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每年的今天,我都要看一看这幅照片。
这是一幅老照片,也是记忆了一段往日的故事的珍贵的照片。
那是,在我当兵的第一年。
因在新兵连训练结束后,就分到团机关当公务员的当年10月中旬。在当年又要接新兵时,我被指定为这次接兵团指挥所的公务员。当时,有新兵团李团长、郭政委及参谋、干事、助理员、医生、文书和我等人组成。
之后,我们便从首都北京坐火车来到四川省涪陵地区。
(当时,涪陵还是四川省的一个地区所在地)
在这个长江与乌江汇合的地方,有一座美古城,她叫做涪陵。
在这里,我有幸认识了齐娅姐,还有一个叫曾娅的女孩。
我们相识近三个月后,我们从当时的涪陵、南川、彭水、武隆等县市接到的新兵,如期集中在地区所在地一一涪陵。
那天,是xx年的12月8日。齐娅姐和那个叫曾姐的小妹,对我说:咱们照张像吧?
随后,我们就在当时的涪陵市招待所门口不远处的照像馆,留下了我们的永远的美好的那一瞬间。
随后,她们俩又在长江码头,等待我们上船。在码头广播里,播放的《送君送到。。。。。。》的歌声里,齐娅姐问我:弟弟,我们还能见面吗?
我说:姐,能,一定能。
但我们以后的见面是在很多年以后了。
在涪陵也在临汾。
但我们的姐弟情已溶入了,我们的家庭及子女。
相信,我们的亲情会永远一生!
#股长是怎么任命的#
股长,这个职务好像没有了吧?
在八十年代初,我在单位上管理后勤。一天,负责人事的领导,交待我申请汽车队派车,再安排几个职工随车去火车东站,接一名军队转业干部及家属和行李数件。并给我看了一张厂里人事处的下发的人事调配单,是部队38军的后勤股长,相当于营级干部。我后来回家问过我父亲,父亲说,部队上有这个职称,原来在上海解放后,成立军管会,兵团警卫营担任军管会的警卫工作 ,后来警卫营改称公安军警卫营,一些干部成为军管会干部,分到各个区公安分局,里面就有股长。后来过了些年,股长这职务取消了。我父亲在五二年评级别为副团级,降了半级,陈毅市长说部队干部到地方上,都要遵守部队纪律,降级使用。
每晚追《人世间》,作品走心,主创人员走心且精益求精,在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处抒写情怀和热望,确实好作品。
故事从建设兵团、知青下乡及大三线建设那个历史节点起笔,叙述五十年,差不多正好是我们这一拨人的履历和年岁。作品在历史的天空里,铺开一席大幕作为叙事背景,比较有耐心而有层次地讲述普通老百姓生活,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既有沉重年代感慢慢推磨,且细节之处出笔真实,生动且细腻,故事推进之处,社会不断发展演变,人物随之命运跌宕,着实扣人心弦。
《人世间》给我们交代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命运,其中之郑娟弟弟光明出家当了和尚,皈依佛门,最有意思。我个人理解,光明入了佛门,以后成了高僧,从这个人物或角色的设置上,似乎在幽幽启发我们什么,需要我们要有耐心的,认真地去悟什么。佛曰:欲知前世因,则今生所受者是,欲知后世果,则今生所为者是。
这部作品讲的就是人情,人心,人性,且非常有层次感和丰富性,人物上,从部级高干到最底层百姓,个性鲜明,形象比较丰富,身上有人事闪光点,也有抹不掉的世事瑕疵和尘土,非常接地气,给人感觉,那谁哪里见过,她不就是邻居家的谁谁谁,因为真实,让人熟悉得捏在了手里。
我感觉《人世间》里似乎给人还有点佛性的启示,命运也好,或人生也罢,参禅悟道修真性,顶礼诵经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