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政府大力扶植“保供”!大同市唯一达到小康生活的一拨人!恭喜各位保供!
维宣阿文大同疫情静默一个多月,对经济影响大吗?依我看不大!1大同不是金融城市也不是贸易中心,所以不同于北上广深。2大同没有核心的工业和厂家,大同周边的药厂等其他工业会有稍许影响,所说的稍许指的是不静默业绩也寡气。这个和江苏浙江没法比!3 大同机车厂和同煤属于国企,静默期间也会正常运行,不可能不产煤了?4电厂更属于央企,更不可能停!5真正受影响的是个体户,实体服务业。可这些行业真正能利税多少呢?对大同财政能贡献多少呢?我看不及国家对疫情防控的补贴资金高!更不如办通行证和各界捐款多。


#太原头条# 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到底哪个好呢?
好多人说去国企,企业效益好的时候很挣钱。事业单位待遇低。
随着近几年疫情,经济不好,国企效益也一般,今天一个消息出来,大家不淡定了。事业单位普调。说白了还是事业单位好啊。
事业单位普调工资应该是定了。今天山西大同、四川、黑龙江等地朋友陆续表示,已经收到从21年10月至今增加的工资了!年前收到还是非常开心的,没有收到的只能等年后了。长时间的等待也有了结果,毕竟好几年没有调整了,物价上涨,工资也需要涨!
曾经的同学如今身份云泥之别。小区里住着一位我的中专同班同学。每天我去小区上班时,能碰见她匆匆往外走,也急着去上班。打个招呼各自奔赴,开始一天的生活。

她在北郊区上班,是一位公务员。93年中专毕业后,去年我在小区物业上班时碰到她来交费,毕业近30年后首次见面。所幸彼此容貌都变化不大,一眼认出。初时惊讶,细谈知道了这近30年彼此大致状况。她毕业后分配到北郊行政机关,老公铁路人,两个孩子,这个高档小区一开发她就住进来,生活顺风顺水。知道我分到矿区企业,98年单位关闭,我以打工度日,来小区打工时间并不长,才有契机两人相遇,她很为我的境遇唏嘘。
当初上学时,我俩成绩相当,都来自大同,同班只有三个大同人,走得比较近。珠算考试,我俩都是一级,第一次就过了,专业成绩也名列前矛,每学期获奖学金同学名单里有她有我。两人都老实,没有其它才艺,从来没参加过表演之类。毕业时,社团学生会的同学即使成绩一般,也都得到学校的分配指标留在太原,而我俩都回了原籍。她的命运比我好,分到了机关。那个年代,只有座机,我家没安座机,有事打公用电话,与所有同学失联了。她也与其他同学没有联系。这次偶遇,天意巧合。

自从再次见面,我俩就经常碰到了。只是除了同学情,似乎其他话题很少了。我自己的命运也曾让我夜不能寐,下岗人的生活大家都懂。理想和现实的反差曾让我怀疑人生,但日子总得过下去。
命运,不信也不行。有的大事情,工作啦婚姻啦,真是天注定。包括财运,是自己的总会给你,不是的强求也没用。一切如此。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如此,顺应为是。
你这是失职啊,你赶紧写辞职报告,赶紧换个能办了的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历史的人物,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那么历史会证明, 我是正确的, 你是错误的。
这两段话出自原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后来被大家称为现实版的“李达康”。他在大同的一段经历被拍成了纪录片,名字就叫《中国市长》。
当然,他并不能代表国内的所有市长,但反映了一批具有理想主义,真正为人民谋福利,并且极具战略眼光的主政者。

比如,耿彦波2008年去了大同,2013年离开。五年的时间,真正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印象。从污染严重到历史名城。
当然,他付出了很多,尤其是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和透支了自己的身体。在记录片里有这样的细节。他的妻子来到他工作的地方,将其强行带回家,并在路上抱怨耿彦波为了工作不要命。
现在这位市长已经退休,在抖音里偶尔还会看到有人拍到他在城里溜达的视频。祝福这位市长!
#公务员#
#我要上微头条# 山西矿山安全监察局2021年度拟录用人员公示!我的天呐,简直不敢相信我的双眼啊!没有985,没有国家重点大学,二本院校占比超过83%!男生占比100%!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本省境内矿山安全监管监察工作;为副厅级单位。
此次共录用6人,全部来自普通本科院校,只有一所双一流高校(太原理工大学,其他来自河北工程大学(2人)、山西大同大学(2人)、华北科技学院。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事业编,出差较多,工资待遇很高,年薪12个,这在山西算是高的。
不管来自哪些高校,不管是不是双一流,不管第一学历,也不管你的出身,只要笔试加面试总成绩排名靠前,优先录用。
为什么211毕业生这么少呢?为什么一本院校毕业生这么少呢?
公务员考试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公开透明,考生越来越严格,没有什么内幕而言。
以上信息来源于官网公示,仅供参考。
坐标大同市:今天是大同全城静默第31天,家里最后一根烟抽完后断火72个小时,又在好邻居的帮助下续火24小时。
可是,邻居送的烟又只剩最后一根了。
200元买的蔬菜大礼包还剩两个土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