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公务员因微信办公违规被处理,教训惨痛!
【网页分享】
多名公务员因微信办公违规被处理,教训惨痛!
【网页分享】
多名公务员因微信办公违规被处理,教训惨痛
【网页分享】
重要公告!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选调公务员,今起报名
【网页分享】

遴选公务员
网页分享
一年仅一次招聘!!正式编制 | 中国烟草局统招公告!七险二金!薪资过万!待遇比公务员好!!
【网页分享】
最近,清华大学图书馆官方账号页面显示,该校图书借阅排行榜中,《毛选》居首位。同时,题为“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读起了毛选?”的一篇文章成为社交平台的热门文章,引发话题。
文章列出的某出版社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5年间《毛选》销量逐年递增,2020年销量更比去年翻了一倍。2015年至2020年的销量数据依次为8275套、11240套、16893套、24836套、25095套、及2020年达到的54263套。同时,《毛选》旧书也成为电商平台的热销商品。有电商的销售页面显示,因该书出库量大而延期发货。

另有不少年轻人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晒出自己阅读《毛选》的照片,他们有的是在校学生,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工作多年的公司职员、也有自由职业者;有的在乘地铁时阅读、有的在公交车上阅读,更有不少人在书中做上批注,还有人在社交平台引用其中语句表达观点。
在微博上,“《毛选》共读小组”、“重读《毛选》”等话题组已经有100多万的参与度,有人每天坚持分享《毛选》心得。在受年轻人关注的平台“B站”上,朗读《毛选》视频上过推荐首页,“教员”成为年轻人对中共前领导人毛泽东的代称。
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阅读《毛选》呢?
有人说,“因为他(毛泽东)是对的。他当年说的很多话,在近二三十年里,我们很多人都淡忘了,甚至怀疑了。如今回想他的话,发现又是正确的。他早就给人民指明了方向,只是我们自己迷失了。”

还有分析指,更多是因为,年轻人面对社会变化会陷入迷茫、有无力感,而《毛选》成为他们重新审视世界的标尺,和思想武器,有人读出“奋斗”,有人读出“团结”,甚至对事情的解决方案。
此外,在知乎,有一个拥有18854730浏览量的问题:“你曾经误会最深的一个历史人物是谁?”在1352个回答里,大部分回答都指向了“教员”。亦有众多年轻人贴出教员曾写过的如“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等语句,表示自己“对‘教员’曾有误会,如今才开始重新读其《毛选》,开始思考。”
#顺博大讲堂#
有位同学公考查分看到申论50分,行测56分时叹了口气,难过得赶紧关闭网页,关闭的瞬间瞥见似乎进了面试。
这同学今年是第二年考,第一年考的时候信心满满,又是报班又是天天上自习,就为了一举成功,结果第一次报了省直单位,分数考了118分,连面试也没进。

今年因为已经毕业了,还要忙工作的事所以也没太多的复习,只是把之前看过的书重新浏览了一遍,不敢报省直了报了个家乡某县局。
查成绩的时候虽然觉得希望不大,但还是报着一定的侥幸,因为有时候公考成绩的高低确实是个谜,有很大随机性。
不过看到了申论和行测的成绩后瞬间心灰意冷,总分才刚刚过百,觉得没往下看的必要了点关闭时瞥见下面那行红衣貌似和上回不同,重新打开一看,竟然进面了。
第一年118没进面,第二年106进面了,有时候考试就是这么神奇。#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
不过进面只是个开始,后面路还长,祝他好运吧。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留言。
公务员到底好不好经常是争议很大的话题。很多人(主要是体制外的)都说当公务员好,公务员这特权那特权,这补助那补助,工资高、压力小之类的话,甚至故意抹黑、污蔑公务员,故意拔高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制造社会矛盾,激发底层群众的仇视心理,撕裂社会鹭港。

其实公务员没什么特殊的,充其量也是一个普通的工作岗位而已,唯一与企业员工不同的是,工作相对稳定一点而已。至于特权、补助这些东西都是局外人想象的,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公务员基层公务员,他能有啥特权?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国家公务员管理越来越严,稍不注意就会丢掉饭碗,能用特权的都不是普通人,而公务员绝大多数就是普通人。
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公务员好,想当公务员,主要还是下面这些原因:
一、公务员工作相对稳定,竟争没有其他行业那么激烈。一旦你考上公务员,只要你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工作不出差错,不给单位造成损失,不违纪违法,一般就可以稳定的工作到退休,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如果你想干事业、当领导,这就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了,不是你有能力有理想就能实现的,这方面涉及太多就不展开讲了。

二、公务收入相对稳定,一般在所在地都处在中上水平。相对企业员工来说,普通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应该略高于他们,但公务员工资收入比较平均,科员到主任科员工资也只差几百块而已,这主要还是工作年限不同造成的,你不能拿一个刚入职的公务员和已经工作30年的老公务员相比。在我所处的城市公务员收入较一般打工的人来说,要高一点。所以我们这大学毕业生考公务员的积极性很高的。
我工作在云南一个民族自治州,下辖7县一市,总人口350多万左右。据了解,每年公务员参考人数有10000多人,而公务员岗位招收人数不到200人,竟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三、中国人入仕为官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特别是北方地区尤为明显,不管挣了多少钱,都不如在政府部门工作受人尊敬,有个一官半职那更是光宗耀祖了。当了公务员在古代就是入仕。一些错误观念也助长了这种势头,比如一家人有一个发了家挣了钱,就很想着让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许子女到政府混过一官半职,以求得到一些庇护等等,这也让公务员行业更紧俏。

很多人觉得公务员工作很轻松,看看报纸,刷刷网页就混到月底领工资了,这纯粹是瞎想乱说。在中国95%都是基层公务员,乡镇包括县级部门都属于基层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并不是些看热闹的人想的那种混日子就能拿工资。乡镇政府领导、市县政府领导、各部门领导工作压力非常大,事无巨细什么都要管,每天都忙不完,现场会、专题会议、项目会、理论学习会………让你喘不过气了,可以说不是在开会就是在下乡的路上,工作量工作强度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至于各部门各股室人员,包括市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等等部门,搞群众工作、完成项目报件、制止违法案件……加班加点是再正常不过了。加班费?想多了,我在政府工作二十多年,不管是大年三十加班还是周末加班,从来没领过一分钱的加班费(可能政府两办能领到加班费,其他职能部门是没有的)。

这些年全面开展扶贫脱贫工作,政府把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到农村,导致很多地方财政困难,现在好多政府连正常给公务员发工资都保证不了,我所在的地州好几个县公务员都每月扣发工资2000块(扣了一年多了)。工资扣了,工作还得干好,还不能乱发牢骚,公务员是要讲政治、讲纪律的。
别以为公务工资拿到手就是你自己的,每次国家哪里有什么灾情,公务员就得捐款,说是自愿捐助,这谁能不捐吗?捐多少单位有标准,不是想给十块或者是一百块就行的。至于本地有灾情就不用说了,把主动性提高点就是了。农村抉贫每年也得花点,七七八八的工资还能剩多少?
所以体制外的人看公务员就像盲人摸象,大部分都是往好的方面想,臆测成份大,现在这社会干啥都不容易,只有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职业才是最现实的。公务员也符合围城理论,城外的人永远都觉得城里面好,城里的人也向往诗和远方。这就是人性,没有什么是让你绝对满意的!

公务员也就是一个职业而已,无所谓好坏,你有能力,学习好,个人品质好,你都可以参加考试(直系亲属有严重犯罪行为的不行)。现在我们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非常严格规范了,要走后门当公务员基本不可能,哪怕你是领导的子女亲戚也要公平竟争(至少我所在的州市是这样的)。所以那些动不动就喷公务员行业的人,大可不必那样大动肝火,如果你觉得公务员很好,那你就静下心来,复习好文化课,考进公务员队伍来你不就梦想成真了吗?只不过你所说的特权真的没什么特权(如果想要因私而废公,那多半不会有好下场。),不要考进来心里落差太大又让你更加不平衡!但关键你要学习好才行,如果胸无点墨又恨天怨地,那还是算了吧,多想想你该怎么活下去才是最现实的!
“很多刚进入体制内,当公务员不久的年轻人,就向单位领导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想要提拔的意愿,在我看来,是不可取的。”

昨天晚上,和一位在外县当县领导,五一放假回来的高中同学小聚了一下。聊到体制内的年轻公务员,他说得开头的那句话的观点,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他还跟我举了个例子:
几年前,他在县委统战部当部长的时候(现在是县委专职副书记),一个刚考进县委统战部不久的年轻小伙子,在一次一起下乡的车上,就直接跟他说,自己会努力学习,好好干好自己的工作,希望三年后提拔到乡镇当个副职。
他说,小伙子有志向,有目标,他很欣赏。同时,也认可小伙子直接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当然,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就特别注重观察那小伙子。
过了几个月,他说他发现那小伙子并没有自己所说的那么上进,工作上并不比别人出色,倒是因为他的特意关注,发现了他的很多缺点。
比如:执行力不错,但是缺乏对工作的归纳总结能力;口才不错,但是文才不太行;太爱出风头,分不清楚哪些场合应不应该自己说话,应该说什么话。等等。

他说,那小伙子在他手下共事了4年多时间,直到他离开县委统战部,也没有向县委组织部推荐提拔他。因为他发现了小伙子的缺点实在是太多了。
【辛酸职场写在最后,供年轻的公务员参考】
1、刚进入体制内当公务员的年轻人,有志向,有目标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自己还没有做出让领导满意的成绩之前,最好不要急着向领导提出希望得到关照,希望提拔重用之类的想法。
2、刚进入体制内当公务员的年轻人,你跟领导越早说出自己想要提拔重用的意愿,领导就会越早主动介入关注你。
3、请记住我说的话:领导早早主动关注你,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领导会关注你的方方页面。这个时候,你的优点领导可能记不住,但是你的缺点在领导的眼里会无限地放大。
4、辛酸职场最后建议:刚进入体制内当公务员的年轻人,请先把工作做好,等你干满了3年之后,再向领导汇报自己的思想,汇报自己的意愿,也不迟的。#头条职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