奋但智商一般的孩子,比如一些女孩子。
90后镇长已经不足为奇
昨晚一个乡镇的副书记好兄弟给我打电话诉苦“现在年龄真是宝啊,咱们这80后已经不在组织重点考虑范围了”
这名兄弟以前在县委某部,已经提拔副科4年,前年有机会到乡镇担任副书记。
下去前,部里的领导说,乡镇的副书记就是下一步镇长、街道主任的候选人,只要干上两三年,成为镇长的难度不大。
又加上这个兄弟以前有乡镇工作经历,他也就选择了到乡镇任副书记。
最近县里要选派一名年轻镇长,他本来希望很大,上次一块吃饭的时候,他也是意气风发,大有要当上镇长的势头。
然而,现在的镇长人选已经确定,是一名90 的选调生,这名选调生资历没有他老,经验也没他丰富,但是年龄很有优势。
在当前干部年轻化的趋势下,像这名副书记一样的80后干部,年龄已经没有了优势。接近40岁,已经不符合年轻干部的选拔范围。
90后的镇长、书记已经很普遍,不得不承认,90后干部正在快速成长。
DNF:新官上任三把火!遴选继承系统上线,和随机说再见
DNF新策划尹明镇正式上任,首次亮相在夏季发布会上,收集了玩家们的问题和建议2397条,分为四大版块逐一答复,真不愧“最能听取玩家意见的策划”的称谓。面对“惨绝人寰”的遴选系统,尹策划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于9月版本全面上线。
#地下城与勇士#
黑鸦遴选,玩家们心中永远的痛
黑鸦之境副本,产出黑鸦“小材料”和“大材料”,在黑鸦遴选系统实装后,玩家们的吐槽重来没有断过,随机机制太过份了:
【1】小材料用于装备遴选,在6种词条中随机出现1种,想要遴选出所需词条,难度不小;然后遴选出的数值,也是在一个数值范围内随机生成,想随机出满属性心仪词条,几乎可以说是痴人说梦。
【2】大材料用于最大值遴选,一次需要13个大材料,但是,大材料只能随机获取,没有任何保底获取机制,直到后续改版,才推出了“每周保底兑换2个”的获取途径,想4个部位全部毕业,需要52个,如果全部保底获取,则需要26周才能完美。
【3】装备遴选后,遴选的词条、最大值遴选数值,都和对应的装备绑定在一起,如果玩家获取了更强神话,需要换装备,那么就需要重新遴选和最大值遴选,以前的所有努力白费,这是被玩家吐槽最多的,很多玩家为了不重新遴选装备,都不愿意更换更强的装备。
遴选系统改版,和随机说再见
不得不为新策划点赞,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听取玩家意见,对弊病重大的遴选系统,做出重大改版,让玩家们拍手称快,赞不绝口:
【1】定向遴选系统
举例说明,秀儿要遴选军神戒指,不再是6种词条随机出1种,而是可以自选1种所需词条,然后进行遴选,遴选的数值在一个范围内随机。这样改版后,可以目标明确的进行遴选,碰运气出满属性。
【2】遴选继承系统
这是最值得点赞的系统,让装备遴选一劳永逸,而不是换一套装备,就需要重新遴选,遴选继承分两种情况,详情如下:
(1)遴选属性转移系统
还是举个例子,秀儿现在穿的是噩梦套下装,遴选的是满词条属性24%黄字,秀儿想换歧路套,这时候,就可以用遴选属性转移系统,将噩梦下装的24%满词条属性,转移到歧路裤子上,歧路裤子可以获取满属性33%黄字。简单说来,就是同部位同种类同水平转移,就是继承系统。
(2)遴选属性变更系统
举例说明,秀儿现在带的是军神左槽,属性是33%白字词条,但是,白字词条过高稀释严重,想换为最终伤害词条,这时候,就可以用遴选属性变更系统,可以自选词条,数值不变,直接获取33%的最终伤害词条。
小结
黑鸦遴选系统大改版,合理运用遴选转移系统、遴选属性变更系统,只要戒指、下装、武器、左槽4个部位有任意的满属性装备,就可以随意继承、随意变化,遴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伤害最高的词条搭配。最后,温馨提醒,《神话天天鉴》栏目,已经更新到58期,私信回复“神话”二字,可查看。
我是玩家秀,祝勇士们深渊闪光不停,打团金牌不断,神话装备天天见。
家门中一侄女今晚突然给我发信息说,她想从白河县调回来,问我可行性有多大?她想回到她父母身边,父母年龄大了。
我给她回信说,现在城区中小学都在从各县选调考试招老师,比如是省级、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我给她举了白河中学、旬阳市(县级)下面的一个初中老师、旬阳中学的一位老师、平利县的一位老师、紫阳中学的一位老师,这几年都通过招调考试到了汉滨初级中学(红卫),汉滨小学,还有的调到江北高级中学和安康中学高新分校。她说她这几年在教学上没有什么收获,想通过招选考试很难。
她说她想通过直接调动的方式调回来,我说难度比较大(因为没有有权力的人物支撑)。我建议她还是通过选调考试调容易,只是自己多做教学准备与研究,凭实力调到新单位,也不会受歧视的。再说,为调动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与研究,教学才能集于自身,对以后教学工作也有好处,哪里都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