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叙永公务员调动(叙永县政府最新任命)

陈继贤烈士【1915—1949年11月27日】。女,山东庆云人。1930年考入叙永县立初级中学。1934年春赴成都,考入建国中学普高六班读书。1938年陈继贤经中共党员赵世兰介绍,在温江县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撤离温江,转

陈继贤烈士【1915—1949年11月27日】。女,山东庆云人。1930年考入叙永县立初级中学。1934年春赴成都,考入建国中学普高六班读书。1938年陈继贤经中共党员赵世兰介绍,在温江县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撤离温江,转移到乐山,任中共乐山中心县委妇委负责人。1942年夏,由于在乐山被特务发现,党组织让她撤出乐山。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上级党组织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将陈继贤调任中共万县县委妇委负责人,在组织上同中共党员江竹筠,李青林保持联系。1948年6月中旬,因叛徒出卖、陈继贤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同江竹筠,李青林、黄玉清等人被关押万县特务机关特委会一间屋子里。6月15日陈继贤等人被押往重庆,17日被关进渣滓洞监狱。在狱中,陈继贤被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1949年11月27日深夜,陈继贤和邓惠中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重庆白公馆松林坡。

今天介绍我红军史上没有军衔的红军女将领张琴秋和政治部副主任傅钟。

张琴秋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1904年11月,张琴秋出生于浙江桐乡县石门镇的一户小康人家。1912年张琴秋在石门振华女校读了8年书,结识了她的小学同学孔德沚。从振华女校毕业后,张琴秋到蔡元培创办的上海爱国女校读书期间,张琴秋经常去看望也在上海的孔德沚,也认识了孔德沚的丈夫沈雁冰(茅盾),接着也就认识了沈雁冰的弟弟沈泽民——她的第一个丈夫。

1924年初,张琴秋从老家回到上海,寄宿在沈雁冰家。恰巧沈泽民此时也已回上海担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沈泽民建议张琴秋报考上海大学。张琴秋听从了他的建议,顺利地考取了该校社会学系,与时任该系系主任的瞿秋白的妻子杨之华同为社会学系的同学。

1924年4月,经杨之华和中共上海地委负责人的介绍,张琴秋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同年11月转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11月,张琴秋与沈泽民举行了婚礼。1925年11月,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张琴秋与张闻天、王稼祥等一百多人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1926年春,沈泽民随刘少奇率领的中国职工代表团来莫斯科出席国际职工大会,会后也留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6年5月,张琴秋生下了女儿张玛娅。张琴秋与博古、杨尚昆等成为同学。

1930年春,沈泽民和张琴秋绕道法国回上海。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把孩子留在莫斯科的国际儿童医院。

为贯彻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沈泽民作为中央代表,并担任鄂豫皖分局书记。在去鄂豫皖苏区的路上,张琴秋和沈泽民化装成巨商夫妇,于1931年5月上旬,他们来到苏区的中心金家寨。

在鄂豫皖苏区,张琴秋腰束皮带,斜挂短枪,显得英姿飒爽。当时红军女战士屈指可数,而女指挥员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张琴秋,文武全才,组织宣传队亲自教姑娘们跳苏联海军舞、乌克兰舞。

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张国焘等负责人都赞成红军主力跳出鄂豫皖根据地西撤,后再返回根据地。沈泽民表示要留下来坚持斗争。沈泽民留在根据地,张琴秋随大部队转移。大部队转移前,张琴秋与沈泽民见了一面。张琴秋没有料到,这一别,竟成了他们夫妻的永别。弥留之际,沈泽民将瞿秋白送给自己的怀表转赠给徐海东,留作纪念。

红四方面军主力开始向西挺进,转移途中,张琴秋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当红四方面军在川陕立足稳固后,张国焘罢免了曾对自己独断专权提过意见的张琴秋的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一职,贬为根据地红江县县委书记。

1933年夏,张琴秋调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川陕苏区反“围攻”时,一次川军一个团包抄到四方面军总医院附近。当时,张琴秋身边只有地方武装500余女兵,她根据高山狭谷的地形安排了一个包围阵,待敌军进入山谷中,她带领身边的人进行喊话宣传,敌军都停止开枪倾听喊话,恼怒的敌团长以手提机枪扫射不肯开枪和前进的士兵,激起了兵变。

张琴秋乘敌内乱,率领女兵冲下去,将全团敌军缴械。此事很快在全川传扬,国民党的一些报纸,还把张琴秋说成了“能文能武,不下马可以写文章”的能人。

1936年7月,张琴秋与陈昌浩结婚,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婚姻。西路军进入河西走廊时已怀孕的张琴秋作为组织部长,担负着繁重的干部调配工作。

临泽守卫战失败后,在撤离途中张琴秋恰巧在这个危急时刻分娩了,孩子没有保住,张琴秋在分散突围中不幸被俘。

1937年8月,张琴秋被押解到南京关押。不久,参加国共谈判的周恩来经与国民党交涉,将张琴秋等一大批干部接出狱,张琴秋回到了延安。

陈昌浩去苏联治病无法回国,不得不长期滞留苏联,张秋琴的婚姻便名存实亡,组织上同意了张琴秋与陈昌浩解除婚姻关系的请求。

解放后新社会,张琴秋担任了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成为共和国第一代女部长。她是旧社会那个年代,女性知识分子率先觉悟的典型代表之一。

傅钟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

1900.6.28出生在四川省叙永县,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由法国转入苏联学习。

1930年春,傅钟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机关,参与翻译了《苏军步兵战斗条令》等。1931年夏天,傅钟被派到鄂豫皖苏区,先后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等职。

1932年冬,傅钟随红四方面军入川,参加创建川陕苏区,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同时主编《红军报》、《干部必读》等报刊,为扩大苏区,加强政治机关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为挫败张国焘的分裂阴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长征到达陕北后傅钟积级参加揭露和批判张国焘严重错误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傅钟担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傅钟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7月28日,傅钟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待续)

86年前的元宵节,毛泽东施展惊天妙手,成就军神之名!

众所周知,毛泽东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神作层出不穷,胜绩不可胜数。

可他最自豪的得意之笔还是四渡赤水。

1960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在访问中国时,盛赞毛泽东主席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

毛泽东却说:“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四渡赤水究竟有多神奇,竟然让毛泽东如此自豪?

事情得从长征开始说起。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中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

但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8万多红军将士锐减至3万余人。

重要的是,还没有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随时有可能全军覆没!

1935年1月7日,遵义会议顺利召开。

会议结束后,逐渐确立了毛泽东主席军事指挥地位,这成为挽救中央红军和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临危受命的毛泽东急欲在惊涛骇浪中杀出一条生路,计划在黔北一带调动敌军,跳出敌军的包围圈。

1935年1月27日,中央红军全部进抵赤水河以东地区,准备继续北渡长江,进至川西北,在四川建立新的根据地。

结果第二天,中央红军在土城战役中未能达成预期目标,毛泽东刚一上任就迎来了一个开门黑。

关键时刻,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放弃原来的计划,从不利战局,寻找有利战机。

1月29日,中央红军西渡赤水,向四川古蔺、叙永地区前进,这就是著名的一渡赤水。

结果,红军再遇挫折,接连进攻失利,没能打开局面。

就在这时,毛泽东使出惊天妙手,决定迅速东渡赤水河,向敌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进攻。

1935年2月18日,这天正是元宵节。

毛泽东突然挥戈东指,率部渡过赤水河,向黔北桐梓地区急进。

这就是著名的二渡赤水!

元宵佳节,万家灯火,共叙团圆,毛泽东继续率领红军将士们马不停蹄地踏上新的征途,正式开启了“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不朽神作。

紧接着,毛泽东发起遵义战役,5天内连下桐梓、勇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歼灭和击溃敌人2个师又8个团,取得长征以来第一次全面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一首《忆秦娥·娄山关》慷慨豪迈,战意昂然!

然而,神奇才刚刚开始,奇迹才开始上演!

二渡赤水后,大胜的红军将士,信心百倍,求战心切,未免有些急躁了。

3月10日,红一军团林彪、聂荣臻提议打通往黔西的必经之地——打鼓新场。

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危险,红军前有堵截之敌,后有尾追之兵,打鼓新场有敌人两个纵队加四个旅,一旦攻打不利,稍有不慎,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因此毛泽东坚决反对此见。

但是,当时看出危险的只有他一人,大家都不听他的,就连朱德也同意林彪、聂荣臻的意见。

毛泽东急得不行,一气之下辞职不干。

好在周恩来连夜说服大家,并再次恢复毛泽东的指挥权。

3月16日,毛泽东为寻求新的战机,以避敌锋,第三次率领红军,西渡赤水河,再次向四川南部的古蔺、叙永方向推进。

这就是著名的三渡赤水。

可是中央红军还没能打破敌军三面合围之势,依然九死一生。

就在这时,毛泽东再出神来之笔,于3月21日晚至22日,东渡赤水,这就是著名的四渡赤水!

从2月18日二渡赤水,到3月21日四渡赤水。毛泽东在电光石火间,几次作出南辕北辙的决定,准确无误的把握战机。

古往今来就没见过毛泽东这么打仗,敌人彻底被搞晕了!

接下来,毛泽东又是一连串神操作,为四渡赤水收尾。

首先,“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佯装攻打蒋介石所在的贵阳,彻底搅乱蒋介石的部署。

而后巧渡金沙江,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将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乌江以北,蒋介石完全被毛泽东耍得团团转!

毛泽东在严酷的绝境面前,在危急猝然而至,毫无预案的情况下,随机应变,见招拆招,在极短的时间里,居然一次又一次的找到了那唯一正确的答案,将自己的指挥才能显示得淋漓尽致。

最终力挽狂澜,拯救红军,奋力书写出长征这样一部惊心动魄的壮丽史诗。

四渡赤水之后,上至林彪、彭德怀,下至普通将士,全都被毛泽东彻底服,堪称惊为天人。

毛泽东就此奠定他在军事上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就此造就无可争议的一代军神!

1935年的元宵节,真是一个美妙的元宵节!

#开国将帅# #领袖毛泽东# #说说军事历史# #元宵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49524/
1
上一篇公务员老师交流群(大学老师跟公务员)
下一篇 益阳2019公务员面试(2020益阳市公务员笔试成绩)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