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病假工资(公务员病假工资规定2020)

砖家所谓的放开:这下好了,学校放假了,药也买不到了,姜涨价了,葱须都不须,街上几个人,公交车一个人包一辆,火车满满的只有空气,公务员大部分全部病假了,医院吗倒是热闹,发热门诊排成长龙,这下又好了,发热

砖家所谓的放开:这下好了,学校放假了,药也买不到了,姜涨价了,葱须都不须,街上几个人,公交车一个人包一辆,火车满满的只有空气,公务员大部分全部病假了,医院吗倒是热闹,发热门诊排成长龙,这下又好了,发热门诊全部病假休息了,再过几天医院又平躺了,今年过年估计全部躲在家里吃药退热,大年初一不羊都不好意思出门!估计初一回家全部喜洋洋了。

为什么选择公务员事业编?我也说说,同事白血病,不上班已经快10年了……事业编,公务员,收益绝对大于付出,而且下限极低,压力比其他地方小得多,只要不违法,谁也不能把你怎么样,过得特别舒服。

有人说别说公务员了,我们单位的有个十来年了,请着病假,工资福利啥都不少。我们单位的临时工都这待遇,为单位奉献几十年了。生病不上班工资照发。应该的。

也有网友表示我们单位老同志得肺癌,也能请长期病假,但是病假工资只有两千多,治病生活压力山大。最后没办法自己要求上班领导安排朝九晚五正常班不用值班。

我觉得说的很实在,基本属实,周围大把这样的事情,习惯了,现在孩子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考编。年轻的时候怀着一股雄心壮志,到35了。看透了,知道体制好了,唉,过来人。

对此,你是如何看呢?

(图源网络,侵权立删)

体制内老人,真心劝你们一句,这里真没有你们想象的各种所谓隐形福利,体制内有的,体制外也有,如今这个包午餐发礼品盛行的社会,这点福利压根不算什么,企业三分之一工资足够吊打这些的福利。我都快40了,到手4K的工资,400多的租房吃饭补贴,年底发2W块,已经是全部。唉,体制内凄惨的中年人。

这是一个体制内网友发出的感慨。现在很多父辈都喜欢自己的孩子能进入体制内工作,这样的工作安稳,福利待遇也好,他们也安心。樊登老师从体制内出来,年入百万、千万,父母也担心他工作不稳定。

这个很能理解,因为我们的父辈那一代经历过很多不稳定的生活,所以在他们眼中稳定大于一切。生怕稍微一动荡就过成了“食不果腹”的日子。

我早些年也是从体制内出来的,曾是5、6线旅游城市的基层公务员,当时一个月工资也就3千左右,年底发双薪,而这个双薪仅为基础工资,不含各项补贴,所以当时年底我拿到手的年终奖是800多元,没有其它什么隐形福利,可能也和我所在的部门有关吧。

那个时候还能发点福利,就是过中秋有个100、200的福利费,或者发点水果、米、油之类的,数量也不多,一桶油、一袋米。

可能体制内也有非常好的福利的单位,我没经历过,所以我没有发言权。毕竟这也要分单位、还有所在城市。

但我想说,体制内基层公务员福利待遇没有大家想的那样好。你说没啥好处?有的。

最直接的就是那个时候不用打卡上班,你迟到一会没人计较,你有事要提前走人去接孩子,大家也都理解,照顾家庭很方便。

万一你生病请假,哪怕是住院几天,也不会有人去认真计算你的病假工资,依然是全额拿工资。偶尔有事请假半天、一天,没人会去扣除你的事假工资,这样的灵活上班制度也算是当时的一种福利。

还有偶尔上班看下视频也不会有人管,算是工作压力不是特别大吧。

当然这是前几年,听我的前公务员同事们说,现在已经不行了,安上了打卡机,随时有人检查上班工作状态,被发现在摸鱼会被通报批评,管得严了。工资也确实比之前涨了很多,但基层的收入也谈不上特别高。

公务员退休后,退休工资也比一般企业员工高,医疗费用还有专门的公务员津贴。如果就普通收入人群来说,公务员退休人员待遇远好过一般企业退休人员。

我常看到一些一线城市工作的人,年入几十万,想要回家考公务员,如果家乡是一、二线城市,考入好的部门,工资、福利高的话,那还行,如果只是简单的基层小公务员,我真是建议慎重。

外面打工分三六九等,BAT和普通小公司收入没法比,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务员也是如此。

对此你有何看法?你会坚决地考公务员,或者坚定地让自己孩子考公务员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今天遇到了一个很多年没见的老同学,看着他现在落魄的样子,让我觉得了命运的残酷。

这个老同学当年我们一个学校毕业,又同时考上了不同乡镇的公务员。他虽然很有才华,但是从上学开始就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

到乡镇上班之后,因为材料写得好,不到一年就被任命为党政办主任,如果不出意外,被提拔为副科指日可待。

但是慢慢的,他露出来了桀骜不驯、恃才傲物的性格,顶撞领导、和同事打架,一度成了人们的笑谈。

终于在原单位混不下去了,只好想办法借调到另一个单位,继续在办公室写材料,但是因为性格上的弱点,在新单位仍然处处受排挤。

可能因为事业上不如意,也可能因为性格的影响,婚姻也不幸福,结婚离婚,又结婚再离婚,最终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然后身体也出问题了,隔一段时间都要住院,现在已经很长时间不上班,请了病假,拿着微薄的基本工资。

一个曾经有才华、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就这样混成了落魄的中年人。

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吧!也应了有句俗语:性格决定命运!

#2021年终职场盘点#今年单位招了5名公务员,2名财会、2名计算机、1名不限专业。其中2名财会都是女生、未婚,2名计算机和不限专业招来的都是男同志,结过婚生过娃的。你还别说,这3名男同志真不错,业务能力强,工作上靠得住,关键是平常加班或需要下基层出差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掉过链子。

2名女孩子最近却都出了点状况,1名女孩子最近要结婚,先请的事假、后请的婚嫁,随后恐怕还有产假和哺乳假。另一个女孩最近身体一直不舒服,总要请病假去看病,上班也是断断续续,搞得她们的那位科长很头疼,明明分来了2个人,都是年轻人、还都是专业对口,可就是使不上劲,眼看年底年初科里的工作一大堆,当科长的还要亲自上马。

其实这2个女孩子当初笔试成绩都很不错,一个第一、一个第二,按照招一进三的面试比例,当时总共有9个人进入了面试环节,她俩靠总成绩第一和第三而榜上有名。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暴露出了一组矛盾:单位喜欢年富力强、能加班、事情少的男同志,考试的时候女孩子的笔试成绩却往往又能甩出男同志一大截,在语言表达方面,部分男同志支支吾吾、词不达意,也不如女孩子嘴皮子利索。

你说愁人不愁人?

#职场加油站#

1960年,一个男人拿着伪造的周总理亲笔签字,骗取中国人民银行二十万巨款,这个男人是谁,他最后结局如何呢?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再无阶级之分,为了维持从前的优渥生活,富商家庭出身的王倬不得不想办法倒卖家产获取钱财,又凭借自己名牌大学的简历敲开了外贸部的大门,成为一名公务员。

 

其实只要王倬老实本分,未来一定会生活的很好,但他心比天高,妄想着通过投资重现富商家庭辉煌,却被骗的欠下了一大笔巨额债务。

 

还不起钱的后果他无法承担,王倬心术不正,很快就找到了一个社会漏洞。

 

当年的科技尚未如现在一般发达,前往银行取款,都是通过手写的取款凭证,王倬在外贸部工作久了,他发现凡是拿着大领导的签字去银行取款,银行会大开方便之门。

 

于是王倬就把主意打到了周总理身上,藉由外贸部工作的便利性,王倬轻而易举地获取了周总理的亲笔签名,并在不断的临摹下,逐渐让自己的字迹和周总理的字迹难辨真伪。

 

1960年3月17日,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的王倬写了一封公函,并签上了周总理的名字,接着他就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3月18日下午,踩着中国人民银行即将下班关门的时间,王倬穿着一件灰色大衣走进银行,主动敲响了行长办公室的门。

 

工作人员礼貌的询问他来意,王倬表示,自己是国务院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并主动出示了带有周总理亲笔签名的取款函。

 

当时行长在外地出差,行长秘书听说国务院来人,急忙亲自出来接待,秘书打开公函,上面赫然写着周总理亲笔批示,要求人民银行拨款二十万用于西藏修缮寺庙使用,并且特意指明,不要新币,要市面上曾经流通过的十元纸钞,于下午七点送至民族饭店赵全一处。

 

秘书心中十分的疑惑。

 

首先,自称国务院工作人员的男子,她此前从未见过;

其次,国务院就算要急需用款,也先应该经过财政部审批,从来没有过直接拿着一封公函就来提款的先例。

 

但在王倬的步步紧逼下,秘书逻辑自洽,觉得这是一封急件,或许会有事急从权的情况,于是立刻给货币发行局打去电话,将公函内容进行简单转述,要求他们尽快筹集二十万,于下午七点之前送达。

 

在接到货币发行局的肯定答复后,行长秘书将这份文件转递给计划研究局王副局长,由于王倬的签字过于真实,王副局长也没有看穿他的骗局。

 

此时王倬一个电话打到王副局长的办公室,自称是总理办公室,询问现金是否已经准备完成,王副局长不疑有他,立刻表示钱款会很快预备齐,同样向货币发行局下达了准备资金的指令。

 

发行局加班加点地将二十万元现金整理出来,又指派了三位同事负责押运钞票,然而当他们赶到民族饭店时,所谓的西藏工委赵全一却遍寻不见。

 

正当工作人员以为自己误了大事的时候,由王倬假扮的赵全一从一个拐角处现身,接过了他们手中的现金麻袋,并掏出一份收据,直到时隔六天,王府局长迟迟没有接到国务院的消息,这才忍不住打电话询问总理办公室,却得到了总理从未批复过这笔款项的真实消息,这才发现自己被骗。

 

周总理听闻此事勃然大怒,亲自下令务必要在十天之内逮捕这个诈骗犯。

 

公安人员接到命令后,首先做了两手准备,其一在行长秘书和王副局长等人的描述下绘画骗子的肖像画贴在大街小巷,发动群众力量。

 

二,请笔迹鉴定专家研究犯罪嫌疑人的签字习惯,从中寻觅蛛丝马迹。

 

通过对公函的对比,公安部门敏锐的发现,公函所用的纸张是机关内部专用,且持有这个款式纸张的只有外贸部,范围一下子就缩小了。

 

与此同时,笔迹鉴定专家也表示,公函中有一个全字写得非常像是金,据此推测该人可能经常会写金字或自己的名字中有金。

 

然而,外贸部中并没有名为赵全一或名字里带着金的人,犯罪嫌疑人很明显使用了化名,就在案情陷入僵局时,先后有两名举报者同时举报了一个人。

 

一位是电车售票员,他表示,自己曾经见过和犯罪嫌疑人长得很相似的人,在外贸部附近下车。

 

其二是外贸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他表示自己曾经开玩笑说,同事王倬长得很像犯罪嫌疑人,没想到对方却不依不饶,直接闹到领导那里,一个小小的玩笑,也值得他大动肝火,他认为十分可疑。

 

警方调查后愈发肯定王倬就是犯罪嫌疑人,因为在事发当天,王倬曾经请了一天的病假,并且已经有多日请假没有来上班。

 

王倬有一个笔名叫金维,这也是公安人员确认他身份的重要凭据之一。

 

警方为了查找证据,安排人员在王家附近蹲守,负责监视王倬情况的公安人员发现,王倬经常会蹲在煤炉旁边,好像是在烧什么东西。

 

公安部门迅速制定抓捕计划,于凌晨将正在熟睡的王倬抓捕归案,并从他家的煤炉下找到了一捆一捆的现金,原来王倬每天在烧的竟然都是人民币,他虽然骗取了巨额的财富,却丝毫不敢花用,一直生活在胆战心惊中,竟然妄想通过毁灭证据的方式消除自己的罪责。

 

1960年7月28日,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王倬死刑,这个胆大妄为的窃贼,终于为他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假期“吃不了”,平时“吃不饱”,这是很多景区面临的客流难题,它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游客出游质量的下降。怎么把“假日井喷”转化为“细水长流”?落实带薪休假是“一剂良药”。这项制度已实施了十多年,可对大多数职工来说,一直是“纸上福利”,所以,每当人们假期出游碰到堵、堵、堵时,都会重提这个话题。

  带薪休假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它可以让职工灵活地制定度假、休闲计划,享受自由闲适的生活,充分体现了对劳动者休息权的尊重。另一方面,它可以让人们“错峰出游”,提升人们的旅游体验。当然,劳动者玩高兴了、休息好了,有利于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要说,这是一举几得的好事。

  可从目前的状况看,这件好事并没有落实好。据调查,真正实行带薪休假的是部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在很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却形同虚设。究其原因,是老板和职工各自的利益权衡。在企业眼里,每一分用人成本都要自己承担,带薪休假意味着成本增高;在职工眼里,休假可能会影响到前途、业绩和领导印象,这导致很少有职工敢提带薪休假权。再加上有关部门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企业没有具体的处罚措施,这些都导致职工“有假不敢休、不能休”成为常态。

  不让带薪休假沦为“纸上福利”,首先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宣传教育,引导用人单位要采取更为科学的岗位分工、协作机制,不致因一人休假而影响全局工作,建立起休假和考评、奖惩严格分开的制度等等。其次,畅通劳动者和监管部门的沟通渠道,对每一起违反劳动法的案例作出及时反应。另外,在法律层面划出“硬杠杠”,让惩罚有现实的可操作的细则,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力度,让违法用人单位付出成本,倒逼带薪休假落实落地。

  让带薪年休假从“纸上福利”回归“大众权利”,既是趋势,也是社会进步和成熟的风向标。全社会一起努力,享受带薪休假权终将从理想照进现实。=(郑点点)

  相关链接

  带薪休假小知识,你get了吗?

  这假该怎么休?

  根据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什么情形不能享受年休假?

  根据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不能享受年休假情形有:(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相关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来源:河南日报 记者汤传稷 整理)

莫让带薪休假沦为纸上福利-大河网

一天早朝,有位大臣对朱元璋说:“皇上,明天是我母亲的寿辰,臣想请一天假。”没想到,朱元璋却一拍桌子,吼道:“不行!”

朱元璋称帝后,吃苦耐劳,勤勤恳恳,绝对称得上是劳动模范,曾创下8天审阅1666件公文,处理3391件事的辉煌记录。

算下来,朱元璋平均每天审阅200多份文件,处理400多件事情。他自己是个工作狂,自然希望大臣们能够尽心尽力工作。

于是,朱元璋在位期间,明朝官员一年假期才20天不到,只有冬至、春节、元宵和朱元璋的生日那天能休假,官员们有事只能向他请假,他还常常不准假。

直到朱元璋驾崩后,明朝才增加每个月三天假期,一年的假期达到50天左右。明朝的公务员真是不容易啊。

早在先秦时期和秦代,公职人员便已经开始享受假期,只是无从考究具体的休假制度。

汉代时,官员们开始实行“五天工作制”。《汉书注》中记载,五天一沐,沐是洗澡的意思,也就是说,上五天班,放一天假给你洗澡,当然你不喜欢洗澡,去干点别的事也没人管你。

此外,汉代也有法定节假日,每年的冬至和夏至各休假5天,皇帝的寿辰也有3天假,官员还有探亲假和丧假,一年下来,假期怎么着也有80多天。

到了唐朝,改为十日休沐,上十天班休一天假,也叫旬休。不过,唐朝的假期可没减少哦,因为唐朝有三个“黄金周”,每年的冬至、春季和清明都有7天假。

此外,夏至和中秋有3天假,中元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孟兰盆节等节日1天假,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一年约有70多天假期。

唐朝的探亲假、婚丧假也不少,就连儿子行冠礼也有3天假,儿女结婚9天假,亲戚结婚分别有1天、3天、5天的假期。

5月有15天田假,9月有15天备制寒衣假,还有病假最长能休100天。还有一项特别的假期“丁忧”,也就是父母的丧事,武官100天假期,文官则退职3年。

唐朝有如此多的假期,不愧是大唐盛世。不过,唐朝还不是假期最多的朝代。

历史上假期最多的朝代是宋朝,基本延续了唐朝的休假制度,几乎逢节必休,然而宋朝官员并不满足,巧立名目增设了很多节日,公共假日多达76天,再加上36天旬休假,一年假期至少有112天。

宋朝有五个黄金周,春节、冬至、元宵节、清明节、天庆各休7天假,而且,宋太祖赵匡胤还规定他祖父忌日时放3天假,宋仁宗纪念母亲章献太后寿辰也放3天假。宋朝的官员还真是幸福。

元朝每旬休一天假,每月的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和乙亥日休一天假,冬至和天寿各放两天假,寒食节休三天,立春、立秋各休一天。

清朝前期基本上沿用了明代的假期制度,后来逐渐接受了西方的休假模式,实行星期天休假制度。

如今,我们一年有至少115天假期,婚丧假各3天,产假有188天,这是处理强国盛世的幸运,好好珍惜我们的美好生活。

#头条创造挑战赛##头条创作挑战赛#

一个叔叔的儿子,法律研究生,有法律资格证,公考一次上岸,当上市中级法院的法官,工作还不错,但一个月5000左右,收入不足以让他谈婚论嫁,家里条件一般,35岁之前完成买房结婚生子,几乎不可能。

他想从法院辞职,跟我说他同学做律师的,自己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月入万元不止,俨然成功的典范,当时问我意见,他不敢对他爸说实话,怕挨揍。我说如果实在不想在法院上班,可以请半年病假,如果不行还能回来;再者说,法官以后工资会越来越高的,公务员社会地位可比律师高了,将来入了编,月入2万很轻松,劝他谨慎选择,从从长计议。

谁知弟弟竟然偷偷辞职了,听说他辞职后入职一家律师事务所,他天性善良,精益求精,很短时间就成了所里出色的律师,但是,他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所有时间都被当事人占去,睡眠不足,莫名焦虑,而且长期打官司的的人性格都有不正常,大钱也没赚到,几年下来,被积欠大量律师费。

他说已经后悔了,放着好好的体制内工作不做,所有苦和累都是自找的,硬撑着身体已经出现问题了。

他毕竟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社会的深浅,不过年轻就是资本,做什么都容易成功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49641/
1
上一篇阳春公务员职位(阳春市公务员工资水平)
下一篇 省级公务员单位排名(中国公务员单位排名)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